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媒体人:尴尬的35岁后如何逆袭

 留送书屋 2015-10-07

【来源:上海观察(shobserver) 作者:卜依】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的鸡汤曾经激励了许多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去看世界这件事,可能并没那么美妙。尤其,当你已经过了35岁的求职“警戒线”,而又没有金光闪闪的履历的时候。


我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报社,老公也是大学同学,之前我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按部就班。2014年,35岁的我决定离开一家纸质媒体舒适的岗位,开始了堪比“非诚勿扰”相亲般的面试之旅。


选择离开,是因为感到自己已经超过35岁,再不“疯狂”就老了,就像生命中最后一趟通往另一处美景的列车在鸣笛,我匆匆上了车。


1
被80后、90后包围


经历了几轮辗转后,我应聘到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到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感受,是被一群85后和90后包围。前台通常是90年左右出生的,然后从IT部、产品部到HR,几乎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只有部门领导还有可能是70后。


一个85后的市场部负责人,在校期间就创立过社团,联系大咖、办讲座等都十分娴熟,得心应手;一位90后的海龟项目经理,家里是开酒店的,但是他又聪明又努力,做起会议记录来直击精髓,非他莫属;


一位颜值极高的女孩,通过自己的金融男老公为公司拉到了投资,自己也对金融略懂一二,当然也是老板十分器重的员工……


最刺激的是,我们的三个合伙人老板都是1988年生人,他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都很得体,只是有时会流露出掩藏不住的孩子气。


我们公司的公关总监也是85后,非常会“来事”,一点也看不出“太嫩”。尤其是公关这种岗位,50岁和25岁相比较,比拼的未必是工作时间,就是看谁的资源多,吃得开。何况出去应酬,自然是年轻貌美的人更吃香一些。


除了领导带团队这一点需要气场之外,在专业技能上,互联网公司的70后并不像医生、教师、律师这样的职业具备明显优势。


而且,我也第一次发现,原来85后和90后的心智如此成熟,远远超过我们当年对80后存在误解。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似乎比我精通太多太多,可能是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接受的资讯够多,家境也大多不错,受过的教育和出去旅行等增长的见识也与我们这代人不能同日而语。


“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这种话,听上去总是那么励志和给人希望,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如果你是老板,同样培养人,你是愿意招90后还是70后?尤其是与传播相关的职业,受众多是80后90后,谁更懂受众谁就胜出,因为他们的语言系统天生一致,而不是再花时间去努力探究。


突然想起一句很不恰当的类比,贝多芬花了一辈子去实现的,莫扎特一出生就在那里了。


2
尴尬的35岁如何逆袭


在这家公司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又转场到了一家P2P公司。经历这一年多来的折腾,我对职场的35岁分界线也有了更多感受。


坦白说,35岁以后就不应该再投简历了。如果你之前工作中积累的人脉关系或经验不能帮你找到一份过得去的工作,即使不能说明你能力平平,至少也说明你的资源匮乏。


在我周围35岁以后跳槽的人中,一半以上都是通过熟人找到新工作(很多35岁以下的人亦如是),因为你认识的人中总能辗转听说这样那样的工作机会,市场上永远有适合你的岗位需求,只是如何获取这一信息源。都说中国的游戏法则就是熟人社会,这一点在就医、升学、求职这三个领域体现得尤其充分。


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互联网虽然大大冲击了纸质媒体,但也成就了不少传奇。很多跳槽到大平台、做自媒体、创业的记者编辑已获得成功,如今的收入早已是报社薪资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同样是35岁重新开始,他们不仅没有面临被动的局面,还迎来了人生巅峰,这是为什么?


1、 才华。这是必要条件。


2、 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眼界。在这些成功人士之中,有很多在多年前已经预感到纸媒会走下坡路,提前转向经营岗位或学习资本运作。


3、 把自己的兴趣放大到极致。除了时评之外,几乎所有的自媒体都是在垂直细分领域获得了巨大的人群和流量。只做综合新闻,要想转型是非常难的。要么你的岗位让你细分,要么工作之外你自己的兴趣在细分。


4、人脉。到大的平台或者把小的平台做大,这二者都需要人脉的积累。


5、 勤奋。


其实,无论你是哪个年纪,若想在事业上获得突破,都离不开这些要素。就算是50岁时遭遇行业衰退,只要具备以上五要素,都能东山再起,完美逆袭。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