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犯错,才是我们真正的命运

 昵称28124574 2015-10-08

  有读者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已经觉得不适合的婚姻,还需要挽救吗?可放弃谁敢说后面的就没问题?”

  我当时是这样回答:“你永远没有办法穿越时间为自己做一个一点错误都没有的正确决定。人的一生就是行走的一生,也不是不断犯错,又纠正,又犯错的过程。没有人能避免错误,但错误是指引下一段路程的航标。若你有足够的勇气,若你有足够的聪明,你自然能够在黑暗中看到启示,在痛苦中发现生机。”

  之后几天里,我一直都没有放下这个问题,这个简单的问题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其实不仅仅是关于婚姻的选择,生活中每一项选择后面都有可能会暗藏着类似的疑问:“我是坚持,还是放弃?如果放弃,万一今后证明是错误的怎么样?如果坚持,万一有一天发现自己一直在浪费时间,岂不是更糟糕?”

  人人都恨不得生出一双慧眼,能穿越时间,勘破真伪,只选对的,不选错的,那样就不会有痛苦和眼泪,就不会有悔恨和曲折。

  可惜这永远都是痴心妄想。只有神才会永远正确,凡人注定要在错误,以及错误的选择中打转。这并不是一件值得恐惧的事情,因为每个选择,无论是对还是错,都将让我们远离预先设定的结果,走向一片未知。

  我想起了自己当年所做过的两个选择。

  一个是我高中关于文理科的选择。那时候我在外地读书,住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学校说马上要分班,每个学生自己报名是学文还是学理。我从小就是文科学的好,理想就是当一个作家,可学文就要学习地理,我地理成绩却不很理想。所以我就稀里糊涂的,也没有通知父母,就自己报了理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错误的。理科我学得更糟糕,而且我这一辈子都以自己没有进入中文系学习为遗憾。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高考是否复读的选择。很多错误都是一环扣一环的,错误的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理科,高考成绩不可能理想,我只能去一个很一般的学校。父母让我重读,我受够了高三的压力,坚决不肯,两代人之间僵持不下,最后是我胜利了。我不愿意吃苦,我希望走捷径,但结果怎么样,学校不是我理想的,专业也不是我理想的,甚至连工作都不是我理想的。当初看着是一条捷径,后来才发现那几乎是一条死胡同。

  直到今天,父母提起这件事,依然会生气,他们并非觉得我复读一定能提高多少分,他们恨的是我那时对生活举起了白棋,放弃了去努力。这种软弱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而对我自己呢,我虽然不愿意承认,不过我也知道,这两个选择都不明智,我本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如果我更坚强、理性、聪明一点的话——可惜我不是,所以一切说得唯心点的话,都是命中注定。

  这只是我在16岁、18岁时所犯的错误,在我的生命中类似的错误还有很多。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和所有人一样跌跌撞撞的走过来。

  可那又怎么样呢,我虽然错过,但我没有辜负命运,命运也没有辜负我。我身处在一个并非是自我选择的环境中,始终没放弃自己的理想,我今天坐在这里,写下这些字,是因为我成了一个专栏作者,一个作家,命运终将我推向我以为永远到不了的方向。

  我讲这些,并非想表明我今天我多么成功。我还是一个普通人,我所取得的进步或许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我只是想对着18岁灰心丧气的自己说一句安慰的话,如果她知道未来并不会那么糟糕,她就不会在青春岁月中有那么多的灰暗。我还想对依旧困惑于自己当下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的朋友说,命运很奇妙,它永远是活跃的、充满变数的。为一时的选择、得失而执著地悲喜,就会在漫长的人生中显得很愚蠢。

  走到今天,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换一种方式换一种选择就能比今天更好吗?也许,但我已经对今天所拥有的足够满足。那么就没有对错而言。

  渴望知道对错,是因为担心结果,担心自己受到错误选择的惩罚。可在时间没有走完之前,你不会知道命运会将什么样的结果在你手上。你只能相信当下的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决定,并去努力实践。余下的交给命运来诠释。如果你不能信任自己——那么让你煎熬的就并非对错,而是不自信的怀疑。

  顺应命运,坦然去接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只问决定,不问对错。

  这是我的人生心得。也是我与自己和解的方式。

  有的人对自己特别苛刻,时刻记得自己犯过的错误,恨不得把小时候尿过炕的这点错事都记住,总是忏悔。“哎呀,要是当初不这么做就好了……”

  就好像《武林外传》中的佟大掌柜,但凡她遇到点挫折,就叨咕一遍:“额错咧,额一开始就错咧,额如果不嫁过来,额滴夫君就不会死,额夫君不死额就不会沦落到介个伤心的地方……”

