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妇科病敷脐疗法+几大妇科疾病的穴位貼敷疗法+妇科疾病敷贴方

 烟台木头 2015-10-08
妇科病敷脐疗法妇科病敷脐疗法1 治月经过多:女贞子、旱莲草各10克,地榆炭12克,研为细末,2份,每天用1份,醋调为糊状,敷于脐部,夜敷晨弃,连用5天为1疗程。治妇女月经过多,属于肝肾阴虚,迫血妄行者。治痛经:肉桂3克,五灵脂10克,蒲黄20克。共研为细末.一半用水调为糊状敷 于脐部,日1次;另一半,分2次温开水送服。3天为1个疗程。冶少女痛经,少腹寒痛,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口唇青紫者。3 治慢性宫颈炎:穿心莲200克,益母草100克,水煎2次,合并煎液,过滤后浓缩成100毫升,加入防腐剂。每次用纱布蘸取10毫升,敷于脐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慢性宫颈炎,白带稀黄或黄稠,略带臭味,口苦欲饮,舌红苔黄,脉细数者。)4 治妊娠呕吐:制半夏、姜半夏(用明矾粉、生姜汁腌制后漂净,晒干用)各10克,研为细末,醋调为糊,敷于脐部,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主治妊娠呕吐,脾胃虚弱,进食则吐。平素气血不足,口淡无味,食欲低下,脉细无力者。95 治性欲亢进症:莲子芯5克,知母10克,黄柏5克。研为细末,盐水调为糊,敷于脐部,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主治妇女性欲亢进,阴虚阳亢,面红目赤,虚火上扰,口干舌燥,脉细数等6 治产后便秘:大黄10克,木香5克,共研细末,水调成糊,敷于脐部,日1次,便通则停药,不可久用。主治妇女产后便秘,数日一次,甚至引起肛裂疼痛者。治黄褐斑:紫草30克,白芷、白芍各10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每次用5克敷于脐部,可用水调或蜂蜜调为糊状再敷,10天为1个疗程。主治妇女黄褐斑8 月经不调 :取当归 30克 ,红花、月季花、川芎各 15克 ,共研细末 ,用茶叶水调敷脐部 ,每日换药 1次 ,连用 5~ 7天。痛经 :取肉桂 15克 ,小茴香、吴茱萸各 20克 ,共研细末 ,用白酒适量炒热 ,敷于脐部 ,盖以清洁纱布固定 ,每月经血来前敷 3日。白带过多 :取白芷 20克 ,黄芪、桑螵蛸各 30克共研细末 ,用黄酒或米醋调成糊状 ,取适量敷脐部 ,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连用 5~ 7天。对肾气不足所致的白带增多疗效最佳。11 产后恶露不下 (子宫内瘀血 ) :取红花 15克 ,桃仁 25克 ,益母草 30克 ,共研细末 ,用黄酒调敷脐部 ,每日换药一次 ,连用 5~ 7天。产后腹痛 :取艾绒铺脐部 ,纱布盖严 ,再用热水袋放纱布上面热烫。此法对产后受寒所致的腹痛不止有良效。妊娠水肿 :取车前子 10克 ,4个去壳田螺 ,大蒜 5瓣 ,共捣碎成饼敷脐上 ,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一换 ,每次敷 8小时。妊娠便秘 :取连须葱头 3个 ,生姜 1块 ,盐 3克 ,淡豆豉 12克粒 ,共捣为饼 ,烘热敷脐眼上 ,每日一换。15 治恶阻:用公丁香15克、陈皮10克、半厚20克,共研细末,取新鲜生姜30克煎浓汁调为糊状。取适量敷于脐部,覆盖纱布用绞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敷2-3次,此药可治脾胃虚寒、胃失和降、早孕的反应呕吐。16 治胎动:苎麻根20克,杜仲30克、补骨脂2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荷直水调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连用3天。此方能治肾亏气虚,冲任不固而致的先兆流产。附 :采用上述敷脐法前都应洗净肚脐眼 ,擦干 ,局部有湿疹等皮肤病者应先治愈皮肤病 ,再行敷脐疗法 ;敷药处一般用干净或消毒纱覆盖 ,再用胶布固定 ,若对胶布过敏可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但孕妇禁用 )。阳痿的敷脐疗法疗法一  茴姜散[组成]小茴香、炮姜各5克。[用法]共研末,加食盐少许;用少许人乳汁(或用蜂蜜或鸡血代)调和。敷肚脐,外用胶布贴紧,5-7天换1次药。[主治]阳痿不举。[说明]若见早泄遗精者加龙骨、五倍子各4克,以收涩止泄。疗法二  回阳散[组成]黑附子45克,穿山甲3克,硫黄6克,阿片1.5克,麝香0.1一0.3克。[用法]把附子、穿山甲、硫黄研为细末过筛,加酒150毫升,调成稀糊状,倒入锅内;用文武火煎至酒干,取出药末,加阿片、麝香末调匀,再研1遍,装瓶贮备。临证取药适量,用酒或蜜调成膏,制成黄豆大的药丸,放在纱布上,敷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l一2日换1次药,连敷10天为1疗程。[主治]命门火衰型阳痿。疗法三  苍萆祛湿散[组成]苍术、萆  、黄连、黄柏各10克。[用法]将苍术、萆  烘干共研为细末,取药粉3克,用黄连、黄柏煎汁调敷,外用胶布固定。2天换1次。[主治]湿热下注之阳痿。证见阴茎蒌软、下肢酸困、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者。[说明]命门火衰之阳痿忌用。疗法四  木鳖子散[组成]木鳖子5个,桂枝、狗骨各3克,花椒、干姜各30克。[用法]取以上5味药共研细末,用少许人乳(或蜂蜜代)调成糊状,敷于肚脐,盖上纱布,外加胶布固定。3—4天换药1次,7次为l疗程。[主治]肾阳虚衰之阳痿。证见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弱者。