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b蓝天白云下的芝加哥:在芝加哥我们吃过饭的中餐馆03(大南北)
2015-10-11 | 阅:  转:  |  分享 
  
我们就在“糖潮”吃午餐或晚餐。平心而论,“糖潮”中餐馆的菜肴价位(包括
小费)有的和东莞的宏远酒店相当,有的要比宏远酒店的稍高,但“糖潮”中餐
馆厨师的烹调水平和东莞同等档次的粤菜馆相比就差一些了,若和东莞的宏远酒
店相比就至少差一个档次了。
据我们这两天去“糖潮”吃饭时的观察,在华埠的中餐馆当中,“糖潮”中
餐馆的生意很好。该餐馆一周七天当中,每周五、周六二十四小时营业,其余五
天的营业时间是上午八点到次日凌晨四点。女儿蔻蔻对“糖潮”中餐馆的评价也
较高,曾对我和方平说,她很喜欢吃这里的“萝卜糕”和“牛肉炒米粉”。我和
方平也曾吃过蔻蔻向我们推荐的这两道菜,但我们对这两道菜的评价要比蔻蔻的
评价低得多。这其中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蔻蔻已经在美国呆了半年,平时
很难吃到好东西;而我们则是刚从上海来,吃的是自己做的饭菜。坦率地说,在
我们的心目中,任何一家餐馆做的菜肴,无论多么美味,也没有自己做的饭菜适
合我们食用。
上述四家中餐馆尽管经营管理水平、菜肴质量风味均有差异,但它们有一个
明显的共同点就是都在芝加哥生存下来了。据说原来在海外的中餐馆供应的菜肴
均属“粤菜”和“潮州菜”,但现在芝加哥的中餐馆已经出现了“川菜”和“东
北菜”。这就说明了在美国的华人的来源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我们的观察,
到中餐馆吃饭的顾客中主要是华人,仅有少数的白人和黑人。依我们的切身体会,
估计多数华人都不适应西餐中的“生冷”、“烧烤”和“煎炸”。另一个值得关注
的现象是,尽管在芝加哥的这些中餐馆菜肴的烹调水平不高,但仍有一些白人顾
客光顾。由此可见,尽管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和美国人的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
异,但中国菜还是得到了不少美国人的接受和认同。
第2页共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大南北的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