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贤王季思诗选

 泮溪别馆 2015-10-05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浙江永嘉梧埏上田村人(今瓯海),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他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等,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五言律诗】

岚气蒸成雾,雾深气转寒。

檐花云里落,园叶雨中看。

草木悬新泪,山河失旧观。

故乡何处是,未许问平安。

注:这是在龙泉时写的,时温州沦陷,家人久无消息。

一九四四年国庆

倾国讴歌盛,穷乡樵织停。

山呼断滩响,灯影乱溪星。

月落洞庭黑,云归梦泽腥。

昔贤飞血地,回首涕零零。

注:这是在瑞安大峃第三临时中学任教时写的。时学生提灯游行,高呼抗战口号,念及辛亥首义的武汉仍沦陷在日寇铁蹄之下,为之黯然。

别龙川

一雨净昏氛,捷音恰到门。

高流飞送客,芳树笑迎人。

闻喜眉生色,言归脚有神。

明朝桐岭上,看我少年身。

注:时温州收复,自龙川回家,途经桐岭。

  【七言律诗】

一 舸

一舸飘然未有期,此间聊足小栖迟。

园菘叶厚因霜嫩,江蟹黄多与酒宜。

壮岁情怀转萧索,殊乡风物易凄其。

晚晴更见西山雪,白发催人要几丝。

注:这是一九三一年初冬在宣城安徽第四中学教书时写的。时与学校当局不合,颇萌归意。白发催人,意谓青春易过,当勉自振拔。

西 湖

却来柳下度春宵,帘卷依稀见六桥。

一水因人成缱绻,万灯照镜各妖娆。

群臣南渡何时返,风物西湖又见招。

不待鸡鸣径东去,留将朝气看江潮。

注:一九三五年自松江南归,道经杭州,有感于南宋君臣酣戏亡国现象在杭州的重现,写了这首诗。

不 寐

中夜匡床展转时,一灯凄暗写相思。

莺花送酒春无待,风雨摇人梦不怡。

已遣闲情归幻境,勉融苦语入新词。

沉吟一字披衣起,结习年来只自知。

注:我的诗词大都在枕上构思,“沉吟一字披衣起”,成了结习。三四两句慨春光的易逝与时事的多艰。

鱼乐桥吃松花饼

小市依河正自宽,夕阳分出半街寒。

自鲦以我为渔父,竹杖前身是钓竿。

且屈石栏供暂坐,敢劳双鲤劝加餐。

百文便够黄昏过,隔水桃花懒去看。

注:这是抗战初期在丽水写的,当时物价还低,十个铜板可以买五个松花饼。

龙泉除夕

笑啼儿女尚灯前,炉火无温我欲眠。

便有欢娱非昨日,相看鬓发各中年。

西山晓色添眉翠,吴市春声到枕边。

回首师门一凄绝,蕉风椰雨暗蛮天。

注:一九三O年春节,我偕碧霞在苏州双林巷吴瞿安先生家作客,赋《浣溪纱》词,有“清晓妆成试倚栏,片云为我故东还,要将眉翠斗吴山”之句。一九四一年在龙泉过除夕,时瞿安先生已病殁滇南,思之悲怆。

过幼和旧居

上田一水分南北,君住南村我北村。

隔岸灯红春唤渡,中川月白夜开尊。

重来门巷更新主,卅载河光失旧暄。

却羡蝉园好风日,长留佳客写鹃魂。

注:戴家祥,字幼和,是我同村同学。后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治金文甲骨之学,为王静安先生弟子。蝉园,永嘉篆刻家方介堪住处。

喜晤孙养臞、余越园、刘卓群三先生于龙川,养臞先生出示《待旦集》并越园先生和章,感赋

负海群山望欲平,天留三老待河清。

银髯照酒龙蛇动,古屋传灯魑魅惊。

楚泽行歌伤去国,杜陵野哭伫收京。

漫漫长夜何时旦,转恐荒鸡是恶声。

注:孙养臞先生是我在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同事。时太平洋战争胜利在望,而国际谣传有谓英美将对日妥协者,故结句及之。

