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票投资其实是等待的艺术。

 东方梦圆 2015-10-10

股票投资其实是等待的艺术。

2015-10-09 启明乐投



炒股,只是等待的艺术。

文:远嘉策略

美国交易巨子查理·丹尼斯曾经披露,每年95%的利润来自5%的交易次数。所以要长期稳健的战胜市场,需要做的就是降低操作频率,放大操作级别。个人甚或团队的能力其实有限,市场上并不存在可以洞见股市细微变异的方法,过度高估自己或缺乏敬畏市场,往往将预测空间定得非常狭窄,从而在市场中频繁地进行交易,而利润和信心会在一次次交易中被吞噬。所以。说白了股票投资其实是等待的艺术。


在一片内忧外患之中A股九月终于划上了艰难的句号,以月线收盘而言,沪指并无悬念地月计下跌153.21点,跌幅4.78%,同时打破了大多数技术派所言难有四连阴的规律。但主板承压的背景下,创业板指数临近月末出现连续涨势,在三连阴后收月阳线,月计上涨85.80点,涨幅4.30%;波澜不惊的数字之后难窥市场全貌,九月A股的走势还是让人特烦恼,因为其中间或剧烈的短期调整,千古跌停场景两次出现。在波动率非常态的后股灾时代,一旦短炒节奏失准,即便是贵为良辰兄的远房亲戚恐怕也会暗箭难防。


在梳理市场之前,我们还是回顾一下远嘉策略本月的观点:

A.九月六日,我们先于市场,强烈建议投资者做多创业板,描述了详细逻辑的同时并给出了备选股票池,后该组合周平均上涨近28%,并且奥特迅,创意信息,龙生股份等股票后面有抢眼表现;


B.九月十三日,我们基于远嘉波动率,Oscillator等指标,以及数据分析建议投资者大幅减仓,而后市场9.14,9.15连续两天出现千股跌停。


C.九月十六日午盘,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短线买入布局,后市场单日大涨后逐渐转暖。


D.九月下旬,我们建议投资者轻仓观望,等待中线底部结构的形成。

之于上述连续性的观点,远嘉策略对于九月的表现自评及格,希望能为一直关注的投资者挽回到部分八月下旬股灾的损失;


我们暂且通过一组涨跌数据简单回顾一下九月的盘面:

九月市场涨跌实录:

九月第四周市场涨跌实录:

我们可以看到九月市场表现积弱,个股大都涨少跌多,月均收跌-2.70%,而创业板表现基本强势,板块内个股平均涨幅为6.09%;综合而言市场在九月算是多空制衡拉锯的一月,沪指在3000点一线的狭小箱体内窄幅震荡,截止到月收盘沪深300/上证50等权重板块缩量明显,市场尚待作出方向性的选择。但是承继远嘉策略一贯的中线观点,我们认为,大盘继5178点以来的熊市调整主跌段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杀跌的尾部过程中是非常难熬的,其中交杂着妖艳的反弹和残酷的阴跌,对于中线稳健型投资者最好是一直场外观望,等待较为确定性的入场机会。


从九月市场的热点炒作路线来看,我们发现呈现头轻脚重的现象,市场环境步入中下旬后才较为转暖,同时出现了较为连续性的热点炒作。九月上旬市场主要的炒作主线是迪斯尼+上海概念,但从龙头锦江投资被闷杀之后,市场进入一段相对沉寂期,未能出现持续性的热点炒作。虽然国企改革概念有特力A/洛阳玻璃这样的妖股,但是都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炒作并未能蔓延至板块整体,其余如亚运会,核电,网络安全等都力度较弱。直至中旬之后,以北陆药业,新开源为龙头的基因测序,以奥特迅,上海普天为龙头的新能源,以戴维医疗为龙头的二胎概念呈现出较大的炒作力度,但是拨开板块炒作的外衣可以看到,市场追捧领涨的个股实际上本质是:小盘+优质成长+实质性题材+超跌,这也与远嘉策略前期一直建议的选股逻辑不谋而合。

若此,我们依然建议投资者关注未来中期的布局方向,即远嘉策略一直挖掘的重点,小盘+优质成长+实质性题材+超跌。


在这个多事之秋,长假期间的消息面注定又不平静,我们认为有三点可能对市场短期情绪有较大影响:

1、《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进度加紧;
2、节日期间,政府的定向刺激措施接二连三;
3、国际方面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推迟加息预期,引发外围市场在国庆假期强劲反弹;

尽管远嘉策略历来主张更加关注盘面走势,但是突然的消息面异动对于短期交易者情绪的影响不得不防,假期频发的利好以及良好的外围环境,A股能否籍此展开一波反弹,还需要继续观察。


我们如何看待市场的短期行情?

以当前的走势结构分析,远嘉策略团队假期复盘之后,对于短线的走势继续保持谨慎的态度,我们注意到当前沪指已经在狭小的箱体内运行了一月有余,且逐渐缩量,也显示了目前场外资金坚决观望的态度,类似形态鲜有成底的先例。从中期格局角度,沪指在此位置运行的时间越长,该区域沉淀的筹码越来越多,则向上的压力将会越大,我们通过综合分析,倾向于认为市场或在短期籍由利好略有脉冲式反弹后,继续向下寻底诱空完成本次下跌结构。


当前因创业板的强势,不少投资者担忧即使大盘持续弱势,我们前期挖掘的创小板标的会不会不给建仓机会。我们认为这样的担心实属多余,首先A股若要形成较具备操作性的底部必然是各板块同时见底,否则还是短级别反弹的概率大。其次,单以创业板而言,历史上几次中期底部出现前,都出现过比现在更大的反弹结构,这是创业板本身盘子所决定,也与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做多热情涌向创业板有一定关系,但是无碍中期调整的命运。


退一步讲,我们到股票市场其实赚取是价差,与绝对价格并没有关系。如果大势确定走好,再次追涨又何乐而不为?


