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光山影彩虹桥

 晨A 2015-10-10

浙、皖、赣采风之八:

湖光山影彩虹桥

(廖时权)

 

         谁让水中静女,送来廊桥入梦?谁让湖光山影,飞起千年彩虹?

         导游说,,指静女竖立水中。颇有《蒹葭》中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不知道婺源是不是真如静女。离开江湾李坑,我们来到了婺源之行的最后一站——彩虹桥。彩虹桥位于婺源清华镇,穿过一条悠远的乡间石板道,走着走着,眼前豁然开朗,平静的湖面微波荡漾,一座木质长桥立于水面,这就是中国最美的廊桥---彩虹桥。  




竹排江中游 红星去战斗



         彩虹桥历史悠久,建于南宋(1137年),据说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历经八百余年,风骨依然古朴厚重。整座桥由六亭、五廊构成,廊柱都是朱红色的,相当气派。桥廊的两侧有栏杆和长凳供行人小憩。亭中的石桌石凳,已经被岁月磨得闪闪发亮。 

         站在彩虹桥上,往上游眺望,有五座连绵的山峰,形似笔架,称为笔架山。廊桥与周围的登云桥、文彭小西湖、石碣舂米水礁作坊、鸳鸯树等风景交相辉映。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一派恬静优美的田园情趣!

         据说彩虹桥已成为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她宛若一道绚丽的彩虹,镶嵌在青山、绿水、古村之间,尽显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古老魅力。

 

彩虹桥是婺源的标志性建筑

 

         据了解,婺源上千年隶属古徽州,她的文化、建筑、民俗、菜系等都属徽州范畴。从古村落看,西递宏村已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成为皖南古村落的代表。婺源的任何村落,山水、田园难以代表自己的特点,而彩虹桥在整个徽州,乃至中国仅此一桥,她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婺源的象征,是婺源标志性的建筑。


彩虹桥水车2

         彩虹桥的木质部分设计,体现越简单实用,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理。桥面部分是木质,不可能永久保存,它面临自然腐化。考虑到将来的维修,所以整座桥没有雕梁画栋。用随时可请的普通木工来建造,只要做到厚重、结实、耐用就行。因此,八百多年来。历代都有维修,充分体现了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与延续的哲学思想。彩虹桥的木质部分是古人围绕后人易于维修而设计的。

          漫步在桥上,看着微微颤动的长廊,简单的框架式结构,做工粗糙,整座桥吝啬到不用一枚铁钉。为了做到经济、耐用,桥的榫头之间用木楔牢固。木楔是用桥的边角料,易于加工,成本低。铁钉看似坚固,却极易生锈,与木头结合在一起,桥体的振动,会把木头磨损,桥就容易松动、坍塌。用木楔,几十年过去,榫头之间依然紧密牢固。

 

彩虹桥是民俗文化集中体现

 

          彩虹桥从和尚化缘到建成,历时近十年。相传,桥在将要竣工封盖最后几片瓦时,西边的山背上出现了一道靓丽的彩虹,夕阳透过云层,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彩虹桥这个好听的名字就流传到了今天。


彩虹桥水车

         彩虹桥的西岸是通往饶州府的古驿道,桥十米远处有条四米宽的小河沟,古人做了一座石拱桥,取名登云桥,即登彩云的桥。

         登云桥与彩虹桥名的组合,体现了婺源桥文化精髓:祈盼吉祥、发达。因此,在古代,仕子们回乡赴任,一定要到这两座桥上走走,踏青天,上彩虹,就能平步青云;学子们,进京赶考,一定要来走走,踏青云,上彩虹,高居榜首,踏上仕途,光宗耀祖;徽商们,临行前,一定要走走,踏青云,上彩虹,希望生意红火,衣锦还乡。在古代,彩虹桥是周边地区的人们讨口彩的地方。

          据说,近千年来,婺源全县考取进士的有550人,出任仕宦者2665人,好多学子进京赶考,都会来桥上走一走,希望登上彩虹,金榜题名。现在,到婺源旅游的人们也要求到桥上走一走,祈盼一路平安、平步青云。

 

彩虹桥是婺源人智慧的结晶

 

