分享

丘吉尔的“另类标签”

 李灏 2015-10-01

丘吉尔的“另类标签”

谁说他只是个胖子?


       1月24日,是那个以“V字手势”闻名的英国“胖子”政治家逝世50周年纪念日。


  就在年初,很多英国人都在纪念丘吉尔,媒体也在用大量图文缅怀这位带领英国从战争的泥淖中走向胜利的英雄。

  毫无疑问,丘吉尔是伟人,是英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不过,他的伟大不仅局限于政治,他的人生远比一个“政治家”要丰满得多。这些关于丘吉尔的“另类标签”,你都知道吗?

  “公爵”丘吉尔

  丘吉尔虽说是首相,但他其实出自英国的贵胄之家,只不过无权继承爵位而已。丘吉尔的家族是英国24个非王室公爵家族之一,封号“马尔巴罗公爵”,早在19世纪时,其家族就在非王室公爵中排名第10。该家族首任公爵是约翰·丘吉尔,他被誉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大军事家之一。

约翰·丘吉尔


  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就诞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他出生的地点是家族的宅邸——布伦海姆宫。这是英国唯一一座非宗教,但却拥有“宫”的称呼的乡村官邸。今天,这座官邸已经成为英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布伦海姆宫外景

  丘吉尔的祖父是第七代马尔巴罗公爵,但由于他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是家中三子,所以无法继承父亲的爵位。温斯顿·丘吉尔也因此“无缘”上议院,只得靠自己打拼才能进入政坛。

  1955年,丘吉尔第二次卸任首相,退居二线。在此之前,政绩颇佳的首相退休后最多会被国王(或女王)授予伯爵的爵位。但鉴于丘吉尔在二战中立下的“不世之功”,丘吉尔得到了和他的前辈——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英国陆军元帅、前首相阿瑟·韦尔斯利(即威灵顿公爵)一样晋升公爵的机会。

  出身公爵之家的丘吉尔也获得了晋升公爵的资格,这本身就是一件大新闻。但是,这个殊荣还远不止如此。丘吉尔的封号是史无前例“伦敦公爵”。要知道,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还从未被用于贵族封号,即使英国王室成员的公爵封号也是“爱丁堡”、“约克”、“剑桥”。虽然尊贵程度难比王室,但“伦敦公爵”毫无疑问将成为非王室公爵中的首席。

  更令人惊讶的是,丘吉尔最终放弃了这个空前殊荣。一方面是因为他厌恶公爵的繁文缛节和奢靡生活(毕竟他就出自公爵家族),更重要的是,一旦他接受“伦敦公爵”的封号,等他故去后他的长子伦道夫就将袭承爵位,成为上议院的议员,这会影响伦道夫在下议院的政治前途。因此他才没有接受这个爵位。

  不过自丘吉尔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平民获得过晋升公爵的资格。

  “记者”丘吉尔

  年轻时的丘吉尔像很多贵族家的男孩一样,中学阶段进入英国排名第二的公学——哈罗公学念书。但他的成绩很一般。中学毕业后,丘吉尔没像其他同学一样进入牛津或剑桥深造,而是去了军校——当今全球四大军校之一的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青年丘吉尔

  1895年,丘吉尔毕业后即被分配到轻骑兵团,军衔中尉。同年他被派往古巴参与情报收集工作。鉴于身份特殊,丘吉尔想以记者身份为幌子,而《每日记事报》也想聘请他担任战地记者。丘吉尔便借此机会成为新闻界的一员。这次采访经历让他获得了勋章,并在新闻界初露峥嵘,他也开始喜欢上记者这个职业。

  次年,丘吉尔随军调往印度。由于印度北方出现了武装起义,丘吉尔再次做起战地记者的兼职工作,为《每日电讯报》等媒体供稿。他采访并报道了英军的军事行动,并将这一经历写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

  1899年,丘吉尔离开军队投身政坛。但首次竞选失利,丘吉尔又一次当上了记者,供职于《晨邮报》。同年,他前去南非,以战地记者身份报道布尔战争。但他因随军并参加战斗随后被敌方俘虏。到了当年12月,丘吉尔以一己之力越狱成功,这一经历让他在英国几乎家喻户晓。

  几年的记者生涯让这个公爵家的公子哥在英国国内声名鹊起,他也因此成功进军政坛。1900年,丘吉尔在选举中胜选,年仅26岁的他就成为下议院议员。此外,记者生涯和他出版的几本书也给他带来了高额的稿费。

  更重要的是,这些采写经历提高了丘吉尔的文学功底,这也为他日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基础。

  “画家”丘吉尔

  丘吉尔与画笔结缘,恰好就是100年前的事情。

作画的丘吉尔

  26岁就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的丘吉尔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他在36岁时就跻身内阁,成为英国的内务大臣,但5年后的1915年,当时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因一战中英国海军战局不利而被迫去职。

  下野后,丘吉尔一度很落寞,而他的家人则向他“支招”,希望他能通过绘画消遣。这一招确实有效,丘吉尔很快就迷上了绘画。他不仅从下野的阴影里走出,而且还把绘画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水彩和油画成了他此后数十年的爱好。

