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三观到心智模式 | 惜墨

 昵称26632109 2015-10-06

时至年根,各种事情的接踵而来,不经意间看看时间,发现再过两天就要到12号了,可自己打算写的文章还迟迟没有动笔。叔本华的哲学很接近印度佛学,他也从不认为有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反倒反复的提倡财富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财富能够让人类摆脱工作的徭役,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诸如康德一样没事儿仰望星空什么的,道家也有“钱以养道”的说法。但工作原本是修行,脱离劳动而单纯追逐理想主义的过活反而会空中阁楼,也容易陷入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窘境。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当中,能使人气质内敛世事洞察,也让人作为一个部件参与到整个系统之中去体会一种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对谁来说都没有差别,就如我以前写的一篇文字《等量的痛苦》。话题扯远了,因为这种无力感,度己及人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出一颗慈悲心,也因为这个无力感,之前想分享“四摄法”与人际关系学的计划只能暂且搁置。已经多很时日没有写东西了。趁着今天一点小空,给大家报告我个人重读《第五项修炼》的一些体会。

三观、地图、心智模式

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三样在大多数中国人人看来,是已经讲烂的东西。从小学的《思想教育》,初中高中的《思想政治》,再到大学《毛概三》。但是,反复接触并不代表了解和接受,而无数的反复还会使人无缘由的产生恶感,这种恶感却是个人提升自我成长的大敌,如把一所大门死死封住,如若没有适当的机缘变再难以打开了。南师提醒初学静坐的同学要少量多次,不要动不动就想打坐一两个小时不来,弄得腿痛难耐,以至于对静坐产生恶感,打坐一次之后就再怎么也提不出兴趣了。

熟悉不一定等同于了解,而了解也不一定知道如何改善。三观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地图”,NLP只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假设:地图不是实际的疆域。意在指我们头脑中所认知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是存在不一致的,我们依靠着自己的三观来为人处世吃饭睡觉工作学习和生活。《第五项修炼》中与“三观”和“地图”相对应的概念就是“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较前两者有更加细化和具体,说“心智模式”是“三观”“地图”的具体实践恰到合适,简而言之心智模式就是我们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的具体实践之后再一次抽象性模式化总结

简化的局限

既然是模式,就难免与“简化”脱不了干系。在我看来,心智模式就是为了“简化”而存在。“模式”是一个好东西,说到模式人的思维立马会联想到快捷、高效然后是很土鳖的所谓“成功”。卓越的人之所以值得我们学习,便是在与他们自己有一套卓越的模式,NLP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发现并且复制这一类的卓越的模式,以期达到同样成功的效果。如今是一个“模式”充斥的年代,大到企业的商业运营的盈利模式小的期末考给老师发“求过”的短信模板,我们如吃快餐一般迅速消费各种模式,试图在利用各种现成的模式用最小的投入而获得最大的收益。

我们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也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存在。基于心智模式,我们不再每次都费力费神的思考每件事情,只需在大脑里把既有的“程序”跑一遍就能立马得出答案,唯一差别只在于每次带入的数值不同。我们不能说某某某的心智模式很牛逼,也不能说某某某的心智模式烂的要命,每一个心智模式的形成都是个人对生活经验的自我总结,都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和发展的欲望。而且,对我们自身而言,每一个形成了的心智模式都曾经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

然而过犹不及,世界纷繁复杂,一个公式能够解答题目的范围尚且有限,心智模式又怎么可能“一招鲜,吃遍天”呢?

我进大学的时候,老爸给我全面开放酒禁,教育我说不能学会抽烟,但是一定要会喝酒,会喝酒的人才能够交到朋友,而且祭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偈语来敦敦告诫,而且在他们那一代人无数的实践和范例都很直观的证明,会喝酒并且能喝酒的人再不济也混得不差。踩着老爸的肩膀,喝酒这个技能在大学期间得到发展,也确实因为在酒桌不胆怯不推脱让人印象深刻感觉甚好,认识了不少知交朋友,可大学毕业公司给体检,却发现已经有轻微酒精肝的迹象,在后来发现交朋友推心置腹的聊天侃大山不一定需要酒精的作用,去一个安静的咖啡厅或者茶楼,找一个僻静的角落慢慢悠悠的聊天,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不能不说老爸的经验有错,他的心智模式至今在他们同辈之间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更广范围的猜测在体制内的同学关于这个心智模式应该也是同样凑效,但这不能完全代表它便是百试不爽的真理,人际交往模式往往会有很深的时代和环境的烙印,随时察觉和调整才是王道。