疗法五  贴脐膏[组成]阳起石、蛇床子、香附、韭子各3克,土狗(去翅去足煅)、大枫子(去壳);元寸、硫黄各1.5克。[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指顶大。同床前1小时以油纸护贴肚脐上,外用绢带固定,房事毕即去药。[主治]阳痿临事不举者。疗法六  附桂回阳膏[组成]附子、天雄、川乌各6克,桂枝、官桂、桂心、干姜、细辛、川椒各50克。[用法]共切片,用麻油浸(春天浸5天,夏天浸3天,秋天浸7天,冬天浸10天),煎熬后去渣,过滤净后再煎,至徐徐下黄丹不住手搅,滴水不散为度,摊膏贴敷。临证,加鸦片少许于膏上,贴脐中及丹田处。[主治]肾阳虚衰之阳痿。疗法七  芪元膏[组成]炙黄芪、五味子各6克,元寸0.3克,大附子1个,穿山甲2片,硫黄3克。[用法]共为细末,放入250毫升白酒中,微火煮干,取出捣烂成膏。临证,将元寸放入脐中,将药贴在脐中,包扎固定。3天取下,间隔10天贴药1次:[主治]虚证阳痿。疗法八  温肾强精膏[组成]蛇床子、五味子各60克,元寸3克,冰片10克。[用法]共研细粉,取药粉1克,用适量的凡士林调和成膏,涂在软塑料纸或纱布上,贴于脐中,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7天为1疗程,休息5天。再行第2疗程。[主治]虚证阳痿。[说明]①不可久用,以防产生耐药性,用药不要超过两个疗程。②起效后要节制房事,并口服补肾强精药,以巩固疗效。疗法九  葱白膏[组成]葱白10根。[用法]葱白捣成糊,稍加热填脐中,4次甩完。每日早晚各1次。[主治]寒邪所致之阳痿。疗法九  壮阳膏[组成]大附子1个(约重45克),阿片15克,穿山甲3克,硫黄6克,元寸0.3克。[用法]先将大附子挖去内部,成一空壳,将挖出的附子末和其它3味药混合粉碎为末,填入附子壳内。用好酒250毫升,放锅内把附子煎煮,煎熬至酒干,将附子取出,和元寸混合,捣为膏。每次取黄豆大的一块药膏填入脐中,外用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主治]虚证阳痿。疗法十  蛇菟淫羊散[组成]蛇床子、菟丝子各10克,淫羊藿15克。[用法]诸药共为细末,取6克加食盐少许,用人乳汁或羊乳汁调成糊状,敷于肚脐,外用胶布固定。用热水袋熨之约30分钟,每晚1次。2天换药1次药。[主治]命门火衰之阳痿。疗法十一  胡附扮[组成]白胡椒3克,制附片6克,明雄黄6克,小麦粉15克,大曲酒适量。[用法]先把3味药研末,再与小麦粉拌匀,后将大曲酒炖热倒入,调和做成小药饼。将药饼敷于脐部,用热水袋熨之。如无热水袋,可用炒食盐或炒细沙500克、用厚毛巾包裹之亦可。待腹内感觉温暖时,可去掉热水袋、炒盐或炒沙袋;等脐部有痒感时,方可去掉药饼。[主治]阳痿。症见性欲减退、腰酸神疲者。疗法十二  起阳泥[组成]阳起石4克,淫羊藿4克,鹿茸0.6克,鲜黄狗肾(不去血)l具。[用法]前3味药共研细末,再与黄狗肾同捣如泥,敷于脐部,盖以塑料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晚以热水袋熨之。2天换1次药。[主治]用于阳痿。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尺弱者。疗法十三  蒺藜细辛硫黄粉[组成]白蒺藜、细辛、生硫黄各30克,吴茱萸15克,穿山甲10克,制马钱子10克,冰片5克。[用法]共研为末,用取3克津调敷脐,胶布固定,用热水袋熨之。2天换1次药。[主治]虚证阳痿及实证阳痿。疗法十五  青白五灵饼[组成]五灵脂、白芷、青盐、生硫磺各6克,元寸0.5克,荞麦面适量。[用法]前5味共研细粉,加荞麦面水调成饼,敷脐上,用胶布固定。用热水袋敷之,约15—30分钟。每3天换药1次。[主治]肾阳亏损之阳痿。注意事项(1)在治疗过程中有皮肤过敏,应暂缓使用;如出现皮肤溃疡或应用7天以上仍无效者,应停止敷脐,改用他法。(2)在应用本疗法加用热敷或灸法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防止烫伤。如见脐眼感染者,应立即停止,宜先控制感染。(3)小儿应用本疗法时,宜以绷带纱布等固定,防止脱落。(4)此法收效慢,可配合药物内服、针灸、推拿等,以提高疗效。脏腑图点穴法脏腑图点穴法是一种专门针对内脏病治疗的推拿点穴法就是当时抢救整理出来的,但由于没有更好地加以保护,致使这门绝技又失去了踪迹,只在学校推拿专科的教材中做一简单的介绍,这成了从事按摩行业的人梦寐以求的技术,不过这种推拿点穴法并未失传,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刘姓老人,不但把这套绝技完整地继承了下来,并在家传几代的《六经推按论》的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治愈几千名患者的经验,弥补了原推拿点穴法见效慢、疗程长的缺陷,重新整理创编出一套推拿点穴方法。我在去年的一个医学交流会上认识了广西龙胜一个叫刘石宝的人,他就是刘姓老人唯一的继承人,那天我胃痛,刘老师用点穴法给我治疗了一下,当时痛止,效果非常好。并且他在老师点穴按摩法的基础上又经十几年的临床实践,不断修正,最后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整体点穴方法,名为《脏腑图点穴法》,用于临床治疗中风偏瘫、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癫痫、头痛、各种腹水、胆结石、胆囊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腹胀、腹泻、呃逆、梅核气、盆腔炎、附件炎、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内、妇、儿科疾病一般一次见效,对关节炎、类风湿、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甚至对骨股头坏死也有非常好的疗效,非常神奇和不可思议。