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异体诗汇编(二)

 老阿更 2015-10-10
【素材】在雨中(一)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十五)
 
复字诗
《论语·为政》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孟子·梁惠王上》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将某一字重复使用在同一个句子或不同句子中的修辞方法,《修辞学发凡》第七篇称之为“复辞”。运用复辞手法写成的诗歌就是复字诗。
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它与联珠诗相似,但复字诗每句只能复用同一个字,而且可以复用两三次。它又与同头诗相似,但同头诗必须把同一字置于句首,而复字诗则不一定,可置于句首,也可嵌于句中。
最早创作复字诗的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他有一首复字诗:
 
止  
陶渊明(东晋)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寑,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到唐朝以后作复字诗的人就多了起来,例如:
 
缚鸡行
杜甫(唐代)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江花落
元稹(唐代)
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
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
 
饮酒吟
邵雍(北宋)
人不善饮酒,唯喜饮之多。
人或善饮酒,唯喜饮之和。
饮多成酩酊,酩酊身遂疴。
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
 
赠小苏
关景仁(北宋)
昔日闻苏小,今朝见小苏。
未知苏小貌,得似小苏无?
 
明日歌
文嘉(明代)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
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
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醒世歌
雍正(清代)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山中吟赠徐十二
祝湘珩(清代)
山人住深山,日与山为友。
山风吹我衣,山月落我手。
起行山随身,寂坐山到牗。
爱山不厌多,看山不厌久。
无事访山居,饮尔山中酒。
 
半半歌
佚名
     看破红尘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幽闲,半里乾坤展宽。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闱半经尘,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僮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思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故乡旧居(baolu)
石墙石瓦石雕窗,石凳石桌石头炕。
石垒猪圈石便所,石碓石碾石磨房。
石板舖就石街道,满目桃花石院墙。
石瓦缝里开石花,功名碑旁书声朗。
小巷游戏玩石子,砂石河滩捉鱼忙。
弹弓石子戏鸟雀,石烤花生滋味长。
春节犹记石灯亮,石灶台上飘肉香。
春联贴到石门楣,新蒸饽饽装石缸。
石屋小学印象深,石板石笔写文章。
石乡旧居千般好,石房春暖日月长。
 
春 牛(baolu)
六九唤春牛,耕牛遍地走。
牛犁芳草绿,牛鸣动烟柳。
回首唤牛童,牛童溪饮牛。
牛饮溪水浅,水浅童戏牛。
牛遇深水止,水深牛不游。
牛背牛童归,牛归溪自流。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十六)
 
连珠诗
连珠诗,属于复字诗的范畴,与通常所说的复字诗又有区别。复字诗要求作品从头到尾重复使用某一个字或词;连珠诗要求作品绝大部分的句子,甚至每个句子都重复使用某两个字,使之上递下接,如明珠贯连。
南北朝时有两首诗,在连珠诗发展史上有代表性意义,值得我们注意:
 
芳  
梁武帝萧衍(南朝)
绿树始摇芳,芳生非一叶。一叶度春风,芳芳自相接。
色杂乱参差,众花纷重叠。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
 
拟青青河畔草
沈约(南朝梁)
漠漠床上尘,中心忆故人。故人不可忆,中夜常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欲长别离。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
 
* 萧诗八句,四处顶针出现在诗句首尾,已具有连珠诗的雏形;沈诗每到偶句后面便出现顶针现象,很有规律,已经是成熟的连珠诗了。
 
连珠诗作品中,绝大部分诗句甚至每一句都必须重复使用某两个字,元初诗僧明本的《松月》做到了这一点:
松  
明本(元代)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
松生金粉月生兔,月抱明珠松化龙。
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
老僧笑指松头月,松月何妨一处供。
* 此诗从头到尾每句都有“松”、“月”二字,这是一首标准的连珠诗。
 
花  
唐寅(宋代)
戒尔无贪酒与花,才贪花酒便忘家。
多因酒浸花心动,大抵花迷酒性斜。
酒后看花情不见,花前酌酒兴无涯。
酒阑花谢黄金尽,花不留人酒不赊。
 
进士跟我学文章
佚 名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蔽乡。
蔽乡文章数进士,进士跟我学文章。
 
