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 管建刚

 清源渭水 2015-10-06

扔掉了剩下的,也许就是有用的

六年级家长会上,安排了学生和家长对话。学生发问:花那么多时间做作业、学功课,将来究竟有什么用?将来的工作用得着应用题、关联词填空吗?家长们难以回答,教师们也一时语塞。

教育要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什么才是“一生有用”的?家长不清楚犹可原谅,教师稀里糊涂真的令人汗颜。

我是农村娃,从小喜欢数学,讨厌语文,自打上了初中,语文没得过“优”。阴差阳错成了语文老师,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出版了十多本书。

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我?除小学的识字,对我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是“坚持到底”。小时候,正值包产到户,家里田多、活多,还有“三产”,一放学就要干活。但活再多,我都咬牙干完,绝不偷工减料,这磨练了我的性格。第二叫“为他人想”。小时候缺吃少喝,偶尔有吃的,妈妈从不许我放开吃。私底下,妈妈告诫我,喜欢吃的菜不许多吃,想想别人!第三叫“要有规矩”。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一个人不能没规没矩。第四叫“定得下心”,我学静坐,一坐两小时,坐下来写文章,心不浮,气不躁。此四样,让我受益匪浅。

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育人。究竟要育“人”的什么?从我的经验来看,有三个内容。第一是“人的道德素养”。道德素养,一句话,叫做“为他人着想”。为何要诚信?为他人着想;为何要友善?为他人着想;为何要遵守规则?因为遵守规则,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将“为他人着想”付诸行动的人,不管学历高低,成就大小,一定是真绅士。“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和行为,那是一辈子有用的。

其次是“非智力素养”。从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来谈,那太宽泛了。非智力素养里,最核心、最要培养的是自控力、专注力、坚持力、耐挫力。当年,村小的教室里挂着巴斯德的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不少家长挂在嘴边的是“开心就好”,其实比开心更重要的,是抵抗不开心、化解不开心的能力。这个能力只有在“不开心”中,即抗挫中,得以锤炼。一个人的自控力、专注力、坚持力、耐挫力,这些是你一辈子有用的。

第三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当然重要。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所要学的课程越来越多,所有课程都要求低耗高效,多年来的师训也都着力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水平,没有去研究学科核心素养。

该扔掉的就应义无反顾地扔掉,扔掉了剩下的,也许就是有用的,这也正可以回答学生的质疑:花那么多时间学这些有什么用呢?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抓住来自现场的“小”事,就是做了教育的“大”事

分科教学占据了90%以上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学校教育几乎等同于学科教学。即便各学科找到了“核心素养”,学校教育至多只是精简化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分科教学。

不得不面对一个存在已久的事实:语文老师的眼中只有语文,数学老师的眼中只有数学……教师眼中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道德是学科本位的。一位实习数学老师,面对学生的违法行为,熟视无睹之余,还振振有词:那是班主任的事。

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本身无法自然发酵为“人”一辈子有用的素养。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要转化为学科素养,转化为人的素养,必须要有非学科、非量化、非智力的“要素”加入。这些有用的“要素”,不能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即便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它也无法独自承担。

人的“道德核心素养”“非智力素养”比之“学科关键素养”,对未来更有影响力。这一点不得不说说“包班”的好处,每门学科的教学都是教师进行“人”的教育的基地。当然,远水难解近渴,目前来讲,最为便捷的办法,就是在分科教学中有效注入核心素养的培育。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好,非智力素养的培养也好,都要有一个载体,例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学习本身也是活动,是占据学生在校90%时间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一定会表现出专注或不专注、坚持或不坚持、遵守或不遵守、友善或不友善,这些正是约好的教育资源。

遗憾的是,很多教师都无视这个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把这些“教育”看作班主任的事。事实上,学科教师道德是一名“老师”,其次才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音乐老师、信息老师……人的“道德核心素养”“非智力素养”培养,应该成为所有学科的首要目标,这是老生常谈的“目中有人”。

教育的无处不在应该体现在教学中。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对本学科的关键素养培养应该了然于胸,他所要应对的,是活生生的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复杂情境。

在人的道德素养、非智力素养培养中,来自现场的教育力量,远比文本中的力量强大。课堂上,甲学生专注听讲的眼神,乙学生认真倾听的表情,一经老师捕捉和放大,便是培育“专注力”的资源。学生接连失败了三次,终于迎来克服难题的兴奋,一经教师放大,便是培育“坚持力”的绝好资源。课堂上分发资料,左边的同学拿到后,传给右边的同学,没有停留;同学主动将书放在中间,给忘带教材的同桌看,这是多好的“为他人着想”的例子。

课堂上有,课外也有这样的教育资源。学生作业订正了三次,错了三次,依然不急不躁;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主动往前走一步……诸如此类的事天天在发生,抓住这些来自现场的“小”事,就是做了教育的“大”事。

当“学科教学”成了“人的教育”的重要平台,“学科教学”就自然而然地升格为“学科教育”。优秀的教师,本质上都做着“学科教育”的事。

作为“人”的存在,教师本身就是教育

25岁的斯蒂芬·茨威格去拜访罗丹。罗丹邀请年轻人参观他的工作室。就在这时,罗丹发现新作品有瑕疵,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直到满意后扔下工具,才看到了茨威格。茨威格大受震动,恍然领悟: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

罗丹并没有用嘴巴告诉茨威格成功的秘诀。他的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教育的另一个名字叫影响,这个影响主要来自作为“人”的老师的一举一动。

暑假里,教音乐的张老师来学校弹琴、练声,她说家里怕吵着邻居。我若是学生,张老师的行为影响胜过一年的音乐专业学习。

还有多少语文老师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阅读、写作习惯,学生能像茨威格那样亲见语文老师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我常无端地想,学生普遍害怕作文,不是作文不好教、不好写,而是教作文的老师害怕作文。当教师集体恐惧作文时,学生怎么可能不害怕作文呢?

