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后,不少人都出现了“面红目赤、头晕、口臭、便秘”等上火症状,有些人甚至还长了脾气,一点小事搞得心烦气躁起来。专家提醒,入秋后天气干燥,再加之,人的情致在秋季容易变得低落、抑郁,容易助长肝火,导致肝火过旺。 肝火旺,是一种中医病症。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如长久置之不理,容易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发各种炎症。那么,肝火旺盛怎么办呢?需要如何进行调理呢? 肝火旺的症状及危害: 一般来说,肝火旺会导致身体上部有热,具有热发上冲的特点,常见症状如头晕、面红目赤、口腔溃疡、咽干、皮肤干燥、青春痘、耳部疼痛、口苦口臭等症状。此外,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肝火旺还容易引发心、肺、脾胃等问题,常见如心烦气躁、失眠、咳嗽咽干、食欲不振、胃痛、便秘等等。 肝火旺是人体气血调节异常的一种表现,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应及时借助饮食和药物进行调理。 肝火旺应如何调理? 1. 规律作息。起居有时,不宜熬夜、通宵,以免影响肝脏休息和排毒; 2. 心情愉悦。中医认为郁伤肝,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都应该学会及时排遣压力,合理控制情绪,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身体的人和事,尽量保持心情舒畅、愉悦。 3. 戒除不良嗜好。平日里喜欢抽烟喝酒,尤其是经常酗酒的人,应及时戒酒。酒精,不仅会引起肝火旺盛,而且还会影响到肝功能的运转,且长期饮酒还会引发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问题; 4.按摩穴位。肝火旺盛,也可能是人体经络受阻,通过按摩一些穴位能起到疏肝降火的作用。常用有效的去火养肝的穴位,如足三里穴,能起到舒肝益脾、清热安神的功效;三阴交穴,能够起到滋阴通经、益气活血来达到去火养肝、补肝健脾的作用。 5. 适当运动。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帮助改善人体气血循环,提高肝脏的运化能力,改善肝功能,如慢跑、打太极、登山、打羽毛球等,每天坚持45分钟左右即可。 6. 饮食禁忌。防治肝火过旺,饮食上不宜吃辛辣刺激、油腻厚重、 煎炸烧烤类食物,对于助阳壮阳类的食物,如狗肉、羊肉、海鲜等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应注意顺应自然节气,以秋季滋阴养阴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梨、莲藕、莴苣、西红柿、百合、绿豆、蜂蜜、柚子、菊花茶等。 7. 服用中成药。常见的具有泻火养肝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片、舒肝散等,服用时应注意查看进食禁忌及服用时间,避免久服伤正气,导致人体乏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