  但你看她当时是怎么执著地走上这条路的。因为家里管得严,没自由,她早就盼望嫁人,她爹带她千里寻亲,夫君莫小宝避而不见,她爹等不及先走了,管家也走了,就剩她一个人蒙着盖头苦等。

  那时候,她也不知道莫小宝一点都不愿意娶她,更不知道莫小宝已经死掉了。嫁人是一个姑娘的生命中最重要也是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她本意是投奔幸福,并不是投奔不幸。

  等她遇到莫小贝,知道莫小宝已经不在了,衡山派四分五裂,她无法回头,只能以出嫁妇人的心态留下来。结识白展堂、开客栈,在七侠镇落地生根,每一步都走得顺理成章。

  她也假设过,如果自己当初换一种选择,结果会怎么样。同福客栈的人都假设过。编剧也想知道,所以才有了第40集——庆中秋好梦一日游,历磨难客栈重聚首。

  在中秋节明月美酒的微醺中,佟湘玉想的是:没准我连娃都有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多幸福呀;郭芙蓉想的是:没准我现在已经是一代女侠了;李大嘴想的是:没准这会儿我都已经是四大神捕了;白展堂想的是:没准我现在已经是远近文明的神医了;秀才想的是:没准现在整条灯市街都是我的了;莫小贝想的是:没准现在连糖葫芦摊都有了。想吃几串吃几串。

  他们重新将命运编排了一下,却发现,一切还是没有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发展,中间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出现,阻碍他们到达自己的理想目标。结果是,郭芙蓉被抓,牵连到秀才,李大嘴被解除公职,白展堂手无缚鸡之力眼睁睁看着心上人被夺走,莫小贝吃够了糖葫芦,佟湘玉只能跟着自己不爱的男人走,心里真恨不得莫小宝要是早死该多好。

  《武林外传》是向《六人行》致敬的片子,《六人行》中同样有一集,将六个人的生活按照个人的心意假设了一下——同样,没有奇迹发生,如果说现在的生活不如意,那重新改掉错误,再走一遍,还是有另外的不如意。

  这也是电影《蝴蝶效应》系列所要表达的主题。伊万在小时候经历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那些可怕记忆残留在他的脑海中,他始终耿耿于怀,无法享受现在的生活。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他把每天把发生的事情一件件详细记下来,在旅行和写日记的促动下,伊万将童年记忆拼凑起来,这时他才惊讶的发现,自己当年做错了那么多的事。

  伊万想要弥补过去的错误,他潜入自己童年的身体,去重新挽回那些错误,珍惜与童年好友的友谊,好好地去爱每一个人。但每当伊万改变了过去,他回到现在时都发现它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而且损害更加严重,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为了弥补错误,伊万又再次返回过去试图消除痕迹,但事与愿违,他的所作所为只能再次导致现实世界的渐趋崩溃。于是反反复复,他奔波于日益混乱的过去与现实之间,直到不可挽回的结局。

  这个电影如此叫人悲伤,以至于我看过一遍不想再看第二遍。伊万的努力显得那样徒劳,命运完全不肯配合他,不给他弥补错误的机会。如果说过去的错误可怕,但看它们重新排列组合一遍,得到的结果却更可怕,影响更为深远。

  这样的故事昭示一个哲理:再可怕的错误都要允许它过去。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人,也没有人能从一开始就知道一切。犯错,才是我们真正的命运。

  更何况,很多后来被确定是错误的错误,都可能有一个诱惑人的开始。

  毕加索的情人弗朗索瓦说遇到毕加索“是一场我不想躲过的灾难”,这话并不是说在和毕加索初相逢,而是说在她逃出毕加索暴君一样的控制后,用半生的时光来重塑人生之后说的。即使用了大半生的努力摆脱毕加索的阴影,但她还是不后悔,因为没有什么可后悔的,她也爱过也伤过,离开毕加索后又离过一次婚,最后和与另一位20世纪的天才,小儿麻痹症疫苗的研究先驱,美国人乔纳斯·索克相伴了25年。她的人生丰满富丽,所有的错误在回首那一刻都变成了上帝意味深长的安排。

  著名的侦破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说过:“结束之前的任何时刻都可能是重要的,我相信这一点。”我们被错误左右,也被错误成就,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将与错误如影随形,相生相伴。要学会与错误拥抱,与错误和解。因为重要的不是昨天,而是未来;重要的不是你怎么看自己,而是你怎么做自己。

  不是正确让我们强大,而是错误。我们的勇气与智慧,都是从错误中来。一个只能承受成功,却不能承受失败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强者。而且错误,还不完全等于失败,错误是受制于当时当下的自己,并不够准确的选择与面对,但只要认真、执著、脚踏实地的去生活,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走出一个正确的结果。

  我们与命运,执在生活的两端,都有一半的裁决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