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八陉资料辑录之八

 璇琮坑 2015-10-08

       北京市昌平区在西汉为上谷郡军都县。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燕王卢绾反,周勃屠“浑都”,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与昌平有关的历史事件。 

  清道光年间,昌平州人王萱龄撰“军都考”,称:“军都”乃“薰鬻”两字之音转。“薰鬻”乃汉对于匈奴的蔑称,史籍亦称“荤粥”、“熏粥”,皆同一外来名词的不同音译而已。“浑”、“薰”、“军”三字之古音相同,“鬻”与“都”两字之古音亦同,故“军都”实为“薰鬻”。“薰鬻本居于此州,即徙域,而军都之名不去也”。也就是说,“军都”即“薰鬻”,最初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后来演化为一个地名。昌平(军都)曾为“薰鬻”故地,地名是来自汉族对原住民的称谓,后来,这个民族迁走了,而这个地名却保留了下来。因这个名词是音译,音读变异,故“薰鬻”、“军都”、“浑都”成为交替互用的同义、同音词。 

       如今,昌平至少有三处遗址被视为汉代军都古城:一为马池口镇土城村,一为兴寿镇的东新城村、西新城村,一为沙河镇之上东郭、下东郭村。  

 

       燕山山脉呈东西走向绵延于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山势峻急,成为南北的大阻。连山中断,形成关沟,却可以通南北,便利了当地的交通。北京东部的温榆河取源于此,沿河的隘道便是军都陉。

       军都陉,又名关沟。是《吕氏春秋》提到的“天下九塞”之一。这里山高谷深,雄关险踞,是北京去怀来、宣化、内蒙古草原的天然通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时,于关沟内外共筑有下关(南口)、居庸关、上关和八达岭城关四道关隘,城关重重,均派重兵把守。 

       关沟也是太行山与燕山两大山脉的地理分界线,有断层、皱褶、单斜等地貌,是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狭义上的军都陉不长,从南口到北口八达岭关城,也就二十来公里,广义的军都陉出八达岭隘口,在北边的大海坨山和南边的老虎嘴山之间的怀来谷地西行,还有不少名胜可作为军都陉的组成部分。譬如岔道城、石峡关、榆林驿、土木堡、鸡鸣驿等。

 

  居庸关位于今北京市北面的军都山峡谷——关沟中部。古属“居庸”地。相传秦始皇筑长城时徙庸徒(被征发的民夫、犯人等)于此,因称居庸。其实它早已著名。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就称居庸为天下九塞之一。汉代开始在此设居庸县并置关,即称居庸关。因它处于军都山内,亦名军都关。在历史上曾有不同的称呼:三国时称西关,北齐称纳款关,唐代称居庸或军都不一,还有蓟门关之称。以后各代都称居庸关。北魏时期始筑关城,明洪武元年(1368)重筑,并修筑长城,成为长城的重要关隘,以防蒙古亡元残余势力侵扰。明时居庸关与其西南的紫荆关、倒马关之间还筑内长城相连,合称“内三关”,构成京都西部的严固联防线。

       纵向的居庸关是由四道关组成的,从南往北,依次是南口关、关城、上关、八达岭关(北口)。四关纵列在一条大峡谷里的居庸关几乎覆盖了军都陉,所以,明以后史籍中更多提到的是居庸关,而居庸塞、军都陉反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居庸关外长期以来是东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和活动的地区。早在东汉时,鲜卑人就屡犯居庸关。自东晋至唐末,地方割据政权也常在此用兵。唐武则天时曾塞断居庸之口以防突厥。到第10世纪前期,五代石晋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后,居庸关便成为辽与金、蒙古与金激烈争夺的战场。公元1122年,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谋取辽的燕京(即今北京)。辽以强兵守居庸关,不料临战时,居庸关两边山崖忽然崩落,戍卒多被压死,辽不战而溃。这使金兵得以顺利度关南下,占领了燕京。

  公元12O9年,北部强大起来的蒙古军又攻金的中部(即北京),金兵死守居庸关,蒙古军不能入,乃采用“声东击西”之计,留一部分人马屯守居庸关外,暗下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荆关,入关后迅速移兵从南反攻居庸关,居庸关遂被攻破。后来蒙古军却未攻下金中都即退走。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又派兵攻破居庸关,并在关城驻扎。过了三年,蒙古兵再围金中都,金主遣使求和,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国,只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居庸关。金因受蒙古军威胁,即于当年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军便占领了中都。 

  到了元末,朱元璋的军队攻打元大都(今北京),元主由居庸关北走,元亡。明大将徐达派兵守居庸、古北等关口,绝了亡元残余势力的南窥之道。 

  明代末年,居庸关再发生一场激战,这是关系到明朝绝续存亡的一次决战。崇祯十七年(1644)二月,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百万大军由长安入山西,攻占太原后分兵两路,由李自成率领的一路,经大同、宣化、攻破居庸关进入北京城,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亡。      

       而在近现代,军都陉也曾发生过影响巨大的战争 ------“南口战役。” 

   居庸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元代萨都剌有《过居庸关》诗云:“居庸关,山苍苍。关南暑多关北凉。天门晓开虎豹卧,石鼓昼击云雷张。关门铸铁半依空,古来几度壮士死。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道出了沉痛的千古哀怨!

   居庸关是天险,又屡被攻破,这是辩证的。“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关”。明末顾炎武闻说居庸关被李自成攻破,曾感慨地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人心去也。” 

 

 

       八达岭城堡因其"路从此分",四通八达而得名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后于弘治十八年(15O5)重建,就是现在见到的城堡。开两门,东门匾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题“北门锁钥”。八达岭因在高处(海拔约60O米),居高临下,比居庸关城更险要。所以前人说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

       八达岭城建在关沟北口,燕之上谷塞,秦之居庸塞,汉置居庸关于此,是历代长城上的重要关口。北齐置纳款关于八达岭之南17里的上关以后,此处仍是重要的戍守之地。金、元称之北口,但当时人所写诗中已有八达岭之名。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长城墙身高大坚固,平均高达7.8米,上窄下宽,墙基宽约6.5米,顶部平均宽5.7米。墙基用整齐巨大的花岗岩条石铺成,每块重千斤以上。城墙上部包砌大城砖,里面充填土石。城墙顶部用方砖铺砌,平整党坦,可容五马并行,或十行并进。城墙上两旁有矮墙,称女墙。内侧女墙是防跌的;外测女墙有垛口,上部小口供瞭望敌情,下部小口供射击。城墙上每隔3O0一500米就有一处敌楼或墙台,作巡逻放哨或攻战用。敌楼下层还可以住人或放武器,彼此互为犄角,可以交叉射击。在城墙里侧,每隔一段距离有券门,门内的石阶是守兵上下城墙的路径。沿长城的制高点上设有烽火台,以传递警讯。一旦发现敌人,昼则放烟,夜则举火,可把信息迅速传至指挥部门。以上这些设施构成一套完整的防御工事。这里的长城有两处高峰:北高峰和南高峰,最高点海拔约为1000米。登高远望,但见巨龙蜿蜒起伏于燕山群峰之上,连绵不绝。它从远方烟云深处奔舞而来,又朝天际飞腾而去,不见首尾。      

居庸外镇 

为八达岭城东门,居庸外镇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19.3米,宽10.8米,面积208.44平方米。下面券高大的门洞。城墙高6-9米,最高10米,平均7.8米。门额为明嘉靖十八年(1539)重修东门时所嵌。浮雕,外锒砖边,长0.8米,高0.7米。右题已亥仲秋吉旦立,左款巡按监察御史陈豪书。已亥,即嘉靖十八年。陈豪,福建长乐人,嘉靖十七年差巡按西关监察御史。 