 
雪梅(baolu)
雪飘隆冬梅花红,梅雪相依韵无穷。
雪喻梅花冰洁质,梅伴雪花送寒冬。
雪飞梅花迎春到,梅立雪花笑东风。
妙玉偏爱梅花雪,梅雪烹茶蕴真情。
 
连珠诗也可以写成滑稽作品,寓教于乐,如近人范左青《古今滑稽诗话》载有一例,新奇、滑稽、有趣:
 
咏剃头诗
(佚名)
闻道头堪剃,无人不剃头。
有头皆可剃,无剃不成头。
剃是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十七)
 
同头诗
同头诗是由复字诗派生出来的。可以说是一种特殊要求的复字诗。其特点是:每一句头一个用字完全相同。早在周朝便出现有同头诗的雏型。
例如《诗经·小雅·北山》第四章: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最早的同头诗出自南朝,梁元帝萧绎的近臣鲍泉模仿、学习萧绎,做一首复字诗,无意中却成了同头诗的开创者。
 
奉和湘东王《春日》诗
鲍泉 (南朝梁)
新莺始新归,新蝶复新飞。
新花满新树,新月丽新辉。
新光新气早,新望新盈抱。
新水新绿浮,新禽新听好。
新景自新还,新叶复新攀。
新枝虽可结,新愁讵解颜。
新思独氛氲,新知不可闻。
新扇如新月,新盖学新云。
新落连珠泪,新点石榴裙。
 
同头诗写得好的诗人,当数唐代诗僧皎然,绘景抒情,文辞秀美,很有欣赏价值:
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句有“春”字之什
皎然(唐代)
春日绣衣轻,春台别有情。
春烟间草色,春鸟隔花声。
春树乱无次,春山遥得名。
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
 
清代万树的《璇玑碎锦》中,《咏梅》诗写得很有特色:
 

    左上梅花诗可读为:
梅开庾岭杏为妃,
梅绽寒宫柳作姬。
梅吐正闻香世界,
梅飘还见玉阶墀。
梅花落向笛中吹。
 
以此诗为例,你能读出另外二首诗吗?不妨一试。
 
半云庵 烧火和尚
半山半庵号半云,半留平地半崎嵌。
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青天半壁阴。
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
半间房舍半分云,半听松声半听琴。
 
吴承恩(明代)的《西游记》第八回有三首同头诗:
 
福诗
福星光耀世尊前,福纳弥深远更绵。
福德无疆同地久,福缘有庆与天连。
福田广种年年盛,福海洪深岁岁坚。
福满乾坤多福荫,福增无量永周全。
 
禄诗
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
禄添万斛心康健,禄享千钟世太平。
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
禄恩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
 
寿诗
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
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
寿命延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夏雨(baolu)
夏至日渐长,夏荷秀红装;
夏人饮冰酒,夏雨不解凉。
 
冬雪(baolu)
冬雪千山瘦,冬藏万仓肥;
冬寒无饥馑,冬梅送春归。
 
凤凰印象(baolu)
一本无字的书,一座遥远的城。
一条万里的墙,一个民族的疼。
一首悠扬的歌,一段古老的情。
一弯明亮的月,一股清纯的风。
一条灵动的水,一江璀璨的灯。
一幅天然的画,一个现实的梦。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十八)
 
独韵诗
独韵诗,是指诗词中通首用同一个字作韵脚。独韵诗与同头诗一样,属于复字诗的范畴。不同的是,同头诗要求每一句的第一个字都重复使用相同的字;独韵诗则要求每一句尾都重复使用相同的字,即诗的全篇从头到尾用同一个字押韵。用同一个字押韵,这种押韵方式较为奇特。古人把它叫作“独木桥诗”,又称“福唐体”、“独木桥体”、“同字韵”、“一韵诗”、“一字韵诗”等。
一般而言,独韵诗很少见,独韵词则较常见。独韵诗最早出现在《礼记·大学》汤之盘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铭文简单,因为押韵,所以是诗,而且是独韵诗。
又如,《尚书·益稷篇》所载三言诗:
赓  
(佚名)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惰哉。
 
早在北宋,黄庭坚就有类似作品:
 
阮郎归
黄庭坚(北宋)
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作者自注:“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说明独木桥体以词的形式出现,最早的作者,是一个被人称为“福唐”的人。
 
