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猪N年了,您知道猪还有这些品种吗?

 七彩年华 2015-10-11































附:养猪业常见的中外十大种猪

  中国是生猪养殖大国,从最原始的本土种猪到后来引进的外国杜洛克种猪、长白种猪等,品种繁多,在优胜劣汰的淘汰制下,如今市场上的种猪大多是以下十种了:

  中国本土种猪


  华北型种猪

  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此类型体质健壮,骨骼发达,四肢粗壮,背腰狭长,腹不太下垂,肌肉发达。母猪性成熟早,繁殖性能强,母性好,窝产仔10~12头,乳头8对左右。耐寒,耐粗饲,膘不厚,但增重较慢,板油多,屠宰率较低,一般60%~70%。代表品种有东北民猪、西北的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和沂蒙黑猪等。

  黄淮海黑猪


  华南型种猪

  分布于南岭和珠江以南地区。表现为“矮、短、宽、圆、肥”的外部特征,腹大下垂。头相对较短宽,嘴短, 耳小,毛多为黑白花。性成熟早,母性好,但繁殖性能稍差,窝产仔8~9头。耐热,早熟易肥,皮薄肉嫩,属脂肪型猪种,屠宰率75%。代表品种有蓝塘猪、陆 川猪、香猪、五指山猪、粤东黑猪、槐猪、和滇南小耳猪。

  华中型种猪

  分布于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大地区。体型与华南型相似,但较大,生产性能介于华南型与华北型之间。母猪产仔 数10~12头,乳头6~7对。生产较快,经济成熟较早,肉质细嫩,屠宰率70%左右。本类型猪较多,代表品种有浙江金华猪、大花白猪、宁乡猪、皖浙花 猪、武夷黑猪、蒲田猪、大围子猪等。

  江海型种猪

  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地处华北型和华中型中间狭长的过度地带。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头中等 大,耳大下垂。性成熟早,以繁殖率高着称于世。母猪平均窝产仔13头以上,乳头8对左右。经济成熟早,增重快,屠宰率在70%左右。代表品种有太湖流域的 太湖猪、姜曲海猪、安徽的圩猪、虹桥猪等。其中太湖母猪是出了名的产仔数最多的母猪品种。

  太湖母猪


  西南型种猪

  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头大,腿粗短,毛以全黑或“六白”为主,也有黑白花和红毛猪。繁殖率中等,窝产仔8~10头,乳头5~6对。肥育能力强,屠宰率65%~79%,多属肉脂兼用型。代表品种有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乌金猪、雅南猪等。

  高原型种猪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体型小,似野猪,头狭长呈锥形,腹小而紧收,臀倾斜。毛为全黑或黑白花。繁殖率低,乳头5对居多,窝产仔5~6头,哺育率不高。成年体重小,属晚熟品种。肉味醇香,但屠宰率较低,仅65%左右。代表品种有青藏高原的藏猪和合作者。

  外来引进种猪:


  汉普夏猪

  汉普夏猪属瘦肉型猪品种。原产英国南部,由美国选育而成。汉普夏猪具有独特的毛色特征,肩和前腿部为白色,其他部位为黑色,故有“银带猪”之称。[

  1、体型外貌:全身主要为黑色,肩部到前肢有一条白带环绕,俗称白肩(带)猪。头大小适中,颜面直,耳向上直立,中躯较宽,背腰粗短,体躯紧凑、呈拱形。背最长肌和后躯肌肉发达。

  2、生产性能:汉普夏猪从25.6公斤到97.6公斤日增重697克,饲料利用率2.95:1。据测定,体重91.7公斤育肥猪6头,平均膘厚1.76厘米,眼肌面积28.7平方厘米,胴体瘦肉率60.7%。胴体品质好。母猪平均产仔数仅9头,但仔猪硕壮而均匀,母性良好。胴体瘦肉率65%以上。杂交配套生产体系中可用作终端父本,也可作母本。

