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凌宗伟:从学徒工到教书匠——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

 心上耕田 2015-10-09
点击上方语文学习可快速关注


凌宗伟


从学徒工到教书匠
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


我今年57 岁了,三十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一个教师的职业生命,大概需要经历从学徒工到教书匠的过程。这当中,我的体会是:不谦卑学徒,就难以出师;不潜心修炼,就不可能成为技艺精湛的匠人。


研究教材和学生是教书匠的

基本功

想成为教书匠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教书匠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恢复高考那年,我被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师班录取了。刚恢复办学,没有教材,只有老师编的讲义,我们的古文老师和古汉语老师是一对夫妇,他们很喜欢我,一旦在刊物上发现了什么资料,尤其是古汉语方面的,就会给我看,就这样,我养成了抄书的习惯。十个月的中师学习生活,我抄录的资料超过了一尺高,在后来参加高师函授的时候,两个半小时的古汉语考试,我只考了半个小时。哪个例句在书上的哪一页、第几行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个读书、抄书的习惯,为我日后做语文教师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在做实习教师的十个月和正式做教师的最初几年,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教材必须研究透,教案必须背得滚瓜烂熟,进教室不带备课笔记,只带一本教材、三支粉笔。上文言文,教材也不带,课文也是背熟了的,我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好老师”。现在回想起来,背教材、背教案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教师问题在哪儿?在不能独立备课,不能独立命题,做教师的已经无所谓专业技能了。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技能不就是独立研究教材,独立编写教案,独立编写试卷吗?如今我的学生聚会,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上语文课不看教材、不读教案,也基本不布置课外作业。


关于研究教材,我曾写过《还是要研究教材》《语文教师要有“硬读”的功夫》等文章,我坚信如果一个教师坚持独立研究教材,独立备课,独立命制试卷三至五年,八年十年以后,是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书匠的,也是可以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认识的教师的。


想成为教书匠,仅研究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研究学生,因为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西方学者唐纳森在《大脑的发育》中写道:“在儿童生长发育中,在身体和心智方面,都是不平衡的。因为生长从来不是一般的,而是有时在这一点上突出,有时在另一点上突出。各种教育方法,对天赋能力的巨大差异,必须认识到生长中自然的不平衡的能动价值,并能利用这种不平衡性,宁有参差不齐的不规则性,不要一刀切。”


课堂确有无穷的韵意,它的发展更是无法预测。课堂中那些知识、技能、价值观,从更人性的立场看,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心灵体悟到的,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比如,冰心的墙角的花,我们认为它孤芳自赏,有学生则认为它信心满满,独立自强;我们认为孔乙己是迂腐的,有学生则觉得他是值得同情的;我们觉得神的一滴是关乎自然的,有学生觉得不仅如此,还有生命和心境……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学生视角,就不可能在学生立场理解他们的见解。


“皮厚”是教书匠的基因

想要成为一名有绝活的教书匠,皮不厚是不行的。


我最初工作的石南初中是一所当地名气很大的学校,是恢复中高考以后,全南通县考小中专人数最多的一所学校。县领导、教育局领导的子女大多在这个学校上初中,来参观学习的相对就多一些。许多老师不愿意让来访的人听课,于是就抓住我,每次听课都会来听我的。这样一来,我的压力和麻烦就来了,如果听课的老师发现这次听你的课你是这样上,下次听你的课你还是这样上,不就没悬念了吗?于是每次被听课,我就会去石港中学拜访我的那些高中语文老师,向他们请教,从他们那里得到启发。


1987 年8 月,我由石南初中调入石港农中。两个月后,我的师傅——省特级教师、县教研室副主任兼中学语文教研员在深入考察、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决定让我在南通举行的“钱梦龙语文教学与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上一节学习钱梦龙老师的汇报课。大概就是这堂课决定了我以后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方向。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师傅当时对我讲:学习钱梦龙不是模仿钱梦龙,主要是学他的思想,学他的艺术;如果只是模仿钱梦龙,你就不是凌宗伟了。我更清晰地记得,这是我第一次在体育馆面对上千人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是前所未遇的一次挑战。


上课前师傅打趣说,除了钱梦龙老师,还有六县一市的优秀教师先后上课,你还得像歌星唱流行歌曲那样,拿着话筒边上边“唱”;但不管怎么样,你要记住,你是农中的老师,上得好固然好,上得不好也不丢面子。师傅这句打趣的话给了我莫大的勇气。要不然,课上到中途突然断电了,话筒不响了,我还真不知道如何应付。于是我干脆扔了话筒,凭着学生的合作态度和行动,凭着我的大嗓门将这堂课上了下来。结果钱梦龙老师在评课的时候,送给我八个字——“功底深厚,备课精细”。师傅特别高兴,说:“这八个字好,它说明,你是凌宗伟,不是钱梦龙的翻版。”现在想来,那时师傅的认识是很高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教学本身就是个性化的,是不可以复制的。


皮厚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要顶得住压力,扛得住打击。别人来听课,总有他对教材和教学的想法,难免会让你下不了台,这时候,就看自己扛得住扛不住了。记得有一回,县里要组织教学比武,得一等奖的可以加一级工资,谁都想出线啊!先是一校一校地选拔,然后是一个学区一个学区地较量。我们石港学区,比赛的时候,留了一个悬念,初定了两个人,说是还要比一下。这不是吊人胃口吗?第二轮就在我们学校进行,两个人上下来,还是无法定夺。权衡来权衡去,最终放弃了我。理由就是,我的课没有章法,最让人纠结的是,这权衡的过程就在你的耳边进行,皮不厚一点,能撑得住吗?


