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

 古典文化一站 2015-10-04

 战国龙形玉饰,长220.3mm,高55.1mm,厚3.88mm。

       战国龙形玉饰,玉质青褐色,温润半透明,扁平体长条状,无开孔,透雕成龙形,器成曲拱形。龙回首,椭圆眼,长吻上翘,短下吻,口张开,独角向后上卷,吻部与背部相交,胸前出两足。龙背拱起,尾部弯曲并分两支,一支往前回卷与龙体相接,且平削;另一支尾端向下曲伸,尖部略平。在龙体上下缘,雕有阴刻轮廓线,通身雕琢单阴线勾连云纹。此龙形玉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工艺精湛,是战国时期的玉器精品。

       此件战国龙形玉饰,双面镂空琢制面成,包浆温润、细腻,与阴线内外保持一致。龙身整体呈青褐色沁,在龙头部、前足、尾部有黑色沁,黑沁通过沁门,进入玉肉,深入肌理,两种沁色层次分明、过度自然。尾部及尾部末端有轻微的土蚀土咬,在第二个前足和上吻尖部各有一个轻微残角。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战国龙形玉饰A面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战国龙形玉饰B面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战国龙形玉饰A面自然光线下反光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战国龙形玉饰B面自然光线下反光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头部自然光线下反光观察图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尾部自然光线下反光观察图

 

    首先,从入土特征分析: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土蚀土咬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土蚀土咬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黑沁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黑沁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尾部末端的土蚀土咬痕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尾部末端的土蚀土咬痕观察图二

 

        从以上60倍放大图可以看到,包浆与阴线内外统一,浑然一体,包括土蚀土咬部分,包浆无处不在。黑沁通过蚀咬坑沁入玉肉,深入肌理,与褐色沁层次分明,过度自然。在云纹阴线内及边缘处的蚀咬部分,已把加工痕破坏,且蚀坑内有少量的土黄色附着物。从以上特征分析,入土特征无处不在,阴线内外特征统一,符合工在先,入土后受环境影响统一产生各种变化。

       其次,从加工工艺分析: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眼部特征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眼部特征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云纹工艺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云纹工艺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游丝毛雕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游丝毛雕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镂空处加工痕观察图一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镂空处加工痕观察图二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镂空处加工痕观察图三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龙口部杆式钻具加工痕观察图

       从以上60倍放大图可以看到,表面有明显的研磨砂打磨痕迹,龙的眼部和每一个云纹都是以短而直的砣痕,以圆切线方式衔接琢制而成,有明显的“扫把尾”痕,且云纹采用了小坡面单阴线,说明云纹是由小斜砣加工而成。在龙尾部、足部“游丝毛雕”线条细致流畅,可以明显看到起砣、落砣及收砣的工痕。在龙身镂空及边缘处,可见粗细、长短不一的横向及纵向的打磨痕,而镂空面的弧线不是光滑的曲线,这是由人工拉丝切割后,对用杆式钻具加研磨砂进行横向打磨的痕迹,在龙口部位留下的杆式钻具加工痕就是有力证明,符合古代正反转、慢砣具琢玉工艺特征。玉饰整体工艺精湛,线条优美流畅,在阴线加工上起砣、落砣及收砣紧凑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充分体现了玉工琢玉的高超技艺。

       再次,从形制上分析: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战国龙形玉饰

涡纹龙形玉觹

 

       上图玉觹为战国中期装饰用玉,长220mm,河北省平山县南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此件玉觹也是考古资料记载中,极少有的大型玉觹。

       根据考古资料记载及馆藏器型对比,本文所述战国龙形玉饰,与馆藏器形、长度等极为相似,只有尾部形制略有不同。因此,断定此龙形玉饰应为玉觹。

       此战国龙形玉觹,器形为长吻夔龙,长吻夔龙出现于战国中期。龙身琢制单阴线、小坡面勾连云纹。这种纹饰为勾连云纹的早期状态,是春秋晚期和战国中早期颇为流行的玉器纹饰。因此,通过器形和纹饰断定此件玉觹应为战国中期龙形玉觹。

       玉觹,起源于文化时期。在原始社会,人们都有佩戴兽牙的习俗,可能为兽牙演化而来。之后用玉仿之,成为玉觹的雏形。玉觹从商代开始流行,经历西周、春秋、战国,至汉以后,玉觹消失。最初,古人用觹来当作解绳的工具,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种佩饰。在汉代,人们还会用玉韘和玉觹来相互搭配穿戴,来装饰仪容。在商、周时期,玉觹比较简洁,纹饰较少,一般雕有龙纹、人纹,凤鸟纹等,多为牙形,底部尖,顶部宽,且开孔,用以系佩。到春秋战国时期,玉觹的形制和纹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一时期的玉觹大多都处理成为龙、虎、兽、凤鸟的形象,动物头部为上端,尾部琢制成尖角,身体弯曲成自然曲线,线条生动优美。在纹饰上也多种多样,有云纹、云雷纹、谷纹、涡纹、绞丝纹等等。这一时期出现一种"S"形龙纹,身出尖卷状装饰,卷尾成锥形,龙身雕琢云纹、涡纹等纹饰,并用阴线雕出轮廓线。到汉代早期,玉觹趋于简化,大多为细长牙形和宽三角形,纹饰上不如战国时期丰富多样。西汉中晚期和东汉,玉觹全为半月形,与早期不同的是,有的玉觹宽端作龙头,背部出廓透雕出蟠螭、凤鸟等纹饰,也有只在器身上用阴线雕出兽首、云纹身躯的,头部开孔用以系佩。晚期玉觹宽端只作透雕回首的龙形或凤形。

       第四,综合分析:

       根据以上60倍的放大图片,结合此玉觹的入土特征、加工工艺、纹饰器形的演变来推断,此玉觹应为战国中期勾连云纹龙形玉觹。

 

    注:此件战国中期勾连云纹龙形玉觹为山东省济宁市金保林先生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