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曙光 这个十一假期可谓好消息不断,先是屠呦呦女士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举国欢庆;接着美国U.S.News发布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工科荣登全球榜首,朋友圈里各种刷屏。对于后者,身为清华工科男的笔者更是感到与有荣焉。 要知道广大工科生们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默默忙碌,难得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因为US News推出的排名,各位工科生享受着其他专业同学的羡慕嫉妒恨,可谓心情舒畅,意气风发,更有同学表示在食堂吃饭时看向对面女生的眼神也不由得自信了几分。 然而,常言道人怕出名猪怕壮。笔者牢记“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学风,努力做到为人严谨,做事踏实,对于清华工科排名全球第一这条消息,在高兴之余,心想若是有境内外反动势力心怀叵测,意在”捧杀”我大清,该如何是好?于是便前往US News官方网站一探究竟。结果发现,真实情况果然并不简单。 下图是US News网站的截图:
根据U.S.News网站发布的数据,清华力压M.I.T(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工科全球排名第一的确属实。但如果仔细浏览U.S.News网站的数据,就会发现该网站在针对特定学科领域进行的全球大学排名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的,而通过这些评价标准,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清华工科全球第一背后所蕴含的信息。 按照US News网站的分类,工科(engineering)属于软科学(soft sciences)。其排名主要考虑全球学术声誉、区域学术声誉(注:这里的“区域”对包括清华在内的中国高校而言指的是亚洲)、论文发表数、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论文总被引用次数、高水平论文数、高水平论文数占总论文数的比例和国际合作这八个方面。 在对各学校进行排名时,是将各学校在上述八个方面的得分按权重加权后得出综合得分,然后按照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在计算综合得分时,这八个方面的所占比重为:
数据来源http://www./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articles/subject-rankings-methodology。 根据U.S.News网站公布的数据,清华工科在上述各八个方面的全球排名如下:
数据来源:http://www./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tsinghua-university-503146 可以看出,清华工科的综合得分排名的确全球第一。其中,清华在工科领域的论文发表总数、论文总被引次数和高水平论文总数这三个方面表现突出,排名均为全球第一。这说明清华工科在学术规模和高质量学术成果方面确实取得了不错成绩。事实上,根据US News网站公布的算法,这三项也是在综合评分中权重最大的三项(三项权重分别为17.5%、17.5%和12.5%,合计为47.5%,接近50%),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清华能力压M.I.T、Stanford等著名工科强校在工程学科领域排名全球第一了。 在其它方面,清华的区域学术声誉排名区域第二,全球学术声誉排名全球十六,可以说是差强人意;而国际合作清华排名全球49,高水平论文数占总论文数的比例清华排名全球167,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清华排名全球186,清华在这几项的表现就与其科研实力有所不符,这说明清华在这些方面(特别是高水平论文比例和论文平均水平)还有不少的进步空间。
与大家平常所理解的文、理、工学科分类不同,这次US News把所有学科分为22个大类,其中工程学科包括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以及机器人等涉及结构或机器的学科。除了工程学科之外,清华还在化学(全球第9)、计算机科学(全球第5)、材料科学(全球第9)领域位居全球大学前十。 下表是清华在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化学这三个领域的表现情况:
数据来源:http://www./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tsinghua-university-503146 可以看出清华在这三个学科领域的表现特点与工科类似。另外,清华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排名全球12,这一点是值得其它学科所学习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U.S.News网站推出的全球大学排名中,除清华外还有四所大陆高校在工程领域进入了全球排名前20,它们分别是浙江大学(排名全球第4)、哈尔滨工业大学(全球排名第7)、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排名第11)和华中科技大学(全球排名并列19)。这说明近年来大陆高校在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不错成绩。 下表是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工科领域的全球排名:
