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营养专家一起吃饭| 胜利日大阅兵专职营养专家于仁文,走进绿茶餐厅

 桃花背 2015-10-09

作 者 | 小 易 设 计 | 佳 东


于 仁 文
营养配餐师

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专职营养专家、抗战老兵方队唯一指定营养专家。

北京军区总医院资深营养配餐师,中央电视台营养健康节目策划顾问,央视、北京卫视等900余期电视节目营养嘉宾,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营养配餐师资,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营养配餐师》编委,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材《老年营养与保障》编委,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北京大学慢性病社区干预(杭州)课题营养讲师,搜狐健康名博,搜狐美食家大会特邀美食营养专家,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营养配餐大赛总冠军,北京军区'百名技术能手' 。


于仁文老师

此次9.3大阅兵中备受关注的由320名抗战老兵、支前模范、英烈子女组成的受阅老兵方队的唯一指定营养师,负责所有受阅老同志进驻驻地(称为“阅兵村”)期间(约20多天)的饮食营养保障。这支方队中,抗战老兵100多人,平均年龄90多岁,最年长的102岁;抗战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英烈子女不到100人,平均年龄78岁。可以说,这是一项责任重大又极其富有挑战的工作。



这次能够约到于老师一起吃饭,自然不能错过听本尊亲口讲述的机会啦。这餐饭吃了三个多小时,于仁文老师不仅讲了这次大阅兵中,如何帮助老人们改善营养不良、应对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同时又让老人们吃得开心的事,让所有人都直呼听得太过瘾。于老师还传授了许多营养配餐、健康烹调的实战经验,像如何减少油盐,如何增强营养又控制配餐成本的窍门,干货简直不要太多啊,小易密密麻麻记满了三页A4纸!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受阅老同志们是怎么吃的,

可以戳文末“阅读原文”,

来了解《阅兵村里的全职营养师》的故事。

好了,咱们饭局正式开吃!

饭局地点:绿茶餐厅,悠唐广场店

饭局人员:共4人

饭局专家于仁文老师,塑身有效肌肉男,胸肌棒棒哒!!

饭局局长小易,体重正常、运动量较大,食量更大,BMI 20.4

陪吃委员,妹纸:体重正常,运动减脂中

陪吃委员,帅锅:运动量不大,减脂中


专家
点 菜

专业营养

鉴于于仁文老师是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专业营养配餐师兼专业饕客,这回点菜自然要增加难度啦。陪吃妹子和陪吃帅锅先分别点了一道自己喜欢的菜,请于仁文老师在此基础上再配餐。陪吃妹子是浙江人,在绿茶这样的餐厅,忍不住思乡之情来了份牛仔骨炒年糕;陪吃帅锅是四川人,点了一道风味香辣滋味浓郁的古法醋烧鸡。

于仁文老师说,晚饭他一般吃得比较清淡,所以这餐点的也比较素。下馆子吃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蛋白质摄入超标,而主食摄入不足。一餐饭最好是要有个豆制品的,但是因为已经有了鸡肉和牛仔骨,蛋白质已经足够,所以这餐就没点豆腐。主食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来碗面条饺子炒饭就能交待了,而是要尽量选择不油不咸不甜带粗的主食。

于仁文老师搭配的菜单(4人份)


冷菜:椒麻绿豆苗(13元)

主菜:木耳莴笋山药(18元)

香炒广东菜心(18元)

牛仔骨炒年糕(20元)

古法醋烧鸡(29元)

汤羹:老山东疙瘩汤(20元)

主食:绿茶纯手工粗粮馒头(8元)

饮料:菊花茶(28元)

忍不住要说

“这一餐有点不够江浙菜典型嘛”

嘤嘤嘤~

面包诱惑菠萝油条虾绿茶烤鸡/烤肉/烤鱼

鱼排绿茶饼菠萝包泉水蛙炖猪脚

都去哪儿了?!

