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五行的乘侮规律|五行|乘侮规律

 医道无涯 2015-10-09

五行中因偏盛偏衰则产生了乘侮的关系。《命理探原》引徐大升语:“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弱。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衰遇火,必见销镕;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水弱逢土,必为淤塞;土衰逢木,必遭倾陷;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乘,《康熙字典》云:“胜也。”《周语》云:“乘人不义,凌也。”意谓五行相乘是乘胜、乘袭、消灭的意思。它又分为两方面,乘我者为夭,我乘者为折。例如火弱逢水,必为熄灭,以乘我者为夭。又如木能克土,土重木折,以我乘者为折。侮,《集韵》云:“慢易也。”《扬子方言》云:“侮,贱称也。”意谓五行相侮是轻侮、卑贱、浊晦的意思。它又分为两方面,侮我者为浊,我侮者为晦。例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为侮我者。又如火能生土,土多火晦,为我侮者。

由此可见,五行的生克制化,反映着事物发展的正常关系。相乘,就是乘虚而袭之意;相侮,就是恃强凌弱之意。相乘和相侮,都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的太过或不及致使制约超过了正常限度,事物之间失去正常协调关系的反常现象。对此,《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寡于畏也。”意谓相乘就是五行相克过极的一种异常变化,即所谓金弱遇火即销镕,火弱逢水为熄灭,水弱逢土为淤塞,土衰逢木必倾陷,木弱逢金必砍折等关系。在中医学中的脏腑关系中,肝旺脾虚,便有倾陷之灾,出现纳差、腹胀、便溏诸症。肺虚心旺便有销镕之危,出现咯血等虚损疾病。在运气学说中则表达为木为发生,火为赫曦,土为敦阜,金为坚成,水为流衍。五行相侮,是指五行反克的一种异常变化,即所谓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灼;火能克金,金多火熄等关系。

五行乘悔的理论主要用以说明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例如,五脏外应四时,所以有六气发病的规律,一般是主时之脏受邪发病,但也有所胜和所不胜之脏受邪发病的。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又如五脏病的传变,也常依循生克乘侮的规律相传。对此,《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于肝,名曰肝痹……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肺传肝,即金乘木;肝传脾,即木乘土;脾传肾,即土乘水;肾传心,即水乘火。这就是依据五行相胜的规律而传变,也就是所谓“传其所胜”。它如五行学说的乘侮关系,还用来预测疾病的预后。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这种根据乘侮之所胜、所不胜来推测疾病预后的方法,在《内经》中有很多记载。

更多中医动态,请下载古方中医药报客户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