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嵌字联探微

 江山携手 2015-10-07

  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言约意丰,尺幅万里。以其字面上的对称美,声调上的韵律美,创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和情韵,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使人获得一种艺术享受。所以,有人称之为“诗中之诗”。对联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我国绚烂多彩的文化艺术之苑中争奇斗艳。嵌字联就是其中一丛大放异彩的奇葩。

  所谓嵌字,就是有意地把人名、地名、事物名称或某些特定的字词巧妙地嵌入诗文中去的一种修辞艺术。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把它作为“镶嵌”格的一种,并指出“是故意用几个特定的字来嵌入话中”。在对联中嵌入特定的字词,或者说运用嵌字艺术所写的对联,就是通常所称的嵌字联。

  嵌字联根据汉字单音节,多义项,缀组灵活等特点,综合运用对偶、镶嵌及其他多种修辞手段,充分发挥作者的艺术匠心,比一般的对联更能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情趣或理趣,让人留恋回味,赏玩不已。例如,1944年到1947年间,西安市莲湖公园有一个“奇园茶社”,门口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

  ⑴奇乎?不奇,不奇亦奇
   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联中四次嵌入“奇园”,让人感到此园确实是一个“奇园”。不但园奇,联也奇。而真正奇妙之处还在于,此地原是西安地下党的一个秘密交通站。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贴上这样一副奇特的对联,亦虚亦实,半真半假,象一首朦胧诗,使敌人不知所云,便于在白色恐怖下,展开对敌斗争。

  千百年来,嵌字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高手如云的作者群,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作佳品。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它仍然显示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认真总结文化遗产,研究嵌字联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弘扬民族文化,发挥嵌字联的文艺轻骑作用,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嵌字联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或者为了构词缀文的方便,嵌字的方式也便有种种不同,使嵌字联显得多姿多采,灵巧活泼。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大体上将其分为双嵌联、单嵌联和暗嵌联三大类型。

  (一)双嵌联

  双嵌联就是在上、下联分别嵌入特定字词的对联,这是嵌字联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以两个字分嵌上、下联居多。所嵌二字合起来往往就是一个专有名词或特定词语。根据嵌字的位置,又可分为不同的格式:所嵌二字分置上、下联中第一字,叫“鹤顶格”;分置上、下联的末一字,叫“凤尾格”;分置上、下联的中间一字,叫“蜂腰格”;分置上、下联的开头第二字,叫“燕领格”;分置上、下联的倒数第二字,叫“凫胫格”。下面各举一例:

  ⑵英名盖世三岔口;
   杰作惊天十字坡。

  ⑶一心在汉;
   四海为家。

  ⑷莫学芙蓉空有面;
   应效芬芳发自心。

  ⑸白丁有志须求学;
   黑丑逢春尚著花。

  ⑹宾至如归,教庖人善调鼎鼐;
   春来且乐,劝旅客莫问升沉。

  例⑵是田汉题赠盖叫天联。盖叫天,原名张英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在《三岔口》、《十字坡》剧中饰演武松,活灵活现,被誉为“江南活武松”。此联首嵌“英杰”,尾镶两个剧目名,盛赞盖叫天在艺术上的成就。例⑶是法国巴黎“汉家饭店”的楹联,以“凤尾格”嵌入店名,表达了身居异域的炎黄子孙眷念祖国的赤子之心。例⑷是郭沫若先生赠给侄媳妇魏蓉芳的对联,中间巧用两个连绵词,嵌入“蓉芳”,并体现了老一辈对青年人的谆谆教诲。例⑸是丁丑年春联,“丁”“丑”二字嵌入上下联的第二字位置。上联勉人苦学,下联催人奋发。联中的“白丁”与“黑丑”,不仅巧嵌干支,对仗极工,而且喻意形象、生动感人。例⑹是某人题“鼎升客栈”联,店招“鼎升”二字,本不易属对,但作者却以“凫胫格”嵌入,似顺手拈来,而且上、下联分别从食、宿两方面落墨,不啻一则绝妙的商业广告。