不急不急

先听听于老师是怎么说道的


椒麻绿豆苗
冷 菜


菜一上桌,于老师就吐槽:这根本不是绿豆苗,明明是黑豆苗!整粒黑豆不好消化容易胀气,还会有植酸问题,而经过发芽变成黑豆苗之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而且黑豆在发芽之后,矿物质钙和维生素C的含量大量增加,营养比黑豆更好。

陪吃帅锅对绿豆苗的椒麻味大呼过瘾。于老师说,椒麻味不但能起到开味的作用,还能去除绿豆苗的青草味。

额外支招/ 冷菜,并不是咱们下馆子时的重头戏,点它的主要意义,一是开开胃,二是把主菜里边最可能吃不够的东西吃够了。冷菜完全可以不点嘛(留更多空间吃主菜),如果点了杭州酱鸭、卤鸡爪、口水鸡,就容易和主菜的食材重复冲突;点的话,建议还可以选择西湖藕韵、大拌菜、麻酱油麦菜等更家常一些的素菜冷菜,平衡一餐结构。


木耳莴笋山药
主 菜


于老师点评:这道菜的食物多样性做得不错,木耳、莴笋、山药搭配在一起都清淡爽口。焯水、清炒、勾芡——简单的三步烹调方法,更好的保证了食材的营养。一般在外就餐很容易谷薯类不足,而这道菜利用薯类(山药)入菜,使营养更容易均衡。


香炒广东菜心
主 菜



“我的叶子哪儿去了?!”

菜一上来,于老师就开玩笑地惊讶到——原来这盘菜把菜叶子都摘掉了,只上了菜杆子。菜心的营养价值很高,不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其中的钙含量也很高。“菜心的钙含量超过牛奶,而且钙和镁的含量都很高”,这样就对骨骼健康更加有益,但是菜心的营养物质大多数都在叶子里, 这盘菜却把菜叶都丢掉了。不过也有亮点,这样的炒法刀工少,不但油粘得比较少,营养素流失也更少。

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实验室曾证实,馆子里一道炒绿叶菜上能粘25克的油,已经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一个人一天食用油量的总和。于老师说,炒菜的时候放太多油其实也不好操作,这样勾芡容易上不去。但是有的厨师为了让绿叶菜油亮好看,会在勾完芡后再淋一勺明油。(在场两位要减肥的小伙伴听了觉得好可怕,看来本来以为清淡的炒青菜也不能随随便便的点,放开肚皮吃啊……)

额外支招/ 大部分青菜都会有草腥味,而聪明的厨师有很多对付它的方法。比如厨师炒青菜的时候就要有“锅气”,也就是锅的加热温度要高,这样能除去草腥味。烹调中广泛运用的另一个去味办法是,加入香料。一般做青菜蔬菜类,要放蒜,做海鲜类,要放姜。如果是新鲜的清蒸鱼,只要放葱姜就行,但是葱要晚点放,否则时间长了会有烂葱味。


牛仔骨炒年糕
主 菜


“这也是个主食入菜的例子。”

于老师说。年糕是升血糖指数很高的食物,如果有糖尿病的人尽量不要吃。但是这道炒年糕里加入了牛仔骨,蛋白质和脂肪的加入减缓了血糖升高,糖尿病人也可以适量吃一点了。遇到非要吃点年糕不可的时候,糖尿病人是可以选择这样的年糕吃法的,其它“主食入菜”的选择也是同样道理。不过这道牛仔骨炒年糕的能量不低、碳水化合物也不少,吃了这道菜就要减少主食的量,比如少吃半碗米饭、或不吃米饭。

额外支招/ 点“肉”菜的时候,有个很能考察出肉好坏的点。一般,优先点肉丝,其次点肉片,再其次点肉丁、肉块、肉丸子等。这是因为,越是不太新鲜不太优质的肉,越不容易切出好看的肉丝的样子,而只能凑合切个块,或者直接剁烂做丸子。


古法醋烧鸡
主 菜


“这道菜看上去糖和油都没少放,能量不低啊!”