        彩虹桥为全杉木结构,全长140米,宽6.5米,设计科学、美观大方。桥有四墩五孔,墩上建亭,亭与亭之间的桥面上建廊,亭略高于廊,全部青瓦结顶。

         据当地人说,有一次狂奔而下的山洪,聚集了百年的能量,向彩虹桥卷来,大有不摧毁此桥,誓不罢休的态势。这时,人们才亲眼看到,外形如船头的桥墩,像四艘在汹涌澎湃大海中乘风破浪的战舰,勇往直前巍然不动。那设计科学,外形坚固,做工考究的桥墩,正是古人应战百年一遇洪魔的利器。

         彩虹桥是建在是宽的河面上——最宽的河面,流速最缓,对桥冲击力就小;桥墩设计成半船形,可以分解洪水的冲击力;桥墩之间的距离,是根据河床的流速设定的,流速最大的地方,墩距最大,有利于泄洪因桥下游三十米的地方,建一石坝,抬高水位,缓解洪水的流速,保护古桥。

         桥的右侧有一架古水车,水车在溪水的推动下循环转动,把溪水送到水渠里,又送到田间地头,滋润着万物。水车的转动还带动着几个石碓,在均匀地摆动。尽管这石碓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依然在不停地劳作,供游人驻足观赏。

 

彩虹桥是婺源山水文化的体现

 

         彩虹桥的美,美在一池碧波潋滟的湖水,倒映着蓝天、青山、古桥、村落,如诗如画如梦,那么静谧、悠远。婺源古代人,对任何一种建筑都讲究山水之间的和谐设计时,做到相互融合,人、建筑、山水(环境)天人合一。


竹排彩虹桥 闪闪照红星

         明嘉庆年,徽派篆刻鼻祖何震,邀他的恩师——吴派篆刻始祖文彭,游自己故里婺源。彩虹桥下澄碧如玉的湖水深深吸引着他,乘竹筏逆流而上。远眺彩虹桥,气势宏伟,在青山碧水之间,横卧于东西两岸,村落、古桥、驿道连为一体,显得那样古朴、厚重、沧桑。

         文彭情不自禁在水边的石壁上写下小西湖三个篆体大字。一百多年后的乾隆年间,清华进士胡永焕写下了亲历的感受:睢阳庙外一灯孤,五老峰前飞夜鸟。绝好荷花无一柄,月明空照小西湖。或许小西湖的美,美就美在一种凄淡、久远、静谧。

         是啊!彩虹桥建在清华村与毕家墩最佳河面上,两村依山傍水,景色如画,桥上游是笔架山,桥下游筑一道石坝,形成美丽的小西湖——留住水,留住财。廊桥与村落、青山、碧水、驿道构成了中国最美的水墨山水画。尤其是晨雾、细雨、月色下更显诗情画意。 

         彩虹桥是婺源最吸引媒体、影视人的地方彩虹桥迄今为止,全国有上百家媒体进行过报道。她拍过电影《闪闪的红星》、《魂牵柳河镇》、《乡村女教师》、《丁香》、《我心永远》、《星火》、《来的都是客》、《梦回青河》上海《风调雨顺中国》,于文华的《你的生命如此美丽》两部MTV主拍摄地。

         每年春秋两季都聚集大批摄影家来彩虹桥创作。她的倩影遍布国内外。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展现的新金陵画派名家朱葵,就是到彩虹桥找到灵感,使他的画风有了突变,成为一代大师。 







彩虹桥水车1

         彩虹桥是座浪漫的古桥,是您廊桥遗梦的地方,踏上吉祥、美丽的彩虹,留下一段难忘的故事!在婺源的日子里,尽管我始终没有见到静女,但我却真正感悟到什么是世外桃园,什么是江南烟雨,什么是白墙黛瓦。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清淡,那么自然,那么惬意,那么纯静!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如今的婺源早已大热中国了,必定也将惊艳天下,然而纷至沓来的现代节拍会怎样惊扰她呢?万丈红尘的轰然覆盖会如何玷污她呢?水中静女一旦跃然水面,那盈盈脉脉、欲语还休的古典风情,还能留存几分呢?

           婺源归来不看村,那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彩虹桥归来不再寻梦,那是中国最美的廊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