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101:你学的专业会有更好的未来吗?

 汕头能率 2015-10-10

开学后我的微信“秋夜青语”又新增了很多大学新生订阅者,很多新生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秋叶大叔,我是读XXX专业的,听说我这个专业很难就业,大叔您觉得我这个专业有前景吗?


类似的问题很多,干脆我今天写篇长文系统谈谈我的看法,希望本文会让你觉得脑洞大开。


前一段时间某学校经管学院搞专业分流,也就是大二你可以选择你要就读的专业方向,结果经管学院的女孩子80%选择了“会计”专业。这让我的一个老师朋友很郁闷,因为他所在的“市场营销”方向专业勉强凑足两个班,还是做了诸多说服工作才招到的,再这么下去一个班也招不到的话,他就得下岗了。他问我:“难道未来不是各行各业更需要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吗?”


我也一直很奇怪,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选择学“会计”?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



秋叶观点1:

凡是流程型工作,无须人工判断的工作

在未来都会逐渐被电脑取代



我们传统的会计还需要核对票据,粘贴票据,合并报表,做应对不同审计要求的财务报表,以致我们在《和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课程里面还专门讲了一节课:如何收集和粘贴发票


我不知道有多少大学生知道,电子发票、电子消费凭证已经开始应用,而且在某些单位已经开始认可电子发票入账。


我不知道学会计的孩子有没有了解和思考过一个问题:电子发票的普及对会计行业会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当所有的交易信息都电子化以后,对会计行业会意味着什么?


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企业叫华为。华为现在是一家世界级的企业,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业务。这样的跨国企业是如何解决自己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过华为成立了多个区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的各种报销票据(这只是财务中心的很小业务)统一交给对应区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然后华为的共享服务中心把很多业务都外包出去,比如票据粘贴扫描。


利用信息化系统,加上专业的共享服务中心,华为用很少的人就支撑了全球超过1000亿美元的业务,他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会计。


这是个案吗?在宝钢,海尔,平安这样的企业,也都成立了这样的财务共享中心。


宝钢的财务共享中心成立于2009年,到2014年宝钢共享服务中心人数为235人,支持宝钢集团钢铁主业的会计核算业务,覆盖范围达到其70%左右的收入,基本覆盖了钢铁主业的所有成员企业,覆盖以上海本地企业为主的68家单位,也对外地企业提供服务,并为一家在香港和另外一家新加坡的公司提供服务。


你们注意到了吗?一个成熟的共享服务中心,不仅仅可以支撑自己企业的会计业务,还能为别的公司提供专业服务,做到这样体量的会计业务,他们只需要235人!


在宝钢、华为财务共享中心,还有一个工作量非常大的业务是税务单证处理,里面都包括一个扫描中心,由人工传递各种票据至扫描中心;生成会计档案后再将所有的原始单据传递至各单位存档备查。


这个扫描中心是目前财务共享中心难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的堵点,要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处理效率,那么原始票据电子化就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嗯,我说的就是在十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把提供电子发票作为报销第一凭证,所有的财务流程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上只需要很少的人就可以搞定,而且按照统一会计标准设定的财务流程,可以完全外包给专业团队处理。


那么我也想请教一下学会计专业的孩子们,如果整个业务都可以外包,你们的岗位还安全吗?


你们甚至可以问问你们的大学老师,他们听说过华为这些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吗?或者知道这样的共享中心是怎样运作的?


别问我是怎样知道的,我的专业是机械,现在教的是机械制图。我倒是建议你们这些学会计专业的孩子,有空可以搜索“大企业简称 财务共享中心”,如果学校所在城市有这样的财务共享中心,争取去他们的外包公司去实习一下,看看大叔是否在骗你们。


说到财务共享中心,实在是太专业,我就说一个你们都知道的行业——银行。


传统的银行需要柜台业务,柜台的出纳那是一个容纳了巨大人口的就业岗位,对吧?


对个人而言,银行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存款(有利息),转账(方便),借贷(能解决资金不足的周转问题)。


现在有了支付宝、分期乐这样的产品,钱放在支付宝也有利息,转账不要手续费,借贷也可以马上通过网络审批搞定,不需要花时间去银行,也不需要排队,真的很方便。


我的问题是如果国家有一天真的给支付宝一张名正言顺的银行牌照,广而告之,你还会去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柜台办理业务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会,那么你觉得再过十年,银行还需要那么多网点,还需要那么多店面服务岗位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需要,那么你觉得再过十年,学银行专业的孩子,会不会遇到下岗再就业问题?


再次提醒一下大家,秋叶大叔的判断标准是:



秋叶观点1:

凡是流程型工作,无须人工判断的工作

在未来都会逐渐被电脑取代



政府里面的公务员会不会变成流程型工作?有的岗位会,有的不太容易。


那学机械、学电子,学自动化会不会变成流程型工作?不太容易。因为设计的过程是电脑目前无法替代人的思考。


那学计算机专业好不好呢?这可不好说,现在很多计算机程序已经可以由电脑完成编程,你得确定你学到的技术水平要超过电脑编程能达到的质量。比如在机械制造行业,数控机床的加工代码就是由电脑依据图纸自动编程的。


还有一个问题,未来几乎所有的理工专业都需要掌握一定水平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比如你想研究机器人,那么会计算机编程在必须的。


这就带来我对专业判断的第二个观点:



秋叶观点2:

凡是工具型的技能

都会成为其它专业的通用技能



这么说吧,我不认为我们国家需要那么多计算机专业人才,我倒是觉得我们国家的理工类,社科类专业学生需要大量培养计算机使用能力。


都说“科技要和人文结合”,“传统行业要互联网+”,那你的专业前景和你是否准备让自己成为一个复合技能型人才就很有关系。


这就好比我不会认为“英语”这样的专业好就业,因为这是一种通用语言技能,你学什么专业,你都应该掌握英语。


当然如果你现在凑巧就读这样的专业,一种好的选择就是你再辅修一个对计算机,对英语有很高要求的专业,这样才是对你未来的好投资。


比如会计,虽然不是通用技能,但考虑到未来工作可能会被替代的可能性,去辅修一下人力资源这种无法被电脑替代的专业,会给自己增加很多就业的空间。


很多“万金油”类型专业的大学生,其实需要很强的自制力去学习其它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否则你们将来就业会遇到麻烦的。


但仅仅把思考停留在这个层面还不够,国庆长假期间我约了几个大学老师一起聊天,我们聊到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科技的进步对当代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谈到了Uber,很多人已经用到Uber的打车服务了,比打的的体验好多了,甚至还有价格优惠。


问题是几乎全世界的政府都在出租车行业压力下抵制Uber,虽然我们认为从长期看来,这是一件然并卵的事情。


那为什么全世界的执政者要做和趋势对抗的事情呢?他们果然是傻吗?


在武汉这个城市,有将近3万人从事出租车这个行业。他们中很多人是一台车养一个家庭。如果Uber火爆,他们的饭碗就会出大问题。所以很多武汉的士谈起Uber,都说我们开出租的最恨这种开专车的,我们见一部砸一部。


为什么要搞得这样深仇大恨?


关键问题就在于,出租车司机不开车,他们的职业技能缺乏迁移能力,除了开车,他们还能干什么?


低端的服务行业,卖体力的行业,都人满为患,他们进去没有年龄优势,没有技术优势,也没有本金投入。


很少有人想过,像Uber这样的公司快速成功,会给一个行业最底层的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影响几千甚至上万家庭。Uber的成功,是建立在他们这群人彻底失败基础之上的。


过去的年代,社会的变化是很慢的。木心老先生有一首诗叫《从前慢》,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很多行业的科技进步,会导致大量行业底层人员失业。机器人普及会导致低端工人失业,计算机系统普及会导致低端出纳,会计,客服人员失业,电商行业普及会导致很多地面店倒闭...


不是说这个社会会创造出更多的高科技的,服务型的岗位来容纳就业人口吗?


问题是低技能的人无法马上从事高科技的服务型岗位。这些人要重新适应社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政府为他们提供免费培训,你觉得一个开出租车的司机,能通过短短半年学会心理咨询?学会做律师?学会当医生?或者做一个老师?


他们本来收入就低,更麻烦的是,他们的知识结构是整体落伍于时代的。


他们的下岗不仅仅是一个能力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怎么破?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说尽量让自己,让自己的孩子不要沦落到这种地步。


这就带来我对专业判断的第三个观点:



秋叶观点3:

最重要的专业能力培养

是培养你快速升级知识结构的能力



还是说一个大家都有感觉的案例。


在中国,很多人习惯现金消费。但是在美国人自己用现金,20美元已经算是大面额。老板一般看到百元大钞是不太愿接受的,倒是小偷强盗会格外中意。


根据CreditCards.com2014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18-30岁的年轻人买东西时不喜欢用现金支付。这个群体中51%的人习惯刷卡支付款项,即便支付金额不到五美元,他们也还是喜欢刷卡。甚至有专业人士大胆预言,待零零后完全成年之时,将变成完全移动设备支付的时代。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接受这个观点:未来将变成一个完全移动设备支付的时代。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未来的支付场景是这样的,哪些岗位会出现麻烦?


商品可以通过自动读取RFID获得数量和价格信息,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算出单价,手机一刷就可以支付,然后账单会自动记录在你的消费系统,发票可以变成电子单据去报销。


那收银员工作真的可以取消了,在日本和韩国,这样的“无人售货店”已经很多了,也可以极大缓解年轻人变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一旦这种技术快速普及,我们别担心普及的速度会很慢,想想从移动手机到智能手机,才花了多长时间?——不过是三年就全民普及。


这些下岗的收银员的技能能迁移到哪个行业?——复杂销售,不行。简单会计,不行。只能去做家电、服装、化妆品的导购,问题是这样的行业低端竞争就业人群也够多了。那做高端定制顾问?这又需要你全面学习。


你如果相信未来将变成一个完全移动设备支付的时代,你已经可以预见到哪些岗位就业人员会遇到大麻烦。


他们过去赖以生存的技能难以通过简单培训就升级到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


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我们大量抱怨现在的高等教育质量,但依然不得不要孩子去读大学的原因,大学可以让一个人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人。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要学会结构化提问,结构化思考,结构化输出的能力。


很多人佩服我做PPT,其实不是佩服我的PPT设计水平,这方面比我强的人比比皆是,而是佩服我能把一个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话题讲得相对通俗易懂的能力。这背后就要感谢我通过大学科班训练和工作实战磨练学会的结构化思考能力。


当然,很多孩子的确不知道——怎样才能看出一个人有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结构化思考能力?


其实答案很简单,最重要的不是你现在学习什么专业,而是你需要掌握一门新的专业技能的时候,你能否

1.通过搜索、对比、分析、归纳后了解新专业的知识?

2.用别人能看懂的方式介绍给他,并且确保他明白?


大叔,你说得还是太抽象,我还是听不懂,能不能说人话?












嗯,那我说简单一点。


你会做PPT吗?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