周一唱国歌,国歌声稀稀拉拉,你仔细听会发现,一起唱时老师从不大声唱;学生集会,整个队伍七歪八扭的,一旁的老师不都在看QQ、刷微信?

教育最伟大的力量来自“亲见的力量”。要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老师你有这样的品行吗?要培育学生“遵守规则”,老师你在模范地遵守社会的规则吗?《餐厅里的教养》一文里说,挑食的侄女去美国一年,变得不挑食了。奥秘何在?用侄女的话说:“假如每个人都把食物吃得干干净净,你还好意思剩饭吗?”山西小伙子在学校干活,干完活,已是午饭时分,总务处就请小伙子去食堂吃个便饭。小伙子吃完饭,站在泔水桶边,迟迟不离开,后来他对校长说,怎么倒掉那么多好东西,这些都是我们过年才能吃上的啊。回到《餐厅里的教养》,只要校长和老师们以身作则,学生不但“光盘”,而且会用面包将汤汁吸得干干净净,把盘子擦得锃光瓦亮……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几乎所有的师范院校都刻着这八个大字。学高,是学科通力身正,则是从“人”的角度讲的。这些年,我们常常关注了老师专业通力的发展,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示范性。因为每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展现的不只是对本学科的理解、情感、能力,还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全部。学生眼里的教师是一个“全部”的人,而非知识传授的“教学工作者”。

教学之外由教师无意呈现出来的信息,对学生而言,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希望学生尊重国旗,有必要回头看看身边的老师;希望学生尊重劳动成果,有必要瞧瞧老师的行为举止;希望学生心底纯洁、孝敬父母,不必要考察老师和他的家庭。一群毫无绅士感的人不可能培养出一群小绅士。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老师要经受的重大考验在于,不光作为学科教学者,而是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一举一动对学生生命成长产生影响。作为“人”的存在,教师本身就是教育。

有一种教育是听来的,有一种教育是看来的,有一种教育是干出来的。罗丹之于茨威格的教育就是干出来的。都说教师是“吃开口饭”的,其实,嘴巴上的育人,远远抵不上你行动的力量。

学科教学只是实施教育的平台

一位家长在电话那头感慨,管教师,你不只教语文,更是在教做人。是的,语文只是我实施教育的平台。

课文《黄山奇松》描写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我请同学分别用横线、曲线和虚线画出相应的句子。好几个学生没带尺子,随手画得歪歪扭扭。一位同学用作业本当尺,线画得很直。我说:“这就叫灵活。做事不只一条路,一条路不通,动脑筋去想、去找,一定有第二条路、第三条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用笔当尺,有的同学用硬纸板当尺……三位同学上台朗读,但课文只写了一句话,该由哪位读呢?所有同学都伸着食指指向第二位同学。我肯定了大家的答案,否定了表决的方式——我伸出整个手掌,掌心向上,指向第二位同学,说:“这才是绅士的表决。”

《滴水穿石的启示》用正反例子证明作者的观点。我请学生找两个正面例子,再找两个反面例子。说到反面例子,不少同学转向了班上的某位同学。我走到小Z那里,问他为什么不转过去。小Z说,这会让人难堪。我转向大家说:“这,就是为他人着想啊。”

我和学生一起定了规则:周一到周四,如果当日作业当日完成,周日五可以享受“无作业日”。个别学生订正时拖拉,周五我单给他布置了作业。一个月后,我找他谈话,“一些同学跑在作业的前面,练习册上没要求做的他们抽空做了,做的时候很开心——因为他们在做一件超越自己、超越老师、超越进度的事。今天做明天事的人是快乐的,也是智慧的,而用明天来弥补今天的人则是痛苦的。”这么一说,他醒悟了。

Y同学,我接班时语文只能考30来分。每次测试,会做的做完了他就坐着发呆。我问他愿不愿意为班级做事,他整理了班级书柜,擦拭了电脑,我夸奖了他。中午,我把自己碗里的菜夹给他,说:“考试成绩不好,也可以过得很开心,很有价值。”

我是语文老师,但跟学生的交往并不局限于上课。中午带学生去食堂吃饭,小L伸头一看菜,走了。我问为什么,他说菜不好吃,不吃了。我对他说:“营养比口味重要,你正长身体,中午的营养很重要。”这么一说,小L去吃了饭。他单手拿餐盘,我告诉他用双手端汤汁不会洒出来,还为食堂阿姨省了时间。吃完饭,我又对他说:“不喜欢吃的饭菜,你吃下了,对你的肚子有交代。人的一辈子,只要做好两件事:一件你喜欢的事,另一件你不喜欢的事。很多你不喜欢的事,做了对你也很有好处,像中午的饭。”

人过中午,才琢磨起教育是怎么回事。我所做的一切都无法涵盖“学科教育”,然而教育需要这样去想,这样去做。没有残缺、不完美的过程,又怎会有完美的结果?中午以后,我决定将自己的教育生命从“学科教学”里挣脱出来,交给“学科教育”。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人民教育》2015.17:58~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