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隐山水间

 青梅煮茶 2015-10-04


中国传统士人的灵魂里,往往都同时住着一个儒家和一个道家。入世则指点江山,出世则归隐林泉,大抵是所有士人心向往之的理想境界。奈何红尘纷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已入此俗世,又岂是轻易出得去的?幸好历代不乏丹青妙手,纳峰峦于纸上,吞海川于壁间,不下堂筵,坐穷溪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岚光波影,焕焉在目,令人浮虑顿减,清兴顿生。


北宋画坛便有这样一位山水大师,姓郭名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人,出身布衣,少好道学,游历山水,画艺精绝,为当时众多名公巨卿,如苏东坡、黄山谷、文彦博、晁以道等推崇备至。熙宁年间,已过花甲的郭熙奉旨进入画院,不久即升为御书院待诏,被委以鉴定秘府藏画及考校天下画生之责。其作山水,擅长巨障长松,烟云变灭之景,石用“卷云皴”,树作“蟹爪”状,独创一派,深受宋神宗赵顼的喜爱,每召其绘廷壁屏风,以至宫中有诗云:“绕殿峰峦合匝青,画中多见郭熙名。”二十余年后,宋徽宗召见郭熙之子郭思,犹言:“神宗极喜卿父画……至今禁中殿阁尽是卿父画。”


郭熙像(苏文绘)


郭熙是画山水的大师,更是品山水的大师。其所撰《林泉高致》一书,与其说是在教人如何画山水,勿宁说是在教人如何品山水。记得钱钟书《谈艺录》曾引用过该书《山水训》里的一段话,印象极为深刻:“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此番意境大有玄理,正所谓欲露还藏是也。观山瞰水,若一览无遗,必索然寡味,唯有若隐若现,曲径通幽,方显山水雅趣,否则又怎能让人流连忘返?


故而郭熙的山水是可游可居的,穿行其间,步移景换,四时各异。其山或耸拔,或偃蹇,或倚侧,或箕踞,或轩豁,或盘礴,顾盼多姿。其水或沉静,或奔腾,或汪洋,或回环,或喷薄,或缓流,往复多态。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春来澹冶如笑,夏来苍翠如滴,秋来明净如妆,冬来惨淡如睡。若再添得一缕白云,一抹红叶,一叶扁舟,一横小桥,便真真不愿出画了。


虽然古代没有摄像机,但郭熙却深谙镜头运用之三昧。他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这显然正是典型的仰视、俯视、平视三种焦点透视法,仰视之以摹其高,俯视之以摹其深,平视之以摹其远,再兼以墨色轻重有别,人物大小有异,故能参差错落,尺幅之内,竟似有万重之遥,极目辽望,“远山无皴,远水无波,远人无目,非无也,如无耳”。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读诗可以清心,品画可以明目。身拘名缰利锁,虽不能效幽人逸士,遁迹于世外山水,听取渔樵互答,斧伐丁冬,橹摇欸乃,却至少还能坐隐于画中山水,暂离喧嚣繁华,反归淡泊宁静,庶不负林泉之志。


《早春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是郭熙存世最著名之作。画上自题“早春”,顾名思义,画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发枝,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于中轴线上,近景大石与高大的松树,衔接中景山石,隔着云雾,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临深渊,溪涧从谷间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伟的殿堂楼阁,悬崖上有草亭,背后衬以远山。左侧平坡委迤,遂觉有千里之遥。笔墨清润,构图综合高远、深远、平远法,呈现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


《窠石平远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作于元丰元年戊午(1078年),是郭熙晚年的杰作。图中画的是北方的深秋,近景溪水清浅,岸边岩石裸露,石上杂树一丛,枝干蟠曲,有的叶落殆尽,有的老叶劲挺。远处寒烟苍翠,荒原莽莽,群山横列如屏障,天空清旷无尘,一派深秋景象。画中窠石用卷云皴法,以表现北方山水的浑厚和盘礴,是郭熙的独创。


《幽谷图》(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所画景物具有典型的具有典型的中国西北山川风貌,山岩峻峭,谷口幽深,全以淡墨渲染皴擦而成。近景老树枯枝,曲折盘回,墨色焦浓,笔力刚健,十分简练。远处的林木则以淡墨点染,所费笔墨不多,但层叠错落有致。山下有清泉从岩石的罅隙中喷涌出来,愈发映衬出幽谷清寒的意境。


文/悠然/图/度君/编辑/银涵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