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朓:出卖岳父的伟大诗人

 秋之元 2015-10-10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的诗读起来永远都那么让人心情激荡、逸兴飞扬,他的才华千古绝响。而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却在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对“小谢”推崇备至。“小谢”?何人?

  “小谢”就是谢朓。

  说起谢朓,他与梁武帝萧衍还挺有“缘分”——他不仅与萧衍同一年出生(464年),并同为“竟陵八友”,而且与萧衍的老婆郗徽同一年去世(499年)。

  这么说好像有点奇怪。

  言归正传……

  谢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是南齐杰出的诗人,尤擅五言山水诗,有“山水诗祖”之称,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甚至李白也表示死后要与他结为“异代芳邻”。谢朓在文坛上的美名和佳话被人们口口相传,不过却少有人提及他为求自保而出卖自己岳父的行径。

  要深究起来,谢朓做出如此“无耻”之事,其实与他的成长环境与家族背景密不可分。

  谢朓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陈郡是一个古郡,秦朝时开始设置,历史源远流长。也因此,当地“盛产”不少门阀,“陈郡谢氏”就是其中最知名的,还有与其同为“南朝四大望族”的陈郡袁氏,以及陈郡殷氏、陈郡何氏等。唐朝的开国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殷开山就出身于陈郡殷氏。

  “陈郡谢氏”兴起于曹魏时期。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的世家大族纷纷南迁过江、躲避战乱,陈郡谢氏也随之南迁并侨居于建康城(今江苏南京),成为侨姓世族之一。南迁之时,陈郡谢氏不过是个普通的门阀,之前的家族历史一直乏善可陈,何以短短几十年就能成为顶级门阀?这就要说一说“淝水之战”了。

  383年,东晋与前秦决战于淝水(今安徽寿县东南)。最终,东晋大获全胜,而占有绝对优势的前秦却出人意料地惨败——近30万嫡系军队全军覆没,其他部族军队败亡殆尽,前秦皇帝苻坚狼狈逃回都城长安。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而东晋大胜对华夏文明的延续更有决定性作用。换言之,如果没有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中国的历史将改写,华夏汉文明将遭北方蛮族的彻底灭亡”。

  淝水之战前,谢安出任宰相,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各领强兵遍布方镇,谢氏家族已经几乎垄断了东晋的军政大权。淝水之战,谢安居中统筹全局,其兄弟子侄在外奋战沙场,取得如此的绝世功勋,谢安、谢玄等人自然是名满天下、名垂千古,谢氏一族也当仁不让地成为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郡桓氏之后的士族领袖,谢氏家族进入鼎盛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谢氏不仅拥有在社会上排名第二的高峻门第,而且还享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权。其优越的处境,有时连皇帝也望尘莫及,其鼎盛与名望只有与其并称为“王谢”的“琅琊王氏”可以相提并论。

  注: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中的“王谢”指的就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这两个世家大阀。

  如此钟鸣鼎食之家、功勋贵胄之族,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卷入朝局、陷入政争。东晋灭亡后,刘宋皇室开始钳制并打压谢氏,谢氏所掌握的军权、政权大部被剥夺,谢氏家族渐渐远离了权力中枢。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谢朓的伯父谢综、谢约因参与彭城王刘义康谋反被诛,他的父亲谢纬因尚宋文帝刘义隆之女长城公主才得以免死,被流放广州将近10年,直至宋孝武帝刘骏继位(453年)才得以返回京师,谢氏家族的声望和地位再次受到重创。谢朓出生前,谢氏家声已是大不如前。

  464年,也就是谢朓出生的这一年,宋明帝刘彧杀掉继位刚一年的侄子刘子业(前废帝),自立为帝。刘彧死后,刘宋皇帝无道,皇室内斗不断。479年,权臣萧道成成功扫除政敌、僭位称帝。这一年,谢朓16岁。

  谢朓在宋末的动荡与不断的政变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可以说他自小便对政治斗争耳濡目染。不过,可惜的是,谢氏一族的家学渊源、雅道相传只成就了谢朓的才情,却没有赋予他祖辈的智慧和勇气。他非但做不了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还被锦衣玉食的生活销蚀了傲骨,被政治斗争的残酷吓破了胆。

  谢朓的岳父名叫王敬则,是南齐名将,因先后参加过诛杀刘宋前废帝、后废帝的政变而深得当时的权臣萧道成的赏识。萧道成登基(479年)后,王敬则出任侍中,不久出任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齐武帝萧赜在位期间(483年—493年),王敬则位至司空,更是位高权重。

  不过,齐明帝萧鸾即位(494年)后,情势就不一样了。萧鸾不仅猜忌同宗,而且疑忌旧臣,杀了不少宗亲显贵。他虽然表面上对王敬则仍然看重,还擢升他为大司马,暗中却对王敬则很是提防。永泰元年(498年),萧鸾任命张环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并设置兵佐,秘密监防王敬则。王敬则五子王幼隆派正员将军徐岳秘密前往徐州,向当时的徐州行事谢朓挑明事态并争取同盟。在王幼隆想来,谢朓出身名门望族,“见多识广”,再加上本人又才名在外,是值得争取的对象;而且他还是王家的女婿,肯定会支持王家。没想到,谢朓见到徐岳后,直接把徐岳抓了起来,快马递送京师,并告发其岳父“怀有异志”。王敬则得知消息后,仓促起兵,结果很快便兵败被杀。王敬则之子——黄门侍郎王元迁、员外郎王世雄、记室参军王季哲、太子洗马王幼隆、太子舍人王少安等也全部被诛杀。

  战乱平定,王敬则一家家破人亡,而谢朓则因为告密有功被擢升为尚书吏部郎。王敬则的女儿(谢朓的妻子)对谢朓痛恨不已,经常身怀利刃,伺机谋刺谢朓、为家人报仇,谢朓被吓得连家都不敢回。

  谢朓怕自己被卷入政治斗争,不惜出卖岳父,然而身负“陈郡谢氏”这一家族烙印,他又如何能逃脱政治浊浪的裹挟?萧鸾死后的第二年(499年),在始安王萧遥光,贵戚江祏、江祀、刘沨等合谋的又一起夺位阴谋中,谢朓因拒绝他们的要求被萧遥光诬害下狱而死,死时只有36岁。

  对于谢朓的一生,后人颇多评议,但大多是赞叹他的才情,而对他的操守德行,尤其是对他出卖岳父的“无耻行径”,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砌词说情,说他是出于自我矛盾和畏祸心理、是当时士大夫阶级的通病、不宜对他过于苛求等等。这些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因其“功”、“是”而对其“过”、“非”给予宽容甚至忽略,却有失公允。

  谢朓的才情令人赞叹、成就后世流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为求自保而出卖岳父的“识时务”之举也说明他秉性自私凉薄、为人怯懦卑劣。他的这一行径为人不耻,也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