寄温州老友朱燃藜

池塘春草梦依稀,岂有闲情似小时。

南雁烟峦同写景,中山苔砌共题诗。

弯弓射日人何在,掷杖成林志不移。

相约落霞潭畔路,一尊桂酒话心期。

注:燃藜是我中学、大学同学,后又在瓯海中学共事。

雨后新晴 马岗顶散步

披衣振策下楼台,消受秋光又一回。

过雨繁花红照眼,迎阳嫩草绿盈阶。

读书报国心仍在,种树成林志不灰。

昨夜重寻孔颜乐,星随杖履月随杯。

  【七言绝句】

题赵岐山《芦雁长卷》(四首)

其一

声声哀雁不堪闻,点点芦花是泪痕。

飞遍南天无宿处,隔江烽火又黄昏。

其二

几处江山剩劫灰,几家骨肉痛分离。

开图却羡双雏雁,犹得依依傍母栖。

其三

漫天风雪阻关山,菰米经冬欲觅难。

愿与国人同此愿,各分温饱与饥寒。

其四

九天毛羽落纷纷,独向寒江寄此身。

展纸几回难下笔,可知我亦久离群。

注:这是一九三八年冬在丽水处州中学任教时写的,时浙西沦陷已一年,饥民纷纷南下,值连天风雪,时有倒毙道中者。

后庭花

湘中昨报失长沙,南市新来海碧霞。

亡国何关我辈事,明朝请听后庭花。

注:海碧霞,京剧女艺人,以演唱《玉堂春》擅名。长沙沦陷不久,温州官商以重金礼聘,于南市戏园演出。

怀人五绝

其一

城南憔悴老经师,细柳新蒲异昔时。

一榻茶烟谁料理,秦淮日落鬼河嬉。

注:南京沦陷后,王伯沆教授陷城中不得出。

其二

六月松江记饮冰,解衣旁薄写黄庭。

如今细雨春申路,多恐诗肠冷不胜。

注:松江沦陷后,同学陆微昭避居沪上。微昭能诗善画,尤擅擘窠书。

其三

三醉黄楼意未平,昆明北望草青青。

谁能一剑海东去,提挈扶桑填洞庭。

注:同学浦江清从上海辗转至昆明,曾以所著《八仙考》见寄。

其四

远水连山山接天,风怀那得似当年。

《河传》三叠难为和,一夕笳声到枕边。

注:同学胡宛春(胡士瑩)自上海写寄《河传》三叠,有“水连山,山接天,天边,累侬眸子穿”句。

其五

炉烟曳地苦吟久,黄霰敲窗得句清。

今日巴山无念我,江湖夜雨不同听。

注:永嘉沦陷后,陈仲陶姊夫间关至重庆,曩予客丽水,仲陶寄诗,有“离心上下江湖水,客梦凄迷夜雨声”之句。

自题《翠叶庵乐府》

其一

几年绮梦倦江南,乐府新题翠叶庵。

欲起湘灵歌一曲,洞庭霜实已红酣。

其二

五茸春色旧无双,几见飞花点客窗。

盼到枫桥转愁绝,一痕黄月冷吴江。

黄桥二绝

其一

青山疑云水疑烟,何处江南不可怜。

欲向黄桥问消息,野桃花发又今年。

其二

鹁鸪呼雨满江乡,绶带双飞翠尾长。

绝忆桥南春社散,踏花归去一身香。

注:黄桥在松江乡下,以产黄桃著名。

江口赋腊梅

玉儿紫佩黄金冠,比拟梅精更耐寒。

三十六湾无梦到,晓风吹泪满江干。

龙川杂兴(二首)