  当然,根据需要,嵌字的位置除上述几种外,也可以在上下联别的地方。其中,以“鹤顶格”使用频率最高。

  双嵌联中所嵌字一般只在上联或下联中出现一次,有的嵌字也可以在上联或下联中多次出现,使所嵌的字反复得到强调,造成一种汹涌澎湃的气势,或产生一种一咏三叹的效果,例①即是。又如,民国时湖南澧县人袁少枚为自己的庭园题署“半闲园”,并撰写对联:

  ⑺半市半乡,半读半耕,半士半医,世界本少全才,故名曰半;
   闲吟闲咏,闲弹闲唱,闲斟闲酌,人间尽多忙客,而我独闲。

  联中七次嵌入“半闲”,借园名抒写知识分子的闲情逸志。信笔挥洒,淋漓尽致,如一篇《归去来兮辞》,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双嵌联中所嵌二字,通常大都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形成对仗;有时也可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参差错落,但两联的对仗依然要求工整。例如:

  ⑻源浚苏门,灵泉昭上瑞;
   流教卫土,涯泽济苍生。

  这是乾隆皇帝为河南省辉县百泉的卫源庙题联。百泉位于辉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苏门山南麓,因泉眼多故名。百泉水注入卫河,故称百泉为“卫源”,庙初建于隋,上联首字嵌“源”,下联第三字嵌“卫”,嵌字位置虽不同,但对仗仍属工稳。

  双嵌联也可以嵌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字分嵌在上下联中,位置不拘,称为“碎锦格”。例如,赵云峰为北京瑞蚨祥绸布店题联:

  ⑼绸可云罗,布堪火浣;
   瑞臻百福,蚨集千祥。

  上联分嵌“绸布”,下联分嵌“瑞蚨祥”。一个五字商业店招,经作者匠心独运,全都嵌入对联,而且显得十分典雅、堂皇。

  双嵌联除了“分嵌”,还常常“整嵌”,即把专有名词或固定词组作为个整体嵌入上、下联,不再拆散。例如:

  ⑽冯尔康不过尔尔;
   戴彬元未必彬彬。

  清代某科某省有正考官为冯尔康,副为戴彬元,有人嵌其姓名入联,并顺势生出“不过尔尔”、“未必彬彬”,言外有彼哉彼哉之贬意。

  (二)单嵌联

  单嵌联是指只在对联中的某单联(上联或卜联)中嵌入特定字词的嵌宇联。例如:

  ⑾志在春秋功在汉;
   心同日月义同天。

  ⑿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
   学台充制台,乃武归天。

  例⑾是河南省许昌市春秋楼题联。东汉建安五年,曹操俘获关羽及刘备家眷甘、糜二夫人后,拜关羽为偏将军并赐府第一座。关羽把一宅分为两院,皇嫂住内宅,关羽住外院。春秋楼即关羽秉烛夜读《春秋》处。此联只在上联中嵌入“春秋”二字,下联以“日月”为对,全联如一气呵成,高度评价了关羽的历史功绩和节义气节。例⑿是杨乃武自挽联。杨乃武,字书勋,又字子钊,浙江余杭县人。“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大冤案之一。这副对联就是杨乃武被冤断“斩立决”,自思绝无生望,在牢狱中所题自挽联。联语倾诉了自己含冤入狱,不仅斯文扫地,而且命即归天的悲愤心情。下联巧用“乃武”,既以己名相嵌,又与上句对工。独嵌联虽只在一联中嵌字,但必须选择恰切的词语才能构成工整、巧妙的对仗,实在也大非易事。

  单嵌联大都为“整嵌”,有时也采用“分嵌”。例如:

  ⒀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苏公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这是杭州西湖湖心亭联。上联起首将“湖心亭”三字分拆倒嵌,中间镶一“立”字,下联以“席开水面”作陪,因而能巧妙地把湖心亭比作“西子载扁舟”、“苏公游赤壁”,赋予亭榭一种动态,使游人遐想联翩,心旷神怡。全联文采飞动,意境优美。短短三十二字,简直抵得过两篇《赤壁赋》外加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诗!

