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荣慧:苗女服饰情

 因為愛 2015-10-06

  

 

  1999年在巴黎举行的中国文化周上,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服饰的苗族学者兼设计师韦荣慧带去的民族服饰表演,却一下子轰动了巴黎这个世界时装之都,这些黄头发、蓝眼睛的人们为中国璀璨的服饰文化惊叹不已,更使他们对中国古老的文明心驰神往。

  让服装说话

  韦荣慧女士,197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哲学系并留校任教,现在就职于中国民族博物馆。作为出生于贵州的苗族人,韦荣慧深深地爱着自己的民族,继而也对少数民族的一切包括服饰发生着浓厚的兴趣。从1980年后,她便转向对民族服饰的研究,如果说开始研究是出于兴趣,那么把它推向国际则是一种动力。

  “有个美国朋友收集了许多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和古董,她让我帮她整理和写文字。作品之多让我震惊!我在帮她整理鉴定的过程中,等于学习了一遍,我下决心自己以后也要大量地收集。后来渐渐地觉得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族服饰艺术,才能使它登上国际的大雅之堂,从而为民族交流和世界文明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在她忙碌的设计服装、编纂教材、培训学生的经历中,让我们简要地回顾她的“让服装说话”的历程。

  1991年,韦荣慧向全国发出征稿信,征集民族服装服饰照片,欲编《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一书。在一分钱也没有的情况下,几万张精彩照片寄到了她的手里,随后她又组织几位专家撰稿,在一分钱没有的情况下,她得到纺织出版社免费出书的支持。该书出版座谈会上,大家惊喜看到主编竟是这么年轻,纷纷投去佩服的眼光。

  至今想起来她依然那样激动。“我被要求去到出版社论证,其实是在考察我是否有这个水平来作这个大部头的主编。实际上我为此熬了十几年。”韦荣慧的这本书后来成为国家社科“八五”重点图书。之后,她又写了《中国服饰大辞典·民族卷》、《论民族服饰的陈列艺术》、《高校民族博物馆发展方向初探》、《赵武灵王服装改革刍议》、《论台湾高山族的夹织文化》、《山那边的人》、《一个幽灵的呼唤》等。

  流动的展示

  如果说韦荣慧在中央民族大学创办民族服饰工作室、收集各民族服饰、编写各种论文和书籍、还是处于一种静态的研究的话,那么下一步她想的就是如何将它们变成流动的展示。她依靠民大和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组建了“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穿戴艺术表演团”,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魅力。她甚至一度为此创办了一个餐馆,就是为了有一个表演的空间。1996年她在民大又成立了民族服饰研究所,并担任民大博物馆副馆长。她收藏和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就有几百套。

  流动的展示在T型台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她把民族服饰表演带到了电视台、大型晚会现场,直到推出了《从蛮荒到现代》、《中国民族服饰展》、《华夏奇葩》、《我从雪山走来》等,她的设计作品专场和民族服饰表演从此一发不可收。

  1996年以来韦荣慧多次在各大学里举办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专题讲座和个人作品展示会在讲课时,她总是能强烈地吸引着听众。

  表达民族文化的服饰

  “为什么外国人一件一件地买走我们的民族服装?不仅因为民族服饰的工艺好,还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内涵。”韦荣慧说福建搞了个服饰知识大赛,其中她出了50道有关民族方面的题,结果调动了许多人的兴趣,写信查找,并抱怨这方面的书太少。韦荣慧每次给学生讲课都强调,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与国外的服饰水准平行。只要立足于本土,拥有各尽所能东西,就会得到外国同行的赞叹。韦荣慧规划把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推向更广阔的空间,包括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居住、审美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从中读出整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