北门锁钥 

为八达岭城西门,北门锁锁顶部为长方形城台,长20.8米,宽15.1米,面积314.8平方米。四面筑宇墙垛口,下面券高大的门洞,城台两侧30-40米远各建敌台一座,与长城相连。门额为明万历十年(1582)重修城台时所嵌。浮雕,外镶砖边,长0.8米,高0.7米。右题万历十年岁次壬午伍月吉日立建。左款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山阴吴兑、副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新喻敖鲲、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延安岳汴、左营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桐城杨四畏、副总兵官署都指挥佥事定远胡懋功、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佥事密云李凤先。 

神威大将军炮 

陈列在八达岭东城“居庸外镇”平台上,是所陈5尊炮中最大的一尊。长2.88米,底外围0.69米,口外围1.23米,口径0.1米,外径0.18米,底上0.5米处有捻孔。5道箍。明崇祯十一年(1638)三月制造。该炮是1958年从二道河乡张五堡东山脚下运来的,当是架在陵后边墙上守红门口的重火器。

望京石 

在八达岭东门外公路南侧,一块裸露的大花岗岩石,长15米,宽3米,高1米,北面刻有“望京石”三字。原为金望京寺之一部分,昔人建楼于石上,说侵晨日出从山隙可遥望到百里以外北京城中的北海白塔等,为关沟七十二景之一。后寺楼俱毁,只留下此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阴历7月21八国联军破紫禁城,慈禧太后偕光绪皇帝外逃,7月22路经此处,太后曾站在石上遥望北京城。

讲台(古候台) 

《水经注·湿余水》说,“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扉悉石也,盖故关之候台矣”,今亡。这个候台是汉居庸关瞭望情况的台子,后来上部毁掉,留下石基当就是今之讲台。讲台是八达岭东门外东北京张公路山麓旁的一长形石台,台前有一小片空地,据说明代驻防官军军官常站在石台上对士兵训话,故名讲台。

青龙倒汲水 

八达岭东门外公路北侧山脚下原有一汪清潭,水从灰黄色岩壁上一条20厘米宽的青色岩脉石罅流下,形成的一个深潭,水出而又入,恰似从潭中汲出,看去就好像一条青龙头朝下汲水。八达岭地处分水岭,水源极缺,这个终年不断的清泉,实乃天赐,过去居于八达岭之人皆饮此水。现在水已干涸,用一个四方铁盖盖着,好象下水道。《水经注·湿余水》说,“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湿余水源头的“关山”,就指此处。湿余水即今温余河。汉居庸关置在今八达岭。

石羊山 

八达岭火车站对面坡上,布满白石,远看象羊群在吃草。这些“石羊”是从哪里来的呢?说起来话可就远了。当年修大边的时候,老百姓的累可受大了。你想呀,那么大的石头,要拾着山上去垒城墙,就说那时候的人力气大,也够呛呀!抬着抬着,眼冒金花,昏倒了。监工头还说你装死,不好好干,硬拿鞭子抽打,逼着你往上抬。死了就往城墙里一扔,填了馅。要不有人说是“筑人筑土一万里”呢,那万里长城是人和土筑起来的呀!人死的太多了,还是玉皇大帝体恤下界黎民的灾难,便传下御旨,命令当地山神帮助减轻黎民修边的痛苦。山神接到御旨,不敢怠慢,赶忙取出赶山鞭,去执行玉皇大帝下达的任务。这敢山鞭可厉害了。不光山上各种野兽害怕,就连石头都得听它指挥。山神爷变做一个老汉,手里拿把鞭子,每天夜里赶着一群“羊”上山,来到山头,就对着那群“羊”说: “趴下,趴下,挨个儿趴下。”第二天,修边的民夫上来一看,大石条全都整整齐齐地垒上了。是谁给垒的呢?民夫们都很奇怪。一天夜里,山神爷赶着一群“羊”又上了山。刚赶到半山坡上,被当地的一个财主拦住了。原来这财主留心了好几夜,天天夜里是这个时候有人赶着一群羊上山。他想,这羊肯定不是从正道上来的,要不,为啥不走大道,偏要从山上走呢? “你这羊是要往哪儿赶呀?”财主问。 “往山头上敢。” “啥?往山头上赶?山头上整修大边,你过得去吗?” “这你就别管了。” 财主说:“这山可是我的。我这山到处都是小树,羊群一过,全都给毁了。” 老汉说:“明天我从旁走就是了”。财主不干,说:“没那么便宜,你糟踏了我的树,得赔我。” 老汉问:“怎么赔?你说吧。” 财主说:“赔钱,一百两银子。没钱,就把这群羊留下吧!”老汉哈哈一笑说:“可以可以,就给你留下这群羊吧!”说完,自个儿提着鞭子走了。财主可高兴了,没想到老汉竟是这么痛快。等老汉走远之后,她就往回哄羊,可那羊一个个站着不动,财主上去就拽,这一拽。傻眼了,原来全都是石头。打那儿以后,就留下了石羊山这一美迹

十八盘 

从八达岭到三堡,公路盘旋而下,两侧山势陡峭,据说要转过十八个弯,故名十八盘。形势险要,景色宜人。元郝经《居庸行》说的“居庸关头是羊肠”,郦道元《水经注·湿余水》描述的“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鄣邃险,路才容轨”,都指这段山路,是居庸关最扼要的所在。

 

 

上关、上关积雪 

上关在八达岭南17里,今居庸关北8里。这里是汉居庸关的南关门,因在军都县界上,也叫军都关。北齐置纳款关于此。隋、唐、五代、辽、金、元的居庸关均置在此处。明永乐二年(1404)重建上关城,周长285丈,名之曰上关门。修筑京张公路此关被毁,已无人烟。上关积雪是妫川八景之一。 

  上关旧址位于铁路桥附近,原为关沟内的第三重关城,现已无存。此处峡谷幽深,溪流蜿蜒,铁路公路穿行其间,山川风光十分迷人。

居庸石 

《西关志》载,在上关,石长10余丈,濶4丈,厚3丈。按居庸皆石也,独此石为最。明兵部尚书刘大夏有“题居庸巨石”诗。

仙枕石 

上关南河东边有一块巨石卧在山沟,高3米,石上平面约50-60平方米,石侧刻有隶书“仙枕”二字,傍刻吕贲。俗呼为仙人枕。石上刻有自称太行散人的诗三首。石上还刻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月十二鞑靼犯古北口,兵部尚书许论奉命率三镇兵二万余众由居庸关入援京师。二十二日虏败遁。二十五日班师,出居庸关取道怀来回归阳和(今山西阳高,为明边防要地)的纪事。石上有大小28个园眼,传说是穆桂英在台上搭帐篷的篷杆眼,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曾在此石上点将分兵,故当地人又叫它帐篷台或穆桂英点将台。

观音泉 

在居庸关北8里上关玉峰山下,其水清冽沏凉,石刻“观音泉”三字。

 

 

居庸关城、居庸叠翠 

       元代,今居庸关叫长坡店,是出入置在上关居庸关的住宿之地,元顺帝在这里建永明寺、过街塔。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因上关旧关地狭人稠,选关南8里古长坡店地方建新居庸关城,城跨东西两山,周7里27丈。土木事变以后,景泰元年(1450)都御史王鋐 重修居庸关城,景泰六年(1455)完工,周13里37步有奇。居庸叠翠在居庸关东南叠翠山,一层山岩,一层松柏,岩松叠衬,蔚为奇观。乃关沟72景之最,金章宗钦定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皇帝赋两首诗,并亲笔题写“居庸叠翠”四字,镌碑立于居庸关南8里大道旁。抗日战争时期修公路将石碑埋于路基下。