用这套方法给人治疗一遍下来,很多人都会感到颈腰灵活,全身温热,四肢轻灵,脏腑轻松,气机通畅,眼睛明亮,甚至在治疗中进入睡眠,由于它对人体的内分泌有很好地调节作用,所以能一至三天使患者面色红润,肤色光泽,有非常好的美容和保健效果几大妇科疾病的穴位貼敷疗法天麻填肚脐,乳腺不增生药物: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治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小叶增生的用药原理 -乳房是足阳明胃经经过的地方,摸上去有硬硬的结块,就是足阳明胃经经气循行失常,郁积于乳房之内而造成的。足阳明胃经的经气不会无缘无故地循行失常,它大多与心情不好、肝气郁结有关,肝气运行不畅,就会产生淤堵,这下麻烦就来了。 -既然我们明白了小叶增生的产生机理,那么治疗起来也就有方可循,只要抑制肝气,让它的力量不要那么强就行了。 -天麻性味甘平,平肝息风的功效非常强。肚脐又通向五脏,与肝是近邻,所以把天麻粉填入肚脐内,药效就能迅速通过经络到达肝脏和肝经,使肝气得以正常运行,帮助消除小叶增生。 -小叶增生最主要的病因是肝气郁结,所以,要想去根,还得努力学会乐观开朗地生活。天塌下来自然有高个子顶着,人生哪有过不去的坎啊!再严重的问题也总有解决的办法,所以女性朋友们请不要总是忧心焦虑,只要保持一份“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自然百病难侵! -腰酸也是病,艾灸两侧至阴药物:清艾条 -穴位:两侧至阴穴方法:艾灸两侧至阴穴,持续艾灸一个小时。 -有些女性朋友问我:月经要来的时候,如果没有胃胀、呕吐、乳房胀痛等症状,只是感觉腰部十分酸疼,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这时,我都让她们用清艾条灸两侧至阴穴。 -这个方法其实是我从古人治疗胎位不正的方法中推知的。 -对付经前腰酸,我有一个独家秘诀——艾灸两侧至阴穴,用过的朋友都说很灵。古人早就说过,艾灸至阴穴可以治疗胎位不正,这说明艾灸至阴穴肯定与子宫有关联;而女人生孩子时,大多会腰部酸痛,这说明腰酸也与子宫有关。由此,我推知经前和经期的腰酸都和子宫有关。既然如此,我就用艾灸至阴穴的方法来治疗,给好多女性患者使用后,效果都很好,一般持续艾灸一个小时,腰酸就会消失。 -这个方法的起效原理并不复杂,就是艾灸至阴穴调整了足太阳膀胱经的经气运行。至阴穴是足太阳膀胱经 上的穴位,无论是孕期还是经期,子宫的气血情况都会有变化,作为子宫的近邻,膀胱自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正常运行。而艾灸至阴穴刚好能够调整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运行,从而治愈由它导致的腰酸。 -手把手教您防治慢性盆腔炎药物:甘草、紫苏 -穴位:右侧足三里穴、足临泣穴 -方法:取一小片甘草捣软或捣碎,敷在右侧足三里穴上;取一小片紫苏叶揉碎,贴在右侧足临泣穴上。都是每天早晨贴,晚上取下。 -慢性盆腔炎的主要表现是腰痛或小腹痛,剧烈运动后或月经前会加重,有时还伴有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这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用传统的中医和西医方法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以致很多女性朋友长时间被它折磨得痛苦不已。我曾经成功治愈过多例顽固的慢性盆腔炎,在这里,我把我常用的小方法介绍给大家,再和大家分享一些饮食宜忌方面的经验。 -我的小方法就是用甘草外贴右侧足三里,用紫苏外贴右侧足临泣。 -在中医看来,盆腔炎的根本病因是胃气亏虚,同时兼有盆腔中湿热之气过重。因此在治疗时,我首先选择将甘草贴在右侧足三里上,努力把胃气填实。然后将紫苏叶贴在右侧足临泣穴,疏散盆腔中的湿气和热气。合起来就能解除因胃气亏虚和盆腔中湿热之气过重而导致的慢性盆腔炎。 -另外,女性朋友们还得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比如,少去游泳;少吃鱼、虾、贝类和生冷的水果;多吃主食和叶类的蔬菜;保持心情愉悦,不要生气等。 -输卵管堵塞后,两种外敷法调理药物:青海带、甘草 -穴位:两侧中封穴、右侧足三里穴 -方法:菜市场上有泡发好的青色海带出售,买些回来,清洗干净,取一点儿捣碎,贴在两侧中封穴处,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然后另取一小截甘草捣软或捣碎,贴在右侧足三里穴上。都是晚上贴,早晨取下。 -治疗输卵管堵塞的外敷辅助疗法 -输卵管堵塞,顾名思义,就是输卵管不通畅,使得卵子不能顺利通过,影响受孕。一般情况下,输卵管堵塞是没有症状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女性朋友会出现小腹一侧或两侧疼痛、有下坠感、分泌物多、腰痛等不适感觉。对于到我这里来求诊的女性朋友,我都让她们回家采用以上的办法。 -在中医看来,输卵管堵塞的机理是心情不好导致肝气郁结,再加上胃气亏虚等原因使得子宫功能失调造成的。所以,治疗时要想办法培补虚弱的胃气,疏解郁结的肝气。 -选药时,我首选水里生长的青色植物。因为在《易经》里,青色的植物属巽木,对应肝,可以帮助人体增强肝的力量。这样的植物,最容易找到的就是青色的海带和海白菜。另外,其他属于巽木的青色植物,如药用的昆布等也可以使用。 -既然是肝气郁结导致了输卵管堵塞,那么选穴时,还需要从调节肝经的经穴——中封穴入手。综合起来,我用在两侧中按照我的方法把穴位外敷和饮食调理相结合,坚持去做,原本堵塞的输卵管就能重新变得通畅。 -卵巢囊肿,血海、中封药物:三七花(干) -穴位:左侧血海穴、右侧中封穴 -方法:取一些三七花捣烂,敷在左侧血海穴和右侧中封穴上,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上揭下。 -卵巢囊肿的外敷疗法 -卵巢囊肿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对于确诊为恶性的,一定要请专业的医生治疗;良性的则可以用我这个辅助治疗方法:取一些干三七花捣烂,外敷在左侧血海穴和右侧中封穴上。 -卵巢囊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脾气过旺导致肝气虚弱。所以,治疗时,要补足肝气,削弱过盛的脾气,而同时具有这两大功效的药物,莫过于三七花。 -三七花色青,含有巽木之气,最能补肝。而且,它生长于先天巽木、后天坤土的西南地区,正好得了那里的先天巽木之气和后天坤土之气,肝对应巽木,脾对应坤土,所以三七花既能补肝,又能削弱过盛的脾气。 -我选择血海穴和中封穴,则是因为属于足太阴脾经的血海穴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所以,采用三七花敷左侧血海穴的方法,就能削弱脾气的力量;而用三七花贴右侧足厥阴肝经上的经穴中封穴,则是直接给肝补气。 -多吃富含肝木之气的食物 -缓解卵巢囊肿,除了用三七花外敷穴位外,还需要平常多吃富含肝木之气的食物。饮食之中,最好的是乌鸡。鸡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巽木之气,乌鸡又为黑色,能入坤土,使人体的肾、肝和脾三脏恢复到正常和谐的状态。 -药物之中,乌鸡白凤丸最好,它是流传数百年的妇科良药,能“治妇人百病”,一般药店都有出售,患卵巢囊肿的朋友可以长期服用此药。 -不管是用外治疗法,还是内外结合的方法,只要您多注意补肝,抑制过盛的脾气,就能把良性的卵巢囊肿扼杀于无形之中,轻松愉悦地做快乐女人。 -子宫有肌瘤,芡实贴石门药物:芡实,甘草 -穴位:石门穴、右侧足三里穴 -方法:取一粒芡实敲碎,敷在石门穴处;取一小截甘草捣软或捣碎,贴在右侧足三里穴上。都是用医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晚上敷,早上取下。 -生活压力大、长期心情不佳使得很多女性朋友患上了子宫肌瘤,她们多数没有症状,少数有阴道出血、腹部触到肿块等表现。我治愈过不少例子宫肌瘤,都是使用芡实敷石门穴、甘草敷右侧足三里的外治方法,再配合饮食方面的调理,治疗效果每位患者都很满意。 -子宫肌瘤形成的原因是有太多的湿热之气聚集在子宫里,散发不出去,久而久之,就导致了肌瘤。要治疗它,自然得从祛湿除热入手。 -石门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专门负责将子宫中的湿热之气向外发散。芡实生于水中,叶片有刺,面青背紫,花朵也为紫色。在中医看来,它是一味利水祛湿的神奇药材,所以,将它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再合适不过了。此外,子宫肌瘤的形成还与体虚有关,所以我在万能保健大穴足三里穴上贴甘草,就能培补体质。而且,甘草能清热,会进一步增强治疗的效果。 -另外,得了子宫肌瘤后,牛奶、豆浆、鱼虾、骨头汤等会增加湿热之气的食物都要尽量少吃。芡实可以外贴穴位,也可以煮来内服。除了芡实,您还可以经常吃芋头。产于水中的、紫色的小芋头来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最好。妇科疾病敷贴方第一节  痛经、闭经     第一方【处方】肉桂、丁香、冰片、细辛、川芎、延胡索、红花等。I制备用】研末制膏敷脐部。【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型)。【功效】经冶150例,总有效率为91.396。徐宝圻,胡德宝,牛德群,等。痛经膏外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外科杂志,1995.4 (5);18。第二方【处方】当归、熟地、川芎、丹参、红花、五灵脂、益母草、青皮、木香、香附、炮姜、肉桂等。【制备用】研末为散,敷脐。【功效】经治180例,总有效率92.8q60李晓艳。痛经散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180例。中医函授通讯.1999、18 (1);280第三方【处方】当归、川芎、赤芍、熟地、香附、延胡索等。【制备用】上药制成贴剂,于经前3~5天贴于神阙穴,每日l贴,连续10天为1疗程。【主治】痛经。【功效】经治170例,显效20例,好转61例,有效74例,总有效率为91.17%。李千笛,马志荣。中药贴剂治疗痛经170例临床观察。江西中医药,1999,26 (1);45第四方【处方】肉桂1g.吴茉萸2g,干姜3g,艾叶2g,醋玄胡3g,沉香lg,小茴2g,当归3g。偏血瘀加蒲黄、五灵脂各3g凸【制备用】研末调糊,于经前3日敷脐,并每日加温药脐I5"30分钟,日换1次,3日为l疗程。【主治】痛经。【功效】经治312例,痊愈185例,有效102例,总有效92%o张霞,江鹏。脐疗治疗痛经312例临床观察。山西中医,1995,3;280第五方【处方】吴萸、干姜、玄胡、当归等。【制备用】制成神灸贴剂,贴神阙穴,经前3日,每日1次,8 -10小时,3天为1疗程,下月经前再贴。【主治】痛经。【功效l经治40例,痊愈3例,显敢1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7.5%。林仁,陆华,李静,等。神灸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 (4);3~5。第六方【处方】止痛带(由延胡索、香附、木香等13味中药组成)。【制备用】超细粉碎后,加工成药袋。将药袋放人围带中,围扣小腹,通电加热,每次5~lOm/n。于经期开始,每天3次,连用7天为1个疗程,连续3个月经周期统计结果。【主治】原发性痛经。【功效】经治90例IO分钟止痛46.67%;30分钟止痛为44.44%;总有效率91.10%。治疗3个周期痊愈率33.33%,总有效率88.89%。