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是过去的成功经验或者说是过去积极的心智模式阻碍了我们的思考进化。

一直以来,我给身边的朋友推荐photoreading system(影像阅读系统)总是收效甚微,以为怪力乱神,即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难以产生坚定的信心,而且每更多的时候则把photoreading当作佛脚,考试临近时间紧迫那就死马当做活马医了吧——此时他们又把photoreading当做了精神安慰剂。岔愤之余,但又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在他们以为几十年的学习经验所形成的心智模式看来,书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并且要理解其意思的,而photoreading在表面看来则完全与以往的经验背道而驰,他们有怎么能说服自己相信呢?

再回到关于心智模式简化的特质上,因为这一特点,心智模式已然成为我们下意识运行的情景假设,就如我们不会再去思考1+1为什么2,人饿了为什么要吃饭一般——一旦经验总结形成心智模式,我们变不再自证其是否准确,对我们个人而言这就是真理,而这恰恰是致命的地方。

自我超越水平很高人都会拥有很强的反思自己心智模式的能力,甚至反思自己关于某个心智模式的“心智模式”的能力。对于心智模式的反思和修正不见得如吃了十全大补药一般立马见效,但从系统思考的角度,他带给我们的益处良多,说它是个人发展的杠杆力作用点也不足为过。

宣扬和探询的平衡、左手栏和脆弱感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里面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他认为最为核心的方式是实践反思,用一句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的话来说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让“心智模式”这个概念不那么虚无缥缈,与活生生的具体事例相关联。具体的方法大致是是养成随时“觉察”的习惯,对一切已然成为下意识的思维习惯进行反思,时刻量化各种思维模式在各种情景之中有效程度,“是否有效”为评判的根本标准,空谈思维方式的正确与否是没有任何收益。单纯依靠头脑的反思显然会很凌乱,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左手栏”工具,“左手栏”顾名思义为右边写上认为没有任何场景的情景脚本(对话、行为等),然后在左手空白处写出这些对话的“潜台词”即我们在情景之中我们已经认定的前提假设,然后再逐条分析对比,这会让一些平日未曾注意的隐藏假设浮出水面,再发现影响效果的“问题假设”所在。

但这样的排查并不影响相互之间的沟通和学习。再此之后,再有意识的学会开放式的对话,彼得圣吉称之为“宣扬与探询的平衡”。我们大多数的时候只会一味宣扬自己观点建立自己的立场, 把自己派别化,而其他的观点和立场都成为敌对方,这样导致的结果只能导致无休止的辩论甚至矛盾激化,无法获得生成性的学习成果。我需要清楚的认知到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会有其局限,我们在阐明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要明言自己的观点可以供大家检验,营造一种存在适当“脆弱感”的讨论氛围,当然完全探询式的讨论也是没有任何裨益的,缺少的基本果断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以上的解决方案并不一定需要我所说的逻辑顺序来进行,拣出来哪一个都可以单独使用,而方法的阐述永远的最艰难的。讲方法只能把大概程序讲述一遍,但如若要量化到那个程度要做什么,什么火候要干嘛则不可能说明出来的,运用之妙在于一心罢。

过犹不及

仅仅局限于心智模式的改善,显然也落了小成。心智模式的形成仍然源于我们的“三观”和“地图”,如果后两者都是封闭的,前者又怎么能有足够广阔的改善空间的呢?进一步而言,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其中植入开放性机制,有推倒重来的空杯勇气,有复盘推演的耐力,我想这才是的自我超越和心智提升的根本点。另外任何“过犹不及”都是错误,空杯过头变成了缺乏自信,复盘过头变成了谨慎有余,事实上最好的状态是在相互矛盾对立的两者之间相互综合与平衡,非黑即白只能走向偏激。这种“矛盾综合”的技能,虽然难以拿捏妥当,但各行各业不乏擅长此道的精英。

1

1 star2 stars3 stars4 stars5 stars6 stars (请为本文打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