其一

校书觅句有新功,几日园林风雨中。

说与残红休恋树,午窗正要绿阴浓。

其二

汉宋诸儒语太酸,六经日对古衣冠。

一般饱暖思淫欲,又检红楼说部看。

注:龙川在瑞安大峃山中,当时讲课之余,惟以校注元人杂剧,浏览明清小说自遣。

青田廖迅甫先生过六和塔寓斋,以倭刀见贻,赋此答谢

匣中尺五青芦叶,铸自东溟鬼国铁。

八年跋扈欲如何?入眼寒光尚惨冽。

一九七四年与同辈选注《聊斋志异》,书成志感

其一

人天凄绝《长生殿》,云雨荒唐《燕子笺》。

丝竹中年吾倦矣,爱他儿女说蒲仙。

其二

香消酒醒不成词,几卷聊斋寄梦思。

孤愤满腔何处诉,秋灯照见鬼擎旗。


自题玉轮轩

旧传萧瑟诗千首,新种葱茏竹万竿。

冰雪照人肝胆澈,开轩正对玉轮寒。

人生有限而无限,历史无情还有情。

薪火相传光不绝,长留双眼看春星。

开封宾馆偶忆汴京旧事感赋

中州旧是帝王州,韩范①英灵据上游。

地下若逢梁苑客,不容枚马擅风流。

欧梅②发策试群贤,一榜双星各少年。

头白飘零来海上,尚余残墨写江天。

一番寒雨洗秋清,执手相看各泪零。

奉旨填词③何足羡,勾阑赏鉴胜朝廷。

“小楼昨夜又东风”,国破家亡词转工。

转眼宣和归寂寞,燕山亭④子泣残红。

注:①韩琦、范仲淹在朝革新政治,出守保卫边疆,固非词章之士可及。②欧阳修、梅尧臣主嘉祐二年(1057)进士试,苏轼、苏辙都以青年高中。③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对潇潇暮雨洗江天,一番洗清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并柳永词。④宋徽宗赵佶被俘后《燕山亭》词。

  【古风】

籀园读翮父诗

君诗如长剑,锋利不可当。

寒光射眸子,劲气挟风霜。

我诗如短枪,所持唯一快。

机发方寸间,命中百步外。

英雄用武须得时,时穷且复吟君诗。

平生交旧半落寞,以诗御穷诗不辞。

春风三月吹琉璃,池塘隐隐闻鼓鼙。

一波东走一波随,想见中原万马驰。

诗才甘让君,利器我所惜,

常陈七星看渐赤。

异时狭路与君逢,记取两贤岂相扼?

