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美清代版“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

 真友书屋 2015-10-09

  《石渠宝笈》几乎是这个月全国文化圈的关键词了,据说要进一趟宫观赏一眼《清明上河图》需要排上六个小时的队,还不能停留,不能拍照。一幅《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的清代宫廷画家仿宋代《金陵图》,同为清宫旧藏,同样完整记录下的宋代南京城的繁华景象,请朋友们一起观赏!



  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在1765年(乾隆30年),乾隆第四次南巡,偶然得到了无款的《宋院本金陵图》手卷,山川城市、楼阁村居、行商坐贾、街市衙署,风俗地呈现宋代金陵城(今南京)的繁荣。乾隆展卷浏览,兴发出这位“武有十全,文得四库”居安思危的忧患,故执笔写下咏史喻今的《御题宋院本金陵图诗》。


  乾隆中期,经历三朝砥柱经营,已进入繁华盛世,随之而来的是,官场欢奢之风日炽,贪渎之案屡生。乾隆借题《宋院本金陵图》,直述昔宋繁华运渐成梦,今大清盛世,应以史为鉴。三次命旨仿绘《金陵图》,是“游于艺”化为治国之道的经典。以重现史图,隐曲地训众教,以免满清重蹈唐宋之覆,不复衣冠污与离乱愁。乾隆54年乾隆下旨命宫廷画师杨大章临摹宋代《金陵图》,杨大章于乾隆57年完成,而到了乾隆59年,乾隆有分别命宫廷画师冯宁和谢遂两人分别临摹杨大章版的《金陵图》,似乎意在传授给继任者嘉庆皇帝的治世国策。冯宁此图完成于嘉庆年间(乾隆在当太上皇),因此,图上留有“乾隆御览之宝”和“嘉庆御览之宝”玺。


  经过清末的动荡年代,如今原版的宋院本《金陵图》和最早由杨大章临摹的《金陵图》已经散佚,谢遂临杨大章的《金陵图》如今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我们可以找到相关出版,以及不少相关研究资料。而冯宁临摹的这卷在辛亥革命后由溥仪赏赐溥杰以受赏为名出宫,并辗转运至东北长春宫殿,后东北战乱,《冯宁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流至伪满中央银行总裁彭贤之手,得以保存,后辗转流出境外,在流离一个世纪后,它终于现身香港的拍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