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国思辩智谋与语言艺术摭谈

 昵称12061330 2015-10-06
齐国思辩智谋与语言艺术摭谈

张英基

        摘要: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激烈动荡的时代,从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到意识形态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样的时代,驱使、诱惑着人们去为了个人或邦国的图存、发展与兴盛,或逞才斗智,或运策筹谋,不动干戈,不耗国币,巧运簧舌,而收攻城野战之功。于是齐国超人智慧, 奇诡策谋便应运而生;机变、果行、奇智、异谋之例不可胜数。这些宝贵的思辩智谋与语言艺术之精华, 对今人开智增慧, 提高思辩、析辩、论辩、待人、处世的能力, 无疑都是非常珍贵而有益的。

        关键词:齐国  思辩  智谋  语言艺术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激烈动荡的时代, 是一个从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到意识形态诸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的时代。这样的时代, 往往驱使、诱惑着人们去为了个人或邦国的图存、发展和兴盛, 或逞才斗智, 或运策筹谋, 不动干戈, 不耗国币, 巧运簧舌, 而收攻城野战之功。于是, 超人智慧, 奇诡策谋便应运而生;机变、果行、奇智、异谋之例不可胜数。
        当时, 诸侯各国政治上开明的君王, 为了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 先后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革。他们往往能不计私仇, 大胆任用那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例如齐桓公重用了他的政治仇敌而富有治国安邦之才的管仲为相, 并且“先其官之贤者而复用之”、“匹夫有善, 可得而举”①, 终于使齐国称霸于世。秦穆公诚心招徕贤才, 以五张黑羊皮赎出曾当过陪嫁奴隶的百里奚, 用为大夫, 并重用了从戌人那里投奔而来的由余,使秦国强大起来。吴国阖闾任用从楚国来的伍子胥为相, 又以齐国的军事家孙武为统帅, 改革内政, 终于破楚国郢都而胜。此外, 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 推行“食有劳而禄有功, 使有能而赏必行, 罚必当”的开明政治②。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 推行“见功而与赏, 因能而授官”的政策③, 使韩国强大一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军事变革, 以及齐国邹忌对弊政的革除等, 均产生了较大的政治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战国七雄为了本国的强盛与安全, 进而完成统一的大业, 都在千方百计地罗致人才, 招贤纳士。在当国者的心目中,“仁人也者, 国之宝也;智士也者, 国之器也;博通之士者, 国之尊也”④。一时间, 养士蔚然成风, 各国王侯争相趋士, 礼贤下士, 把“好士”、“重士”、“贵士”、“用士”, 视为圣君明主的时尚风范。各国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人才竞争。据史书记载, 齐国的当权者就曾经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临淄稷门附近, 营造了规模宏大的“稷下学宫”, 田齐政权以此作为人才基地, 招揽吸引了天下文学游说之士达数百千人, 其中有淳于髡、尹文、慎到、孟轲、邹衍、田骈、田巴、王斗、荀况、鲁仲连等著名的学者, 人称“稷下先生”。齐国执政者为他们建造了壮观的府第宅舍, 以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尊宠之”, 并依据他们的才学、资历、功绩、授予“客卿”、“上大夫”、“列大夫”、“稷下先生”、“稷下学士”等不同的荣誉和称号, 鼓励他们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不治而议”;允许他们畅所欲言, 自由发表政见, 批评国家朝政⑤。
广大士阶层中的高才秀士, 为了进身显名, 建功立业, 也展开了激烈的智力竞争。激烈的权利之争、学术之争、人才竞争、智力竞争, 造就出中国最早、最精湛的思辩智谋与语言艺术。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谋臣策士能够成为当时社会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一支力量的原因所在。这些策士谋臣来自列国的各个阶级、阶层, 包容了诸子百家众多的学术思想与流派。
        春秋战国时代, 在齐国的策士谋臣中, 确实有不少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如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 三代辅臣智多星晏婴,“一日而荐七士”的淳于髡, 知足不辱的颜斶, 现身说法的邹忌,“直言正谏不讳”的王斗,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的鲁仲连, 等等。他们见多识广, 能言善辩, 才华横溢, 具有远见卓识, 他们饱览诗书, 凭借渊博的学识和聪明智慧, 善于观察分析, 敏于洞察思考, 对天下大势, 了若指掌。他们周游列国, 注重研究当时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注重分析天时、地利、人和、物产等因素对形势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分析研究当时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 比较各方力量的优劣、利弊、多寡、强弱, 审时度势, 能对时势的发展及未来趋势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们既善于研究分析形势, 知己知彼, 又善于针对形势, 提出以奇制胜、出人意外的正确方略, 他们不靠偶然或侥幸, 而是以超人的智慧胆识, 见人之所未见, 想人之所未想, 发人之所不能发, 提出一些超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常操胜算, 高人一筹。他们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抓住事态瞬息万变的契机, 针对论敌的心理, 巧饰辞令, 提出自己的智谋与方略, 最终征服对方, 令其听从并实施自己的谋略, 以促使事态和时局向积极的、成功的方面转化, 或转危为安, 或易亡为存, 真可谓“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则天下息”,“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⑥。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刘勰说:“战国争雄, 辩士云涌;纵横参谋, 长短角势”, 他们假口舌之利, 奔走四方, 其驰说之辞, 或极尽铺张, 或洒脱自如, 或刚柔并用, 或幽默风趣,“骋其巧辞”,“伏其精术”, 每每收到了极为强烈的社会效应, 真可谓“一人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⑦。由于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不同, 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各异, 因此在论辩中, 他们的论辩技巧和语言艺术也不尽相同,呈现出百家争鸣、千姿百态。