泮宫石坊 

       即居庸关儒学的棂星门,其匾曰“泮宫”。泮宫,颁政教之宫。古之学府,西南为水,东北为墙。石坊现遗在居庸关南门外西坎上。

       隆庆卫儒学(即文庙),在居庸关南门外,明正统四年(1439)创建。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入侵,毁于兵火。天顺七年(1463)重修,规制益弘。文庙正殿5间,两庑各5间,戟门3间,棂星门1座,匾曰“泮宫”。明伦堂5间,博文斋5间,约礼斋5间,教官私宅东西二所,二门3间,大门1座,敬一箴亭1座。儒学左,嘉靖七年(1528)巡关衙门建立文学社一所,正堂3间,左右书馆各3间,大门一空。儒学右,嘉靖十年(1531)巡关御史建立武学社一所,正堂3间,左右书馆各3间,后房3间,前大门3间。嘉靖二十年(1514)巡关御史萧祥曜在泰安寺后改建叠翠书馆一所,是藏图书的地方,共有殿堂80余间。明末清初倾毁几尽,春秋祭祀不能成礼。康熙七年(1668)春,重建大成殿、戟门、名宦、乡贤两祠。后续建明伦堂3楹,其规制远非昔比。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延庆卫学为延庆乡学。同治八年(1869)延庆知州屠秉懿、训导袁兆绅重修,原有房屋45间。毁于民国初年兵燹,只残存下泮宫石坊。

金梁玉柱坊 

       居庸关南门与云台之间,原有一座过街牌坊,现在牌坊已毁,只剩下一根石柱,石柱西侧还能看到榫卯。大约就是《西关志》所载的迎恩坊。 

聚奎坊 

       在居庸关城中,为明成化举人朱嗣宗、弘治举人陈澍、雷纲、雷宗、张翱立,今废。 

察院题名记 

       青石碑,立在居庸关北门里察院内。明嘉靖十八年(1539)巡关御史钱嶫所立。碑上记载着从天顺七年(1463)巡按西关御史柳华至嘉靖十七年(1538)巡按西关御史陈豪一共78位御史的名字。这是一块重要的碑刻,不知居庸关方面发现没有。

翠山寨 

       《西关志》载,在居庸关南10里叠翠山上,由险道盘旋5里许方达其处。至则巨石俯仰宛若隔世之区,其中可容百人,四壁雨露滋滴,凉气袭人,左右涧谷深沉,莫敢下视,惜无字迹可考,亦奇境也。

月牙石、白山夜月 

       居庸关西南有一呈莲花形的山峰,怪石嵯峨,中有孔隙,夜月从孔隙中透过的光亮,形如月牙,当地人称月牙石。或说有块山石,在月夜的阴影如同月牙,故得名月牙石。又说峰顶怪石色白鲜明,入夜,与漆黑的山影相衬,黑白分明,取名白山夜月。 

        

石阁云台 

       居庸关城跨关沟两边的山崖而筑。城周长7公里余,高8米余,有南北二门及一水门,温榆河源从城下穿过。今水门已湮没。城内原有过街塔,今仅留下台基,即著名的云台。 

       元顺帝于至正二年(1342)在居庸关(上关)南8里建永明寺过街塔。塔基如醮楼,跨于通衢,而空其下,以通车马,券洞上面刻佛像及用汉、梵、维吾尔、藏、八思巴、西夏六种文字刻的**,行人经过塔下,受到佛的普渡。至正五年(1345)建成。元末塔毁,只留下塔基。塔基上四周阑干旋之,工巧壮丽,石阁巍然,高耸霄汉,故名云台。明正统八年(1443)在台上建佛殿五楹。正统十二年(1447)赐名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五月,寺毁于火,遗下台基。石阁云台为明居庸八景之一。 

 白凤冢   

  居庸关西南有一高峰,山顶园平,形似乌龟,俗称王八盖子山。晴空万里,站在山顶上,可以望见北京城。明正德十二年(1517)正德皇帝朱厚照听信幸臣江彬的话,要微服出居庸关巡幸宣府,时贵州道监察御史张钦奉敕巡视居庸关。千户闫岳至南门传旨召钦,张钦捧敕书并御史印至门固守,收南门钥匙带在身上,发誓说:“有夺门者,御史当手斩之。”连上三疏奏谏,皇帝只好回京。这就是京师盛传的张御史闭门三疏美谈。但是没过几天皇帝乘张钦到白羊口视察,还是出了关。在阳和得民女李凤,于宣府建行宫,从京师运银百万两至宣府。皇帝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带李凤回京,至居庸关,不得入。李凤曾站在王八盖子山上遥望北京,这山便叫望京台了。不久凤殁,葬在望京台南面的西山坡上。坟生白草,因呼白凤冢。京剧《游龙戏凤》演的就是这个故事。

表忠祠 

       在居庸关西南隅,为表彰罗通在明正统十四年(1449)保卫居庸关城,弘治年间耆老潘昭明疏请立祠。嘉靖元年(1522)巡关御史杨谷疏请庙额,敕赐“表忠祠”。春秋举行祀典。

龙门喷雪 

       在居庸关西南红龙山下,泉水汇流,波涛湍急,水白如练。峭壁上有明代镌刻“龙门喷雪”四个大字。也是关沟胜景之一。可惜大字已被采石毁掉。这里已修筑响潭水库。

六郎寨 

        在居庸关东北山上,山顶平坦,传说杨六郎曾在山顶安营扎寨。此处有一深不见底的洞,投进石头,很长时间还能听到滚动的声音。

下棋峰 

       居庸关东南山谷里有个六郎拴马桩,沿南山坡望去,那最高峰叫下棋峰,仔细观看,峰顶生出3个小峰,恰象两个屈背低头奕棋的人,旁边还有一个观棋不语的君子,三个人正在聚精会神地奕棋。

 

 

南口城 

       关沟南口京张公路东侧南口村,是南口城旧址,为关沟四道关隘的最南门,古称居庸下口,是居庸关的组成部分。明洪武二年(1369)大将军徐达垒石为南口城,以壮幽燕门户。永乐二年(1404)重建南口堡城,周长200丈5尺,名之南口门。

二龙戏珠

        从南口进入关沟2里路,回头往南望,只见臭泥坑南关沟两侧,东西两凤凰山相钳,南口镇旁有一座孤立的山丘,名叫老金山,正在两山的尽头,两山夹一丘,天造地设,如二龙戏珠,故名。京张公路正处在两山之间,所以也名之二龙争路。

金沙滩 

       现在的南口农场,过去是一片荒漠,传说是宋辽大战的金沙滩战场。《续资治通鉴》说,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四年(979)七月初六,宋兵被辽兵战败在幽州高梁河,其具体地点在今北京西便门外。八月,杨业才从北汉投降宋朝,可见杨家将没有参加高梁河战役。既使《续资治通鉴》所记杨业降宋月份有误,宋太宗也不会委杨家将保驾亲征的重任。《辽史·耶律斜轸和耶律奚低传》载,统和四年(即宋雍熙三年,986)七月,“杨业与耶律斜轸战于朔州陈家谷口,杨业遇伏败走,至狼牙村,众军皆溃,业匿深林中,耶律奚低望袍影而射,杨业堕马被擒,既擒,三日不食死。”故金沙滩大战、杨业碰死李陵碑均为后人虚构。

古夷城 

《西关志》载,在居庸关南15里南小口之西,相传辽萧后曾屯兵于此,故名。

龙虎台 

       在南口东边,是一个长3里、宽2里的条形高土台。元帝北巡从大都北去或从上都返回,均驻跸于此,扎下大帐,宴会群臣。至顺元年(1330)五月十八,文宗皇帝如上都,驻跸龙虎台,马祖常应制赋诗。明代皇帝北征也驻跸于此。此台地势高,有龙蟠虎踞之势,故名。

 

  

岔道、岔道秋风 

       岔道作为居庸关前哨,历代均在此驻兵,为军事要地。明嘉靖三十年(1551)因警报频乃筑城,隆庆五年(1571)又重新加固并外砌砖。连女墙高三丈五尺,周二里十步,设西、南、北三门,北为死门虚设。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到怀来卫,历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冶为路,路在此分,故名“岔道”。

       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城中一条主街,路旁为店铺、民居,官属在城偏东北角现村小学处。城毁于文革时期,后连续有人损毁,现无重大维修工程。 

