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赖——使爱破碎!

 烨兄 2015-10-02

爱,是不可依赖的,依赖之中没有爱,有的只是依附和占有。而我们内在的意识当中,又都多么渴望有一个大树、靠山和肩膀可以依赖。无论是依赖或者被依赖,终将都会因疲惫而倦怠、而焦虑、而破坏。

文/任 立(微信号:xkrenli)

我发现,许多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不和睦、亲情之间不快乐以及充满各种矛盾、冲突和抱怨重重,而深陷其中的人们虽然苦恼不已,也曾试图化解和消除种种矛盾,以摆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尽痛苦,但终究找不到问题的根源,积怨反而越来越深,有的为此甚至还对簿公堂,原本亲情手足却变成了冤家仇人。现在好多电视台都办有类似《金牌调解》、《谁在说》等调解家庭纠纷和矛盾的栏目(收视率还挺高),由此可以看出这已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我们原来的一个老邻居,老两口儿都七十来岁了,至今还死拽着儿子一家三口儿不让其另立门户出去自己过,三世同堂捱在一百来平米的居民楼里一挤就是二十来年。如今儿子也四十多岁了,虽然还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父母宠爱的日子,但他并不感恩父母这么多年“爱的付出”,不仅不孝顺,而且还满肚子怨恨的发展到动手打老父亲的地步,并且振振有词无限抱怨的说:要不是你这么多年拦着我,不让我干这、不让我干那的,我能这么没出息吗?十年前房子便宜的时候你死活不让我买,现在打死也买不起了……等等等等。


到了,儿子给他爹来了个鸠占鹊巢——把老两口干脆给扫地出门至外面租房子去住了,儿子一家三口儿独占了父母亲的房产。老两口儿欲哭无泪、欲死不能、欲告不忍。不过,自被撵出门之后,反而有一种解脱之感(虽然心里对儿子仍然愤恨难消)。

这真是典型的恩生害之鲜活的亲情悲剧。现实生活中这样“爱之痛”的事例,虽然不一定都发展到这么恶劣和严重的程度,但以怨报德、忘恩负义、始于恩惠终于怨恨的案例却不在少数。深究其原因,无外乎“依赖”二字——正是依赖,才使得亲情破碎——无论是给予对方可依靠和依赖的人,还是依附和依赖于对方的人。也就是依赖和被依赖双方之间,都不会长久;以美好的憧憬和爱的名义起始,必毁于期待的失落及依赖中的退化(可参见我在去年写的“依赖使人退化”的微文)。


首先,我们对于“爱”,有着传统的、世俗的及深深的误解。爱,是不能有目的的,更不可怀有功利性,否则就不是真的爱;爱、是无条件的,爱、不是占有,更不是依赖和被依赖爱,不是将儿女等一味的呵护于舒适、温暖及免于吃苦的温室花房——这无异于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成长和免疫力,此乃是不折不扣的温柔与温情的“谋杀”,并且是以“爱”的名义、毫不手软的置其于脆弱之不堪一击的“情”杀,这比虐待、体罚、责骂更可恶。因为,披着疼爱、爱的外衣,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诱惑力和欺骗性(尽管是无意识的),它陷人于“温水煮青蛙”的危险乃至夺命的舒适之中——我们的许多父母,实质上都在扮演着这种越俎代庖的“阴毒”的角色而不自知。相反,“辛劳、受苦、跌倒、责罚、失败……”等等,往往会使一个人成熟、坚强和自立,并且会使人具有珍惜的品质——从来不知苦滋味的人,永远不懂得甜美和珍惜幸福,更不会有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理素养和独立的自由精神。这将是子女教育和人际发展的绝大失败。


其次,依赖当中非但不会产生安全感,反而会滋生焦虑和恐惧。其中一个隐蔽的矫情是,不是儿女对父母的依赖(这是父母给娇惯和培养的),更多的是父母对儿女的依赖——他们既看不到这一个点——毕竟这是一种隐蔽的潜意识中的自私,当然也不愿意承认“我为你付出一切,怎么会是自私呢?”而事实上,“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你是我的儿子……”、“我不能让你冒任何风险,我不能让你受苦、受累和受伤……”;潜台词——无情的潜台词之中:“你,是我的!”、“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可就赔了!”、“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呢?我可怎么活啊!”这是一种占有情节(尽管也许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期待付出的要有所回报的内在动因所以,恐惧的是你、是为人父母者的“你是我的”的自私情怀;父母们不仅培养了儿女赖于依附“手不能担、肩不能扛”的恐惧,而且将“爱”也培植成了恐惧——害怕受损和失去的恐惧。

无论是父母子女等亲情之间,还是社会人际交往、合作伙伴之间,无论是单方依赖抑或双方之间关系的依赖(特别是心理依赖),不仅是亲情的杀手、友情的杀手,而且是一切平等之和谐关系的杀手——依赖,使爱及其关系陷于破碎

……………………………………………………………

传播心能量,利他而惠己,欢迎转载:

感恩!合十 !!

……………………………………………………………

沟通私信交流:dfzrdfz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