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病_听宫穴

 秦地咸阳馆 2015-10-05
听宫穴 Tīng gōng(SI19)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之一, 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取该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该穴能主治耳鸣、耳聋、牙痛、三叉神经痛等。
中文名称:     听宫穴。别名:  多所闻,多闻。   解剖:第三支的耳颞神经
主治疾病 :耳鸣,耳聋,聤耳。刺灸法直刺 1~1.5寸。

相关定位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成凹陷处。

[2]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或者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取穴方法

取该穴道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姿势,听宫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门穴的稍下方即是。(歌诀:听宫之穴归何处,髁后屏前陷中间)

推拿手法

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耳,足少阳胆经入耳,手太阳小肠经路过耳-耳朵部位可以说相当于四省通达的地方,听宫主要用来治疗耳部的各种疾患,尤其是治疗火旺导致的耳中轰鸣的效果很好。

坚持按摩听宫穴,每天按摩,按摩时间和力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度。多多益善,慢慢地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消失了。

附加注释

手、足少阳与手太阳经交会穴。 听宫穴,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听宫穴,别名多所闻穴、多闻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听,闻声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经水又如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故名。

穴位别名

多所闻,多闻。

穴位含义

小肠经气血由此回归小肠经体内经脉。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

由地之天部注入地之地部。

穴位名解

听宫穴(1)听宫。听,闻声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小肠经体表经脉的气血由本穴内走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颧髎穴传来的冷降水湿云气,至本穴后,水湿云气化雨降地,雨降强度比颧髎穴大,如可闻声,而注入地之地部经水又如流入水液所处的地部宫殿,故名。

(2)多所闻、多闻。多,大也。所,修饰词。闻,闻声也。穴名之意指本穴气血所流入的地之地部为空洞之处,产生的回声既响又长。理同听宫名解。

(3)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本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手少阳经耳门穴地部流来的经水又有足少阳经瞳子髎穴流来的地部经水,故本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解剖解析

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外耳道软骨,布有面神经三叉神经的第三支的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或属支等结构。

功能作用

回收地部经水导入体内。

主治功能

耳鸣,耳聋,聤耳,牙痛,癫狂痫。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

穴位配伍

翳风穴、中渚治耳鸣、耳聋。

刺针灸法

张口,直刺 0.5—1寸。

有关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1]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