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华 总是与阴历八月十五相关,中秋节,赏桂吃月饼。然而,中秋节已倏忽远行了,这里仍有泠泠的桂花香,有时是一波一波地涌来,有时是丝丝缕缕地缠着你……而老李说:“你冷天来呢,这里仍然是桂香遍野流!” 说得好有诗意! 此刻,我在这个桂花园里漫步,一面面招风旗,红红绿绿,黄黄白白,诗意蓊郁了旗帜。 “月缺霜浓细蕊干/此花元属玉堂仙”——苏轼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朱熹 “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李商隐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 “月宫幸有闲地田/何不中央种两株”——白居易 你看,写《卖炭翁》的老白见了桂花,也涌起了何等浪漫的情怀! 栽了四百多亩的桂花,共九万余株,规模之大,上海市郊之魁无疑。仅丹桂就占地70亩,有8000株。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品种也全。也许与气温有关,阴历九月了,丹桂依然开得很是灿烂,泠泠的花香流淌着,飘逸着。园主老李陪我在园中散步,絮絮叨叨的话语里也浸洇了桂花的香韵。 被叫做“老李”的李根长今年52岁了。40岁时就来这个与江苏太仓毗邻的嘉定朱家桥乡野种植桂花了。安徽人,在上海市属企业折腾了一阵,又在做外贸生意中积聚了资金,从2003年开始将所有的钱砸在了桂花园里,足有2000多万!而现在就凭着销售桂花黄酒、桂花葡萄酒、糖桂花,桂花园里自养的鸡、蛋等,还有闻名而来的桂花食府(农家乐)的食客,维持着生计。 十二年,园中有路了,有鱼塘了,有树中插种的各种时鲜蔬菜,有厕所了,有茶室了,还有标识着“吴刚”、“嫦娥”、“玉兔”之名的充满乡野情趣的木结构小屋……做着“桂花梦”的他说:“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停车场太小了,吃饭的地方还太小,如果在树干上搭几间腾空而起的房子,让城里人来了住在树上,岂不更好……”他是学数学的,后来,硕士论文是关于运筹学的。而前年攻读博士,专业是有关管理学的,导师是复旦大学的,80多岁了,在澳门开课,因此每个月老李要去澳门一周……有人戏称他是做着大学问的农民,他满足地笑笑,表示接受。 “你这样何时才能收回投资啊?”对于这个大都市里的“种桂人”,我提了个很不在行的问题。 黑黑的脸膛,魁梧的身材,是安徽汉子,更像东北汉子,说话却是细声细气:“我选中这块最适宜桂花生长的高亢地,又在十多年种植中积累了经验,如今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如何经营、管理好目前市郊可谓最大的桂花基地,休闲,绿色、环保、健康,惠及上海的市民——这恐怕是最大的收获了。” 他好像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又好像回答了我的提问。“我这里,冬天也有桂花香的。”他再一次对我说。“此话怎讲?”我说。“你想想,金桂、银桂、丹桂三百多亩,香了一个月,两个月了,而当它们香销韵落的时候,近百亩的四季桂依然开着呢!四季桂花朵稀,香味淡,但上百亩四季桂一齐绽放着,那还不是香韵袅袅,不绝于园么?!” 哦,冷冷的天,也有泠泠的桂花香,信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