又如《四少》,“彼此四少,神仙可了”,吟读之余,趣味盎然:
四 少
息斋居士(明代)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
肚中食少,自然睡少。
彼此四少,神仙可了。
 
又如明代谢榛的独韵诗,以灯字押韵,罗列了形形色色的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烟苇出渔灯,书声半夜灯。
山扉树里灯,风幢闪佛灯。
竹院静禅灯,蛾影隔笼灯。
星悬宝塔灯,心空一慧灯。
风雨异乡灯,倦客望村灯。
鬼火战场灯,除夜两年灯。
雪市减春灯,茅屋只书灯。
树隐酒楼灯,穴鼠窥暗灯。
殿列九华灯,星聚广陵灯。
棋罢暗篝灯,疏林见远灯。
……
又如清代顾玉的独韵诗《蓼花引》, 以兮字押韵,别有情趣:
 
蓼花开兮,湖之秋兮。
蓼花落兮,湖之涸兮。
念我生之头白兮,
与蓼花以朝夕兮。
嗟有母而无父兮,
徒自伤其孤露兮。
蓼兮蓼兮,予谁告兮。
 
又如朱守方的独木桥体词《醉太平》,以声字押韵,可谓声声入耳:
 
醉太平·秋夜戏用独木桥体
朱守方(清代)
邻犭咼吠声,池鱼跃声。萧萧叶坠阶声,闻空梁鼠声。
沉沉鼓声,寥寥磬声。小楼横笛声声,接长街拆声。
 
我和月亮 (baolu)
(由歌词改写)
皎洁月亮一个你,二个对影我和你。
三生今世认识你,四时长春牵挂你。
五湖四海寻找你,六神无主依恋你。
七星伴月追随你,八月中秋仰慕你。
九九归一跟着你,阴晴圆缺守着你。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十九)
 
叠字诗
《带经堂诗话》指出:《诗·小雅》“萧萧马鸣”、“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此用叠字之始。后人千古受用不尽。后人仿效《诗经》的手法,才逐渐有了叠字诗。
叠字诗是指诗中的部分句子或全诗各句都用叠字组成。所谓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重叠而成一个词。叠字的恰当应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音节美,增进情感的强度。诗用叠字由来已久,民歌中用得最多。
例如: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最早的叠字诗出自南朝:
秋思引
汤惠休(南朝)
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
思君未光光已灭,眇眇悲望如思何。
 
《古诗十九首》之后,将叠字运用得自然得体、趣味盎然的大有人在。
寒山是唐朝初年的僧人,在苏州城外寒山寺住过,是叠字诗较早的作者。其《独坐常忽忽》写得比较出色,反映了他自叹衰老、精神恍惚的惆怅心态。
独坐常忽忽
寒山(唐代)
独坐常忽忽,情怀何悠悠。
山腰云縵縵,谷口风飕飕。
猿来树袅袅,鸟入林啾啾。
时催鬓飒飒,岁尽老惆惆。
 
叠字诗难写,叠字律诗更难写,寒山还有一首好作品,面对山景、时空、物候,诗人冷漠的隐居心态,在八对叠字中得到逼真、形象的描述。
 
叠字律诗
寒山(唐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王建的《宛转曲》每句连用两对叠字,改变了汤惠休、寒山诗每句只用一对叠字的单一状况:
宛转曲
王建(唐代)
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明朝嘉靖年间,日人某的一首七律很有特色,值得一读:
 
雨中往曹娥江 
日人某(明代)
渺渺茫茫浪泼天,霏霏拂拂雨和烟。
苍苍翠翠山遮寺,白白红红花满川。
整整齐齐沙上雁,来来往往渡头船。
行行坐坐看无尽,世世生生作话传。
 
醒世叠字诗
佚名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
 
乡路(baolu)
弯弯曲曲乡间路,隐隐迢迢杏花村。
数数点点芳草绿,莺莺燕燕争鸣春。
年年岁岁花相似,朝朝暮暮度光阴。
风风雨雨送寒暑,冷冷暖暖知人心。
 
山景(baolu)
深深浅浅山径斜,散散淡淡山野花。
淙淙汩汩山涧水,炊烟袅袅山人家。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
 