  (三)暗嵌联

  暗嵌联是指所要嵌入的字在上下联都不直接出现,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隐藏在行间字背的嵌字联。暗嵌联虽未在文面上嵌字,但往往是作者为了使联意显得隐晦、含蓄、婉曲,故意将所要嵌的字隐蔽起来,是不嵌之嵌,所以笔者认为仍属嵌字联,应专立一类。暗嵌联的情形相当复杂,兹举数例:

  ⒁少目岂能第文字;
   欠金切莫问科名。

  ⒂脱去凡心一点;
   了却俗身半边。

  ⒃华颠委寥落;
   白眼看鸡虫。

  ⒄尊性本来貂不足,
   大名倒转豕而啼。

  例⒁,乾隆壬子科,侍郎吴省钦典试江西,有人因其名撰此联讽刺其不通文墨,有眼无珠,只知以贿取士。上联“少目”暗嵌“省”字,下取“欠金”暗嵌“钦”字。全联析字、镶嵌、双关,无不贴切自然,堪称属对工巧。例⒂是周伯义戏题僧人几谷联。此联犹如一则字谜,利用字的离合,上联隐“几”字,下联隐“谷”字。而联意切合僧人身份,全为出家人语。“脱去凡心”,“了却俗身”,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真是鬼斧神工,了无痕迹。例⒃是鲁迅先生《哀范君三章》诗句。“鸡虫”既是杜甫诗“鸡虫得失无了时”的典故,指趋炎附势、争夺小利的无耻之辈;又暗指当时排挤、打击范爱农的小人何几仲,“鸡虫”与“几仲”谐音双关。所以鲁迅在诗后附记中说:“随手写之,而忽将鸡虫做入,真是奇绝妙绝。”例⒄,清末,苏州府同知续立人擅权用事,有人向他的轿中投此联以嘲谑。上联引《晋书·赵王伦传》;“貂不足,狗尾续。”暗嵌其姓;下联引《左传·庄公八年》:“射之,豕人立而啼。”暗嵌其名(“人立”倒传则为“立人”)此联搬演故典,歇后藏词,幽默风趣,谑不害雅。

  嵌字联在对联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嵌字联都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或题楹,或勒石,或喜庆,或哀挽,或褒扬,或针贬,或赠答,或戏谑,……口咏笔书,雅俗咸宜。嵌字联如此深受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青睐,其奥秘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时象具体,题旨明确。

  对联既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应用文体。和别的应用文体一样,嵌字联都有具体的应用对象。嵌字联的内容要适合特定的对象,表现特定的对象。同时,它也要求中心突出,题旨鲜明。把特定对象的名称或与之相关的某些字嵌入对联,这些嵌字既是对联的题目,又是对联的“文眼”。紧扣嵌字,阐发题旨,可以使对联的内容更加切合对象的特点,不致浮泛空阔。撰拟对联时,也便于就嵌字立意构思,集中注意力,迅速打通思路。如例⑵,嵌入“英杰”点明了题赠的对象,他的“英名”和“杰作”正表现在他的艺术成就上。这些艺术成就是张英杰所特有的。又如,1898年,谭嗣同(字复生)因参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被捕入狱,后慷慨就义。康有为惊悉噩耗,撰联痛挽曰:

  ⒅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上下联巧妙地嵌入被挽者的字(复生)和挽者的名(有为),并就名字生发内容。一上来就哭天抢地地呼告,然后在两个名字前分别加上一个“不”字和一个“安”字,让名字再度出现,语意却急转直下,哀痛万分。特别是句末用两个语气词相配合,就把满腔的悲愤喷发了出来。复生啊,你不能再生了,我康有为,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字字血,声声泪,撕心裂肺,正是梁启超所谓“奔迸的表情法”。全联表现了挽者和被挽者特殊的友谊,非常切合其人其事其时其情,绝不能作一般的挽联搬用。

  (二)就文生意,新颖多趣

  嵌字联往往要把一些固定的词语拆开,重行组缀,产生新义,或者进行词义别解,引中发挥。一旦用这些新的思维成果铸句成联,不仅隽语连珠,文采瑰丽,而且联意妙趣横生。例如:

  ⒆史笔留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⒇似者象也,象虎象豹象豺狼,不象州主;
   慈者爱也,爱金爱银爱钱财,不爱黎民。 横批:不成汤水