注:旧天文学以常陈七星主兵事。时东北三省沦陷,关内岌岌可危,翮父出身于陆军讲武堂,喜谈兵事。“闻鼓鼙则思将帅”,盖勉以为国从军之意。

舟行至双溪,离永嘉八十里

船尾一轮月,船头百里道。

遥怜闺中人,迟我同清照。

沉沉夜向阑,瑟瑟风渐峭。

愿卿且安眠,我亦止凝眺。

卿居东楼下,夜境尤静好。

玉虫有双花,金蝉无凄调。

细风动素帏,远客梦中到。

殷勤诉契阔,执手相慰劳。

欢言未及终,隔帘闻鹊噪。

明朝我果归,百念融一笑。

谁云梦无凭,梦境情可造。

注:这是从金华回永嘉时写的。“梦是心头想”,是故乡一句俗语。“卿居东楼下”一段,设想闺中人的因想成梦,见彼此怀念之深。玉虫,指灯花。见杜牧《题会真诗三十韵》。

题古香画竹赠金维坚

古香画竹真是竹,大笔淋漓写大幅。

槎桠肝肺森开张,撑胸奇气横喷薄。

兰气喜,竹气怒。

琅玕十丈欲干霄,尊前更爱墨花舞。

令人却忆戚南塘,十万狼筅恣扫荡,

鲸波溅血日无光。

此君自有封侯相,

愿与君家龙泉之剑永宝藏,

指灭胡尘靖四方。

注:这是一九四一年二月在金华时写的。戚继光在浙东练兵用大毛笔作武器,上加利刃,名曰狼筅,以此屡破倭寇。古香姓张,是安吉吴昌硕的学生。金维坚是我大学同学。

越园先生写双竹见贻却寄

近代论墨竹,颇觉真赏寡。

日如瘦而弱,板桥恣而野。

余子等自郐,怒墨徒狼藉。

越园澹荡人,胸次成大雅。

烟霞资啸傲,泉石供陶写。

远书辱厚贻,展纸诧神化。

斜枝如欲风,湿叶恍露下。

气清入劲健,意远得潇洒。

想见落笔时,神识悠以睱。

江湖方滔滔,茅苇弥中夏。

高节每见嗤,众条竟娇姹。

还期砺霜筠,戛影岁寒夜。

注:越园是龙游余绍宋先生的别号,结韵勉以砺晚节,微见朋友箴规之意。

仿寒山子体四首

大地转西北,初日现南东。

群生各有营,一静役万动。

珍禽思振羽,猛鹫亦横空。

何人飞利剑,我为斩烛龙?

百虫肥一鸭,百鸭肥一人。

生人归泉壤,还饱虫蚁身。

释氏戒杀生,无乃妇女仁。

杀机苟不动,大化何由钧。

人一变而狐,狐一变而孤。

所以孤者何,言与众人殊。

君看赵家村,杂剧弄假官。

霜横丞相面,山拱大夫臀。

张三称作手,赵四荣桂冠。

登龙各有术,坛坫一何尊。

虚名骄妻子,博雅诓大官。

乃知造字日,鬼哭非无端。

注:寒山子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用白话写诗的人。它的特点是寓佛理哲理于日常见闻之中。愫芳曲。浙江大学芳野剧艺社公演曹禺《北京人》,感赋。愫芳二十三十时,幽谷孤芳兰一枝。缠绵素抱无人识,惋惜春情只自知。云中倦羽翻无力,露眼瑩瑩凝怨碧。更阑屋角堕娲天,银河缺处黄姑泣。晓色鸡鸣山复山,风裳雾鬓去无还。莫愁前路露华重,昨夜春风度玉关。


为方天锡题谢皋羽、郑所南二公评传

朔风入江树,柯叶四散飞。

中有双雏鸟,引吭声何悲。

心知巢已覆,未忍辞故枝。

阳春何日返,臣力嗟云疲。

西台一掬泪,宁为生别滋。

铁函沉深井,终有出水时。

君不见,石人一只眼,天下半边反。

朱鸟有咮兰有根,一朝唤回南国魂。

春风吹香遍九垠。

注:文天祥殉国后,谢皋羽于浙江桐庐之西台遥祭,有《西台恸哭记》记其事。“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是遥祭时哀辞。朱鸟是南方的标记,借指南宋。郑所南所著书,以铁函沉井中,至明末始发现。郑善画兰,宋亡后所画兰皆露根,以寄亡国之痛。“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元末红巾军起义时民谣。