       岔道城建造宏伟,工艺豪放、精犷,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两山之间。每到秋季,满山色彩斑阑,秋风飒飒,自古就被誉为是延庆八景之一,称为“岔道秋风”。作为西北交通线上重要军城和驿站,历史上经历了许多重大战事,许多历史名人都曾从此经过,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和故事。 

明代诗人写诗赞道:

历经羊肠道忽通, 山村摇曳酒旗风。

烧原飞净荻灰白, 落叶飘残树锦红。

鸦阵远投林日晚, 雁行斜去塞云空。

惊回一枕关山梦, 断送钟声下玉峰。

       现城内仍残存有二棵古榆、驿站、把总署、守备署、守备署、玉皇庙、城隍庙、关帝庙等古建筑以及散落在街道两旁的石碾、石磨盘等。 

       整个城东西449.5米,南北宽185米,全城总占地面积约8.3万平方米,城墙高8.5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城上设有垛口、望口,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西城门尚存,东城门仅存条石地基。1985年被确定为延庆县第一批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仍有居民在城内居住。岔道秋风为妫川八景之一。

石佛洞 

       在岔道东沟村东南,长城敌台北侧,为一天然板石洞,洞高2米,濶4.7米,深5米,内有坐式石佛1尊,高2.85米,造型浑厚,独具风格,为少见之石雕佛像。《西关志》说,这里名佛岩寺,兴废无考。惟石佛一尊,刻辽开泰四年(圣宗年号,1015)字迹。上有石洞刻金明昌元年(章宗年号,1190)字迹。壁间又书元大德十一年(成宗年号,1307)造字迹。约之创自辽金时,其为古刹信矣。

 

三堡 

       即三铺。《顺天府志》393页说,昌平州在明洪武年间有急递铺八,每铺有烟墩一座,供骑驿传军情歇息之地,也是计算里程的标志。清雍正八年(1730)平郡王福彭出征准噶尔,调拨各州县协济军马120匹,分设南口、阴凉崖、青龙桥三处。寻归延庆卫就近管理,节省工料十分之一。是昌平州八急递铺之一,延庆卫之青龙桥腰站,就置在三铺。南口为第一,阴凉崖第二,三铺为第三。

 

詹天佑墓和铜像、纪念碑 

       居庸关北门外青龙桥火车站附近有我国早期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纪念馆和墓园。詹天佑是我国第一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广东南海人。12岁时考取清政府设立的幼童出洋预备班赴美国留学,光绪七年(1881)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归国后主持修建关内外和粤汉等铁路大干线。他亲自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用中国自己的钱、自己的工程师建造的铁路。他成功地开凿了八达岭隧洞,发明了人字形道岔,为当时深受欺侮的中国长了志气。1919年逝世,享年59岁。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当年在青龙桥车站铸立了他的铜像,并为立碑。像为熟铜浇铸,系高2米多的全身立像。碑为当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颁给之碑。1982年5月20日又将他葬在汉口的棺木迁至青龙桥车站北山根。墓室由半浮雕的9块花岗岩石块和一个洁白的汉白玉石半园冢所组成。墓室正面镌刻着“詹天佑先生之墓”7个漆金大字。

人字形道岔 

       是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附近的一个铁路道岔。为使火车在这里拐过一个较小的弯,和爬上陡坡,詹天佑发明了人字形道岔,使火车在这里掉头倒行,巧妙地拐过一个角度很小的弯,然后反过来向西北方向八达岭隧洞驶去。

仙人桥 

       三堡火车站对面的公路旁半山腰上,有一块天然生成的石块,长1米多,宽40-50厘,浮跨于两峭壁之上,形如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上刻“仙人桥”三字,为关沟七十二景之一。桥后边还有一个山洞。 

隆镇卫城 

       在青龙桥东山下。元皇庆元年(1312)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所置隆镇卫治所。明《西关志》说,元指挥使哲颜不花有善政,卫城尚存有善政碑碣,不可辨认。清《延庆卫志略》说,今青龙桥东山麓尚有城垣旧基。 

【六郎雕像及杨家将传说】 

       六郎像雕刻于青龙桥南河沟东侧的峭壁上,图为一人盘膝而坐,据说是杨六郎之像。由于年久风化,图像已模糊难辨。关沟中的许多景物,都有杨家将的传闻,其实均属讹传。根据历 史文献记载,北宋时,这里为辽、金统治区域,杨家将并未来此打过仗,其抗辽战争多发生在京西南拒马河流域等处。但在此为何又会有这么多传闻呢?主要因北宋杨家将中的杨业(杨无敌)、佘太君、杨六郎(杨延 昭)、杨文广、慕容氏(穆桂英)等人,都是为保卫中原地区人民安居乐业而血战疆场的忠勇名将。人们出于对他们的热爱,所以附会出许多动人的传说。 

【天险摩崖石刻】 

       位于青龙桥大停车场公路左侧距地面15米高的山壁上有摩崖,刻有"天险"二字,十分醒目。据考证,此为清代延庆州官董恩承题书,并雇人镌刻而成的。赞叹了八达岭长城一带的险要形势及壮丽景观。 《水经注·温余水》说,“南则绝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这个关垣就在“天险”对面的山谷峡口,是汉居庸关的内关垣所在地。

 

西拨子

《西关志》卷二载,明景泰年间置有摆拨,自八达岭起,南至京城兵部门前止,东至灰岭昌平州止,共11拨,轮流传报军情。八达岭以北系怀来城摆拨马军士。西拨子在八达岭之西,是怀来城最东的一个摆拨。现在为延庆县八达岭镇所在地。 

 

  石佛造像与成吉斯汗行宫  位于水关长城的出口处,路旁有众多的石佛造像及蒙古包式的壮观建筑。这些石佛像坐落在台基上。是筑路员工们为了保存文物,从早已被毁的石佛寺、五桂头等处收集于此的。

  

石佛寺 

有二,一在三堡村北半里西山坡,寺已毁,有盘膝坐式石佛5尊移于石佛寺村独山南侧。《西关志》说,石佛寺在居庸关北15里,因石岩以凿大悲像,明永乐年间建。一在石佛寺村附近,寺已毁。传说寺建于明初,石佛寺村因寺得名。寺内供有千眼千手佛,曾是关沟一大胜景,寺毁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1985年将散落的15尊石像集中陈列于石佛寺村口。石像都是古装文武官员,不是佛像,当地介绍说创于唐代。究竟是什么像尚待文物专家鉴定。石佛寺口是关沟七隘口之一。 

五郎影 

在石佛寺西隧道洞口上方的半山腰峭壁上。有人工刻凿的一尊盘膝而坐的佛像,高1米左右,佛像上边还雕有人字形屋顶。当是元代人为祈祷行人旅途平安吉祥而雕的佛像。叫它五郎影乃后人附会。

 

 

 

 

 

 

五桂头山洞 

五桂头山洞原是旧京张铁路一个隧洞,现路基已拆除废弃不用。洞高7米,宽4米,长30米。五桂头原名乱柴沟,为关沟七隘口之一,在五桂山下。五桂山本名五龟山,在八达岭南9里,因山势如五龟相聚,故名。也叫五贵山。传说元末,明军进攻居庸关,乱柴沟有元兵防守,有火家庄火氏五兄弟用火炮轰开乱柴沟,为明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明以火氏五兄弟为蒙古细作的罪名,杀了五兄弟,把五颗人头悬在附近道旁示众,人们遂称此地为五鬼头。不久,明为了安抚人心,封火氏五兄弟为五显财神,并立庙于石佛寺西,人们又改称此地为五贵头。修京张铁路第四次改名为五桂头。清道光十九年(1839)春月,江南河道总督麟庆(字见亭)宦游于此,摩崖“五贵头”三字。《阅微草堂笔记》下册498页则说,明成祖北征,打击元朝残余,曾任用火仁、火义、火礼、火智、火信五兄弟制作飞炮,大败元军于山西考义县乱柴(崖)沟。成祖忌五兄弟身怀绝技,恐生不测,借故将他们斩首。把山西之事移至关沟。成祖时关沟、山西哪来元兵,不过是故事辗转传说罢了。

