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产出翡翠的国家有缅甸、危地马拉、日本、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而国际珠宝市场上用作珠宝的翡翠主要来自缅甸。可以说,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好的翡翠玉石仅产于缅甸。 缅甸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缅甸历史上就有“黄金地”、“珠宝国”的美誉。缅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土地肥沃,缅甸是有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缅甸人民淳朴善良,是虔诚的佛教国。 从明朝至今的600年的岁月里,翡翠原材料产区主要分布在大约东经96度至97度,北纬25度至26度的范围内,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缅甸北部与中国云南土地山水相连的“克钦邦”(景波族)属密芝那、帕敢地区。依史书记载,翡翠资源主要集中在在密芝那、帕敢、龙潭雾露河流域250公里长,宽10一1 5公里,总面积大约3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在整个地球上,大自然就只在这片连绵不断的山峦之中,用“高压低温”的条件,孕育了这独一无二的美玉,能够挖到翡翠毛料的矿坑、矿洞、矿井、矿场,在当地叫“场口”。整个矿石矿区有几百个场口。迄今为止,没有人跑完所有的场口,因而也没有人能说得出场口的数字。现在缅甸商人开采的范围大概有400平方公里,长近40公里,宽10公里左右,缅甸的翡翠发现、开采至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人力开采。 1964年缅甸军政府关闭了仰光翡翠的出口通道,禁止私人买卖玉石,香港翡翠原料进货渠道受阻,翡翠的开采和交易开始转入地下。缅甸玉石商人越过萨尔温江,穿过缅泰金三角地区,打通了进入泰北的玉石通道,在泰北夜柿与香港玉商有了封锁后的第一次交易,后来交易地移至清迈。 1992年,缅甸政府放开政策,开放民营开采以后,缅甸翡翠开始进入合法开采时期,开始引入机器进行机械化开采。 1994年,缅甸政府进一步开放民营、私营进出口贸易以后,缅甸翡翠全面进入机械、现代化开采时期。截至2004年,在“帕敢”城区用于开采翡翠使用的相关机械设备有近8000台。“挖土机”约1000台,“拖土运输车’’近5000台。这是一个庞大的开采工程队。在开采场口,山峦被劈开,河流被改道,敞开的工作面数万、数十万平方公里;在有的场口,垂直开采深度已达百米,隆隆的、此起彼伏的爆破声后,多台重型翻斗车源源不断地将废土碎石运出场口,场面十分壮观。现在缅甸的翡翠毛料、原材料产量每年在一万吨以上。 翡翠有原生矿与次生矿之分。次生矿就是泥土、砂石混合层,次生矿以现在开采进度,估计可开采20年以上。原生矿就是岩石层,估计可开采lOO年以上,但开采成本非常高,开采风险也非常大。有资料证实,近几年缅甸方面每年大约投入25亿一30亿元人民币的开采成本开发翡翠矿石,每年产出的原材料大约可卖价值20亿元人民币左右,总体上投资开采翡翠玉矿每年亏5亿一10亿元人民币。对矿主来讲,60%亏,30%平,10%盈利。 但据国内的专家估计,中国市场上每年销售翡翠是100一200亿元人民币,从这些数据上我们不难看出,翡翠在中国市场上总体上讲有5倍一10倍的毛利。可以说,翡翠矿山开发在缅甸,翡翠深加工升值、增值在中国,利润在中国。在玉石场上,从没有人计算过到底搬运多少吨废土废石可以得到几公斤玉石? 即使计算出来,这几公斤玉石又可能有好、有坏,好的也许可以买下几座矿山,差的也许分文不值。所以,计算玉石的产量其实毫无意义。 投资开采翡翠玉矿,风险大,某个地点能否投资开采玉矿,从前是靠经验,现在也有地质人员的参与,但翡翠的稀少及价差的巨大利润,仍然使投资商的投资豪情丝毫不减。所以,从古到今,玉石场上无论是小工还是老板,都相信人与玉须有缘份才能挖到好玉,正所谓“玉石天命”。尽管如此,仍有许多人要来开采翡翠矿,要来投资翡翠,要来求缘、求玉,要来碰碰这“玉石天命’’的好运气。 缅甸的珠宝矿业开采权,只开放给缅甸公民,可以独资私营开采。缅甸公民也可以同政府合营开采。开采权有三年限期、五年限期,所以缅商投资者因时间、成本因素,须日夜24小时加工开采。缅商都尽量在开采权有效期将矿采完,不打算再投资续约延期,所以开采破坏性比较大。物以稀为贵,“黄金有价玉无价”,翡翠毛料年产量难超过万吨,但高档翡翠毛料占的比例尚不足万分之一(1/10000),中档翡翠毛料也占不足百分之五(5/100)的比例。中、下档翡翠毛料应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以现在市场的发展需求,翡翠原材料,尤其是高档翡翠原料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被称为“翡翠之国”的缅甸,近年来高档原材料开采已近枯竭。缅甸政府统一物资、资源调配,对政策进行改革调整:一是限量开采;二是限制高档翡翠出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缅甸海关不断控制高档翡翠原石的出口,只允许加工后的翡翠饰品出境。上等翡翠资源短缺,只剩中、低档资源,导致市场整体翡翠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最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翡翠的需求量增加,翡翠市场供不应求。这样一来,翡翠价格一路攀升,成本也成倍增长。 坊间流传着“翡翠无价”的说法。在中国翡翠加工交易四小龙之一的四会,那里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天光墟”里的翡翠买卖还是习惯在无言中进行。随着翡翠精品进入拍卖市场,翡翠的价值开始变得“有声”。买家相互喊出自己的竞价,此起彼伏,最后一槌定音,“名玉有主”。似乎这种有声竞拍更将翡翠的身价体现得淋漓尽致。1997年11月,佳士得在香港举行的“瑰丽翡翠首饰”拍卖会上,一条浑圆剔透的“双彩”翡翠珠链以7262万港元成交,创下翡翠首饰拍卖的世界纪录,轰动一时。这个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直接从缅甸精选优质翡翠原石,加工制作,也收藏了不少翡翠极品,均来自“老坑”料。“珠圆玉润”翡翠套件就是其中最养眼的代表作品。“珠圆玉润”套件由29颗圆润翠绿的老坑玻璃种珠粒项链和两颗耳坠共计31颗组成的,所有珠子全部取自一块石料,色泽匀称完整,是难得的珍品。但其价格也高得离谱,达6000万人民币。 日月附丽于天,能照天下”,罕见的老坑玻璃种大颗饱满蛋面,精湛的香港镶嵌工艺,成就了这一无法以言语形容的旷世珍品。这也是雍翠缘的珍藏极品之一,“日月丽天”,价值600万人民币。 2006年佳士得春拍,一条翡翠珠链售价高达852万港币。这条项链由 35颗晶莹剔透、翠绿均匀、直径11.94至15.68毫米的翡翠珠子串成,链扣部分镶有一颗3.06克拉的钻石。碧绿翡翠与闪耀美钻互相辉映,能很好地展现出东方女性的雍容华贵。 2007年苏富比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春季拍卖会翡翠镶钻双圈耳坠,展现了颜色极为纯厚的翡翠美态。翡翠的切割完美至极,且其互相紧扣的造型,原石之大,可见一斑,凸显此耳坠之矜贵。最终一亚洲私人买家以569.6万港元将这对耳坠收入囊中。 更多翡翠知识、赌石知识、鉴定,请添加微信公众号 aifeicui918 精品欣赏、添加个人微fc50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