       一、春秋第一霸的主谋管仲

        据《管子·中匡》载: 管仲对齐桓公“沉溺于宴乐”、“厚享于口味”、“怠慢于朝廷”的行为, 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他以“不辞而去”的激将法, 故意激怒齐桓公, 令其注意、警醒, 告诫桓公如此下去,将会“接近忧患”、“薄于德行”、“放松政事”, 有害于黎民社稷。劝谏桓公“不懈怠”、“不苟安”, 只要“顺应天道”, 必有好结果。管仲还以夏桀、商纣、周幽三王失败的历史教训, 警告齐桓公, 不可重蹈三王之覆辙! 其言辞是严正警辟的。
        《管子·小匡》载: 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时, 管仲针对齐桓公急于称霸的思想, 以凤凰、鸾鸟与鹰隼、鸱鸟等具体形象作比喻, 运用类比论证法具体分析阐明了当时的形势, 以象征手法指明三种“祥瑞”之兆并未出现, 受命为王尚早, 从而警告桓公应继续“尊王”, 不可操之过急, 傲慢失礼!
《管仲·大匡》载: 管仲、召忽、鲍叔围绕着事君的话题展开了一场争辩。通过他们对齐僖公的三位公子诸儿、纠、小白的不同看法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分析, 充分显示了管仲满腹智谋, 计高一筹, 具有敏税的眼光和高超的识鉴力。其思辩, 层层推理, 极富逻辑性。
        《史记·齐太公世家》《管子·戒》均载: 公元前645 年, 管仲病倒了。齐桓公向他求教谁可继任为相。管仲以其敏锐的眼力和高超的鉴识, 凭着长期的观察、了解, 对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奸佞之臣的人品行为看得十分透彻。管仲运用归谬法反证了这三个人的行为不合乎人之常情、常理, 从而得出他们不适合为相的正确结论。这一正确结论, 已为后来的历史事实所验证。