重字诗
重字诗是指应用隔字叠、掉字叠的手法创作的一种诗歌。属于叠字诗的范畴。
隔字叠,如“香风满阁花满树”中的“满”。
掉字叠,掉是掉换的意思。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中,叠用桃花时“桃”掉成了“杨”,叠用黄鸟时“黄”换成了“白”。
梁元帝萧译是较早将重字手法引入诗作的诗人,如他写的《折杨柳》: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诗中“巫山”“巫峡”、“垂柳”“垂杨”、“故人”“故乡”运用了掉字叠,“同”“同”运用了隔字叠。
唐代白居易是最早创作重字诗的诗人,如《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诗中“一山门”“两山门”、“两寺”“一寺”、“东涧水”“西涧水”、“南山云”“北山云”、“前台”“后台”、“上界”“下界”六处掉字叠,如珠连璧贯,脍炙人口。
又如:
浣溪沙
赵长卿(宋代)
一味风流一味香,十分浓艳十分妆,自然娇态自然芳。
楼上好风楼下水,雪前栏槛竹前窗,也宜单著也宜双。
 
又如:
春  
舒芬(明代)
春风春日竞春华,春山春水春景佳。
新柳恋莺莺恋柳,好花迷蝶蝶迷花。
寻芳客入游芳伴,买酒人投卖酒家。
去是路兮归是路,马头相对日头斜。
 
又如:
春情戏为重字体限尤韵三首(选其一)
庄先识(清末民初)
细细炉烟细细浮,画屏风里画帘钩。
春如流水年如夜,诗满香囊酒满瓶。
蝴蝶花中蝴蝶瘦,杜鹃枝上杜鹃秋。
相思何日能相见,自怪情牵不自由。
 
又如,元代徐再思的小令【双调】《水仙子·春情》: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逗十年受。
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
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徐元先生《趣味诗三百首》中认为:“这首散曲小令,既是数字诗,又是重字体”。饒少平先生《杂体诗歌概论》认为:“这首小令不是数名体,而是重字体”。
 
笔者也试作两首重字诗,敬请网友不吝赐教:
 
乡 思(baolu)
秋风秋雨送秋凉,秋林秋树秋叶黄。
秋山秋水染秋色,中秋月圆思故乡。
 
十二辰春诗(baolu)
春山春色早,春夜松鼠跳。
春草逢春绿,春牛耕春潮。
春泉淌春水,春涧看虎跃。
春风拂春柳,玉兔耍春娇。
云龙播春雨,春雨润春苗。
灵蛇盼春雷,春暖伸懒腰。
春花放春香,马腾三春道。
春晖春阳暖,春羊添春羔。
春树结春果,猕猴望春桃。
春江流春韵,金鸡啼春晓。
春梅映春月,狗吠惊春鸟。
春竹发春笋,猪眠贪春糟。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一)
 
顶针诗
《修辞学发凡·顶真》说,“顶真是用前一句子的结尾来做后一句子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这种修辞辞格叫做“顶针(一作顶真)格”。
顶针诗,是用顶针格写成的诗。顶针诗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每句蝉联;
一种是每联(或每小节)前后蝉联;
还有一种是每句都咏同一事物,某些词语在句中重复出现(不是前后蝉联)。
例如:
 
拟青青河畔草
沈约(南朝梁)
漠漠床上尘,中心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中夜常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欲长别离。
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
 
不了屋 
韩文
不了屋住不了人,
人不了时笔不了。
不了笔写不了事,
不信小说写不了。
 
平湖秋月(baolu)
澹澹碧秋空,桂香细细风。
风过西子湖,身置广寒宫。
宫女今安在,扁舟载月明。
明月尚疑惑:婵娟淡妆浓?
 
汉水(baolu)
汉江芳草绿,绿堤柳如烟。
烟水浪拍岸,岸水连云天。
该诗可倒读为:
天云连水岸,岸拍浪水烟。
烟如柳堤绿,绿草芳江汉。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二)
 
排比诗
排比诗,就是在同一首诗中全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排比句。它与《诗经》国风中常见的重章叠句不同。《诗经》中也有排比句,但没有全篇用排比句的。排比诗一般比较少见。
例如:
游西湖
袁宏道(明代)
一日湖上行,
一日湖上坐。
一日湖上住,
一日湖上卧。
* 从字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好像不是什么诗,细细品味却满有诗味,清新流畅,泰然自若,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又如:
沐浴拒客诗
唐伯虎(明代)
君昔访我我沐浴,我今访君君沐浴。
我昔沐浴三月三,君今沐浴六月六。
 