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功效相近。郑洁莉,陈小平,谢波,等。止痛带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疗效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04(5); 150第七方【处方】食盐lOOOg,水醋lOOJTl】。【制备用】同救锅内炒热,分装两包,轮流热敷小腹。(主冶】痛经。【功效】经临床验证,效果较好。【出处】《家用便方》。f2]第八方【处方】粗盐或粗砂250g,陈醋50ml。【制备用】前味爆炒,陈醋边洒边炒,洒完后再炒片刻,装布袋,熨下腹、腰骶。【主治】痛经。【出处】《醋蛋治百病》。第九方【处方】食盐250~500g,葱白250g,生姜120g(切碎)o【制备用】上三味共炒热,装布袋中,温熨下腹部,凉后再炒熨。又方:食盐250g(研细).生姜120g(切碎),葱头49个(洗净捣烂)。在锅内炒热,包毛巾熨痛处。【主治】痛经。【7]第十方【处方】肉桂log.吴茱萸、小茴香各20g。【制备用】上药共研细末,用白酒适量炒热,纱布包裹敷肚脐。冷后再炒热敷,每日2~3次,连敷3日即可。下月行经前再如此敷3日。【主治】痛经。[5】第十一方【处方】麝香风湿油(油剂,成品)o【制备用】月经前3日,取油2~3滴,在气海穴(肚脐正中线下1.5寸),美元穴(肚脐正中线下3寸).分别涂并按摩3—5分钟,使人感觉小腹发热并内传,每日1次,经净时止,连续2~3个经期施之。【主治】痛经。【功效】据报道,经治28例,止痛27例o [5]第十二方【处方】七厘散(成药)。【制备用】从月经第一天起至经净,用上药半枝(1.5g)充填脐孔中,外贴活血膏类品,连续贴壳3个月经周期。【主治】痛经。【功效】据报道,用本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收显效。[5]第十三方【处方】当归、吴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Sg,樟脑0 .lgo【制备用】上药共研细末,月经前3日取药末3g,用黄酒拌糊状,敷肚脐,上盖纱布,外以胶布固定。药干另换药,行经3天后取下,每月1次。【主治】痛经。【功效】据报道,经治62例,有效率95.2%,一般用药2个月经周期。[5]第十四方【处方】白芷8g.五灵脂15g,炒蒲黄log,盐5g。【制备用】上药共为细末,于经前5~7天,取药末3g,纳入肚脐。上置姜1片,以艾灸,自觉脐中有热感为度。再以胶布固定药末,每日1次,经净时止。【主治】痛经。【5】第十五方【处方】七厘散、黄酒、艾条。【制备用】七厘散lg黄酒调敷肚脐(神阙穴),以艾灸2,0分钟后,用麝香止痛膏固定,48小时更换1次,敷贴自月经干净后10日始至下次月经净时结束,2个月为1个疗程o一般2~4个疗程。【主治】一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31例痛经,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83.9%;月经不调28例,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5.7%;盆腔触痛结节18例,痊愈5倒,显效7例,有效1例,总有教率72.2%。汪慧敏,王幸儿。七厘散穴位治疗I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浙扛中医学院学报,2003.27(2);62。第十六方【处方】白胡椒9g、血竭12g、郁金9g、制乳没各9g、元寸0.6g、文术9g、猪膀胱1个、大曲酒lOoOg。【制备用】将前七昧药共研细末,和酒一起装入猪膀胱内,用线扎口。将猪膀胱敷于痞块处用带束上,无痞块束肚脐以上,7天后去掉。【主治】月经不调,腹内有痞块。【功效】轻者1次,重者2次即愈。【出处】《祖传秘方大全》。[2]第十七方【处方】蜣螂(牛屎虫、推车虫)1个,威灵仙logo【制备用】上方前一味焙干,微炒与威灵仙共研细末,用酒调成稠膏,纱布包裹敷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感觉有烘灼刺痛时除去。【主治】闭经、气滞血瘀症。【5]第十八方【处方】白胡椒、黄丹、火硝各9go(制备用】共研细,做成三个饼,将脐部擦净后,将饼贴脐上,用手按熨,连续用2~3次。【主治】闭经【出处】沈阳市祖国医学研究所《防治当前几种多发病的土验单方简介》。[4]第十九方【处方】鲜臭梧桐皮2500g,阿魏90go【制备用】先将桐皮煎熬去渣取汁,再人阿魏熬成膏,涂在布上贴腹部2~3天可能下血,如腹内仍有硬块者,再贴1张。【主治】经闭,腹内血滞痞块。[41第二十方【处方】绿矾15g。【制备用】上药炒过,待温贴脐。【主治】倒经,小腹疼痛。【4】第二十一方【处方】白芷、五灵脂、青盐各6go【制备用】_上药共研细末,将脐清洁后,放药3g于脐上。盖上生姜1片,用艾灸,以自觉脐内有温暖为度,2日1次。【主治】痛经。[4]第二十二方【处方】食盐500g,生姜120g,葱头1把或葱白。【制各片j】盐研细,姜切碎,葱头或葱白洗,炒热熨痛处。【主治】痛经。第二节  乳腺小叶增生、卵巢囊肿、功能性出血、盆腔炎及带下一、乳腺小叶增生第一方【处方】炙蜂房10g,没药lOg,清木香10g,全蝎lOg,山慈姑10g,公丁香log.香附10g,白芷log,莪术lOg.乳香10g,郁金10g,当归log,王不留行log,【制备用】将全蝎、乳香、没药、公丁香研极细末,余药研粗柬与麻油1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加蜂蜡50g,松香500g,慢慢收膏。将膏涂牛皮纸上,每贴重5g,用时贴敷患处。【主治】乳腺小叶囊性增生。【功效】经治312例,治愈率为67.3%,总有效率96.8%o吴洪文,陈少卿。散结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广西中医药,2004. 27  (2);57。