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广迎:笔法賸语

 御云斋艺术馆 2015-10-10


  
 

                            

何谓笔法?写字用笔之法也。是以又曰用笔。概言之,写字时使用毛笔的诸种技巧与方法是也。

                             二

用笔之法,贵在提按。只提不按,涉于浮华;只按不提,状如墨猪。然用笔之要却在于提,而不在于按(其目的是随时保持笔的弹力,切忌尽笔之力将笔毫压下去,不能再弹起来)。能提得笔起,则笔锋始终在自己的控制之中,使转换笔,运用自如。所以,用笔贵在用锋。良有以也。

                             三

用笔之法在于两端,即起笔与收笔处也。圆笔与方笔之不同处,可于起止及转折处见之。起笔之后则无所谓用笔(或笔法)。是方是圆,是逆是顺,亦全在此两端显现。此处所指为一画之方圆,若系一字之方圆,则在结体上着意多多。

                             四

方笔要点在于切笔。侧锋切入,则起笔不可能不方。而随切入角度不同,而成许多变化,则姿态横生矣。

若系逆入平出(即藏锋),则又显现出圆笔意趣。至于收笔时是否回锋,亦即回锋之方向,则又决定收笔之方圆也。

                             五

圆笔要点在于转笔。起笔逆入时是一转,收笔回锋时又一转,则一笔起止处皆圆笔矣。至于一字之圆笔较好理解,在一画之转折处,勿提笔,按笔圆转而过,自成圆笔。转笔之法在于捻管,随势而行,亦勿强自做作。总之以自然出之,有此意识即可。

  

                            六

用笔一端,贵乎方圆。方笔取其险峻,圆笔取其遒丽,可使线条变化多姿。圆转笔法得其含蓄,方折笔法最能曜其精神。悟得董玄宰“太阿剸截”(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之意,方笔之法毕矣。

                            七

吾意习二王者,需掌握方笔之法,始能得其神理、气韵。君不见二王之书,下笔处如刀斩斧齐,收笔处亦爽快劲利,从不拖泥带水,而转折过笔之处亦必交代分明,此二王真髓也。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东汉蔡邕《笔论》控笔之法甚为重要,惟多练笔自然知晓。世人用笔只知其软不知其硬,只知其柔不知其刚。由其柔软出之以奇怪,又因其刚硬出之以神采也。所以,善用笔者运笔如矢,使柔如刚。当全神贯注,以气驭笔,功到自知,非故作玄虚也。

                             

如何使笔锋得刚硬之法?全神贯注锋端,自然笔力尽出,软毫如变矢戟矣。卫夫人《笔阵图》所谓“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非指蛮力,正所谓精神到处,笔力自见。                                                               十

用笔贵用锋,精神全在锋颖处也。正侧、顺逆,要在控制自如,所用部分不可超过笔头三分之一为佳,如此则起倒转运自如,便于保持笔锋在画中行也。若系倾倒一侧,笔扁锋偏,何谈用锋之说?  

 

                            十

“世有三物,用不同而理相似:良弓引之则缓来,舍之则急往,世俗谓之揭箭;好刀按之则曲,舍之刚劲直如初,世俗谓之回性;笔锋亦欲如此,若一引之后,已曲不复挺,又安能如人意也?”(南宋姜夔《续书谱·用墨》姜白石此语,道尽用笔刚柔之理。悟通良弓揭箭、好刀回性之理,则用笔无不如志矣。

 

                            十

提得笔来当蘸得墨饱,写至无墨之时,再行润毫池中,如此则浓淡、干湿、轻重、徐疾、虚实、干涩,无不自然而至。切忌频频蘸墨,致使墨沈淋漓,通篇色调沉乌、拥挤,则毫无生气矣。

  

  


御云注:本文文字部分原载于刘广迎:《那一轮明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一版) ,图版部分发表于《艺术主流》杂志(2015年6月总第三十二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