一字诗
何佩玉(清代)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禅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灞桥杨柳
(佚名)
东边一带杨柳树,西边一带杨柳树。
南边一带杨柳树,北边一带杨柳树。
任你杨柳万千条,哪能系得行人住。
 
君山月夜(baolu)
山青有绿树,天青无白云。
水中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舟轻无一物,风清无一尘。
轻舟浮水月,清风动山林。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三)
 
集句诗
集句诗,就是集前人诗文(或词、曲、赋)的成句,联缀成篇。优秀的集句诗正如宋叶大庆《考古质疑》所评:“浑然天成,初无牵强之态。往往有胜如本诗者。”
集句诗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最早起于西晋,至宋元明清各代续有名家大作,可谓源远流长。例如:
《论语》诗二章(选一)
傅咸(西晋)
克己复礼,学优则仕。
富贵在天,为仁由己。
以道事君,死而后已。
 
思故乡(集杜甫诗 选一)
文天祥(南宋)
天地西江远,(《送韦中丞之晋》)
无家问死生。(《忆舍弟》)
凉风起天末,(《忆李白》)
万里故乡情。(《江楼宴》)
 
牡丹亭(下场诗 选一)
汤显祖(明代)
此身飘泊各东西,(杜  甫)
笑指生涯树树红。(陆龟蒙)
欲尽出游那可得,(武元衡)
秋风还不及春风。(王  建)
 
感旧集宋句(选一首)
周咏(清末)
袖结清风楚舞妍,(司马光)
西湖一别忽三年。(杨万里)
梨花院落溶溶月,(宴  殊)
输与鸬鹚取次眠。(黄庭坚)
 
集赤壁赋
(集句散曲 八选三)
孙季昌(元代)
『 引子 』万里长江,半空烟浪,惊涛响,东去茫茫,远水天一样。
『天下乐』隐隐云间见汉阳,荆襄,几战场?下江陵顺流金鼓响。旌旗一片遮,舳舻千里长,则落的渔樵每做话讲。
『寄生草』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几场。举匏樽痛饮偏惆怅,挟飞仙羽化偏舒畅。泝流光长叹偏挹怏,当年不为小乔羞,只今唯有长江浪。
*《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是一代文豪苏轼的著名散赋,自宋以来凡读苏公此篇传神笔墨,未有不拍案叫绝者。曲作家孙季昌以集句的手法把赤壁赋变成了散套曲,既保留了原赋语言的清新俊逸和文风的超脱高雅,又平添了供人高歌散曲韵律,真可谓是锦上添花。
 
集美解放碑题词
(集杜甫五言诗,六章选二)
董必武
子负经济才,风雷飒万里。
树立甚宏达,壮心不肯已。
* 四句诗依次选自:《送唐十五诫寄贾侍郎》、《大雨》、《北征》、《戏赠友》。
山色佳有馀,深意实在此。
俯视但一气,万里苍茫水。
* 四句诗依次选自:《五盘》、《塞芦子》、《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忆郑南》。
 
送别(baolu)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 五言集句,依次为王勃的《春庄》、《羁游饯别》、《白下驿饯唐少府》、《建阴题壁》
 
踏春(baolu)
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五言集句,依次为王勃的《游梵宇三觉寺》、《仲春郊外》、《山扉夜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十四)

 

换字诗

古人素有换字的习气,名人大家也不例外。例如: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庾信(北周)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唐代)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江为(南唐)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宋代)

换字讲究对原句起到点化作用,虽是改动旧句,毕竟要因旧而益新。高手换字,如画龙点睛,一经换字,便精彩数倍。以上所列便是生动的例证。

换字诗,就是把前人的诗作拿过来,换掉其中的某些字词或某一两个句子,使其变成新的诗作。

例如:

  

王驾(宋代)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兼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

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将其换字,改为:

雨前不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剃头  佚名(清代)

闻道头堪剃,而今尽剃头。

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

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文革期间夏衍将其换字,改为:

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

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

整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

请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书中收录了一首民歌《煮饽饽》。在清朝乃至民国,水饺又叫“煮饽饽”。看来包饺子有助于融合婆媳关系。