  例⒆上下联,各以首嵌姓尾镶名之法,嵌入“史可法”、“洪承畴(谐音‘成仇’)”。二人原本都是明末抗清的大臣。清军围攻扬州,史可法困守孤城,英勇抗击,立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城破,拒绝劝降,宁死不屈,慷慨就义。洪承畴曾任蓟辽总督,率领八总兵,步骑十三万与清兵大战于松山(今辽宁锦州南),兵败被俘降清。后大肆镇压江南人民的抗清斗争。一忠一奸,判若冰炭。所以此联出句颂忠,对句刺奸。妙在二人姓字组成“史笔留芳”、“洪恩浩荡”两个短句,新颖、自然。而尤其妙的是,二人名字皆别生新义,双关成趣。“可法”解为“值得千古效法”,“成仇”谐音“承畴”,解作“成为人民的仇敌”,可谓匠心独运,耐人寻味。例⒇是清朝乾隆年间“中州才子”庞振坤送给邓州知州汤似慈的贺寿联。上下联加横批嵌入“汤似慈”姓名,并就其名字生发内容,妙语解颐。联尾收得干净利落,与前形成反差对照,增添了讽刺效果。尤其巧妙的是,下联中,“慈”本来是“慈爱”、“和善”的意思,作者由“慈”引申出“慈爱”之“爱”,又把此“爱”字别解成“喜爱”之“爱”,从而生出下文“爱金爱银爱钱财,不爱黎民”。此联按对偶的规则来绳范,不属上乘,但就其故意歪解“似慈”,化腐为奇来说,确也表现了“才子”的才智。

  (三)可直可曲,亦庄亦谐

  嵌字联不仅具有文学意义,美学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而是批判假、恶、丑的投枪和匕首,是歌颂真、善、美的唢呐和竖琴。无论褒扬贬抑,嬉笑怒骂,都可直可曲,亦庄亦谐,人们可以甄情酌理、灵活选用。在批判那些腐朽丑恶的事物时,有时锋芒凌利,咄咄逼人;有时如绵里藏针,含而不露;有时又插科打浑,幽默、诙谐。而在歌颂那些真善美的事物时,大多庄重、典维,如黄钟大吕,堂堂皇皇。例如:

  [21]洪水横流,淹没汉满蒙回藏;
    宪章文式,尽是公侯伯子男。

  [22]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23]五千年古国,郁郁乎文哉。柳暗花明,庆新风吹遍大地;
    十亿人家庭,彬彬者礼也。欢颜笑貌,歌盛世美满神州。

  例[21],1915年12月,袁世凯窃国称帝,改元“洪宪”,有人撰此联以嘲。上联“洪水横流”为汉末孔融《荐弥衡表》语,“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被“洪水”“淹没”了。下联“宪章文武”为《礼记·中庸》中句。“宪章”意即效法。当时袁效法周初诸侯制度,滥封爵号,以笼络人心。此联巧妙地撷集两个前人短句,意在首嵌“洪宪”二字,以典雅之词作嘲讽之语,尖刻辛辣,俨如指鼻痛斥,亮丑示众。例[22]是当初袁世凯窃取总统宝座后,清代遗老王闿运所写的对联。上、下联分嵌“民国总统”四字,似乎不涉轩轾,但是一种不便明言而且难以言表的厌恶、鄙弃之情蕴蓄字里行间,可谓皮里阳秋。后来有人在上下联后面分别续以“何分南北”、“不是东西”,骂是骂了,但远不及原作含义复杂,感情蕴藉。例[23]是1982年3月12日《长沙晚报》刊载林芸青同志的一副对联。联中巧用《论语》成句和成语典故,嵌入“文明礼貌”四个字,热情讴歌了神州古国的文明新风。浑瀚、凝重、典雅、工稳。

  (四)借题赋意,别具情致

  前文已经说过,嵌字联一般都有特定的对象,但有时拘泥于对象本身,就人论人,就事言事,则显得俗套、陈腐,格调不高。这时,如果利用汉字缀组灵活的特点,就特定的字引申发挥,则可以借题赋意,表达另外的思想。这样,不仅使联语别具情致,于对象也是即而不离。例如:

  [24]松风送抱,正荡胸怀,近看镜海波光,莲峰岚影;
    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嫣阁钟声。

  [25]土豪劣绅,土崩瓦解;
    地痞流氓,地磨草光。

  例[24]是澳门松山寺联。虽是梵宇对联,却丝毫不涉及释家教义。而是借寺名“松山”,别写松风、山雨,着意描写彼处美丽的景色,波光与岚影相映,渔唱共寺钟互答,把游人引入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境界。联中嵌入“松山”,又表明这是松山寺所特有的景色。例[25],1930年,贺龙、周逸群同志率红二军团,来到湖北长阳县水竹园。当地土豪李继龙在一座土地庙门口,刻了这样一副嵌字联:“土生黄金宝,地生白玉珍。”红二军团秘书蹇先任同志,动手改成此联。联内双嵌“土地”二字,却不就“土地神”立意,而从地痞流氓、土豪劣绅落墨,把他们为害一方的丑恶行径和注定完蛋的命运揭露于众,长人民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此联贴在土地庙前,还会让人想到,“土地神”只不过是那些土豪劣绅、地痞流氓的保佑神,或者说,这群“地头蛇”就是当地的“土地神”。

  嵌字联要把特定的字嵌入对联,“比较不容易用得自然”。(陈望道语)因此,嵌字联的创作,以对仗工整、切合对象的实际而又用得自然,使人获得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为难能可贵。撰联时,既要依据对象的特点立意,又要依据文字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构思,同时还要考虑对联的种种规则,这就要求作者比撰写一般对联具有更深厚的艺术功力。文无定法,撰写对联也无定法。不过,我们对大量嵌字联分析研究,似也可约略窥见一些成功的诀窍。

  (一)把词素作为单音节词用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素一般不能独立运用。但有的合成词拆开以后,词素可以变成一个单音节词而独立运用;有的词素虽不能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却可以作为文言中的单音节词来用。当需要把某合成词嵌入对联中时,就可以把这个词拆开,把它的词素作为单音节词而自由运用。为了使嵌字不留斧凿痕迹,作者往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并充分展开联想,遴选那些含有嵌字且有对仗意义的成语、名言、警句、惯用语等等,缀文成联。如例[23],为了嵌入“文明礼貌”四字,“郁郁乎文哉”引《论语》成句:“彬彬者礼也”化用成语“彬彬有礼”;“柳暗花明”节用陆游诗句;“欢颜笑貌”为日常用语。嵌字巧妙,天然浑成。

  (二)用所嵌字组成词性相同的复合词或词组。

  对联要求词性相当,即在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词必须是同类词。把词拆开嵌入对联时,某些字不能变成单音节词,或虽能变成单音节词,却由于词性不相当,不能构成对仗。如果用所嵌字组成两个词性相同的复合词或词组,就可使上下联形成工整的对仗。如例⑵,“英杰”拆成“英”和“杰”两个词素,无法独立运用;而重新组成“英名”和“杰作”两个偏正式的合成词,则不仅可以独立运用,而且对仗也很工巧。又如,湖北安化人陈澎,十三岁为自家榨油坊开业典礼写了下面这副对联:

  [26]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联中嵌入“榨油”的招牌。“榨油”是动宾词组,拆开后,“榨”属动词,“油”属名词,词性不对,不能形成工对。但作者巧妙地组合成两个名词性偏正词组:“榨响”和“油光”,上联就“榨”字写声,下联就“油”字写光,可谓“绘声绘色”。由于两个词组性质相同,所嵌字处于非主要地位,所以全联仍显得对仗工整。

  (三)句中自对,两句相对

  对偶中有一种当句对,或叫就句对,是指对偶的出句或对句中自身就包含有对偶。当句对也属于工对句范畴。当需要把词性不同的字嵌入对联中时,运用当句对便于上、下联各以相同词性的词自对,然后两联相对。当然,所嵌字的词性相同时,就更易于驾驭了。如例⑹中,“鼎”与“鼐”是名词对名词,“升”与“沉”是动词对动词,而后“鼎鼐”与“升沉”相对,便显得工整而巧妙。例⑼中“绸可云罗,布堪火浣”对“瑞臻百福,蚨集于祥”、例[23]中“柳暗花明”对“欢颜笑貌”都采用了这种手法,使嵌字在对联中运用自如,毫无生涩之感。