  幸运的是,丘吉尔曾经的邻居、英国著名画家约翰·莱弗里曾经执导过他,丘吉尔也因此习得不错的绘画技艺。受当时的艺术潮流影响,丘吉尔尤爱印象派风景画。1925年,在一次业余画家的比赛中,丘吉尔的作品《冬日阳光》被艺术界名流杜威恩勋爵、肯尼斯·克拉克和奥斯瓦尔德·伯利选中并评为一等奖。

  从1929年到1939年,丘吉尔绘制了他一生一半以上的作品,这段时间也是他油画创作的高峰期。在这十年中,他所居住的查特韦尔庄园也成了众多知识界文化名人和画家交流的地方。

  二战时期,丘吉尔几乎无暇创作,只留下了一幅作品。创作时间在1943年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后,地点位于摩洛哥的马拉喀什。

  二战后丘吉尔又一次赋闲,他又有大量时间进行创作。这一阶段,丘吉尔也是佳作迭出。1947年,丘吉尔曾化名参加皇家美术馆的夏季展览,随后又被授予“特别荣誉院士”的称号。1951年,丘吉尔绘制《廷何瑞之景》,然后又将其送给马歇尔作为英美两国友好的礼物。

  丘吉尔一生一共创作了超过500幅作品。在今天,世界各国的旅客仍可以在丘吉尔的故居——查特韦尔庄园里看到他亲手绘制的那些画作。

查特韦尔庄园内景

  值得一说的是,去年12月16日,苏富比拍卖了丘吉尔的一幅油画作品。这幅画的名字是《查特韦尔庄园的金鱼池》,完成于1932年,恰好就以丘吉尔庄园为主题。这幅画最终以176万英镑的价格成交,也刷新了丘吉尔画作的成交价格记录。

《查特韦尔庄园的金鱼池》

  正如约翰·莱弗里对丘吉尔的评价一样,如果丘吉尔不走向政治之路的话,那他也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雪茄客”丘吉尔

  除了“V字手势”,丘吉尔另一个世人皆知的特征就是随时叼在嘴里的雪茄。

  不过,丘吉尔并非一开始就痴迷于雪茄。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烟枪”,少年丘吉尔对此却很反感。但生活在这种“烟雾缭绕”的环境中,还在上中学的丘吉尔也学会了吸烟。

  爱上雪茄,还要归功于当年的“哈瓦那之旅”。在古巴当随军记者的他第一次品尝了雪茄,从此就“欲罢不能”了。

  二战时期,丘吉尔曾与蒙哥马利有过一次十分有趣的对话。丘吉尔问蒙哥马利喜欢喝什么酒,蒙哥马利则回答他烟酒不沾,并阐述这是他身体健康且捷报频传的原因。丘吉尔则回敬道:“我嗜酒如命,很少睡觉,一支接一支地抽雪茄,这就是我保持200%的状态且指挥你获胜的原因”。此事也被传为经典。

  丘吉尔对雪茄有多热爱?据说德军轰炸伦敦的时候,把丘吉尔最常光顾的一家烟草店给炸毁了。空袭结束后,烟草店的店主立刻向丘吉尔“报平安”。得知店主无碍,心爱的雪茄也毫发无损,丘吉尔才放下心。直到今天,仍有以他名字命名的“丘吉尔雪茄”。

  有人推算,从20多岁直到去世,丘吉尔每天要至少抽十支雪茄,他一生中吸过的雪茄的总长度可能会达到46公里,吸食雪茄总重量约为3000公斤,他还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吸食雪茄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

  有传闻在丘吉尔离世的时候,侍从还发现他遗留下半只雪茄。可以说,醇厚的雪茄伴随他走向生命的终点。

  “美国公民”丘吉尔

  虽然丘吉尔被视为“最伟大的英国人”,但他的影响力可绝非只局限在英伦三岛上,就连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也因他的功绩而颁给他一个无上殊荣。这项殊荣就是“美国荣誉公民”。

丘吉尔的“美国荣誉公民”证书

  迄今为止,只有8人曾荣获这一荣誉。而在活着的时候就获此殊荣的仅有两人。一个丘吉尔,另一个是特蕾莎修女。她于1996年获此殊荣。

  但丘吉尔明显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点是,这个荣誉最开始就是为丘吉尔一个人设立的。

  1963年,美国国会决定向丘吉尔授予“美国荣誉公民”的地位,以表彰他在二战中的功绩。但由于丘吉尔年事已高,他的儿子和孙子替他接受了该奖项。

  丘吉尔在此后的18年里一直独享这个荣誉。直到1981年,美国才授予劳尔·瓦伦堡和威廉·潘恩同样的头衔。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世,享年90岁。伊丽莎白二世下令,将他的灵柩存于西敏寺停灵3日,以便接受民众吊唁。

丘吉尔国葬现场

  丘吉尔毫无争议地得到了国葬待遇,而这也是曼德拉去世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政要葬礼,有11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在丘吉尔的国葬上,皇家炮兵队为他鸣响19响礼炮,其规格仅次于英王去世时的21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