弹琴峡、琴峡清音 

《西关志》说,五龟山下有弹琴峡,两山夹峙,下有深潭,遇淫雨连绵,山崖水滴石罅有声若弹琴。历代多有名人吟诵此景,元郝经《居庸行》诗称之弹筝峡。弹琴峡为五桂头山洞东侧一条花岗岩峡谷,溪水在谷底乱石中流淌,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加上峡谷的回音,远听犹如弹琴声。修建京张铁路展宽路基,弹琴峡谷已无。崖壁上镌刻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春月,江南河道总督麟庆宦游关沟,题“弹琴峡”三个大字。

别有洞天 

出弹琴峡和五桂头山洞南望,谷底是一片宽阔平坦的田野,与弹琴峡北的狭谷相比,另是一种景色。这里临水环山,树木成荫,溪旁三五人家,鸡鸣犬吠,柳暗花明,是关沟中不可多得的美景,故名别有洞天。 

六郎影

在五桂头隧洞右上方山腰处,一块突出的岩石上,有一人工刻凿的坐式佛像,雕工精细,传称为六郎影。《延庆卫志略》说,“弹琴峡以北东山悬崖上勒有影像二,人呼为六郎影(五郎影也呼为六郎影)。按宋兴国、咸平(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真宗年号咸平)间,北边以瓦桥关(在河北雄县南易河上)与契丹分界,杨延昭安得至此,无稽之谈,不可徵信。”实际这些佛像都是元代所凿,居庸关是大都、上都间孔道,皇帝巡幸,官军商旅,往来络绎,蒙古人笃信佛教,凿此祈求行路人旅途吉祥如意。元袁桷《居庸关·竹枝词》,“凿石化作金弥陀”;周伯琦《过居庸关》,“绝壁云霞龛佛像”,即指这些佛像。

 

羞姑姑

是关沟里一个像人立着的石头,说是鲁班的妹妹变的。传说,巧匠鲁班他说一夜能修一座塔,他妹妹不信。鲁班先到延庆佛峪口修好塔尖,又到易州修完塔腰,最后回到居庸关修塔座(云台),算计着拂晓以前把尖腰座合在一起,一座宝塔就可告成。正当合成之际,天还没亮,他妹妹在山上喔喔学起鸡叫来,居庸关里的鸡也叫起来,鲁班长叹一声,啥也没说,离开修好的塔座走了。他妹妹知道做错了事,躲进山沟,面壁而立,后来变成一个石人。当地人说,石人面向山立着,如果把她转过来,第二天去看,又转回面向山壁了。可惜这个石人修京张公路毁掉垫了路基。  

 

烽火台 

又叫烟墩,筑在易于瞭望的山头、大道或边墙线上。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修《西关志·居庸卷》所载,隆庆卫官军守把的烟墩有124座。关沟大道上有居庸关总接墩、上关墩、转轮山墩、八达岭东山墩、八达岭西山墩。嘉靖二十八年(1549)《隆庆志》所载,妫川各卫官军守把的烟墩有84座。利用烟墩昼举烟,夜举火,四海如有警,顷刻可以达居庸关;独石口有警,也可朝发夕至。天顺二年(1458)重申烟墩守了官军制度:“烟墩高5丈有奇,周围城1丈5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赚坑,门道上置水柜,暖月盛水,寒月盛冰,守军以绳梯上下,镇巡不时稽查,有违禁者重罪。”成化二年(1466)“令(发现敌人)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清代延庆有烟墩29座,关沟大道上有石佛寺、四桥、道阳坡、狼窝4座,其性质已变成传迎信息的驿卒休息地。 

 

 

 

  

 

 

●“土木之变”祸起军都陉 

要说发生在军都陉的战争,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发生在明英宗时期的“土木之变”。这是个差点改变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意外”。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明朝北方的边界上崛起了一支强大的蒙古人部族,号称瓦剌。也先继承瓦刺王位后,同明朝有了摩擦。 

这一年,也先派了两千多人通过军都陉进入北京与明朝做买卖,为了多得一点赏赐,也先谎报了贸易的人数。这件事给宦官王振知道了,说也先欺骗朝廷,单方面削了价,只给也先五分之二的钱,还下令礼部不给前来贸易的人吃饭。 

这一举动惹怒了也先,本就找不到发兵的理由的他,现在终于有了口实。于是,他立即发兵攻打山西大同,而明朝的守军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紧急军情很快传到了北京。 

由于王振的家乡在大同附近,想趁这个机会,到家乡人面前抖威风,顺便建立功勋,巩固地位,便竭力劝明英宗御驾亲征。 

这一年的明英宗朱祁镇二十三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王振这一“亲征”的提议,明英宗竟答应了。当然,这遭到了朝中众大臣的极力反对。然而,明英宗一意孤行。 

七月十七日,对于敌人实力一无所知,甚至作战计划、后勤保障都没安排好的明英宗,带着临时拼凑起来的五十万大军出发了。 

结果不难猜想,英宗在土木堡被俘,王振被愤怒的部将锤杀。 

皇帝被俘的消息传来,京城大乱。 

而瓦剌俘虏明英宗大举入侵中原。并以送太上皇为名,令明朝各边关开启城门,乘机攻占城池。 

 十月,瓦剌大军通过军都陉攻陷居庸关,北京告急。这时,朝廷惶惶不安,有大臣甚至提议迁都。 

当然,军队最终在大将于谦的带领下守住了京城并打败也先,这才解了京师之围。 

  

 

 

 

  作为关,南口连明代居庸南关关城废墟的苍凉都已无从寻觅了,更甭说北齐时代的夏口长城。公元555年,北齐文宣皇帝高洋,征用了180万民夫,从夏口至恒州(今大同县境)修筑了900里长城。我所搜集到的资料,没有任何资料能告诉我,从夏口发端向西北延伸的长城是在南口这一线还是在北口八达岭一线?如果是筑在了八达岭那边,那么,北齐所称的夏口,北魏所称的下口,就已经涵盖了整个关沟。也就是说,那时的夏口(下口)和明代的居庸关同位,只是关内没那么多隘口关塞而已。

 

 

 视频《太行八陉》之《军都陉》 :http://www.letv.com/ptv/vplay/21699518.html#vid=21699518

 

 

 

 

 太行八陉资料辑录之八——军都陉

宣化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市辖区之一,古称“上谷郡”,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南28公里处,北靠阴山、南临洋河,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美誉。

宣化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唐代为武州文德县,五代、辽、金时期均为县、州、府所在地,元为宣德府城,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扩建,周长24里,开七门。明永乐年将宣德、承安、高远三门并窒,四面各留一门,建城楼、角楼各四座。宣化城明清两代兴修达11次之多,现北城墙、西城墙保存较完整。城上、城内现存有镇朔楼、清远楼、拱极楼、五龙壁、立化寺砖塔等古建筑。现张家口市宣化城墙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远楼合并,名称为宣化古城。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远楼

 

清远楼(又名钟楼)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古城宣化正中,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衡。内实2层,通高25米,楼阁高17米,为3开间,6塔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梁架斗拱精巧秀丽,循角飞翘,生气盎然。楼上层搪下,悬挂愿额4块,南曰“清远楼”,北曰“声通天籁”,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楼内悬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一口,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钟声悠扬宏亮,可传40余里,颇负盛名。从清远楼正上方向下看,由7.5米高的青瓦堆积的底座上,高17米的楼身很像十字形的建筑物。楼台底座开有东西南北四个左右对称的拱形城门。

 