  长白猪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着名的瘦肉型猪种。按引入先后,长白猪可分为英瑞系(即老三系)和丹麦系(新三系)。长白猪是目前我国引进最多的国外猪种。长白猪具有产崽数较多,生长发育快,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高等特点。主要分养在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和河北等省。

  1、体型外貌:长白猪全身被毛呈白色,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大腿和整个后躯肌肉丰满,蹄质坚实,体躯前窄明显、呈流线型。体躯长,有16对肋骨,全身被毛白色。乳头6-7对。

  2、生产性能:长白猪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屠体较长,胴体瘦肉率高。据测定,体重30.7-72.28公斤阶段,日增重731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38公斤、青料0.97公斤。屠宰率71.66%。据丹麦测定,日增重793克,料重比2.68:1,胴体瘦肉率65.3%。各地用长白猪作父本与本地母猪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均有较好的杂交效果。日增重比本地猪提高10-26%,瘦肉率增加5-8%。长白猪性成熟较晚,6月龄开始出现性行为,9-10月龄体重达120公斤左右开始配种。初产母猪产崽数10-11头,经产母猪产崽数11-12头。

  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后驱和双肩肌肉丰满。

  1、体形外貌:皮特兰猪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头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微向前;体驱呈圆柱形,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丰满,背直而宽大。体长1.5-1.6米。

  2、生产性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公斤。日增重750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公斤,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达70%。

  皮特兰猪公猪一旦达到性成熟就有较强的性欲,采精调教一般一次就会成功,射精量250-300毫升,精子数每毫升达3亿个。母猪母性不亚于我国地方品种,仔猪育成率在92-98%。母猪的初情期一般在190日龄,发情周期18-21天,每胎产崽数10头左右,产活崽数9头左右。

  3、杂交利用:由于皮特兰猪产肉性能高,多用做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用皮特兰公猪配上海白猪(农系),其二元杂种猪育肥期的日增重可达650克,体重90公斤屠宰,其胴体瘦肉率达65%;皮特兰公猪配梅山母猪,其二元杂种猪育肥期日增重685克,饲料利用率为2.88:1,体重90公斤屠宰,胴体瘦肉率可达54%左右。用皮特兰公猪配长×上杂交母猪(长白猪配上海白猪),其三元杂种猪育肥期日增重730克左右,饲料利用率为2.99:1,胴体瘦肉率为65%左右。

  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产于美国,于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东北部由美国纽约红毛杜洛克猪、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毛猪以及康乃狄格州的红毛巴克夏猪育成的。原来是脂肪型猪,后来为适应市场需求,改良为瘦肉型猪。这个猪种于1880 年建立了品种标准,是当代世界着名瘦肉型猪种之一。

  1、体型外貌:杜洛克猪适应性强,对饲料要求低,喜食青绿饲料,能耐低温,但对高温的耐力较差。杜洛克猪原种应具备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此外,由于对白色猪的需求也开发出了白色杜洛克。这种白色杜洛克猪为杜洛克猪与白色品种的猪杂交获得 。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强健。公猪:包皮较小,睾丸匀称突出、附睾较明显。母猪:外阴部大小适中、乳头一般为六对,母性一般。

  2、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指标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日龄220~240天,体重120千克以上。母猪总产仔数,初产8头以上,经产9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35千克以上,经产40千克以上。生长发育100千克体重的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1:2.8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胴体品质在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0%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3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3、杂交效果:由于杜洛克猪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为2.8~3.2∶1),胴体品质好、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等优点,而在繁殖性能方面较差些。故在与其它猪种杂交时,经常作为父本,以达到增产瘦肉和提高产仔数的目的。杜洛克猪[3] 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几大特点,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体系中适合做终端父本。最常用的配套系为杜洛克*(长白*大白),即俗称的杜洛克猪。杜洛克猪适应性好,无应激敏感现象,易饲养管理成功,广泛适合于工厂化养猪和农户饲养。杜洛克猪身体健壮、强悍,耐粗性能强,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品种。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该品种的缺点是繁殖力不太高,母性差,“胴体产肉量稍低,肌肉间脂肪含量偏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