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气论

 循天园 2015-10-10
  阴 阳 在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气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当代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气“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

  阴阳是一个“相对待”的概念,是对宇宙中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及其属性的概括。用阴阳来说明宇宙本原的气,实际上是以阴阳将气两分以说明气的两种不同运动趋势和作用。用阴阳来表达气的两种不同属性,是阴阳的概念发展到哲学高度的标示。

  气分阴阳的观念,是伴随着阴阳概念的产生而形成的。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古代哲学家为了揭示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终极原因和规律,都将阴阳的概念引入,并与气的概念相结合,逐渐形成“气分阴阳”的观念,进而以阴阳二气的升降聚散运动来阐释宇宙万物生成和变化的终极原因。如:《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阴阳二气由一气所生,而一气由道所生;阴阳二气谐和则为冲和之气,推动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因而万物之中也必然含有阴与阳两种成分。《庄子·则阳》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 指出阴阳是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表达。《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阴阳二气由“太极”产生,以阴阳阐释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国语·周语下》说:“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指出气所分的阴阳二气的运动是有一定规律的。《淮南子·天文训》说:“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认为气分阴阳,是构成天地的本始,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认为阴阳二气合而为一,即是宇宙之本原之气;此本原之气一分为二,则为阴阳二气。至此,“气分阴阳”观基本形成。

  由上可见,古代哲学家们为了探索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创立了道、气、太极等概念;为了进一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由,自然与当时已有较大发展的阴阳相对待概念相结合,以阴阳二气的升降聚散运动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展和变化。气是宇宙之中运动不息的客观实在,是宇宙的本原,故又称元气。气分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氤氲合和,产生万物并推动其发展、变化。气分阴阳的哲学思维,作为一个人体生命活动及脏腑功能联系的解释性模型,对中医气学理论和藏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表述一身之气的属性和运动趋势。古代哲学中的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阴阳之气升降交感而生养万物的观点,渗透到中医学中,对气学理论中关于人气分阴阳,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维持人体生命进程的理论的产生,起了积极的作用。

  以气分阴阳的哲学思维,将精所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一身之气,《内经》称之为“人气”,根据其运动趋势和所起的作用,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肃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阴阳二气的运动有序谐和,平衡稳定,人体则健康无病。如《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生之本,本于阴阳。”人气的运动规律也类同天地之气,在下之气升,在上之气降,即阴升阳降,以协调共济,畅达有序。故清·石芾南《医原》说:“阴阳互根,本是一气,特因升降而为二耳。”王肯堂《证治准绳》说:“阴阳各因其对待而言之:形与气对,则以形为阴,气为阳;寒与热对,则以寒为阴,热为阳;升与降对,则以降为阴,升为阳;动与静对,则以静为阴,动为阳。……一气之中而有阴阳,寒热升降动静备于其间。”若一身之气虚,则见阴阳俱不足,可以甘味药补气。如《灵枢·终始》说:“少气……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人体之气的层次结构

  人体内有各种各样的气,如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五脏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它们各处于人体气理论结构的不同层次。

  人身之气,又称一身之气,是人体内之气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一般简称“气”。所谓一身之气,即运行于人体内各处而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代谢的极精微物质,其生成来源有三: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之气,即元气,又称真气,先天之气,二是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所化之气,即谷气,又称后天之气;三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谷气与自然界之清气在肺中相结合为宗气,积于胸中气海。宗气与元气再结合为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分布于人体内的不同部位,则分化为不同名称的气。而不同部位的气,有其各自的运动形式和功能特点。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为人体之气理论结构的第二层次。元气,是人体内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气。之所以说它最重要,是因为它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既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又能推动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还能在保卫机体和抗衰老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此元气仅是一身之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替代一身之气而成为人体之气的最高层次。将人体内的元气与古代哲学中“元气一元论”的元气相比较,则可发现两元气在概念上的区别:“元气一元论”的元气,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构成本原,它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人体内的元气,又作“原气”,出于《难经》,意即人体内由先天之精所化的原始之气,既不能生成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又不能直接凝聚成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只能起推动脏腑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功能。因此,人体内的元气与古代哲学中的元气在概念上是有明显不同的,决不能以古代哲学的“元气一元论”来阐释人体内的元气。以“气本一元说”来论述人体之气,也是值得认真商榷的;而以“气本一气说”来说明人体诸气皆本于一身之气,则是应该倡导的。

