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用人之道

 宛平2008 2015-10-07

  一、知人

  曾国藩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见几次,亲加察看,方能得其大概。” 曾国藩用人观识人观,包括四个基本原则:一要才堪治民,二要不怕死,三不计名利,四是要耐受辛苦。最重要的是要有忠义血性,这是第一标准。这个忠义血性论不是和平时期提出来的,是乱世中提出来的。

    曾国藩做湖南团练大臣,想把团练绿营一起合练,导致绿营兵变,差点要了老命,他狼狈跑到衡阳去了。通过这件事他想明白了,要想有所作为,得有自己的队伍。而建立队伍人才最重要,于是曾国藩遍招学生故旧,到处访求人才。彭玉麟是典型的儒家传统知识分子,最符合他的识人标准,在寻访彭玉麟过程中逐渐总结出用人标准。像刘备请诸葛亮一样,曾国藩通过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彭玉麟。彭玉麟对水军作战有一套,就让他负责水师。洋务运动起点就是从海军开始,正是彭玉麟帮他组建起最早意义的海军,这是公认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海军的缔造者。

   二、用人四部曲

  曾国藩用人智慧自成体系,分四步来做,叫用人四部曲:

  一是广收。人才都有特长,人才多得是,关键看是你有没有看人才的胸襟与眼光,“凡有一长一技者,断不肯轻视”,“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觐。”人都有私欲,有特长让他发挥出来就行了。

  二是慎用。有人才意识就容易发现人才,还要慎用。“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吾辈所慎之又慎者,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之处。”平生智慧都在怎么用人上,最大本事是用得准与对。

  三是勤教。发现用对之后,还要勤教,对他们进行培养。不能任意他自己的发展,得不断引导他们,按你的方向发展前进。平时,他们师生相称,事实上,手下将领都认可这种关系。因为曾国藩确实像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平时练兵时,他都要先训话,时间都在半到一个时辰。

  四是严绝。要成事,得靠一个队伍,组成人才环境,得有序得稳定,人才团队才能良性循环。要做到保证人才环境的稳定,两种人不用,一是表现欲极强的人,二是虽有大才但是性格极其激烈的人。像王增是,左宗棠也是,只是把他当作搭档来对待,宁可弃其才不用,也得保证领导核心下人才团队的稳定。

  三、构建人才储备

    “作育人才……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人才是强国之本,说明曾国藩有长远的眼光,有很好的前瞻性。对有能力,有本事的人一时用不上,就储备起来,当时他的身边有一大批能人,如李善兰、华衡芳、徐寿、容闳,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这些英人为什么甘心为曾国藩所用呢?

  一是面对这些人才时,他不妄自尊大。中国士大夫精神独立,造成了心理膨胀,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因此也容易固步自封。悚惕紧张,不妄自尊大,这是他从容面对开创洋务运动的原因。

  二是切于实际,勇于实践。他放下心态后,不只是感叹,还从实际做起,像安庆内军械所,他从善如流,听到建议立即就开始组建。过程中还亲自去视察去问询,像中国蒸汽机试航时,行驶迟钝,他一点都不责怪,鼓励他们从头再来。徐寿这些人多次实践,才造成第艘蒸汽机轮船。

  三是有着长远的规划。他先建安庆内军械所,后来建江南制造局,这两个厂在近代史上地位非常重要,许多第一都在这儿生产。这是划时代意义。他长远目光还体现在“此无非为自强之计,不使受制于人”。这是徐图自强的办法。不用外国工程师,培养自己的,不只是拿来用用,后来徐寿大化学家,建议他要翻译西方科技名著。他成立了江南翻译局,还派留学生出国,洋务运动的思路是徐图自强,通过培养自己的人才来强国。

  四、扬善于公庭 规过于私室

  保持团队的和谐,比如团队里碰到人事矛盾的时候,应该怎么样解决,曾国藩在家训里有一句名言,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意思就是说,在公开场合要多表扬一个人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过失,要私下里去纠正规劝。一个人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扬善于公廷,规过于私室,正是这种人生境界的写照。

  第一,对团队来说,扬善于公廷是奖励机制,而规过是防范机制。一个是基础,一个是核心。奖是扬善,一个团队要创造价值,激励更重要,这样才能处于主动。

  第二,对于社会来说,规过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规过有利于个人的进步。批判能保证社会进步,但对个人来说,有赏识教育,信任激励对心智成熟有作用。成人甚至老人都是这样。赏识对心智的健康影响极大。团队里对于个体人才来说,要从扬善入手。