明朱元璋第十九子曾在清远楼西侧建上谷王府,屯兵以御外夷。1744年,乾隆皇帝北巡路过宣化府,投白银10万两重修清远楼。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宣化,义和团首领大阿吾曾在清远楼鸣钟聚义,率众设伏于城北烟筒山处,痛击联军,杀死德军指挥官约克上校。“文革”期间清远楼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文化部主持对清远楼进了全面修复。1988年,清远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在城中大道上,仰视清远楼您可感受它的威严与雄大。清远楼高三层,楼顶采用歇山式屋檐构造,整楼皆用青瓦、木材建成。楼上有开间房五间,三间进深房,四周设一环形走廊。楼檐是由堪称工艺品的梁、柱以“升”字形支撑,所以檐角那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的反翅,至今看上去仍使人联想到腾空而起的情形。日本的建筑大师伊东忠太博士曾著书(《东方的建筑史研究》)称赞清远楼采用的建筑技术与手法,世上绝无仅有。恰恰是由于其木构技法的卓越之美,后人称清远楼为“第二个黄鹤楼”。

 

镇朔楼

 

镇朔楼又名鼓楼。坐落在古城宣化区的中轴线上,南与拱极楼、北与清远楼遥相呼应,构成了古城宣化独特的靓丽景观。镇朔楼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修建干明代早期,历史悠久,与当时大规模的城工同时兴建。明正统初期,宣化、张家口、大同一线时常遭受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扰。年久失修的士城墙已经抵挡不住蒙古铁骑的冲击,边城军民苦不堪言。正统五年(1440年),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罗亨信在宣府大举城工,将l日城墙加宽加高,又在城外包砌砖石,整个工程历时6年。同时,在城内建起镇朔楼,《宣府新城之记》碑文中写道:“即城东偏之中筑崇台,建高楼,崇七间四丈七尺余五寸,深四丈五尺,广则加深之二丈五尺,其檐二级。卜置鼓角、漏刻,以司晓昏。”此碑竖立在镇朔楼之侧。

 

拱极楼

 

宣化拱极楼是一座重檐歇山布瓦小式建筑,上下两层通高14米,建在九米多高的连城墩台上。下有南北走向券洞,与清远、镇朔二楼成一轴线p明成化年称“著耕楼”,清同治年间改称拱极楼,意为拱卫神京,保卫北方边境,阻挡外来侵略。

  拱极楼系宣化城防建筑的一部分,外有月城、瓮城和关城,是宣化城门中唯一有关城楼建设的标志。截止到2014年,宣府城垣先后进行过十几次大小维修,就每个时期的财力、物力、材料、工艺而言,每进行一次修缮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变化。据县志记载,清雍正十二年,宣府知府吕守曾详请拨藩库银两重建四座城楼,又添建四座角楼,这足以说明以前的城楼已破损不堪或坍塌无存,拱极楼是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重建于清雍正年间,但其仍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1989年国家拨专款重修拱极楼,也基本保持了它的原貌。

  

 

立化寺塔

 

据考证,立化寺始建于元代大德年间,清代道光年间重修。

据说,19世纪初,一商人利用去北京送炭之骆驼,把从宣化立化寺塔下出土的文物带到北京,在市场出售。随后岩田专程来宣化作过调查。这些遗物有银盆、文书等,现收藏于日本宣德会。

 

 

 

 

黄帝泉

 

黄帝泉位于黄帝城东南500米处,古称阪泉,民间又称黑龙池,是当年黄帝族饮水之处。此泉冬不结冰,夏不生腐,久旱而不竭。常年水温保持在12.3摄氏度-13.4摄氏度之间。泉水源于地下5000米,有七个大小不同的泉眼。泉水平地涌出,潴而成池,水色清澈透绿,水质甘甜兹润。日流量达4600~4800吨,为含锶质重碳酸钙镁型天然优质矿泉水,泉边建有省级地震观测站,利用水中含有的氡气监测地震。

 

黄帝城遗址

黄帝城亦被称为涿鹿故城,是黄帝开基立业的根基,也是合符釜山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黄帝城遗址呈不规则方形,南北长510~540米,东西宽450~5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米。城墙下层为叠土层,上层为夯土层,南、西、北城墙比较完整,东城墙南段浸于轩辕湖中,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中华合符坛

中华合符坛位于三祖堂正南,是为了纪念黄帝在涿鹿釜山合符、中华民族实现首次融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弘扬合符文化而建。一期工程占地总面积30万平米,与中华三祖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在纵贯中华合符坛的千年文化神道上,依次排列着嫘祖浣纱、三祖桥、华表、中华一统广场、中华合符坛、民族图腾柱、九龙柱等景观。

 

中华三祖堂

中华三祖堂位于轩辕湖以东,黄帝泉北200米处,是中华三祖圣地黄帝城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分别由大门、甬道、平面祭坛、三祖堂组成,总面积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中华三祖堂仿照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唐朝建筑佛光寺建造,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格调古朴庄重,雄伟壮观。殿内供有黄帝、炎帝、蚩尤三位中华民族祖先塑像供游人瞻仰。四壁彩绘 “涿鹿大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阪泉大战”四幅大型壁画。

 

轩辕湖

轩辕湖位于中华三祖堂与黄帝城遗址间,由黄帝泉汇集而成。1958年人工修建堤坝增加了蓄水面积。现湖面6.5万平米,湖水容量108万立方米,最深处12米。湖东、北两岸石砌出高16米的石堤坝。石坝缓缓地深入湖中。湖边杨、柳交错,郁郁葱葱。

 

 

 

 

太行八陉资料辑录之八——军都陉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驿站遗存。驿城占地22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8米。城墙表层是砖砌的,里层是夯土。墙体底宽8-11米,上宽3-5米,高11米。城墙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角台。东西各开一城门,建有城楼。城外有烟墩。城内的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城内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鸡鸣驿城是中国邮传、军驿的宝贵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鸡鸣驿,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

 

鸡鸣山,《水经注》里说,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地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鸡鸣山。《明·一统志》里则说,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鸡鸣山。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到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西北进京师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间,设驿臣主管驿站事务。鸡鸣驿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此城中部建玉皇阁楼,城四角分筑角楼。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将城墙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鸡鸣驿城城池四周砖墙包皮,周长699丈,高3.5丈,城内明清建筑庙宇达17处之多,大多保存完好,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和邮驿价值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参观考察者和影视剧作家,同时也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鸡鸣驿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8月,国家邮电部为纪念中国邮政创办100周年,发行了纪念邮票《古代驿站》一套两枚,其中一枚就是鸡鸣驿。

  

对于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岁月可以磨蚀其容颜,但却改变不了与生俱来的的气质与精神。鸡鸣驿就是如此。在城中央西偏北的一处明代砖木结构的古建筑让我领略了古驿站的沧桑风采。北房已被房主按照自己的意愿稍事修葺,但风采依旧。旁边的西厢房于陈旧之中透着古朴和自然。它似乎是这个古代驿站几百年雨雪风霜的见证人,又像一个古稀老妪,虽然满面风尘却遮挡不住昔日的美丽。

 

接下来的城东另一处古建院子里的建筑遗址形制以及整体面貌保存完好,窗棂无一处缺损。屋里从房顶到所有木构件无一不是古色古香。因为有人居住,于古气之中平添许多温馨。

这两处古建筑被当地人指为驿丞署或公馆院,但未有权威机构的确认。

 

离它不远的武庙(泰山奶奶庙)保存较为完好。那个前廊很别具一格。里边壁画"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皆清晰可见。抬头仰望,横梁上一行小字用长焦拉近依然难辨清,后来冲洗出来才看出上书"]大清乾隆q次丁未仲夏月本堡武生孟 年"。(]:音shi "时"的异体字)算来应该是1787年。但那横梁上的彩画色彩依然那么鲜艳,那龙身上的金箔熠熠闪光,仿佛是在半年前才画上去的。据看庙的人说,文革之中为了免遭破坏,有人在壁画上抹了一层泥巴。这些历史遗迹能幸免遇难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位于城中间的一条只可一人容身的狭窄的胡同里深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的传奇故事: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到鸡鸣驿落脚,在一个姓贺的人家住了一夜。《清史》记载:"……已未,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联军联兵陷京师。庚申,上奉皇太后如太原……乙丑,次鸡鸣驿"。驿城中两处" 禧  、" 禧接福"的砖雕都含蓄地映带出这段历史。想来有关慈禧住贺家大院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那段历史据今不过百余年。