我们就从创业板的角度来剖析一下市场短期结构的运行状态,下图一为创业板指数的日线波动率,我们发现当前运行到一个较大压力位,而是市场短期的反弹动力已显颓势,且量能不济,难言看好,更加不应追涨。下图二是更为灵敏的的创业板日线级别Oscillator指标,我们注意到市场在步入九月后宽幅震荡,创业板也出现了两次明显的短期机会,但是下旬后已经持续回落,市场的波动不够,同样不容乐观。


之于此,即使大盘在假期期间频发利好,我们并不看好A股有持续性的反弹行情,即使出现脉冲式的反弹,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因为当前大盘的中期下跌结构并未闭合,且小股票短线反弹已经接近尾声。如果短线实在有操作欲望,或可小仓位试水前期持续调整的主板标的。


我们如何看待市场的中期行情?

回顾历史,A股历来有着牛短熊长的习惯,从2000~2005年,2007年四季度~2014年中都是趋势下降低点不断刷新的大熊市,其中零七年牛市和本轮牛市都是以非常暴力的拉升进行。本轮牛市的酝酿结构,起涨位置,涨势结构都与零七年有较大的差异,在此不再赘述,但是我们之前一直有验证过,本轮熊市从5178开始的杀跌烈度并不弱于6124点,下面看一张沪深300的比较图,我们认为当前的市场状态与2008年七月份有部分相似之处,市场筑底速度永远要比大多数投资者所预料的慢,本轮熊市开启后大量个股主力后知后觉的出货是在4000点一线,换言之,天量的筹码集中在一千点的区域内,且时间跨度非常之窄,妄言此处成底似乎应该多看看历史的走势。

我们再看一张创业板指数与历史上证大盘的走势比较,这背后所透漏的逻辑是,大量个股鸡犬升天的牛市恐怕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股市注册制预期越来越趋近的背景下,创业板所代表的个股指数熊市恐怕才运行到一半。所以实际上我们倾向于认为在后杠杆时代的A股,拼的是标的挖掘的深度与趋势把握的舞步,已经不太适合普通散户生存。

从市场中证流通的波动率来看,我们认为市场尚不足以形成哪怕是一个大级别的中期低点的条件,下半年的交易机会只针对于交易型投资者,买点只在市场区间波动的低点之间。


那么,可能较大的机会在哪里?

我们还是要再次强调,后股灾时代的A股,对于一个百病缠身的市场,最大的利好不是货币政策,不是降低印花税,那些只能引起市场水涨船高式的脉冲。最大的利好,恰恰是跌多了,大量优质的公司在泥沙俱下中被错杀。


我们注意到8月下旬以来,市场动辄千古跌停的次数达到了近十次,作为成熟的投资者应该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炒股实际上只是等待的艺术,我们在合适的价位和大盘位置,买入挖掘的优质标的,并持有之,这才是股票利润的来源。过去20多年的股市演绎表明,价值中枢抬升的趋势是明确的,而其中的几次泡沫化只是过眼云烟。A股在经历了这一轮粗暴的去杠杆去泡沫之后,在未来的市场,恐怕逐渐趋于理性,趋于重视标的的挖掘和公司质地的脚步不会停止,而这一切需要时间来沉淀。


在年中人声沸腾的顶部, 50倍PE的公司股价还能在新故事的驱动下趋势性上行至100倍PE;而股灾之后,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下跌途中再令人心动的投资故事都难以力挽狂澜。目前投资者不再相信“市值故事”,即使是调整之后,估值水平仍偏高,我们看到截至8月所有1级行业PE估值高于历史平均,仅有几个景气较差的行业PB 估值低于历史平均,对于纯价值投资者也不具有吸引力。因此从PE到EPS,市场整体的估值体系需要重建。资产管理行业需要从新的角度(确定的业绩增长与高确定性的前景预期)来挖掘投资机会,市场整体的估值体系需要重建。虽然蓝筹股无大泡沫,但国际视野下也不便宜,加之救市资金可能有序退出的背景下,蓝筹股股价难免受到压制。海外市场股灾同样不少,但我们看到海外每次股灾之后估值水平都会充分调整。A 股市场由于涨跌停板的限制,同时受困于股权质押风险,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大面积停牌,估值水平未充分调整,市场尚未出清。


所以从远嘉策略团队的角度,以我们浅薄的理解,在A股应该致力于成为优秀的“基本面趋势投机者”, 具体的做法是,充分考量大盘风险,在相对的指数低位买入有实质性成长预期和题材预期,估值相对有优势,且技术形态较好向上存在空间的个股,并持有到大盘相对高点兑现。


股票投资其实是等待的艺术,美国交易巨子查理·丹尼斯曾经披露,每年95%的利润来自5%的交易次数。所以要长期稳健的战胜市场,需要做的就是降低操作频率,放大操作级别。个人甚或团队的能力其实有限,市场上并不存在可以洞见股市细微变异的方法,过度高估自己或缺乏敬畏市场,往往将预测空间定得非常狭窄,从而在市场中频繁地进行交易,而利润和信心会在一次次交易中被吞噬。


简单总结我们的观点:

1、对于短线的走势继续保持谨慎的态度,我们倾向于认为市场或在短期籍由利好略有脉冲式反弹后,继续向下寻底诱空完成本次下跌结构。


2、我们建议投资者更加关注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有实质性创新或题材预期的中小市值标的;在当前主板指数承压的中线趋势下,建议投资者保持一定仓位的优质标的,逐渐布局;


3、我们认为大盘本次下跌结构完成后,将迎来较有操作性的中期机会,这一时点或在十月底十一月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