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孩子,还应把握好度

 六谷斋 2015-10-05

爱孩子,还应把握好度

文/蓝根莲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想的是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可是当想起周末听到的两位家长的谈话时,却还是再一次写下这个题目,也算是为了让自己时刻牢记,爱,应该在适当的范围内。

周末,一大群朋友在外吃饭,饭桌上自然少不了谈论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对于刚上小学的爸爸妈妈,更是有不少的话想要吐糟。其中两位家长的话,让我又一次开始思考,什么样的爱才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


A家长在饭桌上愤愤不平地谈论着自己孩子班上的家长,原因是才开学不到三个星期(刚上一年级),自己的儿子就因为打人被其他三位家长投诉。面对其他家长的投诉,A家长是非常不满,不是对自己孩子不满,而是对投诉的家长不满。面对孩子的打人行为,A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存在问题,而是觉得那些投诉的家长不可理喻。A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并不是无缘无故打其他孩子,而是因为其他孩子骂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才会打人。因而,在行动上,面对其他家长的投诉,他是一味地护着自己的孩子。


听了A家长的话,B家长也谈论起自己的孩子。他说,他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大的要求,只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地成长,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孩子现在二年级),他们夫妻两个就专门找孩子老师沟通,让老师对他们家孩子放松要求,特别是针对作业这一块,他们要求老师,不管他们孩子的作业做了多少,或者根本没有做,都不要批评孩子,随便孩子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做还是不做。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成长没有必要太辛苦,最重要的是快乐。另外,他们还要求老师,如果孩子在学校里犯了错,也不要惩罚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我相信,这两位家长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以至于为了孩子,他们愿意做任何事。可是当他们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我一直在想,这样的爱正确吗?因为之前也经常有一起吃饭,对这两个孩子的行为习惯多少还是看在了眼里。


先说A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一看就是特别调皮的那种,其实如果只是调皮并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孩子并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则,就比如,每次在酒店吃饭,虽然每次我们都是在包房里,可孩子每次都是在酒店里到处乱闯,影响了别人,特别是影响服务生的传菜,很多次,服务生都特意提出来,让孩子不要到处乱跑,但并不能奏效,他的父母也根本管不住他,当然这其中也反映出孩子的家庭教育在这一方面是缺失的,是存在问题。而且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动手,他的爸妈也说过很多次,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因为经常动手打人,被其他家长投诉过很多次,但每次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据理力争,觉得孩子还小,相互间有小摩擦也很正常,不需要小题大做,因而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糟糕,打人的行为也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如今,上小学还不到三个星期,就已经被投诉三次。我想对于家长来说,这个时候更应该做的不是谴责其他家长,而是应该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是否存在不足,想想应该如何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


再来说说B家的孩子,这个男孩和A家孩子一样,在行为习惯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他的父母对他太过于溺爱。曾经有一次,我们在酒店吃饭,因为吃的时间有点长,到了最后,酒店里差不多就只剩我们这几桌,旁边就有一些空桌子,这个孩子就爬到了桌子上去玩,从一张桌子到另一张桌子,为了方便孩子更好地上下桌子,孩子的妈妈就把旁边的所有凳子全部聚拢在一起,给孩子铺了一条桌子与桌子之间的通道。我当时看得是目瞪口呆,我没有想过,溺爱孩子可以到这种地步,而且酒店是公共场所,妈妈和孩子的行为都不合适。也许正是因为父母的过于溺爱,所以孩子在行为上完全是我行我素,只要他想的,如果不给他办到,他就会给父母颜色瞧瞧。有一次,是孩子的父亲单独带着孩子,我们一起出去旅游,也是在吃饭的时候,因为父亲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把父亲的手狠狠地咬了一口,之后就自己跑了,要知道,那可是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也许正是因为秉着要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愿望,所以当孩子上小学后,B家长才会对老师提出上诉要求。对于B家长的理念,说实在的,我也不能赞同,孩子快乐成长,并不意味着孩子不需要去承担责任。作为学生,学习、做作业是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说是因为作业太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老师沟通,选择性地做,甚至不做,但是如果你随便孩子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他就没有办法明白什么是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他就没有办法去建立应有的责任心。而且,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是只有赏识,没有惩罚,从某种程度来说,赏识是爱,惩罚也是爱。因为和孩子爸爸比较熟悉(孩子爸爸是个很温和的人,而且我们认识十几年了),所以私下里我很委婉地对他说,虽然孩子可以不做作业,但是一定要帮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为低年级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以后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另外,虽然孩子的自尊心很重要,但是当孩子犯错时,适当的惩罚是还是必要的,只要注意惩罚方式即可,这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帮助孩子学会承担,帮助孩子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


其实,生活中,如上面两位家长一般溺爱孩子的家长还是会有很多。虽然溺爱孩子并没有什么错,但是爱孩子也应该有度,最起码,在爱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不能以爱为名义,替孩子寻找一切脱离社会轨道的借口,毕竟,我们的孩子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很多时候,孩子小时候的一个习惯,对孩子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如果面对孩子的过错,父母每次都出面替孩子担保着,都把责任推给其他人,或者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些小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不是想办法去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将会让孩子的生活失去控制,终有一天,会制造出更大的麻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