  宗气与元气处于同一层次,元气是先天之气,宗气是后天之气。宗气又称“大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所化之气相结合而成。宗气与元气合为一身之气,宗气生成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身之气的盛衰。宗气积于胸中气海,推动心肺的功能,即所谓上出息道以司呼吸,贯注心脉以行血气,与人的呼吸、声音、心搏、运动密切相关。

  营气与卫气也是一身之气的分化,与元气、宗气处于同一层次。如果说元气和宗气是以其生成之源来命名,那么营气与卫气是以其分布于全身血脉之内外而为一身之气的区分。因此,营卫二气不仅为水谷之精所化生,而且还应含有先天元气及后天宗气的成分,故有“营出中焦,卫出下焦”之说。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有营养和化血的作用,卫气有温养和保卫的作用。二者谐和,则阴阳和调,卫外固密,气血畅达,昼精夜瞑。

  脏腑之气也是一身之气的分化。由于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所化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合化而成,而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又分别藏于脏腑之中而成脏腑之精,故脏腑之气实由其相应的脏腑之精来化生。如心气由心精化生,肾气由肾精化生。其它脏腑之气的化生,以此类推。因此,脏腑之气比元气、宗气又低一个层次,但其中也应含有元气、谷气及吸入的清气的成分。脏腑之精是脏腑之气的化生本源,脏腑之气是脏腑之精的功能体现或功能态。脏腑之气的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的功能。如心气推动和调控着心脏的搏动,血液的运行;肝气推动和调控着肝的疏泄功能;肾气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功能;其它脏腑之气以此类推。此脏腑之气也是活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涵有巨大的能量,是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动力,并非脏腑功能的本身。脏腑之气以其运动形式和作用性质,可分为阴气与阳气,分别称为“脏腑之阴”和“脏腑之阳”。如心气可分为心阴和心阳;肺气可分为肺阴和肺阳;脾气可分为脾阴和脾阳;肝气可分为肝阴和肝阳;肾气可分为肾阴和肾阳。脏腑之阴有滋养、宁静、抑制的作用,脏腑之阳有温煦、推动、兴奋的功能。脏腑之阴主沉降,脏腑之阳主升浮。各个脏腑的阴阳协调平衡,脏腑之气才能发挥其推动和调控脏腑功能的作用,脏腑功能才能发挥稳定、协调、有序。

  脏腑之气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构成成分有异,而具有相对特异的运动趋向和功能。只是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生命之原,故特别强调肾精、肾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但决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其它脏腑之精和脏腑之气的存在。规划教材所言“肾中真精化生元气,分布到五脏,乃成五脏之真精……五脏之真精源于肾中精气”,极易产生脏腑之精皆为先天之精,脏腑之气皆为先天之气的误解。若果如此,则不但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皆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且“久病及肾”的理论恐怕也要改为“一病则伤肾”了。因此,应正确理解肾精、肾气、元气的概念和作用,决不可随意扩大其内涵和功能。

  人体内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气,各有其相应的内涵、来源、分布和功能。虽然某些古代医家对气的内涵、层次认识不一,如有的将谷气作为一身之气,有的将元气作为一身之气,有的将宗气视为一身之气,有的将谷气称为元气,有的将水谷之精称为谷气,将先天之精视为元气,如此等等,致使人体内各种气的概念产生了混乱。还有的认为人体内的气即宇宙中的作为万物生成本原的极为抽象的气,人体内的元气即古代哲学的“元气一元论”的元气,人体内的气即自然界的大气,如此则混淆了宇宙中的、自然界的、人体内的各种气的概念和层次。但这些认识仅是某些古代医家或哲学家根据当时所处的社会条件与自然环境等因素提出的个人见解,不能视为一般的认识。因此,应当从气的基本概念出发,从气为无形可见的“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这一基本内涵出发,对宇宙中的、自然界的、人体内的各种各样的气的内涵作一比较性的研究和考定,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并将它们的层次重新排定,以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功能和相互联系