  (四)上下联反复形式相同,形成整体对仗

  在对联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跟在一般的诗词曲文中有所不同。它要求上下联反复的句式相同,反复的字数、位置相同,以便使上下联从整体上形成对仗。嵌字联借助这种手法,让某些特定的字词反复出现,不仅可以强调某些事物,造成复沓跌宕的语势,把内容表达得更加充分,而且有利于嵌字的灵活运用。既可以避免嵌字入联构词造语的艰涩,又可以避免由于词性不同而难于对工。如例⑴:“奇乎?不奇,不奇亦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上下联各由三个短句构成,都是第一个短句设问,第二个短句作答,第三个短句又对答语进行了否定。同时,又都是第一个字为嵌字,第四、第六、第八个字反复第一个字。这样,“奇”、“园”两个不同词性的词嵌入联中,却使对联显得非常工巧。又如,郭沫若先生的夫人于立群女士1938年曾自撰一副嵌字联:

  [27]立德立言,乃是立功之本;
    群有群享,须从群治得来。

  上下联分别三次反复“立”、“群”,嵌入自己的芳名,而且联语颇富一定的哲理,表达了一种高洁的情怀。就对联的语言形式来说,“立”是一个动词,“群”是一个名词;“立德”、“立言”、“立功”三个动宾词组对“群有”、“群享”、“群治”三个主谓词组,是不合工对的要求的,但是,由于联中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上下联反复的形式相同,所以从整体上来看,仍然工稳自然,灵气飘逸。

  (五)双关别解,涉笔成趣

  利用语言本身在声音或意义上的有利条件,关顾字义和字面双方,言在此而意在彼,是嵌字联创作的又一重要艺术手法。这种手法有点象工对中的借对。借对一般只在单联中使用借词,利用词的同音或多义因素,使不能相对或对得不工的词转化为工对;而嵌字联中的双关词既可在一单联中运用,也可以在上下两联中同时运用,而且,以在上下联中同时运用为最常见。嵌字联中的双关主要是音义双关和语意双关。

  音义双关就是声音和意义同时双关。也就是双关的词语并不是单纯因其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是在意义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例⒃中的“鸡虫”谐音”几仲”,同时也指斥何几仲就是那种计较鸡虫得失、趋炎附势、争权夺利的小人;例⒆中的“成仇”谐音“承畴”,同时也讽刺洪承畴不能报国反而成了人民的仇敌。这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借“鸿”与“红”同音,以“红”来对“白”是不同的。“鸿”与“红”在意上没有任何联系。

  语义双关就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嵌入对联中的词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义项,联语中用的是甲义项,同时也关涉乙义项,例如:

  [28]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29]孟光轧姘头,梁鸿志短;
    宋江吃败仗,吴用威消。

  例[28]据说是明成祖朱棣元宵观灯时所作的一副对联。上联“大明”既是“皆大光明”的意思,又指国号“大明”;下联“永乐”既是“永远欢乐”的意思,又作为年号“永乐”与上联国号对仗。嵌字双关如天衣无缝,妙不可言。例[29]是画家吴湖帆讽刺汉奸梁鸿志、吴用威的对联。比联颇称别致。引古人古事,本属荒唐无稽、不伦不类,但联语故意以此造成歇后语,然后,妙用句读,造成双关,嵌入汉奸姓名。后面的短句中,“志”“威”属后,则指古人古事,从前读,则讽刺汉奸梁鸿志丧失志节,吴用威很快就要威风扫地。利用两人名字的特点造联,可谓妙手偶得。

  嵌字联的创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上述几种只不过是主要的、常用的。而且,作者创作时并不是只简单地运用某一种,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同时运用两种或综合运用更多种。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其创作规律,让嵌字联更具有时代精神,更贴紧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傅炳熙 原载:《殷都学刊》1991年第4期 录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版本:初校版  转贴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