青田廖迅甫先生过六和塔寓斋,

以倭刀见贻,赋此答谢

其二

青田丈人远见赍,杖策还赏江天奇。

屠龙截海我无取,留与山斋琢小诗。

竹岙扫墓

昔我从兄姊,读书前间屋。

雪蕉斋集诗,童稚耳已熟。

十三学韵语,陶集亲课读。

高韵何所知,呤讽意自足。

十五授杜诗,忠爱致谆嘱。

中年丁世变,山海横翻覆。

艰难百战余,风雨千家哭。

何期孑尔身,不死亦未辱。

苦吟习仍在,祖武嗟难续。

三复课儿篇,悲风动林谷。

注:先祖有《雪蕉斋诗集》。

父昔挈儿辈,竹岙上祖坟。

先期办祭具,事事必躬亲。

舟中诵祖诗,居辽念儿女。

至性潜悲辛,春物为凄苦。

如今一尊酒,还似父在时。

瑩瑩儿泪满,地下父岂知。

忍哉人间世,一瞑绝万古。

酾酒不及泉,滴泪不入土。

但愿死有知,魂魄得完聚。

注:先祖因反对地方官贪污,补捕入狱,越狱后远走辽东,有《居辽念家中儿女》诗。

倒挽百川水,莫挽儿时回。

尽书南山石,莫尽儿心悲。

儿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

呻吟到沉笃,掩抑还哀诉。

“长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

阿桐好定婚,阿桢亦完娶”。

如今弟辈归,携家谒母墓。

牵衣学拜跪,甥侄各媚妩。

人间万事足,不闻母笑语。

忍泪辞新坟,斜阳风满树。

西堂与仲陶论诗

胡匠说松板,刨出女儿肤。

朱太话雏鸡,情亲儿不如。

西堂风雨夜,论诗足清娱。

“陶公有心人,外夷中郁纡。

玉溪通双井,西昆徒区区。

冬郎真男子,赤手捋虎须。

芬芳出悱恻,孤诣接三闾”。

此语谁能道,陈公我姊夫。

知真语亲切,有味同胡朱。

何时《诗论》就,剪烛更喁于。

注:这是广州解放前在中山大学西堂作的。当时仲陶随中央银行迁穗,每见必论诗,并谓将草拟《中国诗论》,因写诗以促其成。仲陶工五七言诗,于诗确有所见,故语多亲切。玉溪(李商隐)、双井(黄庭坚),并宗杜诗,而面目各异,艺术上各有独创之处,所以可贵。西昆(杨亿、刘筠等)则徒知摹仿,所以为人诟病。冬郎(韩致尧)以忠于唐室为朱全忠所斥逐,有“谋身拙为添蛇足,忧国忠曾捋虎须”之句,其舍身不畏权贵,与三闾大夫屈原有一致之处,而诗多艳语,故以“芬芳出悱恻”许之。

昔游四首

  序:姜白石《昔游》诗,写江湖风雪之思,嵯峨萧瑟,殆不可言;微恨状物之情多,及物之意少耳。新春稍暇,追溯旧游,偶成短咏,以发豪情。

昔游雁荡山,遂上龙湫背。

葑田将百亩,芦苇散芳蔼。

疾雷起西南,大雨俄霶霈。

龙湫竟倒卷,欲击天柱碎。

霶霈曾几时,乱云自崩坏。

朝暾露云隙,渐见光影大。

同游各年少,披襟恣一快。

共笑接客僧,向空顶礼拜。

注:少时与同学旅行雁荡山,山顶有雁湖,实葑田也。天柱、接客僧,并雁荡山峰名。

芳草何萋萋,十步五低迷。

西湖女儿水,裙带作苏堤。

缅怀南渡年,中原血如水。

庙堂和议成,湖上歌楼起。

覆车不在远,儿辈又寻踪。

湖山资点缀,花柳竟青红。

男儿有朝气,勿为花草消。

明发钱塘上,击楫迎江潮。

注:九·一八事变后,自松江归永嘉,道经杭州,有诗云:“君臣南渡何时返,风物西湖又见招。不待鸡鸣径东去,留将朝气看江潮”。

二年六和塔,苜蓿充饥肠。

夜深钟鼓歇,时闻狗肉香。

寺僧为我言:鲁达此寂灭。

“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千秋铁禅杖,首打山门折。

大江仍东去,人物非南渡。

月黑闻涛声,英魂应起舞。

注:解放前在之江大学任教,寓居六和塔塔院,相传为鲁智深闻潮寂灭处。

昨寓镜春湖,一镜何朗澈。

朝来闻砉然,云是湖冰裂。

惊飞湖上雀,喧噪久不歇。

清霜肃万物,所为迎春工。

层冰虽云厚,覆盖宁有终。

徒能禁鱼鳖,岂足阻蛟龙。

蛰雷一声起,冰雪万里融。

胡为不自量,狂叫趁西风。

注:镜春湖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后,湖冰裂时每发巨响。

番禺拜谒屈翁山先生墓

前有鲁仲连,后有李谪仙。

前有李谪仙,后有屈翁山。

长河斩不断,历史势亦然。

当其遇险阻,激浪欲滔天。

翁山旷代人,高躅继前贤。

弓刀赴国难,血泪写民艰。

尔来三百载,精爽在人间。

中华今启运,岭海换新颜。

同游怀遗烈,联袂拜遗阡。

当时民族恨,一笑付云烟。



**********************************

特邀顾问:陈文林、刘妙顺

主 编:朱凌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