  第三,规过要讲究方式方法。薄责人就会让自己更仁厚,让自己的胸襟更扩大,这是重要的修身方法。  

  五、有主义的团队

  毛主席在井冈山上练红军,写过一首著名的军歌,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往前推几十年,也有一首著名的军歌。曾国藩写的,叫《爱民歌》。《爱民歌》的开篇是这样写的,“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从门板到针线,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的传承关系来,即使过了150年,今天我们回头看,他当时打造他那个团队的时候,他的经验,他的智慧,他的做法,以现在的眼光看,也是非常有层次,非常值得我们来学习的。曾国藩打造团队时有四个方面经验。

  首先,高薪养廉。当时奉行薄俸制,所以贪污横行。体制上,要厚晌高薪,厚晌养战。结果他的部队,在高薪激励下从士兵到将领都能专心打仗,用心用劲用命,战斗力厉害。另一方面高薪反而省钱了,官员不贪了,反而要的总量下来了。

  第二,激励政策。曾国藩的团队是军队,与一般的团队不一样,决定因素是精神层面的。精神层面上,提振士气,一开始用的是完善奖惩制度。先用的是罚,如果败时,谁溃散,立刻解散这支部队,编制让给能优异战斗的部队。罚得分明,但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奖,奖比罚更重要。后来,他派人重金打造一百刀腰刀,在上边刻上字,涤生曾国藩赠,还有编号,以此奖励最杰出的将领与战士,颁奖时他慷慨陈词,把功绩如数家珍,分别陈述他们的功绩,荣耀至极。

  第三,关键的教育与培训品牌的建设。他是书生带兵,此前没打过仗,不足在这里,但长处也在这里。学习戚继光,营制束伍成营之法,兵源也学他。戚继光招兵四要四不要,其实,主要的标准是过于油滑的不要,这样兵源的素质上来。然后培养纯正的风气,为此设立了许多规章制度,像不许睡懒觉,寅时就起床等等。练过后,还得训话,三日一小训一小时,一月一大训,两三小时。讲的内容除了战法,还有为人子弟之道,忠孝信义,用儒家的东西来营造氛围,日积月累,效果非常明显。

  第四,打造这个团队必须的核心力量。用信仰来感召,他曾经说过“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需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光靠自己的努力不行,还得有一个好群体,这属于核心力量群,他打造的核心力量层在当时是人所称的神州第一幕府。他的幕府与众不同,天下英才尽归曾府。当时十八省,有十三个一把手出自他的幕府。

  要办有生命力的团队有发展前途的团队。归结起来,就是信仰的问题。这种团队只靠利益,奖惩,不行。他的出发点是感召天下豪杰,号召天下人,走到一起救这个乱世。“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惧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侍。”最高标准是忠义血性,否则免谈,后来许多人都把他的团队管理艺术奉为学习的典范。

  六、团队共赢

  曾国藩把“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当做至理名言,成为他在家训中经常引用的一句话。他在家训里对此的理解,主要有三点:  

  一是,遇事要忍让,忍是小境界,让是大智慧。忍辱负重,让利于人。忍辱负重,是碰到矛盾时,自己忍了。但是问题是忍只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压力那一方的问题。有一种可能因为让,压力随时间淡化了,但是也有可能,因为你的忍是不作为,对压力不产生作用力,有可能随着时间加强,越忍矛盾越大。所以面临矛盾压力时,曾国藩认为最好的不是被动,应该主动,一种主动的方式是让。许多矛盾,尤其是利益是非引起的矛盾,本质上都是小利,生活中都是因为小事引起的,要看得开看得远,放弃小利,这种让会带来效果。

  第二,让分退让与进让,进让才是更大境界。有矛盾时主动退让,有是非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现在境界更高了,作为领导者,在团队里,必须情楚,不能等到矛盾时再来退让,晚了。高明的领导要有远见,在矛盾前,就要团队需要的名利,适当地分给他,满足他,这是进让。曾国藩每一次战事获胜就大举保荐人才,主要有三种方式:汇保,前线的后勤的全保荐。特保,对于优异人才特别举荐。密保,特优异的顶尖人才。凡是他推荐的都有任用,像李鸿章等都是越级提拔,短时间内一下子提拔上去。曾国藩在推荐人才过程中还有一点为天下称赞,就是不计个人思怨,像李鸿章叛出师门多次,像沈葆桢常在关键问题上与曾国藩扯皮,但该保荐照样保荐,这种胸襟气魄为世人称送。这种积极举荐其实也是让利让名,也因此吸引大量幕僚纷至沓来。退让固然是境界,进让才是大智慧。

  第三,共赢才是大智慧。对物质追求是人之常情,关键是自己要留住公正,满足人才的私心,发挥才能,大家和衷共济,成就天下为公的理想,这才是大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