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一事一议】先模报告会是不是过时了? 劳模精神 传递能量 法明/画
■新闻事件 9月9日上午,秋日的豫西南百里油区风轻云淡。胡杰从讲台走下来时,热烈的掌声让他感到一种前行的动力。作为先模事迹报告团成员,他报告的题目是《路在脚下,奋勇向前!》,讲述了自己如何立足井站建功立业的故事。 为了弘扬和传承先模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河南油田采油一厂党委举行先模事迹报告会,让6名先进模范上台讲述自己爱岗敬业的经历,畅谈对工作、生活和人生的态度和感悟,由此,在职工群众中激起思想的波澜。 职工普遍认为听了报告深受鼓舞和启发,也有少数人说,“都啥年代了,还用老传统搞说教,缺创意,没新意。”“野外工作既苦又累,感觉干得很好了,学先模又能怎么样?” 还有人说,“先模的事迹在报纸电视上都报道过了,再让他们上讲台作报告,显得多余。” 面对各种议论,厂党委从8月12日首场报告会开始,精心组织,先后在双河、下二门、魏岗、江河等矿区举办了6场报告会,报告团所到之处座无虚席,聆听报告的职工人数达到201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3%,许多职工在微博、微信及QQ群里转播盛况,留言点赞,将先模人物精彩的劳动、创新和奉献故事,通过网络媒介传播到油田内外。 “现在油田发展遇到了困难,但我们精神不能垮。”青工胡亚峰在微信朋友圈内说,“报告会让我感触很深,无论是事迹还是他们自身的品格,对我有很大鼓舞,像油田‘道德模范’李英兰带领4号女子计量站的姐妹们,先后撷取了‘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河南省‘五一巾帼奖’等光荣称号,真不简单!” 如今,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先模精神是不是就不用传承和发扬光大了?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是否过时了? 年初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寒冬期”,该厂以“转观念,负责任,正作风,创效益”主题活动为抓手,以“争当最美员工”、“争当每月一星”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精管理,算细账,勤节约,追标杆”小指标劳动竞赛,大打提质增效进攻仗,让职工争先创优的激情得以焕发,让干事创业精神得到提振,形成了“岗位尽职责、事事算成本、人人盯利润、创效比高低”的良好氛围,使陷入亏损境地的生产经营亮点频现。 通过事迹报告会的形式,让更多职工了解先模精彩的成长故事,学习先模的精神,让榜样的力量感召人、影响人,形成了“学红旗,争先进,建功业”的浓厚氛围,吸引着许多职工变身“追星族”,对先模人物也是一种认可和鼓舞。全国劳动模范张海斌说:“上台讲自己的故事,无形中对自己也是极大的鞭策。” “坚持用老百姓的语言、视角来宣传身边先模感人的事迹和闪光点,职工群众容易接受。一场报告会占用不了大家多长时间,可起到的作用却不可估量。”该厂管理层纷纷表示。“企业要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自己的先进标杆,先模人物是旗帜,是企业的精神财富,更是干部职工前行的榜样和动力。因此,传统教育不仅不过时,而且还必须加强,使其渗透到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法宝和重要途径。”(庞先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