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世杰“青年展”,为啥这么生猛?_一墨博客

 棋罢不知人换世 2015-10-08
  “青年展”,为啥这么生猛? 文/王世杰

  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展,获奖作品公示了。咋一看,让人眼前一亮,接着眼前一黑,眼镜掉了一地。因为跟以前的反差太大。从获奖作品看,这次评选的方向,评委“重口味”可以总结为,“几大”:反差大,尺幅大,胆子大。好像有九十年代流行书风的影子。二王风格的,重技法,重笔法的作品一个都没有,几个国展获奖专业户入展都夭折了。和去年的十届国展小行草居多的评选趋向截然相反,难怪所以网上争议一片,几乎一边倒的表示质疑和反对,这评委怎么了?是和王羲之有仇,还是和功夫派的二王书风过不去。国字号展览的评选是由导向性的,真正关系到书法发展的大方向和趋势的。

  (博主加注):3月26日听课,张景岳(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老师讲,“青年展”以后应该是和“国展”完全相反对立的两个风格趋向的展览,青年展唯创新、探索性,注重创新发展;国展则是传统功力的体现,更注重功夫,注重扎根经典。。。(4月2日)

  获奖作品特点:

  一、碑体字上位,帖学沉底;行草书都有碑帖结合,结合很对,但不一定好,方向没错。

  二、二王全军覆没,至少获奖作品里没看到,精到的技术流栽了跟头;评委的心思真的猜不透。

  三、重新人,重面貌风格,获奖作者里、“老人”没有,有几个老手高手入展就夭折了。我认识的几个高手叫屈连连。鼓励新人这一点很好。

  四、求奇求怪求生猛。老实写字的,临帖的几乎看不到了,创新出来的夹生饭,两幅魏碑和章草尤其抢眼,字体,纸张、章法构成都煞是冲击,用笔稀烂,像瓦工用泥刀抹墙一般的猛。有几件作品。如大隶书,作出的对比元素,太过猛烈,简单,没有道理,失去自然,艺术就是做作和挣扎。笔法的简单化,肤浅化,已经被创新的幌子迷惑了。

  作为书法大军中的一员,谈谈自己的看法吧,不一点带面,不埋怨,少指责,理性分析一下吧。

  本次青年展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应该是十来年中评委最大胆的一次创举,以往也有让人质疑的作品,但就本次的数量之多,面目之奇,齐茬的把写帖学二王的全不给机会,没有做到“百花齐放”。对不起书圣王羲之,对不起伟大的毛爷爷教导我们说。。。。。

  分析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评委突然从国展的口味急转弯,异口同声不待见精到的二王体,清一色的青睐那些能跳出来的惊世之作。