第二方【处方】芒硝60g,生南星20g,露蜂房20g,乳香、没药各15go【制备用】上药共研细末,凡士林调和均匀,外敷患处,每日敷1次,每次2小时。【主治】乳腺增生。【出处】辽宁中医杂志,1989,13 (9);28。第三方【处方】木香、白芷、乳香各10g,山萘、甘松各8g,丁香7go【制备用】上药共研细末,入膏药敷贴患处。【主治】乳癖。【出处】浙江中医杂志,1985,20 (11.12);513。第四方【处方】乳香、没药各log.大黄15g,冰片5go【制备用】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敷患处。【主治】乳腺增生。【功效】经治38例,均获痊愈。【出处】陕西中医,1982,3(6);41 。第五方【处方】柴胡、赤芍、香附、川楝子、橘核、玄胡、瓜萎、全蝎等12味,等量配制。【制备用】上药共研细末,根据肿块大小取药末100g左右,于锅中炒,置冒烟,加酒、醋各等份以文火炒匀为糊,装于20×15cm的双层纱布内,热敷于肿块上,8小时后再加热再敷,l袋连续用3天。以瘦敷、白天贴为好,经期停敷,3个月周期总结疗效。【主治】乳腺小叶增生。【功效】经治154例,愈45例,显效67例,好转2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1,60%。俞品德,俞兰英。乳癖消外治乳腺小叶增生1 54例。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9,9(1);15 - 16。第六方【处方】乳香、没药、麝香、穿山甲、全蝎、当归、三七、水蛭、冰片、土茯苓、白芨。【制备用】制成消癖膏外敷,同时予以内服中药。【主治】乳腺增生。【功效】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98.33%。陈华琴。120例乳腺增生中医治疗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04,13 (8);544 - 545a二、卵巢囊肿第一方【处方】口服宫宝方(1):海藻30g,乌梅12g,石见穿30g,甘草log.水蛭胶囊10#(单服,每粒含生药0-3g),鸡内金粉5g(冲服),夏枯草30g,威灵仙30g,三棱、莪术各15g,牡蛎30g,水煎50分钟,复煎30分钟。两煎取汁400ml,分二服。外敷离子导人方(2):石见穿50g.红藤30g,败酱革30g,桃仁、红花各15g.艾叶10g,路路通20g,乳香、没药各12g,三菱、莪术各i2g,干姜10g,海藻50g,芒硝15go【制备用】(2)方诸药合加水2000ml.文火煎取500ml,装瓶。治疗时把瓶中药液加热,放人药垫加温至40℃左右,敷贴患侧下腹部,用离子导入仪行导入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主治】卵巢囊肿。【功效】经治40例,痊愈26倒( 65%),好转12例(30%),总有效率95%。徐元山,王桂林,张志龙,等。官宝方配合中药离子导人治疗卵巢囊肿40例临床研究。中医杂志,2002, 43,(8).604 -605 。第二方[处方】大黄、黄柏、姜黄、白芷、苍术、红藤各6g,陈皮、厚朴、红花、防风、香附、乳香、没药各3g,炒艾叶、透骨草、泽兰各12g,丹参9g,天花粉、乌头各15g。【制备用】上药共研细末,用热水加适量白酒调成糊状,装袋内,敷于患处并热熨之,使之保持一定温度。每日1次,每次敷半小时至6小时,每袋可敷3~4次。【主治】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官肌炎等。【功效】经治50例,痊愈16例,显教25例,好转9例。【出处】贵阳中医学院妇科。三、功能性出血第一方【处方】红蓖麻子15go【制备用】去壳,捣烂如泥,贴敷在头顶正中百会穴处(剪去头发),血止后即将药洗去。【主治】功能性子官出血,血热妄行证。[5]第二方【处方】益智仁、沙苑、蒺藜各20g,艾叶30go  .【制备用】上方前三味,共研细末,后一味煎浓汁调药末为糊状,取适量敷满肚脐,上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6小时更换1次,连用5天,可愈。【主治】功能性子官出血,肾阳虚证。【5】四、盆腔炎、带下症第一方【处方】当归、白芍、红花各500g,生地、益母草各240g,川芎、牛膝、丹皮、桂枝、黄柏、黄苓、刘寄奴、蒲黄、桃仁各120g,郁金、艾叶、乳香、没草、血竭各9g,香油5000g,广丹3500g,冰片90go【制备用】除乳、没、竭、冰、广丹外,上方余药入香油浸24小时,置文火上煎至焦,滤渣后,再人乳、没、竭、冰片溶化,熬至滴水成珠,加黄丹收膏,倾水中浸3~5天。用膏时令患者平卧,净温水反复擦净腹部,涂上少量香油,再将膏药温化软后趁热敷于小腹部,凉后再换贴热膏药,反复4次(约l小时),此后留贴1张,1日更换1次,10次为1疗程。【主治】慢性盆腔炎。【功效】救果较好。【出处】《祖传秘方大全》。【2]第二方【处方】千年健10g,追地风10g,续断20g,桑寄生ZOg,川椒log,白芷10g.艾叶30g,羌活20g,独活15g.乳香lOg,赤芍15g,没药20g,红花log,血竭10g,苏木lOg,归尾20g.防风20g,五加皮20g,透骨草20g。【制备用]上药共研细末,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放置纱布袋中,将药袋置一蒸锅内蒸40分钟后,稍凉趁热敷于患者疼痛部位,嘱患者卧床休息30分钟.1剂可反复使用10天,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用3个疗程。【主治】附件炎。【功效】经治80例,痊愈58例,显效1 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出处】田冬云。中药外敷治疗附件炎80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 (4);180第三方【处方】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厚朴、红花、红藤、川乌、泽兰、当归等【制备用】将上药共研细末,分装包每包30~60g。