        二、智多星三代辅臣晏婴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 晏子谏齐景公恕封人, 提出了“民诛”的论题。晏子的劝谏, 先是运用类比推理法, 接着又用确凿的历史例证, 以危言耸听之语, 向齐景公发出警告, 表现了晏子的思辩, 有胆有识。
        此篇又载: 齐景公要杀无辜的养马人, 晏子巧妙地进行微谏。首先他向齐景公发出无答之问,暗暗提示景公之举将是“支解人体”的首创者。然后, 以历数圉人罪状的方式, 暗示了无辜杀人的反面效果, 正面文章反面作, 齐景公听了这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 便立即释放了养马人。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载: 晏子使楚, 楚王企图以开玩笑的方式戏弄侮辱齐国使臣, 晏子也同样以开玩笑的方式,“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 予以反击, 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表现出卓越的智慧和东方大国的风度。此篇中还记载了晏子使楚的另一则故事: 楚王使人伪装齐盗, 并当着晏子的面侮辱齐人, 以逞侮辱齐使之目的, 晏子则巧妙地运用果树异地的自然现象作类比, 得出齐人因入楚则盗的结论, 既戮穿了楚王的鬼把戏, 又给对方以有力地回击。晏子先迂回, 后反驳,令楚王无法躲避, 最终自讨倒霉, 充分展现了晏子从容不迫, 谈笑风生, 应对自如的聪明才智和寓庄于谐, 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与思辩技巧。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还载: 晏子只因为生活节俭, 衣着简朴, 田桓子就以此怂恿齐景公下令罚晏子饮酒, 从而引出晏子忠君尽职, 治国安邦的一段辩论。晏子的这段辩辞, 以退为进, 咄咄逼人, 句句入理, 无懈可击, 显示了晏子的雄辩才华, 最后令论敌心悦诚服, 甘拜下风, 晏子反败为胜。
        《晏子春秋·外篇上》载: 齐景公连续饮酒数日而不讲礼仪, 引发出晏子以礼谏景公的大段议论。晏子运用形象比喻和类比论证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辩了讲礼仪与不讲礼仪所造成的不同后果, 论辩中以排比句式, 造成语言的气势, 使观点的内涵更加丰富具体。其中引用《诗经·庸阝风·相鼠》中的诗句, 妥贴自然。更增添了思辩的气势。此篇中还载: 晏子一生参政达五十余年, 官居相国之位, 一心事三君。他针对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不同弱点, 采取了相应的辅佐方法, 以自己的规范行为补救了三君之不足, 对此, 孔丘虽然予以肯定, 但又提出了种种非议之辞, 后经晏子的解释、说明和辩白, 才使孔丘改变了看法, 并由衷地赞美了晏子“居功不夸”的谦逊美德。晏子的辩辞坦荡无私, 光明磊落。他连连运用反语句,语气逼人, 产生了良好的雄辩效果。
        《晏子春秋·外篇下》载: 百无聊赖的齐景公编造了一个虚妄无有的问题让晏子回答, 试图难为一下晏子, 而晏子则以错对错, 也相应地编造出一个荒诞虚无的故事作出巧妙的回答, 充分显示了晏子随机应变, 善于应对, 思维敏捷, 聪明机智的辩论才华。

        三、一日荐七士的淳于髡

         据《战国策·齐策三》载: 齐宣王想求士, 让淳于髡为其举荐人才, 当淳于髡一天之内连向他推荐了七位士时, 宣王却单纯从时间、地域分布的比例着眼, 提出异议, 怀疑被举荐者未必都是人才, 于是淳于髡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辩论。他们一问一答, 反映出双方对“士”的不同认识, 不同心态, 淳于髡抓住了齐宣王求士的片面性, 运用一连串的形象比喻, 归纳、类比、幽默风趣地开导启发宣王, 应视士为知己, 要喜才、爱才; 应从实际出发, 识才、用才, 淳于髡运用归纳推理法, 由个别的具体事物推导出一般事理; 又由一般事理去认识个别事物, 在他看来, 既然我淳于髡是被你齐宣王公认的“贤者”, 那么我举荐的人, 当然就是贤能之士了。此篇中又载: 齐宣王准备进攻魏国, 淳于髡仅用了一个犬兔相竞、农夫得利的简单而生动的寓言故事, 说服齐宣王取消了伐魏的计划。《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 淳于髡见梁惠王, 针对梁惠王视而不理的行为, 采取欲扬先抑, 以“始终一言不发”对之, 故意造成悬念, 引起对方的注意和不满, 令其思索, 迫其自责。淳于髡开始的“一言不发”与后来的“三日三夜无倦”的长谈, 形成了强烈对比。
        《史记·滑稽列传》载: 淳于髡曾三次向齐威王进谏。第一次针对齐威王饮酒达旦, 沉缅酒色,不理国政, 淳于髡用隐语, 即打哑谜的方式进谏, 旁敲侧击, 设为譬喻, 从小见大, 言此意彼, 令其警醒。第二次用讲寓言故事的方式让齐威王纳谏, 接受忠告, 令其主动增加了向赵国借兵所用的财礼, 达到了进谏的效果。第三次淳于髡借酒量大小, 以自身的感受为例进行讽谏, 警告威王:“酒极则乱, 乐极则悲”。
        司马迁写淳于髡向齐威王直谏、谲谏、讽谏, 一方面写他关心国事, 另一方面突出了他的机智。在《史记》中赞美了像淳于髡这样一些为国为民敢于进谏的人, 为他们立传扬名,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比起那些害怕得罪君王而不敢进谏的人, 这比起那些为了私利而阿谀逢迎、拍马溜须之徒, 在人格上显得是何等的高尚啊!此篇中还载, 淳于髡奉齐王之命出使楚国, 向楚王进献鸿鸟, 表现他滑稽多智、随机应变的才干。他语言诙谐幽默, 善于开玩笑, 即使在君王面前, 在异国之君面前, 也能把严肃的话题当笑话说, 把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令人佩服其能言善辩之才。
在这一事件中, 淳于髡抓住了当时圣君明主应具备“重士”、“贵士”、“爱士”风范的心理和贤臣良士应诚实而不可欺君的忠心, 令楚王跳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使楚王不会做出因鸿鸟飞而杀士的不义之举, 最终赢得了楚王的信赖和赞誉, 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四、敢于直谏、知足不辱的王斗、颜斶