  一、名词解释“青年展”,青年即年轻,年轻则气盛。限定五十五岁以下的作者投稿,在书法队伍中都划定为青年,其实五十多岁都当青年的爷爷了,这当然从鼓励书法队伍上是好事,赞成!其实啊,当今还有学习激情和能力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往上就是老干部,基本都是新文盲了,不学英语,不会网络者众多,在公园里修炼身体的。也有参展入选的,基本和未成年书法家一样稀缺。没有打击老同志的意思,因为我早已告别青年,很快都将一样的老去。
青年展作品就是 要激情,要创新,要新鲜血液,有给书坛带来新面目,新动向的创造价值的作品。新面目必须的。
二,评委构成及其艺术观点:说话算数的人胡、曾、刘等人都向来是大举创新大旗的,我对这几位老师的为人和作品是很欣赏的。
胡抗美的核心思想是:当代书法是看的,不是读的,文本性、识读性越强的东西艺术性越差;传统不等于只是二王, 刘洪彪的思想是:我们写不过古人,但我们能设计超过二王,写大字超过先贤;曾翔老师:“出大事了”,写字要真性情,要猛!(以上老师观点是从讲课中总结的),从几位评委老师的口味和艺术观就能完全能解答“为什么”。
三,照片初评,小字、平和的作品照片效果真的不占便宜,A4大的小样,你写小楷基本全瞎、全下。当然也不尽然,十届国展中小字就没吃亏,照相评选基本是以后的评选办法,因为我分析是评委都老了,评原作,体力透支,看的不细,更缺公平。写的节奏对比不强的作品肯定没戏。
既然已经评选公布了,就不要指责,更不能当怨妇当泼妇,这样不好,也不是学习的心态,起码要能从评委认可的作品中吸收学习人家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你把人家大胆创新的思路借过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对自己也有帮助的。你不行,是因为你奥特曼了。
如果是学二王写二王的,应该坚定自己的方向,二王是正脉(不是因为我姓王),个人愚见学书法绕开二王,等于白混,再怎么求新求奇,永远都是在隔靴蚤痒,因为取法乎上,书圣告诉你怎么用笔,怎么结字。你绕开自己的祖宗,去搞新奇,走捷径,肯定走不远,进了死胡同,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看看九十年代流行书风捧红的有些书法超男,如今有谁能写过八零后的新生力量,能名副其实。功夫全用在嘴上了,手上活只有更生、更猛,他们自己也承认后生可畏,早晚被狼吃掉,但嘴还是很硬、很硬的。
关于民间书法,王镛先生是研究很深,并走出自己的独特的路子,但是,但是王老师人家有很深的二王底子,我见过先生写的兰亭序,那叫精到到位,并有自己碑学的理解。在书法院,同学问艺术怎么创新,老师答,在学习的任何时候,脑子里要有创新的基因和意识。把传统吃透了,个人风格水到渠成。
我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是,民间书法很天然天真,充满童趣自然之妙,就像二人转,搞笑自然,但跟国粹京剧,美声等比起来,还是天上地下。所以要吸收而不是全部拿来,再说了,从民间残纸,断碑中你能看出用笔吗,所以今天很多人写的搞怪的“娟娟发屋”式的书法,蹂躏毛笔,在柔软洁白的宣纸上做强暴状。其实很多创新都是太着急了,没有从根本上下工夫。创新只是个青苹果,没有营养,和孕育的过程,生出的畸形儿,没够月份的早产儿,就是这样的不是东西的东西。
关于艺术作品的对比:冲击力是快餐文化时代提的最响亮的词语。其实古人把变化做到了极致,晋唐、明清的书法都是典范,但是,古典的对比变化很含蓄很合理自然,“大巧若拙”,我们现今的所谓创新已经背离了艺术的规律,或者说是超过了人民群众眼球能接受的底线,就像明星们都兴露胸,玩性感,你着急了,干脆脱了裤子上大街叫喊,可以在没人的地方玩,出来吓人污染环境,还麻烦警察叔叔。一句话,任何创新创意的思路都没有错,就是要把握好度。
关于碑帖结合。碑帖结合是当今书法最热门最吃香的学习方向,帖学好比是做工精细的馒头白面,碑学好比是窝头和棒子面,两样本身没有孰好孰坏,都是缺少不了的食品,不可割裂,也不可瞎参和,结合着用,营养全面,会使得自己的学书之路更健康。
总之,还是引用张旭光时代的四个字:“到位味道”,到位即深钻传统,把古人核心的笔法字法等基本要素规律学个几成。味道即丰富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能站得住的风格面貌,这样的艺术才是明确的发展之路,先是好好写字,以求到位,随着功夫的到位,风格味道自然是水到渠成。怎么写,怎么学个人有自己的坚持和判断,但要明白再明白。判断明确后,就要考验自己的定力,陈忠康老师的观点是,不要关注时人的东西,紧紧抓住古典传统法帖,会事半功倍,自己虽然也关注了时人,但尚能分清楚好坏。青年展获奖中也有几件很精彩的作品,值得学习。即使自己不接受的,也应该祝贺人家,好自为之吧。。。。
都写完了,突然想起了很好笑的事儿, 在当今,不会踢球的可以当教练当裁判,那不会写字的人有木有去当教授、当评委的。但是看看人家马云,是打工没人要他,直接去当老板了,嗨,跑题了。
一墨。2012年3月23日于京东燕郊


另: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对碑学思想的禁锢。中国书法自晋以来,就以二王为主流派的帖学书风占主导地位,视为书法正宗。而在清中叶,随着金石学的兴起,书法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碑学书风越来越受到书者的重视,故而在书法界掀起了碑学与帖学的争议。文中重点阐述碑学与帖学书风的风格差异,从其概念及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证明碑学与帖学在书法发展史中应具有的位置。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通过字的结构、章法、墨法、书体来表现汉字的艺术。它是中国文字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中形成的特有艺术。要书写出具有金石气度,又具有含蓄飘逸、雍容华贵而典雅的文人书风,一直是书法家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探讨书法金石气的本质和如何追求金石气。
我国光辉灿烂的书法文化发展到了清代中叶,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随着当时金石学的兴起,各种商周彘鼎、秦汉刻石、墓志碑碣的出土和发现,特别是南北碑书法的艺术性越来越受重视,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出现了苍劲雄郁、奇逸高古的碑派书法,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正当今书法界'碑帖之争'成为了一个问题,值得深加审理。可以说,二十世纪的碑学与帖学之争,大抵以一八九一年《广艺舟双辑》为肇因。这部书法论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同时问世,当然染上了浓烈而偏激的变法思想。北碑和南帖作为中国书法的两大体系,自“永嘉之乱”后分庭抗礼一千六百余年,而今分头递进的空间日趋狭小,融合势在必行。本文尝试在书法史的背景下,对碑帖的分疆进行宏观地梳理,进而从书法的社会性及其发展规律入手,揭示碑帖融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对于近现代书法史,今人的认识是模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