  一身之气按其来源和作用来划分,则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元气由禀受于父母而藏于肾的精所化,又称“真气”、“原气”或“先天之气”。根据气分阴阳的思维方法,元气分为元阴、元阳,又称真阴、真阳。由于肾所藏的精主要是指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由此精所化生的肾气也主要是先天之气,故肾气与元气的内涵类同。肾气分为肾阴、肾阳:肾阴即元阴,肾阳即元阳。元阴是一身阴气之源,五脏六腑之阴气,非此不能生;元阳是一身阳气之根,五脏六腑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元阴与元阳的协调共济,不仅维系了肾脏本身阴阳的平衡,而且对整个机体阴阳的协调也有重要的作用。元阴与元阳合化为一,则为元气,亦即肾气,观金匮肾气丸的组方可知此理。

  宗气由水谷之精所化之谷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积聚于胸中。就其运动趋势和作用来说,也有阴阳之分:宗气上出息道司呼吸的部分为阳,下蓄丹田、注于气街的部分属阴。其横贯心脉而推动血液运行的部分则不属阴也不属阳,但其进入血脉之中,是血中之气的一部分,主动而能运血,故与血相比又属于阳。

  宗气积于胸中气海,总体运动趋势当降;元气聚于脐下丹田,总体运动趋势当升。以合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合和之理。宗气下降丹田,后天以充先天;元气上升胸中,先天以助后天。元气与宗气相合,则生成一身之气。但宗气之下降,有赖于其中所含阴性成分的牵制作用;元气之上升,有赖于其中所含元阳的鼓动作用。

  营气和卫气都由水谷之精所化,也可以说是谷气中的两个具有不同作用的部分。《素问·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营气由水谷之精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主静而具有濡养作用;卫气由水谷之精的悍烈部分所化生,主动而具有保卫作用。两者相较,营气属阴而卫气属阳,这可以说是谷气的阴阳两分。但营气和卫气的本身也有阴阳之分。营卫本同源,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是其根本区别。若营气出于脉外,则为卫气,而卫气入于脉中,则为营气。如张介宾所言:“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但行于内者便谓之营,行于外者便谓之卫,此人身阴阳交感之道,分之则二,合之则一而已”。但营气浮出脉外,需要其所含阳性成分的鼓动作用;卫气潜入脉中,依赖其所含阴性成分的收敛作用。如此则营卫出入有度,相偕而行,发挥保卫机体的作用,并使人“昼精而夜瞑”。营病不得和卫,可用桂枝汤、桂枝加龙牡汤等调营以和卫;卫病不能和营,可以麻黄汤等方调卫以和营。

  类比各脏腑之气的阴阳之分。脏腑之气,是一身之气分布于各脏腑者,由分藏于各脏腑的精所化生。脏腑之气的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功能活动。如心气推动和调控着心脏的搏动、血脉的舒缩以及神志的活动;肺气推动和调控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呼吸的出入和水液的输布;肝气推动和调控着肝的疏泄和藏血功能;脾气推动和调控着脾的运化、摄血功能;肾气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脏腑之气既推动其脏腑的功能得以发挥,又调控之防其太过;既可使之兴奋,又可使之抑制。故脏腑之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部分:脏腑之阴气,是指脏腑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沉降、抑制作用的部分;脏腑之阳气,是指脏腑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升发、兴奋作用的部分。在正常情况下,脏腑之阴气与阳气维持着协调平衡关系,因而脏腑之气冲和畅达,运行有序,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如肺气分为肺阴与肺阳:肺阳主温煦、宣发;肺阴主凉润、沉降。肺阴与肺阳运行协调,则宣发与肃降相反而相成,呼吸均匀,水精四布。它藏以此类推。若脏腑之阴气与阳气失去了协调平衡,则可导致脏腑之气升降失常,变生寒热。脏腑之阴气虚衰,凉润、沉降、宁静作用减退,可致阳气亢逆,产生虚热性病证,治当“阳病治阴”;脏腑之阳气虚衰,温煦、升发、兴奋功能减退,则致阴气不化而生虚寒性病证,治应“阴病治阳”。如肺阴亏虚,则虚热内生,干咳咯血;肺阳虚衰,则虚寒内生,寒饮蕴肺。滋养肺阴可用百合固金汤之类,温阳化饮则用小青龙汤等方。但不管阴虚还是阳虚,一般都兼有气虚的表现。如肺阳虚与肺阴虚,一般都兼见少气乏力等肺气虚的表现。故温肺阳和滋肺阴,皆可适当佐以补气之品如黄芪、五味子等。