        《战国策·齐策四》载: 王斗登门求见齐宣王, 通报时故意不说明来意, 要宣王礼贤下士, 亲自出迎。当他见到宣王以后, 又故意表示不敢直谏, 运用欲擒故纵法, 调动对方, 随后王斗犯颜直谏,正面指责齐宣王好狗、好马、好酒、好色, 而唯独不好士, 直面指斥其荒淫昏聩, 不顾国事的所作所为。王斗采用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通过列举事实, 对比分析, 终于使齐宣王认识到自己不能真正任用人才, 是“有罪于国家”的。王斗的论辩, 层层铺垫, 有理有节, 言辞犀利而幽默, 比喻贴切,生动形象。
        《战国策·齐策四》载: 齐国隐士颜斶与齐宣王辩论“王与士孰贵”。自以为权势威严的齐宣王一开始就提出了“王者贵, 还是士贵”的尖锐辩题, 并直逼颜斶作回答, 而颜斶却无所畏惧, 理直气壮, 斩钉截铁地答道:“士贵耳, 王者不贵。”把一个向来认为“王者贵而士人贱”的传统观念颠倒了过来, 把“士”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王者”之上。这只有在人们思想解放, 普遍认识到士阶层的作用不可低估的战国时代, 才敢于展开这样的论辩。
        为驳倒齐宣王及其左右, 颜斶以历史的变迁论证了“得士则兴, 失士则亡”的道理。他征用史实, 引经据典, 具体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 以禹、汤之时的情况与战国之世的情况对比, 阐明“得士”与“失士”的根本不同; 接着列举了历史上善于用士的尧、舜、禹、汤、周文王等正面的典范,说明君王能否建功扬名, 除了看有无“实德”之外, 还要看是否有一批得力的士人辅佐; 最后, 引用《易经》《老子》中富有哲理的格言, 结合史实, 层层申述, 进一步阐明了“明乎士之类”的重要性。

        五、田过、邹忌、陈轸之辩

        《韩诗外传》《说苑·修文》中均载: 齐宣王向稷下学者田过发问:“君与父孰重?”田过与齐王辩论这一话题时, 不是从正面直接回答, 而是运用不确定的语气作答, 故意引起对方的争辩。因此, 齐宣王对田过如此回答表示不平, 并再次诘问: 既然如此, 那“为什么士人都要离开父亲而去事奉君王呢?”言外之意, 是说君比父重, 于是田过连用了三个排比句, 以严密的逻辑性, 层层推论, 以理服人, 非常含蓄地回答了父比君重的道理, 阐明了君与臣、父与子的关系。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 邹忌以琴说齐威王。邹忌以“浊以春温”的大弦喻君王, 以“廉折以清”的小弦喻臣下, 强调君臣分工要明确, 各司其职, 不能混为一谈, 不能互相取代。邹忌的立论、分析, 通篇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思辩方法, 形象生动, 喻比贴切, 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形象而可感知。
        《战国策·齐策二》载: 齐国使臣陈轸为了制止楚将昭阳伐齐的军事行动, 便抓住了昭阳的名位思想和个人前途, 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分析其得失利害, 用了一个寓意深刻、饶有风趣的寓言“画蛇添足”作譬, 阐明了“物极必反”的辩证道理, 并向昭阳警示, 名位思想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陈轸的言语不多, 但却入木三分, 最后迫使昭阳汗颜思退。

