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弔琵琶雜劇

 崆峒樵隐 2015-10-04

弔琵琶雜劇


    作者:佚名 来源:曲海總目提要 阅读: 321 更新:2008年05月23日

    尤侗?撰。本漢宮秋劇。前三折與漢宮秋關目略同。但元曲全用駕唱。此用明妃自抒悲怨爲小異。第四折引入蔡琰。自傷與昭君同。酹酒靑冢。故謂之弔琵琶。昭君事蹟。詳和戎記及漢宮秋。

    蔡琰本傳。琰、字文姬。邕之女。能誦書四百餘卷。初適衞仲道。爲番騎所獲。二十年生二子。曹操贖回。以嫁董祀。又云。琰六歲。父邕夜彈琴。絃絕。琰聞曰。第一絃也。復故斷一絃。聞之曰。第四絃也。

    沈遼集云。大胡笳十八拍。世號沈家聲。小胡笳九拍。末拍爲契聲。號祝家聲。白孔六帖云。琰陷羌中。爲胡笳十八拍。琴曲也。

    略云。王嬙、字昭君。秭歸人。年十七入宮。畫工毛延壽索賄不與。延壽故毁其容。退居永巷。夜獨坐。撫琵琶一曲。爲帝所聞。召見。知爲延壽阻。命收延壽。而勅嬙爲妃。延壽懼誅叛去。以昭君圖獻單于。單于按圖索女。帝不能違。送嬙出塞。至交河。投水而死。已上皆與漢宮秋同。單于以爲皆毛延壽斷送之。殺延壽于水濱。此與漢宮秋小異。元帝思嬙不置。作圖懸宮中。夜夢嬙自單于來。敍悲怨。以其父母懇帝恩養而去。此亦較元曲爲有情。後漢之末。蔡邕女蔡琰爲番騎所獲。在左賢王部中。立爲閼氏。悲憤無聊。念昔昭君。與己同恨。乃攜酒至靑塚。親祭奠。訴其苦於昭君之魂。幷以胡笳十八拍寫入琴中。鼓於塚上。以伸其哀怨云。此係增出。
    按樂苑載昭君出塞後。爲書報帝云。臣妾得備禁臠。謂身依日月。死有餘芳。而失意丹靑。遠竄異域。誠得捐軀報主。何敢自憐。獨恨國家黜陟。移於賤工。南望漢關。徒增愴結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憐之。又有怨詩云。秋木萋萋。其葉萎黃。有鳥處山。集于苞桑。養育毛羽。形容生光。旣得升雲。上遊曲房。離宮絕曠。身體摧藏。志念抑沈。不得頡頏。雖得委食。心有徊徨。我獨伊何。來往變常。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且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劇中本此。及書中有父有弟。惟幸少憐語。爲昭君入夢以父母懇帝恩養也。然禁臠乃六朝語。蓋後人所作。
    劇中又借蔡琰口中。言昭君本投水死。力辨先嫁呼韓邪單于。復爲株絫單于婦之誑。琴操亦言。昭君有子曰世違。單于死。世違强欲以爲妻。昭君乃吞藥自殺。故其地草皆黃。惟昭君墓獨靑也。

    相关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