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照明从业者的日本游记·东京地铁照明篇

 上海穆峰光电 2015-10-10



 东京自由行 地铁站


东京地铁总里程达到世界第四位。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3760万人)的大城市,东京地铁从根本上舒缓了城市的交通压力,此外快捷的地铁也有效控制了汽车的数量,使得东京也避免了在城市高速发展中遭受了像墨西哥城那样的环境污染,在东京,只有百万富翁和计程车公司才买车,大多数的人便是这样整日整夜地过着“线上”生活,而其中的一半时间,又在地下。地铁是东京最乱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但又是东京最活色生香的“梦华录上河图”。


到商业街去购物,由于是自由行,导游没有安排接送的汽车,我们就自己去乘地铁。


久闻日本地铁的大名,很想去考察一下地铁照明


到达地铁站,直接的感受就是:


1、秩序井然。


日本人守规矩,从不乱挤。尽管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人们都能排成一条长队,井然有序地上车。而且,在东京地铁的车厢内,大多数人都很安静,不会大声说话或吃东西。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民族。


2、地铁如“迷宫”般复杂。


每一站的出入口也很多,换乘线路错综复杂,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


作为照明从业者,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观察,观察。观察身边的环境是如何照明的。任何地方的照明--糟粕,经典,好的和坏的,并琢磨他们是怎么实施的,就像是一个木匠去当学徒工并向师傅学习。


到发达国家去考察照明现状,就是回到未来:日本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日本,是发达国家,和我国又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审美观点趋同。意义就非同一般。


地铁 城市会客厅


地铁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化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建设组成部分,地铁空间是现代城市所特有的构筑与空间,它连接着整个城市的交通,承载着居民日常出行的需要。


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和应用,从世界各国的地铁和城市来看,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公共艺术品,不仅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历史传统与现代诉求,而且更多的表现了现代人对于公共艺术环境的理解。能非常好的体现城市文化的核心。


然而,大部分的地铁照明:没有人情味,枯燥、乏味。


照明设计的流程




  • 明确照明空间的性质,需求,和照明标准。



  • 确定照明标准:300-500(LX)。

  • 照明概念构思:区域照度细分-照明的方式(灯具的选择和安装方式)-灯具布置。

  • 实施-验证。


总结


  • 照明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一定差异;

  • 照明的需求有着本质的区别;

  • 发达国家对于不同的区域的照明质量有着明确的需要。


照明质量


包括光环境的亮度分布、照度均匀度、光色和显色性、眩光限制水平、光的方向性和物体立体感。


照度首先满足'可见度',其次才是'满意度'。


1、可见度:


当物体细节尺寸确定以后,可见度取决于照度以及视作业的亮度对比。人眼的可见度随照度增加提高很快。当照度超过500lx时,再提高可见度就必须成倍地增加照度。


2、满意度:


满意度由两方面决定:一是实际条件下看的容易程度;二是视觉环境舒适满意的程度。前者为生理指标;后者为心理指标。人们心理上的满意度要受个人爱好、文化水平、鉴赏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等因素所支配,并与照明环境的室内色彩及陈设等有关。


所以地铁站的照明并非象普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功能照明满足基本要求了,也就是可见度满足标准了,就需要注意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满意度的评判就非常复杂,艺术的评判从来就是复杂的。


东京地铁的照明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A、入口处


照亮天棚,低色温,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以比较醒目。


灯具两个层次:


  • 向上照明-天棚

  • 向下功能照明-间接光


B、中央大厅


天棚上明装筒灯-4个灯具为一组 4000K色温;


在中央立柱上安装造型灯具-装饰性,间接灯具,舒适的气氛,满足心理需求;


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就是装饰性灯具,也有往下的灯具,注重能源的有效利用。



特写


C、地铁照明如何提高照明质量?


我认为这是系统工程,复杂的系统工程。好的照明设计师,协同好的艺术指导,好的业主,好的空间,好的灯具供应商和安装队伍才能获得好的照明效果。


何谓艺术指导,就是从艺术的角度来控制整个作品的艺术品位,提升价值的人。


艺术往往被界定为一种意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这些形式可以满足我们的美感。不管我们承认与否,艺术是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


否定艺术存在,就会使得照明项目失去了大部分的意义。凡是需要设计师亲自调控无法量化的元素,都可以认为是艺术。不管承认与否,设计师的价值就在于艺术的把控。


这也是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区别。或者说最好的工程师也是设计师。


我们判定项目好坏的标准是项目的空间是否令人感动!只要是令人感动的东西都是艺术!我们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