煮饽饽

夏令去,

秋季过,

年节又要奉婆婆,

快包煮饽饽。

皮儿薄,

馅儿多,

婆婆吃了笑呵呵,

媳妇费张罗。

 

时代变了,煮饽饽的功能没有变,煮饽饽的角色变了,请看换字诗:

煮饽饽

(baolu)

腊八去,

小年过,

除夕团圆一大座,

饺子快下锅。

皮儿薄,

馅儿多,

媳妇吃了笑呵呵,

婆婆费张罗。

 

下沉湖(换字诗)

(baolu)

车一程,

舟一程,

身向沉湖军垦行,

夜挑千盏灯。

风一更,

雨一更,

夜半换岗梦不成。

楚剧唱红灯。

附纳兰性德原作: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元旦感怀(换字诗)

(baolu)

东润新年雪伴灯,二九出行京华东。

寒衣曾连慈母线,如今亦作空巢翁。

附齐白石原诗:

柳牛图自题

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东复东。

身上铃声慈母意,如今亦作听铃翁。

这首诗齐白石自题在画作《柳牛图》。画这幅画时他已经年过六旬,已经是儿孙满堂,却还在北京“北漂”。

 

需要说明的是,古人作换字诗,只是偶而为之,或是游戏之作,不是为了抄袭和造假。在抄袭和造假盛行的今天,作换字诗、换字词、换字曲,如要发表或投稿,须标出藉以换字的原作,并注明自己的作品是换字体。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五)

 

翻韵诗

翻韵诗,是将通常的词语颠倒过来,使之每句协韵,所以也称“倒字诗”。内容多寓讽喻之意,诙谐有趣,令人发笑。

《全唐诗》卷八百七十载黎瓘诗一首:

 

赠漳州崔使君乡饮翻韵诗

(唐代)

惯向溪边折柳杨,因循行客到州漳。

无端忤触王衙押,不得今朝看饮乡。

这是最早的翻韵诗, “杨柳”、“漳州”、“押衙”、“乡饮”都被颠倒了位置。

 

例如:《北窗琐语》中有一个故事说,某苏州通判,不知神道两侧所立石人叫“翁仲”,而误称为“仲翁”,有人写诗嘲讽道:

翁仲将来作仲翁,

也缘书读少夫工。

马金堂玉如何入?

只好州苏作判通。

传说,清康熙皇帝在一次出游中,一时兴起指着路边一个石人问道:“这叫什么名字?”一位随行的翰林说:“回陛下,叫仲翁。”次日早朝议事已毕,从皇帝书案上飘下一张御柬,近侍拾起递给了翰林院的负责人,原来上面写有七言四句:

翁仲如何读仲翁,

想必当年少夫功。

从今不得为林翰,

贬尔江南作判通。

此诗之趣味有二:一是皇帝手谕(圣旨)以打油诗体写出,十分新鲜、诙谐。二是每句诗都有意颠倒用词,强化了讽刺、鞭笞的效果。

 

蹉跎岁月

(baolu)

青春正年当,学农走夏江。

学校闹革文,学工下石黄。

拖到已业毕,舟车驰汉江。

军垦战湖沉,汗水洒地荒。

寒冬无夜月,秉烛待光阳。

何时出头日,岁月正桑沧。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六)

 

联边诗

联边诗,是指诗句中的每个字都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组成,联缀成章。刘勰认为写作诗文要练字,“一避诡异,二省联边”,对于联边字要少用,最多可连用三字,用多了就成了“字林”,这是针对“常文”而言。然而联边诗是有意利用这一特征,扩展其形式,戏作成诗,反别具趣味。

 

  

黄庭坚(宋代)

逍遥近道边,

憩息慰惫懑。

晴晖时晦明,

谑语谐谠论。

草莱荒蒙茏,

室屋壅尘坌。

僮仆侍偪侧,

泾渭清浊混。

* 作者运用了汉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形特点,使每句的字形都整齐划一,颇具趣味和美感。前四句是说在路边休息谈笑恢复疲劳;后四句是说野外杂草丛生,室内灰尘堆积,僮仆在旁侍候,人品清浊相混。

 

戏作三首(baolu)

 