一块被土埋住的拴马桩,扒开土,那上面刻的"千 c佳城"阳文楷书字体清晰可见。只因太重而无法得知确切年代。和这个拴马桩一样,透过散落在鸡鸣驿城内一些建筑构件的只鳞片爪,都可以窥见鸡鸣驿往昔的繁华。鸡鸣驿采风给人的印象是那样原始而又真实,它把历史定格在一个久远的时代。而那些残砖断瓦、危楼险墙传达出的信息,则帮助人们解读这个中国现存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的历史,了解它的沧桑之变。

 

成吉思汗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并不只识弯弓射大雕。他率领千军万马横扫欧亚大陆,在留下史诗般英雄传奇的同时,又把神话从马背演绎到陆地上。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遍及全国的驿站反映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吸纳汉民族政治文化的积极举措。粗览唐宋元明清史,元代对驿站的记述最为详尽具体。这个骁勇强悍的民族,又以其精细缜密的思考,在唐宋驿站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完善,为中国现代邮政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走近鸡鸣驿城墙,一种厚重的沧桑悄悄袭来,古老的城墙任几百年风雨冲刷留下斑驳印迹,备受风雨侵蚀的青砖追忆着前朝的繁荣,古老的驿道诉说着昨天的往事。

 

从未来过,城门却似曾相识,从多次在《大决战》等影片中出现过的城门走进老村,没有想象中的青石板路面,随着人们的脚步,身后留下漫漫尘烟。村里人说,当年备战备荒挖地道,把挖出来的土垫在街道上,于是路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鸡鸣驿的布局:"三横两纵"5条贯通东西、南北的大街,将驿城按"井"字不均地分为3区9块12片。东西走向的头道街区域主要是军政管理和商业服务区,南北走向的西街区域是驿站的核心设施,东北为驿仓区,正北为驿学区,宗教建筑则遍布全城。

 

精心雕琢的青砖瓦房,古老的土砌房屋,仍坚强地经受着风沙的侵袭。也有常见的红砖房,个别还贴着瓷砖,似乎与这里古朴的环境不大协调。很多不规则石头垒成的院墙倒是与众不同,也算是当地民风的一种传承吧。鸡鸣驿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就规定村里的民房不允许折旧建新。

 

主要建筑

 

贺家大院

驿站里最有名的“贺家大院”曾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至今二进院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作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记念。原来的五进连环院,已经变成各自独立的院落。五六百年的时间,给这个驿站古城留下了浓重的痕迹。

 

泰山庙

来鸡鸣驿,不能不看泰山庙的壁画。建于清朝顺治8年的泰山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殿内壁画仍旧清晰可见,富于层次感的绘画效果令今人拍案叫绝,诙谐独特的三句半式说明文字堪称绝品。国家下拨的50万保护资金已经到位,正用于修缮泰山庙、文昌宫。

泰山庙的泰山奶奶是送子菩萨,过去这里香火旺盛,村民常找泰山奶奶祈子。虽然正在修缮中,殿内看到几个布制的娃娃。据说,这是用来祈子的。

 

过去农历四月十三--十八,这里都举行隆重的鸡鸣山庙会,十五是最热闹的一天,常有京津、晋、蒙等地的善男信女专门到此逛庙敬香,祈求平安。腊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是年集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此交易。鸡鸣驿村居民生活已有很大改变,每逢农历初十、十六都是集日,不过交易地点已从原来驿城头道街迁到鸡鸣驿城西门外的"集市大街"上。

 

历史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至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寺庙。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这样形容元代驿站:"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三十迈耳,必有一驿……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使用。驿站大房屋又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糜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

 

驿站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局和军事基地的作用。

 

 

鸡鸣驿所处的驿路,也就是它旁边110国道的前身,早在先秦时代就以“上谷干道”闻名于世,此后历代王朝都把它作为东经居庸去燕(现北京周边)、冀(河北一带),西到大同、新疆,南通飞狐(河北蔚县南)、紫荆关(位于河北易县,长城关隘之一),北达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的必经之路。地处当时交通要道的鸡鸣驿,在担负军、民驿站的同时,也成为商家发聚之地。据驿城里很多现存的碑刻记载,该驿在最繁华时仅当铺就有6家之多,同时还有商号9家、油铺4家及茶馆、车马店等等,然而年华流走,这里只剩下一些散落的民居。

 

 

乘车:坐919路公共汽车到延庆后再坐延庆到沙城的长途公共汽车,到沙城后换乘当地的小公共汽车可直接到鸡鸣驿乡(小公共是由沙城开往下花园)耗时约30分钟,票价5元。也可以在北京南站坐过往沙城(怀来)的K257次或4439次火车,到沙城后再从汽车站换乘去鸡鸣驿乡的公共小巴。

回京的火车票只能现买,而且票价比北京去沙城要贵,去沙城为18元,回京为20元。

 

因鸡鸣驿与下花园相距仅5公里,可搭乘北京德胜门-下花园的880路公交车(北京境内刷卡4.8元+河北境内收费20或者全程无卡交现金32元),全程走京藏高速,车程约2个半小时。然后搭乘下花园的出租车或公共汽车(3元)即可到达鸡鸣驿。

 

 

鸡鸣山孤峰独秀高高耸立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东侧2公里处,距张家口市50公里。海拔1128.9米,占地17.5平方公里。山势突兀,草木繁茂,孤峰插云,秀丽壮观,有“参天一柱”之称。被誉为塞外小泰山。

 

据传,当年这里是个黑风口,住着一个黑风怪,发起怒来飞沙走石,周围百姓深受其害。玉皇大帝得知后,便从南方调来了这座山,堵住黑风口,捉住黑风怪,百姓才得以安宁。它是一夜之间飞来的,人们便叫它飞来峰。

飞来峰为何改叫鸡鸣山呢?这可追溯到公元前475年发生的一个悲壮动人的故事。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晋国诸侯赵简子亡故,儿子赵襄子继位。赵襄子借机约其姐夫代国国王到夏屋会盟,令其厨人在宴席上用铜枓击杀代王。代王肝脑涂地,大部分随从也被杀害。只有少数随从逃脱回家报信。事前赵襄子就派人到蔚县附近的代王城接其姐姐代夫人回晋国为父奔丧。由于晋国和代国之间横卧着夏屋山和句注山,山势陡峭绵延千里,是北方之险,天下之阻路而不能直达,只好绕道而行。他们从代王城往北绕经下花园再往东南去晋国。当一行人来到飞来峰下时,代夫人才从飞奔而来报信的随从口中得知赵襄子为占领代国土地而杀害了代王。面对尾追而来的弟弟,代夫人哭天号地,悲愤令人欲绝,言道: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随即拔下了头上的金笄,在山石上磨了几下,自杀身亡。当地百姓敬佩代夫人的忠烈肝胆,为永远纪念她,就在山下筑墓地埋葬了她。在山上修祠,供奉她的塑像。随后把飞来峰改叫磨笄山。后来,在代夫人墓和祠上常有雉鸡鸣叫飞舞,又把磨笄山改叫鸡鸣山了。在当地,人们俗称此山为“奶奶山”。

 

《怀来县志》载:唐贞观年间,东突厥犯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李世民亲征,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

 

北魏、唐、辽、元、明、清历代,都在鸡鸣山上兴寺建观,最盛时有寺庙108间。山中最古老的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碧霞元君殿。最大的寺院为坐落于半山腰的永宁寺。该寺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1024年)。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传说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都曾登临此山,观赏北国风光。清康熙皇帝从1696年~1706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完好无损。

 

鸡鸣山人文景观始建于三国曹魏明帝曹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位于山腰,名曰永宁寺。现在的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名曰中寺,后改为永宁寺。