以温开水加适量白酒调药末成糊,装纱布袋中敷小腹或两少腹,并热熨药袋,保持温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热敷l~2小时,10次为l疗程,经期酌情使用。【主治】盆腔炎。【功效】经治盆腔结缔组织炎113例,输卵管卵巢炎132例,输卵管卵巢囊肿及术后粘连73例,分别治愈30例、42例、34例;显效59例、76例、31例;好转24例、11例、7例;无效O例、3例、l例。用药3个疗程以上效果显著。[2]第四方【处方】党参、白术、于姜、炙甘草、牡蛎各等份。【制备用】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酒或醋调成稠膏,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敷7日。【主治】带下病脾虚湿困证。[5]第五方[处方】芡实、桑螺蛸各30g,白芷20g。【制备用】将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酒或醋调成糊状敷肚脐,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敷7日。【主治】带下病脾虚湿困证of5]第六方【处方】丁香3g,广木香3g.吴茱萸4.5g,肉桂1,5go【制备用】将上药共研细末,用酒或醋词成稠膏,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2天换1次。【主治】带下肾阳虚证。【5]第三节  先兆性流  、难产、产后腹痛及其它一、先兆性流产第一方【处方】砂仁、黄芪、益智仁各lOg,鹿角膏20g。【制备用】前三睐共研细末,鹿角膏加水蒸溶化,调人药粉为饼,贴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持续1个月。【主治】先兆性流产,气血虚证。【5]第二方【处方】杜仲、补骨脂各30go【制备用】将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敷肚脐.上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l换,连敷7日。【主治】先兆性流产,肾虚证。【功效】7日胎元即可得周。【5】第三方【处方】白苎麻根内皮适量。【制备用】捣烂,敷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胎安后即可去药。【主治】先兆性流产,血热证。[5]【处方】山药、菟丝子、艾叶各log.阿胶20g。【制备用】前三昧共研细末,阿胶加水适量蒸溶化,调入药粉为药饼,贴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持续1个月。【主治】先兆性流产之肾虚证D【5]第五方【处方】杜仲、白芍各lOg,黄连3g,白糖适量。【制备用】前三昧共研细末,白糖熬水,调入药粉为药饼,贴肚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持续1个月。【主治】先兆性流产、血热证口【5]二、难产、产后腹痛第一方【处方】冬葵子30g.蓖麻子30g,活兔脑1个。【制备用】上三昧共捣一处,贴产妇肚脐上。又方(1)蓖麻子14粒,去壳捣烂作两饼,贴在左右脚心o(2)蓖麻子嫩叶捣敷足心。【主治】难产。【功效】即产。又方(l)治逆产,胎死腹中;(2)可替代催产素、奎宁引产,催产、引产8例,甚优。【注意】产后快速除去敷药。【出处】山西医学杂志,1959.1; 3-7D第二方【处方】葱白60g,姜汁10g,细辛4g.牙皂3go【制备用】共捣烂,调鸡蛋清,敷患处,温灸。【主治】产后腹痛。【出处】《醋蛋治百病》。[z】第三方【处方】陈蕲艾1000g.【制备用】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寒气出,腹痛自止。【主治】产后腹痛。【7】第四方【处方】肉桂、当归、桂枝、川断、牛膝、红花.独活等。【制备用l将上药共研细末,加适量米醋调和制成厚3mm,直径2cm的药饼,敷贴腰2~4夹脊穴,十七椎下;或腰3~5夹脊穴,十七椎下;(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燃艾柱于药饼中心以局部皮肤潮红,灼热感为度,每穴燃3往,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间停止治疗5天。【主治】产后腰痛。【功效]经治45例,痊愈33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LOO%。周亚敏。隔饼灸治疗产后腰痛45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 (2);560三、其它第一方【处方】蓖麻仁30g。【制备用】研细成膏,涂产妇足心口【主治】胞衣不下。【功效】涂足心数分钟胎衣即下,下则洗去药膏。第二方【处方】大麻子(即蓖麻子。编者按)40个,明雄3g。【制备用】共捣为膏,敷双侧涌泉穴。【主治l胞衣不下。【功效】一般敷数分钟,胞衣即下,病愈之后即去掉。【出处】民间传方。【2】第三方【处方】艾条2根。【制备用】用艾条熏足,每晚1次。【主治】胎位不正。【功效】治愈510例,占治疗人数的99,61%o无效2例,占0.39%。【出处】浙江中医学校,1985:(9); 12。[2】第四方【处方】皮硝60go【制备用】纱布包外敷乳房。【主治】回乳。【功效】治愈。【出处】北京西苑医院妇科,傅方珍主任医师验方o[2】第五方【处方】丁香15g,半夏20g,生姜30go【制备用】前两味共研细末,取适量以姜汁调成糊状,敷脐,上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l换,连敷3~4日。【主治】妊娠呕吐。【功效】3~4日可纳食如常。