        六、有胆有识的闾丘印、见微而知著的东郭邮
        《新序·杂事》载, 年仅十八岁的齐国少年闾丘印有胆有识, 他敢于拦道见齐宣王, 敢于直言。他很有才识, 能言善辩。当齐王嫌他年幼时, 他就运用具体的历史事实, 形象比喻, 引经据典, 类比推理, 阐明了自己的人才观、用人观。最后, 迫使齐宣王不得不惊服这位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
        《说苑·善说》载: 齐宣王猎于社山, 齐人闾丘印以众人皆拜而独自一再不拜的惊人之举, 首先为齐王设下疑窦, 造成悬念, 以此引起宣王的注意, 然后便牵住牛鼻子, 令对方细心倾听自己的三项建议, 并令其乖乖地跟着自己走, 这是其思辩艺术技巧的又一范例。
        据《管子·小问》载, 有一位叫东郭邮的服役者, 仅凭着齐桓公与管仲私下谈话的细致动作、方向、表情、口形等, 通过观察分析, 就能准确地推断出他们正在谋划将要伐莒的军事行动。在这位聪明的小人物看来, 人的思维能力可以由个别事物或某些现象的认识中, 推断出对该类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可以由已知的, 推导出未知的;可以由今知古, 由古知今, 也可以由此知彼。他从对“细微小事”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中, 推测出即将发生的“大事”, 见微而知著。

        七、排纷解难的鲁仲连
        《战国策·齐策三》载: 孟尝君要驱逐身边的一名侍从, 鲁仲连为了劝阻这件事, 便以猿猴与鱼鳖、骏马与狐狸、曹沫与农夫三对近似排比的生动形象比喻, 从动物到人, 层层深入, 丝丝入扣。
鲁仲连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 进行正反对比, 使抽象的事理变得形象、具体、可感,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注《正义》引《鲁仲连子》载: 年仅十二岁的少年鲁仲连有胆有识, 有智有谋, 竟然敢于诘难那位能言善辩的田巴, 并能一言使其败北, 从此一蹶不振, 杜口改业。在与田巴的辩论中, 鲁仲连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引语, 深刻精辟地分析了齐国当时的形势, 并尖锐地指出: 在国家生死存亡、危在旦夕的时刻, 一切空谈都无济于事, 空谈误国, 空谈是不受人们欢迎的。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 鲁仲连与新垣衍围绕着“帝秦”与“不帝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此番论战, 言辞锋利, 义正词严;层层分析, 说理透辟, 充分展现了鲁仲连的机智、雄辩之才,而他那种坚持正义的战斗精神, 则是在论战中取胜的主要因素。从这一论辩范例中, 可以看出, 大凡坚实的立论、雄辩的论争, 都是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的。首先在于有正确的观点、见解。其次在于如何把道理说透, 这些都是加强思辩和理论说服力的重要条件。
        同传中还记载了鲁仲连一书解聊城之围的故事。鲁仲连致燕将书, 态度严正, 言辞恳切, 根据当时的形势和燕将的复杂处境、矛盾心理, 阐明利害, 晓以大义, 打破幻想, 提出希望, 指明出路,解除顾虑, 鼓舞信心。鲁仲连向燕将指陈利害得失, 多列举史实进行对比论证, 逻辑推理严密, 析理透辟, 无懈可击, 具有很强的说明力。语言又富于变化, 时而简炼, 不枝不蔓;时而铺陈渲染, 博辩精微。
         综上所述,可见齐国思辩智谋之一斑。齐国谋臣策士在论辩中, 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 揣摩对方心理, 巧设机彀, 见机行事;或单刀直入, 斩钉截铁, 快刀斩麻, 迫使论敌折服; 或曲喻旁譬, 丝丝入扣, 绵里藏针, 潜移默化;有的铺排夸饰, 发语警辟, 危言耸听;有的运用寓言, 借题发挥, 意在言外;也有的以战略的眼光, 审时度势, 权衡利弊, 正反对比, 层层推理, 以理服人。他们的思路开阔,细致缜密, 其预见性之高远, 掌握信息量之多、之快, 令人惊羡不已。他们在辩论过程中, 纵横跌宕、捭阖挥洒、巧黠机变之精巧, 所取得的实效之稳妥、准确、快捷, 等等, 都是出人意料、令人惊服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宝贵的思辩智谋与语言艺术的精华, 对今人开智增慧, 提高思辩、析辩、论辩、待人、处世的能力, 无疑都是非常珍贵、非常有益的。
哲人虽逝, 风范犹存。那些以聪明智慧、勇气才华为人类做出过伟大贡献的先哲们, 历史是决不会将他们湮没的!

        注释:

        ①《国语·齐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
        ②《说苑·政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③《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④《新序·杂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版。
        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 年版。
        ⑥《论语·子路第十三》, 岳麓书社1985 年版。
        ⑦《文心雕龙·论说》, 中华书局1980 年版。

                                                                                                                                2004.6.19
                                                                                                                         2015-10-6修改整理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