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伸,简易确不简单:带你揭开拉伸的奥秘!

 不扎心的老铁 2015-10-11

来源:陈博士体能康复工作室 《新体育》社会指导员

Bob Chen's拉伸,简易而不简单

拉伸是现今健身者运动前和运动后常见的一种激活或放松肌肉的方式,大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健身者本人用自身之力对身体某个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称为主动拉伸:其二是由他人,一般是教练、同伴、大夫进行的拉伸,称为被动拉伸。无论哪种拉伸,看上去都很简单易行,但实际上这里面也有许多道道,搞不好会适得其反。

1拉伸多长时间为好?

从专业的角度讲拉伸,其原则可简化为4个字,安全有效。所谓安全是指存拉伸过程中,要保证被拉伸部位的肌肉和软组织不会受伤: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拉伸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预期效果。

常见不少人在拉伸过程中,满脸扭曲的表情,甚至感到十分疼痛。事实上,疼痛是人体一种本能的自然保护功能,即,在遇到外界一定程度的破坏力时,人体会以疼痛的方式发出警告,接下来,肌肉会对疼痛产生自然反应——痉挛,以对抗外界的破坏力。这种感觉会成为一种记忆,让被拉伸者以后会对拉伸产生恐惧。因此,我认为,拉伸除了要注意上述两点原则外,还应再加上一点:舒服,即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被拉伸者的疼痛或不适感。

而要做到上述的三点,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拉伸持续时间的掌控要得体。

很多研究都表明,拉伸应当持续一定的时间,这样可以让被拉伸部位的肌肉和软组织充分伸展和放松,但时间也不宜太长。一般建议,一次拉伸最好是30秒。从理论上说,这种规定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规定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一一人对拉伸的反应,更具体地说,是人们对疼痛或不适的反应千差万别。我发现,有的人在被拉伸超过10秒后,肌肉就会因疼痛而变得紧张,而且程度与时俱增。其原冈很简单,人体的肌肉和软组织有大量的血管,因此拉伸时不光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也会使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下降,出现缺血,从而引起不适。

鉴于此,我在实践中通常采取这样的办法:把一次拉伸的30秒,分成6个5秒加1秒。即,持续拉伸5秒后,再用一半的力度,轻轻放松1秒,但不要完全放开,让肌肉得到短暂的松解,血液进入肌肉,然后进行下一个5加1的单元,以此类推。当然,越往后,拉伸的力度就越大。这样的节奏会使被拉伸者疼痛感下降,舒适感增加,且同样可以达到最佳拉伸效果。

2如何掌握拉伸的力度?

在实际操作中,拉伸时用力过大过猛,往往是被拉伸者出现不适或疼痛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因而是否合乎拉伸的原则和要求,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拉伸力量大小的掌控。一般来说,主动拉伸时,由于本能和反应及时,拉伸力的掌控不会出现太大问题。问题主要出现在被动拉伸上。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要掌控好拉伸的力度,主要取决于拉伸者与被拉伸者之间的配合默契。可以采用这样两种办法防止过度——

①是注意观察被拉伸者的面目表情。大部分人在拉伸力度过大,以至于出现疼痛时,而目表情都会发生变化,因而后者常是前者的一个窗口或指标,拉伸时可以作为参考。

②是注意言语的表达。在被拉伸者处于卧位等看不到面目表情的情况时,可采取这种方式。在我们工作室,为了让被拉伸者较为准确地表达不适的程度,我们常采取一种名为“交通灯”的表达法:把没有明显不适的感觉,定为绿灯区;有一定的不适感,定为黄灯区,把疼痛感强烈,定为红灯区。出现某种感觉时,被拉伸者只要发出或“绿”或“黄”或“红”一个字,我们即刻明白其感觉状态,随时调整拉伸力度。

当然,人体感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即使痛感明显甚至出现了损伤,也不吭一声,因此要因人而异,多观察多询问,不能一味地等候被拉伸者的上述反应信号。

3拉伸要讲究顺序吗?

答案是必须的。

人体是一环扣一环的有机链条,每个环节对运动都会产生影响。一个环节发生僵硬,力就会集中于此。但要想把这个环节拉伸开,只顾一点,不计其余,常常是做无用功。许多时候要先把其他环节的肌肉放松开,才能让拉伸之力传人或集中到目标部位。因此,拉伸顺序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对于腰肌劳损,我们常用仰卧位旋转拉伸的方法,即把腰椎两旁下背部僵硬的肌肉充分舒展开来,加快血液循环。但不少患者感到,拉伸者费了不少力气,被拉伸到的部位不是腰部,而是臀部甚至大腿后部。这是因为这种拉伸方法的发力点在膝盖,力的传导是由大腿到髋部的臀大肌,最后才到腰肌。如果臀大肌本来就很紧张,拉伸的力感就会转移到这个部位。所以,不要急于求成,一步到位,要先把同侧大腿的后群肌肉、臀大肌充分放松开来,打通力的传导通路,然后再采用仰卧位旋转拉伸法,腰部的肌肉很快就会产生感觉。

Dr.什么是功能性拉伸?

功能性拉伸不是一种技术,而是我们近期推广的一种科学体系、一种康复理念,它是指采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拉伸方法来解决身体功能上的问题。

这种体系要求,在拉伸前,要对人体做一番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旧,静态(站立坐卧)时、动态时(走跑跳)的身体姿态,找出身体结构上的问题和功能性障碍,分析其原因,据此开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用各种拉伸方法,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善这些状况,使身体各个部位恢复良好姿态,发挥正常功能,减少劳损和伤病。

我们知道,身体的结构决定运动功能,而功能又会影响结构。现生不少人久坐不动,出现各种体态问题,如,静态时探头团肩、驼背、塌腰、罗圈腿;动态时,脚弓塌陷、脚外翻、膝盖内扣,髋部左右摆动等。这些都是由于身体结构上出现异常,引起前后左右上下肌群力量的不均衡对称,造成某个部位负荷过大,长久如此,伤病就在所难免。

以最常见的探头团肩驼背为例。这种体态常会造成颈肩部疼痛,呼吸不畅,心肺功能下降,脑供血不足,睡眠不好等问题。对于这种体态引起的问题,我们会通过检查评估,弄清是关节问题,还是肌肉或筋膜的问题,再做出个性化的拉伸方案,并按照主次、先后顺序加以实施,比较那种一味讲行的扩胸练习,这种功能性拉伸更为精确和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