菜刚上桌,还没动筷子,于老师就说。“您怎么看出来的?”小易颇感惊呆。于老师接下来解释道,这道菜看上去红红亮亮,肯定是加了不少炒的糖色,目测这盘菜就有50~80克糖。另外这明晃晃的外形,看来油也是没少放的。为了平衡,这道醋烧鸡里面有醋和不少干辣椒的刺激,糖一定不会少放。

“如果对原材料的质量不敢保证,就不要点这个菜”,于老师说,这样浓重的调味,虽然迎合了许多人的味蕾,但是完全遮盖了食材的本味,已经吃不出食物到底什么味道了。还是清蒸清炖这样的烹调方式,有利于判断食物的新鲜程度。——本来陪吃帅锅大爱是这道醋烧鸡的味道的,听了于老师的点评就没敢放开吃,最后鸡肉还剩下了半盘。

额外支招/ 相似道理,下馆子吃鱼也最好要清蒸的。而比如特色的西湖醋鱼、鱼头诱惑、绿茶烤鱼、麻婆鱼,只是吃个特色重口味就还好,不然就要慎点。那要怎么判断吃到的海鲜是否新鲜?如果吃水煮鱼这样的鱼片做的菜,要知道活鱼的鱼片煮好后是卷起来的;而新鲜的虾,煮好之后尾巴是半展开的,而不是紧闭的(下次记得观察下推荐菜的“豉油大虾”)。


老山东疙瘩汤
汤 羹


于老师是山东人,很自然地选择了“老山东疙瘩汤”,说起山东疙瘩汤里的各种海鲜,听得我们直流口水。然而,可惜,且可预料的是,咱们“江浙菜餐厅”的这道“老山东疙瘩汤”,有点谈不上用料,里面只有点虾皮……

额外支招/ 特色的“汤羹煲炖类”的选择,还是很多的。菜单上面,没有被“翻牌子”的筒骨煨汤、排骨煨汤,应当是优选。尽管筒骨和排骨的脂肪含量一点儿不低,也比较不适合晚餐时间、减脂人群选择(没被选的主要原因),可这是地道的江浙人民的家常最爱,鲜美不在话下。


绿茶纯手工粗粮馒头
主 食


于老师点评:胃不是太好的时候,尽量吃点发酵的主食。面粉在发酵之后,去除了植酸,避免了其对矿物质的拮抗反应,有利消化吸收。同时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也增加了。但是这道粗粮馒头根本吃不出来有多“粗”,和面的时候“居然”还加入了红糖(居然居然居然!看于老师一副震惊脸),面团整出来都是黑褐色了。再加上表面还刷了一层红糖浆,并不算一道特别合格的健康主食。

(可是浙江妹纸忍不住要说两句“公道话”:这个红糖馒头,真的是家乡特色,难舍记忆,属于“古早味道”,再不符合“健康”和“粗粮”,依然是真爱……)

额外支招/ 喜欢甜口的朋友,可以选择的主食自然还有热门推荐的“绿茶饼”,不过要提醒的是,它的用糖量并不少,更应该算作甜品点心,不宜多吃;如果是要更贴近江南口味一些,可以选择酱油炒饭、招牌烩年糕(各种年糕)、石锅沸腾饭。有一种更小众、更健康的选择是,不!要!主!食!点一些可替代主食的菜,像自磨青豆泥(青豆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都很棒),小锅土豆,土豆牛腩的土豆,菠萝油条虾的油条,蓝莓山药的山药。


菊花茶
饮 料


吃饭的时候,当然要搭配清淡无味的饮料才能品出菜肴的滋味了。餐厅里无糖的饮料只有菊花茶和绿茶两种,绿茶咖啡因含量略高,晚上喝绿茶有可能影响睡眠,再加上已经进入秋季,不太适合喝绿茶了。所以就选了不加糖的菊花茶。

额外支招/ 咱们可以喝白开水……


吐 槽

吐槽下餐厅布局的一个小设计细节:就是开水是需要自取的,不会给每个餐桌设水壶,水杯又比较小,也不会有服务员上来服务;然后,,自取水吧往往只有一个,餐厅整体环境有比较大,许多顾客懒或者不愿意一直走来走去地取水,那么绝大多数都肯定会点饮料了。想坚持不喝或少喝甜饮料,现实实现起来就是有这样的“利益性”小障碍。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