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前,日寇称他“红色毒瘤”;死后,日寇为他落泪并厚葬了他

 生命中不能没 2015-10-07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生前,日寇称他“红色毒瘤”;死后,日寇为他落泪并厚葬了他

1937年11月至1939年末,杨靖宇带领抗联部队在密营成功地策划、发动了著名的奇袭红石砬子战役、柳树河战役、火烧木其河老集团战役和六号桥战役。日军称杨靖宇为“红色毒瘤”,无时无刻不想派兵剿灭他。

1940年初,杨靖宇离开密营赴濛江途中,在今靖宇县南部的树林中被日军包围,经过数小时激战,杨靖宇被叛徒用机枪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终年35岁。

当时,在上百名日本军警的围攻之下,日军说最后的战斗还持续了20分钟。也就是说,杨靖宇将军孤身又与这些日军死战了20分钟之久。他的右臂一度中弹,手枪落地,他又用左手抽出另外一支手枪来迎战。最终胸部再次中弹的时候,杨靖宇将军终于倒下。最后发现,他身上先后中了五颗子弹。

日军纷纷前来,确认究竟战死的是不是杨靖宇。当他们确认是杨靖宇的时候,日方的报道中是这样描述的:“是杨啊,于是所有的讨伐队员都发出了男儿之泣。”所谓“男儿之泣”,就是他们感到这是真正的一个男子汉,一个大丈夫,所以这些日本的讨伐队员也为中国的将军而哭泣。

日军解剖杨靖宇尸体后,发现杨靖宇竟以军大衣中的棉花、树上的树皮、雪下的草根为食,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也被杨靖宇的精神震惊和折服。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备厅长岸谷隆一郎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他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