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尔·切胡利(Dale Chihuly)从自然出发的玻璃花园参观记

 bux1964 2015-10-06

点击上方
蓝色字“透明书签”
可关注我们!


透明书签---传递玻璃艺术

【总第二一一期】

点左上角日期后面“透明书签”加关注

加关注后回复“目录”可查看透明书签目录

多一份分享,玻璃艺术的传播多一份力量!


戴尔·切胡利从自然出发的玻璃花园参观记



切胡利玻璃花园招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赴美进行中美玻璃艺术交流之旅(四)


2015年5月3日上午10点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及门下博士硕士研究生一行9人来到了美国西雅图的切胡利玻璃花园参观。



玻璃花园是切胡利从自然发现创作灵感的代表之一。“自然”介入切胡利的生命是从其幼年开始的,他居住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部城市塔科马,这里是大海环抱森林覆盖的自然环境。大自然中隐存的视觉形式的几乎所有要素 ,如对称、比例、平衡、协调、对比、线条、形态、空间、光影、色彩、肌理、图案……一点一滴地渗透在切胡利的生活中。

玻璃花园展馆一进门光线骤然全暗,高大的展示空间里,巨大而透气的黑色衬托着明亮的玻璃作品。首先看到的是切胡利1971年创作的玻璃森林系列II的作品。这件作品的特点是吹制与霓虹灯的结合。作品产生的视觉效果是霓虹灯的荧光亮与吹制的自然形式完美结合,打破了两项技术固有的形式,产生了新的视觉效果,黑暗与明亮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玻璃森林II 1971—1972

紧接着展示在大家眼前的就是切胡利收藏的印第安篮子和纳瓦霍织毯。1977年夏天,美国民间艺术再一次激发了切胡利创作了另一重要的系列作品——皮尔查克篮子。这一系列灵感来源于西北海岸印第安人手编的篮子造型。


切胡利收藏的印第安篮子



深红色口沿的镉黄色篮子 1993

1974年,切胡利在波士顿美术馆参观了纳瓦霍织毯展览后,得到了创作灵感。他与自己的学生杰米·卡彭特和伊塔洛·斯坎加一起发展了图形滚粘技术,即将玻璃丝在熔融状态编织成织毯图案贴附于器形表面。这样纳瓦霍织毯圆筒系列作品诞生。



切胡利收藏的纳瓦霍织毯



软的圆筒系列作品

就灵感方面来说,切胡利从来没有远离幼年时对自己的家乡大海、森林、农场等的记忆。所以至今他的作品大多都是自然界生物的有机形态。著名的“海的形式”系列即很具有代表性。从作品可看出切胡利从小生长在潮涨潮落的太平洋冲刷的塔科马的海滩,水母、海星、海葵等海洋生物自由地畅游在他的艺术世界里。这些起伏的华美的作品被公认为与他家乡的风景和谐一致。因而“海的形式”很自然地浮现在人们面前,不可预知的外形充满了含蓄的柔软和空气的流动。这是来自于自然的灵感激发出的作品。在此我们可看出切胡利没有局限于地方风格,而是吸收了他早期在大森林和在偏僻的西北部的丰富的大自然的经历,这些提供给他的艺术以丰富的主题素材。



透明的深红色“海的形式” 1988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作品是在一张巨大的圆形黑色玻璃台子上坐落着切胡利1996年为意大利威尼斯玻璃艺术双年展创作的树枝型吊灯,也是切胡利最具代表性的玻璃艺术装置所品之一。树枝形吊灯造型本身像是灿烂的建筑物,它由单个的吹制玻璃元素组成,每一个单体通过金属丝与中心的钢架相连。待装配完毕后,被成串儿挂起的单体元素像是一串儿巨大的葡萄。但这不是树枝形吊灯的真正感觉,因许多作品都没有独立照明所致。在公爵宫殿的透明树枝形吊灯是所有作品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它从地面直接升起,像是一株巨大的攀援植物,作品顶端传统的穆拉诺吹制玻璃树枝形吊灯悬挂在上面,这创造了过去和现在栩栩如生的对话,是一种很奇妙的视觉感受。其他的树枝形吊灯是灿烂的单色,像成串的宝石一样悬挂在架子上。