  精 气

  精藏于脏腑之中,是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所化之气,是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分为阴阳,则为脏腑之阴和脏腑之阳。在气分阴阳思维方法影响下构建的“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不仅界定了每个脏腑的精、气、阴、阳的概念,而且理顺了每个脏腑之精、气、阴、阳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体系能较好地表达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推动和调控的动力,以及各脏腑功能正常发挥,各脏腑之间协调共济的内在机理,对临床脏腑病证的治疗,提供了实用的基础理论。

  脏腑之气分阴阳的理论,可较好地表达脏气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心火下降,肺气肃降,犹天气下降;肾水上济,肝气升发,犹地气上升。如此则维持了心肾水火上下交济,肺肝二气运行协调。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二气斡旋诸气于人体之中,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至于在上之心火、肺气为何能降,在下之肾水、肝气为何能升,脾属阴而其气为何升,胃属阳而其气为何能降,中医学也类比天地之气升降运动的机理,认为心肺虽在上属阳,但其气中含有属阴的成分,故心火、肺气能在其心阴、肺阴的作用下下行温肾,或制约肝气之升;肾肝虽在下属阴,但其气中也寓属阳的成分,故肾水、肝气能在其肾阳、肝阳的鼓动下上升济心,或制约肺气之降。脾虽属阴而以阳为事,喜燥而恶湿,故当升;胃虽属阳而以阴为用,喜润而恶燥,故应降。上下阴阳之气的升降机理存在于阴阳二气之本身:阴中寓阳故能升,阳中藏阴故能降。

  一般都兼有气虚的表现。如肺阳虚与肺阴虚,一般都兼见少气乏力等肺气虚的表现。故温肺阳和滋肺阴,皆可适当佐以补气之品如黄芪、五味子等。

  精 气

  精藏于脏腑之中,是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所化之气,是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分为阴阳,则为脏腑之阴和脏腑之阳。在气分阴阳思维方法影响下构建的“脏腑—精气—阴阳”理论体系,不仅界定了每个脏腑的精、气、阴、阳的概念,而且理顺了每个脏腑之精、气、阴、阳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体系能较好地表达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推动和调控的动力,以及各脏腑功能正常发挥,各脏腑之间协调共济的内在机理,对临床脏腑病证的治疗,提供了实用的基础理论。

  脏腑之气分阴阳的理论,可较好地表达脏气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心火下降,肺气肃降,犹天气下降;肾水上济,肝气升发,犹地气上升。如此则维持了心肾水火上下交济,肺肝二气运行协调。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二气斡旋诸气于人体之中,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至于在上之心火、肺气为何能降,在下之肾水、肝气为何能升,脾属阴而其气为何升,胃属阳而其气为何能降,中医学也类比天地之气升降运动的机理,认为心肺虽在上属阳,但其气中含有属阴的成分,故心火、肺气能在其心阴、肺阴的作用下下行温肾,或制约肝气之升;肾肝虽在下属阴,但其气中也寓属阳的成分,故肾水、肝气能在其肾阳、肝阳的鼓动下上升济心,或制约肺气之降。脾虽属阴而以阳为事,喜燥而恶湿,故当升;胃虽属阳而以阴为用,喜润而恶燥,故应降。上下阴阳之气的升降机理存在于阴阳二气之本身:阴中寓阳故能升,阳中藏阴故能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