萧太后曾经执掌辽国的辽景帝和辽圣宗两代皇帝的朝纲。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她不仅精于兵法,且有治国之才能。她集中兵力展开对大宋的大规模进攻,以图扩大疆土吞霸中原。她早就看中了闪电河流域这块美丽富饶的草原,经与大宋征战后,占有了大片土地。她也十分赏识鸡鸣山下洋河两岸的优美风景。便辟为皇家花园。这里即可游玩,又可招揽天下豪杰,同时窥探时机出兵攻击大宋。她摄政期间,辽国的版图已占有了包括燕云十六州等北方大片领土。1004年,宋辽交战,宋战胜辽。萧太后怕腹背受敌提出议和。1005年,辽宋订立“澶渊之盟”,辽获得了大量白银和绸绢。这就是历史上的“宋真宗胜却不胜,萧太后败却不败”的特殊战例。萧太后用这些钱扩建上、中、下三个花园。在花园里广种奇花异卉珍贵树木,成为辽国有名的皇家园林之一。萧太后经常驻跸此地,商讨国是,谋划战略,训练部队,部署兵力,一时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有诗人在追忆萧太后以打猎为名,在鸡鸣山下进行军事演习锻炼部队鼓舞士气时,写诗赞曰:

 

阏支此地曾歌舞,别起妆楼对暮山。马首垂杨青一带,锦档红衬射雕还。

 

这里阏支借指萧太后,暮山指的就是鸡鸣山。

 

太后亭

萧太后惧暑,在鸡鸣山修建了一个凉亭。在炎热的夏季常到凉亭消暑。人们把它称为萧太后亭。历经风雨,上、中、下三个花园在兰砍乱伐、兵匪浩劫中逐渐变成荒芜。萧太后亭早已不复存在。为了怀念一代豪杰萧太后,又修筑了现在的萧太后亭。

 

单孔石桥

 

最神奇的是在两峰之间架设的单孔石桥叫天桥,又名避风桥。它全由石头砌成,坚固美观。条石铺就的桥面两米宽,12.5米长,两侧是汉白玉护栏,各有十个望柱,柱头上雕刻着大大小小的石狮子。簇拥玩耍、千姿百态、活灵活现。拦墙上雕刻着人物花卉,鸟兽鱼虫,造型十分美观。在这个海拔1128.9米的高空,即使狂风大作,只要登上避风桥,一下子就没了一点风声,万籁俱静,风都汇入桥洞钻出,一丝一缕没有越上桥面。这是塞外一绝,国内之罕见。很可惜,桥的护栏以及高大的石坊精美的石壁都在“文革”中被毁。虽然这些艺术精品不复存在,但避风桥美丽的传说依然在民间流传。据称,王母娘娘蟠桃会上,豺狼修炼成成的风神碰碎了九龙神壶,王母一气之下把他贬到鸡鸣山上的风口处。风神经常发怒,一发怒就狂风大作,飞砂走石,伤害了不少百姓。一日,吕洞宾到鸡鸣山上游玩,见风神如此猖狂,就想制服他,吕洞宾用手一挥,从黄羊山调来一棵大松树。点化成这座桥,又点化了这些石狮子镇住风神。随后抽出宝剑一划,让风都从桥洞钻出。不让一丝一缕越上桥面。这座避风桥集技术和文学艺术于一体,体现了工匠们的聪明才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很有研究价值。近年来重修了避风桥,整修了桥面,加固了护栏。虽然没能全部恢复避风桥当年的风彩,但避风桥的特色依然存在。在这里观赏美景,体会凌空无风的快意不减当年。

 

 

 

土木堡土木堡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土木堡位于怀来县城的东10公里,为一船形城堡,堡城南北长约五百米,东西长有1000米左右,城墙高6、7米左右。堡墙现存的只有南墙和西墙。原为土筑砖包,现只剩土墙。

 

在明代,榆林堡、土木堡和鸡鸣堡是京北三大堡。1449年,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不料被瓦剌军队围困于土木堡,明军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1457年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以后,在堡内修建了显忠祠,以祭祀、褒扬土木堡之变中牺牲的二、三十员明朝将领。

 

中文名土木堡 位    置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 类    型城堡 作    用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部分

 

明代正统14年(公元1449年)7月,瓦剌部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仓促率兵20余万人亲征,因准备不足溃败损失数万,明英宗被俘,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记载土木之变其真其详者莫如李贤之《天顺日录》:“明日于土木驻营。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五万兵迎之。勇而无谋,冒入鹞儿岭,胡寇于山两翼邀阻夹攻,杀之殆尽,遂乘胜至土木。明日巳时,合围大营,不敢行。八月十五日也,将午,人马一二日不饮水,渴极,掘井至二丈,深无泉。寇见不行,退围。速传令台营南行就水,行未三四里,寇复围,四面击之,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或奔营中,积叠如山。幸而胡人贪得利,不专于杀,二十余万人中伤居半,死者三之一,骡马亦二十余万,衣甲兵器尽为胡人所得,满载而还。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李贤,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正统中迁考功郎中,改文选。正统14年“扈从北征,师覆脱还。” 英宗复位,命贤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自此,李贤“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对明代中期政治的改良颇为有力。李贤不仅亲历土木其事,而且还以一位以国事为重的官员的面貌活跃于政治舞台上。他在英宗亲征之前曾与同僚一起劝说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章留驾;在行军途中,又与一些御史谋划击杀王振,制止亲征,使英宗安全返回北京。在李贤对土木之变的观察中,这种热忱的历事者的背景所具有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5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土木镇里还能见到几处当年明军赖以抵御的城墙遗迹,几米高的土墙在田野上和民房间断断续续地延伸,有的被村民当成了院墙。这些历史遗迹还保存至今。

 

能“诉说”那段历史的还有显忠祠,它是“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为祭祀死难将士而建造的,历经几度毁坏和重修,至今还保存着3间大殿和一些碑刻,从正中一间大殿锁着的门往里窥望,可见一块写着显忠祠简介的牌子和一块写着死难大臣官衔和名字的牌子与输水管道、农具等杂物堆放在一起。

 

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

 

明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鼓动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由于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继,军心不稳,导致大败。

 

大军撤退,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军队追上,明军被团团围住,两军会战,明军全军覆没,王振被部下樊忠杀死,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英国公张辅、时任户部尚书王佐(山东庆云县人)、时任兵部尚书邝埜(湖南省宜章县人)、时任刑部尚书丁铉(江西人)、时任工部尚书王永和(昆山人)与时任都察院右都御使邓棨俱于土木堡丧生。[1] 

 

明初对蒙古瓦剌实施"羁縻之策",在宣化、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互通贸易。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派2000人来进马,诈称3000,以冒领粮食,太监王振把瓦剌贡马价格削减,激怒瓦剌,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七月瓦剌分四路进攻明朝,也先主力进攻大同,明军失利,传至京师,朝野震惊。

 

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挟持下,御驾亲征,率20余万大军贸然进入大同,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向王振交待敌情,王振恐惧,决定班师。大同都佥事郭登进言:"取道紫荆关回京可保无事。"王振想借机使英宗幸其家,以便炫耀乡里,舍紫荆关向蔚县出发。途中王振又恐大军毁他的庄稼,行40里又折东改道宣化,从而延误了时间。十日到宣化后,瓦剌追兵赶到,恭顺侯吴克忠及其弟战死,所部溃散。成国公朱勇率5万骑增援,在鹞儿岭遇敌伏兵,全军尽没。八月十四日英宗到达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瓦剌兵将堡团团围住,水道也被也先军占据,明军人马饥渴,都指挥终夜拒敌,敌人愈增。十五日也先佯遣使求和,王振见瓦剌兵退,下令将兵营移至近水之处,军队刚移动,也先集中劲骑四面冲来,明兵争逃,行阵溃乱,英宗被俘,王振等皆死于乱军之中,官兵死伤10万余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