树枝型吊灯

再往前走,是一间天顶采光的屋子,顶棚上面是切胡利波斯天花板系列作品。透过光的照射,在墙面上映射出色彩斑斓的玻璃影子,它们形状各异。从造型和构图来看,作品本身给人以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进入该环境中人们像是在宁静的花园,又像是在透明的海底房间,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大自然美丽。因单件的花形作品一层层的叠加在一起,籍由玻璃物件本身的冷暖关系价值等光对色彩的介入,在作品的构图中使得明亮与幽暗同时相对并置,作品呈现出一种波浪起伏的律动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呆板的感觉,同时广的应用也减少了如此大面积作品对人的心理压抑感。同时反映出切胡利对处理光照形成冷暖效果的创意和技术。



波斯“海的形式”天花板系列作品



波斯“海的形式”天花板系列作品 局部


下一个展厅展示的的是切胡利2008年创作的米勒菲奥里作品。实际上就是玻璃花园。这件作品有近40种颜色玻璃在一起,创作出一种视觉的繁荣与兴奋感。它们形态各异,各自述说着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感。但它们不是真正的植物,他们是切胡利创作的玻璃作品。给人带来努力向上,勃勃生机的生命律动感。



米勒菲奥里 2008



在展厅的尽头陈列着切胡利的“船”系列作品。在木质船体上的这些写玻璃作品,每个活灵活现,像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是植物,要么争着往船外探头探脑。


“船”系列作品



“船”系列作品全景


“船”系列作品局部

下一个展厅展示的是切胡利1996年创作的“切胡利越过威尼斯”系列作品中的另外几件最具代表性的树枝型吊灯作品。从艺术上说,树枝形吊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了切胡利的很多作品中。在构思和制作该装置的过程中,他把自己的许多才能混合到了一起,如:色彩师、布光师、革新者和观念思想者。为树枝形吊灯设计的悬挂结构允许切胡利充分发挥他大量的艺术自由,也适合他的惊人的制作方法。正如树枝形吊灯的制作一样,创意在制作过程中发生, 一个形制预示着下一个的出现,允许作品本身创造性的活力流动。结构问题的解决也允许切胡利考虑大型的作品。以这种方法它能把更多的单个元素加在作品上。树枝形吊灯不是依艺术家个性而简单随意成串儿的。它们最终的形式是有机的,因此在作品最终完成的状态下,呈现出一种恢宏的气势和艺术效果。切胡利对颜色的大胆运用也是使人激动的重要方面,单纯明亮的颜色和作品发出的光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树枝型吊灯系列作品1


树枝型吊灯系列作品2



树枝型吊灯系列作品3 局部

最后一个展厅,展示了切胡利灵感来自海洋的创作。这组作品让人们仿佛看到海洋生物在水中慢慢游荡的情景。玻璃冷却后固化的形态此时是柔软的、有弹性的,作品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这组作品使用的是意大利的传统色点技术。



“色点”系列作品

至此,室内部分的展览基本结束,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室外展品。室外展览的开始有一间阳光屋,四面都是玻璃,顶面悬挂着贝拉焦天花板系列作品。只不过这次切胡利用的都是橘红色的玻璃。色彩绚烂夺目,非常热情的迎接着世界各地人们的到来。



“贝拉焦”系列作品

玻璃温室出来后,满园的玻璃花,玻璃树等。切胡利俨然像一位魔法师一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玻璃形态。



切胡利的玻璃花园 作品《矛》


《红色塔》


花道系列作品 2001

切胡利与其他艺术家对待自然的不同之处是,他玻璃艺术创作中的自然界生物形态装饰元素并非只是单纯的图案,而是传达图像意义和艺术家个人意识的媒介。它们完全融入到了创作中成为作品相关联的一环,是作品的重要内容。切胡利对自然生物的再创造开始于自己的大脑,幼年到现在的意识和视觉等各方面的储存使得生物那旺盛的生命力从他的大脑中越出。总之,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切胡利创造美的艺术的对象。自然是他的出发点,从宇宙各种生命形式得到的启示,利用玻璃媒材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念。

这就是切胡利的玻璃花园,像是魔法世界里的花园,但大家被切胡利这样的玻璃艺术表达所震撼,所触动。自然中的任何形式都不能阻挡切胡利用玻璃来表达他对自然的认识。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在切胡利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博士生 张鹏程



关注当代玻璃艺术发展!

关注透明书签微信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