树林

棠棣植树林,

松桧柏森森。

杉柳楚梦楼,

霜染梧桐村。

 

江滩

滨水汉江滩,

沧浪激沙洲。

滚滚浪涛涌,

淼淼汇江流。

 

灶火

炎焱烈火烧,

灶焰燎烹煲。

灯烛照炊烟,

煎炒蒸炸熬。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七)

 

(原文载于:半壁斋《趣味诗抄》baolu编著)

 

回文诗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据唐代《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是说诗中字句回环往复,而都能联贯成有意义、合韵律、可以颂读的篇章。广义的回文体诗,包括回文诗、回文词、回文曲、回文赋等。狭义的则专指回文诗。

经过历代诗人的潜心钻研追新骛奇,回文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式,如半句回文诗,单句回文诗,双句回文诗,全篇回文诗,迭字回文诗、诗词双回文诗等。

 

半句回文诗

半句回文诗,是回文诗中一种特殊形式,即每一诗句的后半句,为前半句的倒读回文。

例如:

怀思  佚名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夜永,

期归梦还梦归期。

 

西堤(baolu)

西堤烟柳烟堤西,

滴翠玉带玉翠滴。

拂云微绿微云拂,

溪畔耕织耕畔溪。

 

晚春(baolu)

雨打芭蕉芭打雨,

曲涧鸣泉鸣涧曲。

晚春芳菲芳春晚,

女妆新照新妆女。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八)

 

(原文载于:半壁斋《趣味诗抄》baolu编著)

 

单句回文诗
  单句回文诗,是第二句在第一句顺读的基础上转为逆向组合。

例如,宋代苏轼的《菩萨蛮》:

 

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

耳垂云幔斜鬟翠。

春晚睡昏昏。

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

坠寻梨花细。

颦浅念谁人。

人谁念浅颦。

 

秋闺怨

井桐双照新妆冷。

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

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

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

秋宜不上楼。

 

又如,清代纳兰容若的《菩萨蛮》:

 

雾窗寒对遥天暮,

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

鸦啼正落花。

裒罗垂影瘦,

瘦影垂罗裒,

风剪一丝红,

红丝一剪风。

 

以“寒窗雾”、 “天暮”、“落花”、“啼鸦”、“裒罗”、“影瘦”、“—丝红”、“一剪风”等凄冷萧瑟的意象反复渲染,怎一个“愁”字了得!

 

 

闲话趣味诗(异体诗)

(二十九)

 

(原文载于:半壁斋《趣味诗抄》baolu编著)

 

双句回文诗
  双句回文诗,其特点是每两句成一组,后两句是前两句的倒读,自始到终皆如此。例如:

  

萧纲(南朝梁)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

奁粉飘落花,舞蝶乱飞盐。

以 “飞盐、舞蝶、奁粉、落花”四个意象状写雪的洁白之色、轻盈之态,除奁粉外,其它三个意象词序颠倒,词性变化,偏正结构变为主谓结构,摹写物态由静转动,使得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可谓佳妙。

 

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皇都杂记》中,录有一组春夏秋冬回文诗,每首10个字,作者署名为天河钓叟。据传,春诗实为嘉靖皇帝所作,其余为臣下应制唱和。

春诗是: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日明。应读作为: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

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诗是: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应读作为: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另有一说,该诗为描写阳朔碧莲洞的回文诗,作者佚名)

 

秋诗是:秋江楚岸宿,沙洲浅水流。应读作为:

 

  

秋江楚岸宿沙洲,岸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岸,洲沙宿岸楚江秋。

 

冬诗是:红炉兽炭积,寒冬遇雪风。应读作为:

 

  

红炉兽炭积寒冬,炭积寒冬遇雪风。

风雪遇冬寒积炭,冬寒积炭兽炉红。

 

每首以10个字衍化为七言诗的前两句,再将前两句倒读为七言诗的后两句。回还读来,妙趣横生,颇具匠心。

另有资料说,这是明代吴绛雪咏四季的双句回文诗,亦是四字重迭回文诗。每首仅用十个字迭出,所写四季自然特色分明,俨然四帧意境优美的画卷。被世人誉为回文诗珍品。其中《夏》更是公认的一枝独秀。

谁是谁非?这桩公案就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去考证了。


【素材】在雨中(一)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