数据来源:http://www./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 可以看出,四所高校在工科领域的优势都在于论文发表总数、论文总被引次数和高水平论文总数这三个方面,而在高水平论文占总论文的比例、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和全球学术声誉这三个方面,四所高校的表现还不太令人满意。可以看出,四所大陆高校在工科领域表现情况与清华基本相似。 因此,上述情况可以认为是目前大陆的高水平大学在工科领域研究的特点。这些特点也与当前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现状较为符合。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外著名大学在工科领域的表现。在这里,我们选取知名度较高的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下表分别是是麻省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工科领域的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http://www./education/best-global-universities 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学院在全球学术声誉和区域学术声誉这两方面均雄踞全球第一,这也与麻省理工在大家心中的地位符合。南洋理工大学则在论文总被引次数和高水平论文总数这两个方面表现出色。斯坦福大学在全球学术声誉和区域学术声誉这两个方面表现也很好。同时,可以看出国外工科强校在各个方面发展较为均衡,基本没有明显短板。
不知从何时起,大家对所谓的大学排名变得越来越关注。每当有新的排名发出,总会引起一阵热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目前公认较为权威的几种大学排名,也没有一家具有“官方”背书的。也就是说这些排名往往是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根据一些现有数据来对各个大学进行评估和排名,其结果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不能盲目相信。 以全球大学排名为例,目前影响力较大的排名大概有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QuacquarelliSymonds,英文简称Q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Times Higher Education,英文简称THE)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World Universities,英文简称ARWU)四种排名。由于不同排名方式所采用的衡量指标、数据来源和侧重点均有所不同,最后的排名结果也有一定的出入,这也提示大家对所谓的世界大学排名应当理性、客观地看待。 事实上,对于各个大学排行榜的争论也一直存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排名标准的科学与否,是排行榜最为关键的一个争论点。由于不同排名方式采用的不同评选标准,评选标准是否能准确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实力是需要考虑的。 例如,法德两国在工程教育领域颇有特色,但在每年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法德两国高校的排名并不靠前。有消息称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曾对此抱怨,并计划在任期内推动巴黎几所大学的合并以提高法国高校的排名。又例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坚持在本科阶段实行精英式教育,这类情况会导致其因学校规模偏小而在相应方面得分偏低。 事实上,一所学校的影响体现在很多方面,有些深远影响难以用数字衡量,仅凭得分来判断一所大学的实力是不太科学的。 虽然进行大学排名的各个机构都是独立存在的,并不依附于各大学或政府组织。但由于各个机构所处的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客观性也是有待商榷的。 例如各个大学排名所依赖的数据库都是以英文论文数据库为主,这对英语为非官方语言的中日德俄等国来说是不太公平的。事实上目前仍有一些优秀科研成果是以非英文论文的形式进行交流的,各大排名机构对于这些论文的统计难免有所疏漏。 另外,各大排名难免会受到其所在地域的影响。例如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推出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来自英国和欧洲的大学排名往往会比较靠前;而在US News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中,美国大学的排名则“毫不意外”地表现更好。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排名机构对于自己所处教育体制下的大学更为了解,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排名机构在进行评价时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 尽管各个大学排名的评价标准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看重科研成果而相对忽视其它领域。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体现了当今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科研成果相对其它成果更容易通过具体指标(例如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进行衡量,也较少地引起争议。 根据现有数据,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中往往排名靠前,而类似美国文理学院规模不大且偏重教育的学校则在排行榜中经常“表现不佳”。对此,笔者认为学校的职责首先在于育人,一所优秀的大学不应只注重科研成果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 事实上,相对于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而获得完整的人格,这对于一生来说可能是更有意义的。目前的清华正在推动的“教改”也明显体现了学校对于教育的重视,对此笔者身为清华学生着实感到高兴。 “全球第一”,并非一纸可定论;“校强我弱”,不过一时之调侃。对于US News排名工科第一,我们不应妄自尊大,也莫要妄自菲薄,理性看待,持一颗平常心即可。我们自豪于过往的成绩,也要正视客观的差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