【5]第六方【处方】葱白10根。【制备用】洗净捣烂后加盐少许,煎成饼,贴敷乳房,每日1换,连续贴敷3日。【主治】缺乳肝郁气滞症。[5]第七方【处方】蒲公英15g,夏枯草t5g.白酒l杯。【制备用】前两味共捣烂,用酒炒热,敷乳房,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主治】缺乳肝郁气滞症。[5]第八方【处方】蓖麻子。【制备用】捣烂敷脐下关元穴。【主治】子宫脱垂。【功效l据报道经治356例,痊愈277例,好转68例,有效率96.7%。[7】第九方【处方】蓖麻子10粒。又方(1) 20粒,  (2)  20~50粒,(3) 49粒,加雄黄4.5g。【制备用】去壳捣烂敷百会穴。方(3>分2份,一份敷百会,一份敷神阙。【主治】产后子官下坠。【功效】立收。【注意】收后立即除去敷药。[7】第十方【处方】(1)五苓散加昧;(2)盐、葱。【制备用】方(1)煎服,方(2)台捣蒸热敷熨肚脐,并不时加温不使凉。【主治】产后隆闭。【功效】经治3例在敷服药后25分钟、上小时、2小时依次排尿900毫升、500毫升和600毫升。徐翠芝,李忠荣。五苓散加昧合盐葱熨脐法治愈产后隆闭三则。中国中医急症,2002.11.(1);72。第十一方【处方】大黄30g,芒硝120g。【制备用】研末和匀外敷,配合频谱仪照射,并设单用频谱仪照射冶疗对照组。【主治】妇产科手术后切口愈合障碍。【功效】治疗组治愈率11,19%,显效47.01%,总有效率97.76%;对照组治愈率为3.82%,显效27.48%,总有效率为78.63%。两组差异显著。鲁玲娟,徐雪芬。大黄芒硝外敷结合频谱仪治疗妇产科术后切口愈合障碍。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 (6);23~240第十二方【处方l鲜蓖麻叶240g。【制备用】加水500g煮1小时,乘温用布浸计敷乳上。【主治】通乳。[4]第十三方【处方】蜜一升,和井底泥,泥心下。【主治】妊娠心痛。【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妊娠诸病、心腹腰痛及胀满。第十四方【处方】麻黄半斤,竹叶切l升,石膏末3升。【制备用】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1升,去渣。冷,用以拭身体叉以故布擒头额、胸心,燥则易之。患疟者,加恒山五两。【主治】妊娠伤寒服汤后,头痛壮热不歇。【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妊娠诸病、伤寒。第十五方  、【处方】取灶中黄土,水和涂脐,乾,复涂之。(一方酒和涂,方五寸。叉泔清和涂之,并佳)又方:犬尿泥涂腹,勿令干。又方:井底泥泥心下三寸,立愈。又方:青羊屎涂脐上。【主治】妊娠遭时疾,令子不落。【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妊娠诸病、伤寒。第十六方【处方】烧榛牛屎(宋古本作秦皮、尿),酢和敷之,于则易。亦可服方寸匕,日三o(原著为:叉方)【主治】妊娠水肿。【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妊娠诸病、水肿。第十七方【处方】以牛屎涂母腹上,立出。【主治】子死腹中不出。【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妊娠诸病、于死腹中。第十八方【处方】以盐涂儿足底,又可急搔之,并以盐摩产妇腹上既愈。又方:以盐和粉涂儿足下即顺。《子母秘录》云:盐和胡粉。又方:以手中指取釜底墨,交画儿足,即顺生。【主治】逆生。【出处】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上、妊娠诸病、逆生。按语:妇科之病实乃为生育之类疾也。原发性痛、闭经皆可成为婚后的原发性不孕不育最直接的疾病因素。因为长期痛经的过程可使子宫内膜增生、异位,影响或损害输卵管和卵巢的正常生存与排卵功能。闭经者现代医学认为体内激素平衡失调也,多以激素治疗为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有日:“后天精血水谷生”,“任通冲盛月事行”“不子之故伤冲任……痰饮脂膜病子宫”和“痛在经前气血凝”等。故余以为长期闭经、痛经更可能直接影响和破坏的是生殖器官的生殖功能,使卵巢失去产卵和排卵功能。而这两种疾病现象在当代青年女性中极为普遍,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女性青年就更为广泛,咎起原因大概不外:(1)城市环境因素对青春期少女成长发育的影响;(2)快节奏的生活学习给她们带来由少年无忧无虑到青年的种种选择的压力影响;(3)饮食结构和零食的影响。在上述3种影响中余还是以为饮食和零食对青春期少女,特别是月经初潮和初潮后月经日趋正常的影响最大。成长的烦恼,女孩的好胜争强和无知。她们对月经期保健常识一无所知或置之不理,如冷饮、游泳、吃生食品等均是造成痛经和闭经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内经说:“寒气内客,气血凝聚”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少女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显得特别重要。如其此后看医生找灵药制亡羊补牢”,还不如防范在先。痛经、闭经者,余推荐敷法、佩带法预防和治疗,实实可效七八。宫颈炎、宫颈糜烂中医敷方多多,其中许多不乏为精方、验方、良方,但本章未集其中,园其本属妇外科病,以外敷法(且是腔内外敷法)理所当然,既不涉及其他科属门类,也自然不能在“内病外治”集方中了。本章集得产科方甚少,但确属灵验方,方中之法在胞衣不下方中得到相互验证。小叶增生敷法治疗效高而又方便,若辅以经期前服汤药3~5剂,就更能使敷法获得神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