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遭遇诺奖惊喜

 红瓦屋图书馆 2015-10-11

遭遇诺奖惊喜


  方益昉
  屠呦呦研究员喜获诺奖当晚,“笔会”编辑与我认真讨论这个选题与写作细节,因为她知道我研究科学史,曾讨论过科研事件、院士制度和屠呦呦遭遇。不过她首先引经据典纠正了我呦呦、坳坳、哟哟的发音与字义,令我莞尔。那天线上线下,新闻从业者大多遭遇措手不及,天上掉下个获奖者,陌生程度达到其名字也会出错的程度。截止10月5日晚7点,网上搜索屠呦呦和青蒿素及其有关成就,数据性细节贫乏。
  毕竟是中国籍自然科学家本土成果首获诺贝尔奖,本该翘首期盼零的突破,居然毫无事先预测和关注铺垫。比较起来,中国作家刚刚摘过诺奖,但娱记们照样不厌其烦地排名、热议近10名中国被提名作家的2015结局。其实再愚笨的文科生也算得清楚,文学奖再次花落吾家的概率等于零。
  次日晨,有关屠呦呦的严肃报道和八卦搞笑版爆屏。科学史上打摆子、冷热病、金鸡纳、康熙大爷、奎宁抗疟的故事,以及过去几十年中常山抗疟、越战需求、523项目、青蒿纯化、结晶分析、临床试验、人工合成、专利争夺、药企博弈等事无巨细的叙述,报道无遗。我感叹着做媒体的不容易,抗疟科普一夜,选题还得深思,活在网络时代,全球赶脚不易。
  事实上,自从2011年屠呦呦摘得拉斯克奖(LASKER),只需简单分析历届获奖者中,有四分之一比例继而荣获诺奖,明摆在台面上的大概率事件,理应成为督促科技主管部门、科学共同体、媒体从业人员和普世寻梦众生,认真对待学术风向的国际指标。也就是说,历史曾经贴心地留出三、四年时间,以便当局者技术性调整,避免首位中国籍自然科学诺奖获得者,被烙上“三无”的尴尬标记。如今满世界飘过的这个骇人标题,到底算调侃,还是抗议?
  过去几年,海外华裔学者联名国际同行,每年提名屠呦呦为诺奖候选人,正果终成,功不可没。本次诺奖的争取过程中,无法回避海外学术共同体的集体推动作用,他们尽力在高分值SCI论文中引用屠呦呦贡献,留下学术印迹。传统植物药用成分的临床成功范例,包括麻黄素、紫杉醇、水杨酸、银杏叶等中医常用草药的现代制药,都依循青蒿素类似路径。
  相反,国内某些学者大腕,2011年起发表看似公允的青蒿素回顾片断,但其叙事轻描淡写中国历史条件下,科学技术发展深受政治文化影响的史实要点。学界弥漫的科学主义迂腐书呆气,将上世纪60-70年代军团作战式攻关项目中的技术摩擦,继续笼罩在不明学术真相的官员和大众面前,为屠呦呦等要角走上世界平添更多羁绊。另一位反中医方姓大V,一如既往地指责青蒿素抗疟与传统医学没有半毛钱关系。确实,屠呦呦获奖与国内学界正能量推荐,目前找不出正相关联系。
  2006年,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主编《青蒿素研究》,将我国学者历年所著804篇相关论文的摘要聚集成册,科研队伍之庞大,历史跨度之久远,唯中国特色所有,而且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从1957年大跃进开始,北京、上海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分分合合,最终合成人工胰岛素结晶。这项世界第一,当年举世找不出竞争者。当时,1973年11月16日,杨振宁教授从纽约大学石溪分校致函中科院,愿意向诺奖学术委员会提名担保,请求推荐候选人。但是千人攻关,诸侯各路,大革命时期只能以革命的名义,谢绝最接近诺奖的召唤之旅。作为同门血脉的1967年523项目之青蒿素成果,延至21世纪唯有同室较劲,覆辙重蹈才算公正?
  2011年,青蒿素乙醚萃取者屠呦呦斩获拉斯克奖,当年10月,《自然》医学版17卷10期发表屠呦呦文章。按惯例,中国学者在《科学》、《自然》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发文,其所在单位一般大张旗鼓,有关电视台作重大新闻播报,但国内学界与民众对此综述至今相当陌生。过去24小时里,这篇被遗忘的旧文中,开始被频繁引用的段落是:
  “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唯一一篇关于使用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文献出自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文中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给了我灵感。我们传统的提取方法里的加热步骤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活性成分。在较低的温度中提取可能有助于保持抗疟活性。果然,在使用较低温提取方法之后,提取物的活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于是,支持青蒿素抗疟源自中医中药者,据此作为原始凭证。而质疑者亦据此反驳,黄帝内经思想和经典五行学说,与现代植物化学毫无瓜葛,青蒿素乙醚纯化路径与中药炮制、复方配伍等基本原则,没有关联。
  放眼屠呦呦纯化青蒿素抗疟的文化背景,道教医学文献中的传统知识经验,无疑是其成功领得半步先的史料机缘。
  仔细分析,21世纪以来的生理和医学诺贝尔奖,阳春白雪的分子医学内容覆盖主流,不涉及基因调控、细胞克隆、蛋白信息和免疫机制的生命科学项目,恐怕连获得提名的机会都相当渺茫。在某些研究群体中,上述高大上理论技术,垄断着学术标准话语,甚至被奉为争奖的宗教和行动的主义。
  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评委会一反常态,极具新意。他们回归传统学术的人性本意,立足医学研究的疾病关怀,将常见并且高发的传染病防治,以及研究工作在受害人群中的获益实效,作为授奖依据。屠呦呦与另外二位分享殊荣的科学家的主要成就,便是明证。
  这样看来,科研战略思想要及时调整,未来学术路径中,类似屠呦呦的传统技术手段获得青睐,不会再是意外惊喜。世界主流科学的追求,正在突破科学主义怪圈,逐步接纳传统文化、自然经验中的科学成分,即所谓的地方性知识。
  汉医、蒙医、藏医、巫医,五千年华夏文化熔炉中,至今尚未泯灭的传统医学遗存,浓缩着越来越有价值的研究线索。在有人看好前卫技术,有人重视传统关爱的科学研究探索路径中,文汇笔会微信不久前的讨论主题很前瞻,很有品位——
  “你关心人性,我关心生存”,社会面临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