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日本去旅游购物超流行,本来嘛,香港因为占中后大幅萧条,日本迅速崛起成为国人理想购物胜地。日本优越的马桶盖、电饭锅等迅速火遍中国。但最近,喇叭裤也去了趟日本旅游购物,感觉却有点不一样,这里当真不吐不快。 一个词概括,就是被宰了,里面最大的“功臣”就是导游,他的手段可以概括为“四板斧”。可别小瞧,这四板斧下来,你就算还活着,也基本神志不清任人宰割了,不信,你往下看: 第一板斧 套近乎 我们导游是一个旅日十年的中国人,还娶了个日本妹,人长帅,名字更帅,他自己取的日本名叫根本英俊。
一上车,就开始细心的问寒问暖,关照老年游客身体是否适应,年轻游客到日本有什么想买的,然后开始海阔天空介绍日本的民俗风情,立即博得小伙伴们的好感。 当然,他介绍的有些日本东西应该是大伙不知道,但确实值得知道的,比如日本的钱币。 日本钱币上,没有像我们国家毛爷爷那样,他们既没印过天皇,也没印过首相,而是一位思想家福泽谕吉、一位教育家樋口一叶、一位医生野口英世,三个人作为教育领域代表,开启了日本民智。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真心让人佩服。 另一件关于钱币的材质。日本的钱币不管用了多少年,不会像日民币那样皱皱巴巴的,而是像新的一样笔挺。据说是因为里面添加了一种稀有元素,它能始终保持钱币伸展,这种元素受热会收缩,所以把一张一万元纸币放手上,钱币会弯曲,放进钱包又迅速回复原状。 总之,日本的很多小细节,几乎闻所未闻,但听起来真心佩服这个国家。 套近乎成功打入小伙伴内心,尤其是一些老年游客,好感度飙升。第二步就是开始进一步让你放松警惕。
我们行程是上海到大坂,后游神户、京都、富士山,最后到东京。在大坂一路上,英俊导游除了一路继续介绍风土人情外,开始加购物内容。不过介绍的都是最普通的药妆品,基本都是日本人经常用到的小东东。在大坂商业街心斋桥金,大家按照导游的介绍,购买了许多药妆。因为药妆本身不贵,大家自然觉得很实惠,心理不由觉得,这导游真心不错。 以后几天几个城市都以游玩为主,没有购物点。英俊导游说,购物放在东京最后一站,方便你们买完上飞机。 最后一天,在东京路上,喇叭裤迷迷糊糊被导游唾沫横飞的介绍声吵醒。在一个半小时里,导游出奇详细的开始介绍购物清单,甚至要求大家拿笔记下来,喇叭裤选择了几样记录: 1、 日本电器,以马桶盖、电饭锅为代表,马桶盖就不说了,电饭锅据说比中国锅煮出来的好吃十倍;2、陶瓷刀,日本最好的刀,必须买;3、日本酵素,日本长寿的真正秘密,送长辈友人第一选择,而且一买就要买一年份量的(导游说,日本营养品都是好产品,以一年为周期,吃够一年一辈子不用再吃,比国内酵素终生服用好多了);4、手机防磁贴,只要贴在手机背面,完全防手机辐射(导游说他带的团一东北大哥,买了20多个手机贴回去,说是贴在微波炉上,老婆做饭不怕辐射);5、磁力项圈,日本人都用,防止颈椎疾病一流(导游说,国内用的是一代,日本是二代);6、洗衣球,极为神奇,放进去洗衣服可以不用洗衣粉,而且据说可以用几百次,节能环保神器。 喇叭裤虽然迷糊,但还是感觉不对劲,喇叭裤是学电子出身,知道这小小手机贴不可能有防辐射作用;另外这磁力项圈早流行过了,日本也没看到人戴;这洗衣球就更离谱了,真这么神奇,汰渍早就倒闭了? 然后,被宰的旅程正式开始…… 最后一天,我们没有被带到预想的秋叶原、银座闹市,而是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写字楼区。下车跟着导游一起上了一个超小的电梯,来到四楼导游介绍的免税店。
一上来,立刻有种从天堂掉落人间的感觉。 原以为免税店是这样的,到处是日本人在购物…… 其实是这样的,人爆满,但没有一个日本人,包括服务员…… 一进来,感觉就被一股巨大的热情所包围,里面的大妈如狼似虎,东西成箱成箱要,电饭锅都是几个几个拿;1000多元的酵素都是六盒六盒的要;一小情侣正在为3000多元一条的磁力项圈争吵,“只买五条,你爸有了,我妈呢,一定要再买一条”……所有的一切让你感觉到,这里面的东西好像都不要钱,当时就有种不买几大箱回去就白来日本的感觉。(特别注明,里面不准拍照,有几个黑衣大汉盯着,图片都是喇叭裤冒死拍回来的) 第四板斧 图穷匕见 由于职业习惯,正准备掏钱买几个马桶盖的喇叭裤突然清醒过来,于是,在里面转了一圈,发现了几大疑惑: 1、免税店在这么偏避的地方,没有一个日本人购物,连导购都是中国人,是不是专门针对中国游客的; 2、里面品种少得可怜,只有针对中国人喜欢的东西,比如电器只有马桶盖、电饭锅,药妆品只有酵素鱼油,生活用品只有陶瓷刀、洗衣球和手机贴,手表只有国人追捧的浪琴、欧米茄和劳力士三个牌子,这完全按照导游的购物清单来; 3、价钱太啃爹了,那手机贴,就是小孩玩的贴贴画,居然要99元人民币,那磁力项圈,老早没人带了,还买几千一条,那洗衣球,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居然卖500元一个,还有那手表,都说日本表便宜,结果比在京东上还贵30%。 ![]() ![]() ![]()
最后得出结论,这绝对是一个宰人的店,后面还不断有旅游大巴带中国客人涌进来。
好吧,买不起,躲得起吧。于是,喇叭裤悄悄从大门想溜出去,谁知日本导游带客人进去了,但全陪的中国导游还守在门口不让出去。喇叭裤说要去厕所,他说我陪你去,纠缠半天,导游最后抛出狠话,今天你不买就别想走。 人在屋檐下,喇叭裤唯有认栽,只能买了个马桶盖才能脱身。
其实,事后导游再带大家到秋叶原、银座时,发现街上很多产品都比免税店便宜时,已无力回天,东西都买了,钱也花完了,还能怎样。
喇叭裤回来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总结,这是这样一条链条支撑起所谓日本免税店购物的利益链:
旅行社——导游——免税店——媒体——游客 第一、 免税店(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开的)与旅行社、导游谈好,带来客人的销售利润,旅行社拿走25%,导游25%,剩下的是免税店的。所以,东西从日本商店进来后直接翻倍销售,最多翻十倍! 第二、 媒体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先前的“中国人买空日本马桶盖”,“中国人攻陷日本”,其实都没有准确的了解新闻事实,真正的日本人购物店,中国人并不多,多半都被带到中国人开的免税店去消费。媒体在不明真相情况下,助推了日本旅游购物的热潮。 第三、游客同样也是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啥?因为喇叭裤观察,大部分游客事后都认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但因为面子原因,肯定回国后不会承认这点,反而向亲戚朋友推荐这些产品(喇叭裤就违心的向老爸推荐说,买回来的马桶盖是日本最好的),无形中又形成了口碑传播,助长了这潮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