阅读是成为好教书匠的必由之路

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阅读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的必由之路。每每说起我的成长,我总会想起第一次参加全县语文教师教学比赛的场景。那一回虽然得了一等奖,但是看到参赛的同龄人说起教学总是一套一套的:苏霍姆林斯基怎么说,赫尔巴特怎么讲,卢梭怎么看,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于是我痛下决心,开始潜心阅读。读杜威,读洛克,读苏格拉底,读康德,读弗莱雷,读勒庞,读托夫勒……这些年我读的书不下几百本,涉及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哲学、哲学以及大数据等,写下了近三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我以为,阅读的背后有一扇门,透过这扇门,我看到了外面无限精彩的世界。只有充分地阅读,才可能理解教学,理解教育。


我习惯采用批注式阅读——边读边画,边读边想,边读边写。我读过的书,大多写满了我即时的评注与反思。我以为批注式阅读的好处在于以读促思,以思促改,以改促写,边写边读。如果读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筛选,没有判断,没有问题,就变成了一块海绵,只有吸收,甚至有时还会漏掉。然而读了、想了,不付诸行动,最多只可能成为理论的巨人;只有当你付诸行动了,理论才可能成为你的认知和经验;有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与人分享,还可以帮助自己对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写的过程会促使我回过头来再读,甚至驱使我去读更多的书籍。


当我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那些智慧的言辞联系起来,看起来深奥的经典,也就不那么深奥了。慢慢地我们也就有可能变得智慧起来。如果你用心读了一本经典,那么有可能所有的教育经典对你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教育的本质在那些智慧之人的认识里是相同的,只不过表述方式不同而已,或者说是立场不同,角度不一。一本读透了,再思考其他相关的观点和相左的观点,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我的另一个阅读习惯是,同一时间读好几本书,读的时候将这些不同的书的相关内容有意无意地串联起来思考。俗话说“功夫在诗外”,教师只读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即生活”,教师还是应该尽可能多地涉猎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书籍,视野开阔方能应付自如。当然首先是教育经典,其次是教育哲学经典,再就是文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和宗教类的书籍。天下的书那么多,我们不可能也没有精力读完。所以我选择读经典。有些书我会反复读,有些书我只是浏览,遇到与之相关的问题,再找出来参照比对。


大量的阅读,长期的践行,及时的反思,使我越来越明白一个匠人不仅要能沉潜,还要善于反思,更要甘于坚守。在这个模式涌动、山头林立的语文世界,如果不能跳出学科看语文,不能跳出教学看教学,不能跳出教育看教育,那就会因新奇而浮躁,进而迷失方向。


“匠心”还在于分享、修炼与提升

我以为,一个好的匠人,是需要自觉修心的。匠心独运,好的匠人是深知“ 匠”与“ 心”的关系的,所谓以“匠”修心,以“心”炼技。强调的就是一个“心”:心态、心胸与心境。这背后要的是激情,是坚持,当然还有分享。


就语文教学而言,应该把它放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来认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要解决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还要解决让学生通过学习而更好地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问题。要实现“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就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将师生的生活实际、课外阅读所获得的间接经验引入教材,将书读厚。


我喜欢及时与他人分享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收获与乐趣。当我遇到困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寻求帮助;我有所感悟的时候,也会迫不及待地告诉我远近的朋友,并谦卑地请他们指教。我不仅会在自己的博客、个人网站、QQ 空间等媒体平台介绍我的所行、所读、所思、所感,更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远近的同道探讨当下的教育与教学。我会及时地将我的实践、思考形成文字让更多的同仁分享。


我深知,个人的见识往往有局限性,唯有广泛的交流才可以触发我们的深思。我常从别人那里获得很多启发。比如他们最近在读什么,思考什么,研究什么。我的许多阅读与思考就是在各路“神仙”的启发下开始的。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事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由于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乃至遗传因素的差异,其需要是大不一样的。现在的教育为什么要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子、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衡量教育的对象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意识到,拘泥教案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更不是理想的教学,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的教学应该是不拘一格的。


我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对语文、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一个匠人能做的不是要改变别人的技术,重要的是要磨炼自己的技艺。因此,这些年来,我坚持将阅读、实践、思考、总结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研究的文章力求做到:找不到理论依据的不写;没有具体教学实践印证的不写;凡自己提出的观点,就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坚守。我主张“遇物则诲,相机而教”,我的教学就力求立足当下,立足生活;我坚持语文教育是立人的,我就努力让自己立起来,不人云亦云,并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我认为语文教学是教会人能听明白、看清楚人话,能说、能写人能明白的话的一门课程,我的课堂,就坚持用学生能够听明白、看清楚的语言来教学。


遗憾的是,现在愿意做学徒工的已经很少了,甘于做匠人的更少。我虽经三十年磨炼自觉还没有达到教书匠的境界,许多时候,还是沉不下去,还会心浮气躁。于是,我尚没有练就属于自己的绝活。假如再给我三十年,我想,我会更虔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