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阴山工作室 2015-10-11




清 <wbr>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清 王原祁 夏日山居图 嘉德2011秋拍 成交价103.5万元


作品鉴赏

诚如王时敏所言,在明代中晚期以奇为古、以奇为美的思潮下,山水画的创作已有“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的现象。因此,王原祁遂提倡“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的观念。他主张初学应先摹古,熟悉各种经典风格后再加以提炼和变化,以成就自家面目。如自题《秋山晴爽图卷》:“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于是他以黄公望(1269-1354)、倪瓒(1301-1374)等元人为宗,再遍追两宋、五代时期大师,追求“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美学,并以笔墨表现书卷之气。
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号麓台、西庐后人等。1670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以画供奉内廷,鉴定古今名画。1705年奉旨与孙岳颁(1639-1708)等人编《佩文斋书画谱》,1717年又主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1654-1722)祝寿。其先祖王锡爵(1534-1614)颇有书画收藏,祖父王时敏(1592-1680)又是明末大师董其昌(1555-1636)的学生。在家学渊源、个人天赋及努力之下,王原祁终能与王时敏、王鉴(1598-1677) 、王翚(1632-1717)在清初山水画坛并称“四王”,在江苏太仓地区创立“娄东画派”。 
王原祁山水得祖父王时敏真传,一生醉心大痴(黄公望),而于吴镇、王蒙、高尚书、二米父子皆有神解。晚年笔墨有登峰造极之势,笔有金刚杵,墨有湛然色,华滋沉郁,卓然画苑,“清六家”中之翘楚也。此轴作于他五十五岁时,虽云法小米(米友仁),却兼黄公望之皴法,淹润华滋,浓湛中有淡宕之致,是其盛年之笔。上款为“浩修”,同年他尚为浩修仿《子久山水卷》(见《玉雨堂书画记》)。
王原祁一生崇尚黄公望,然其仿王蒙则无有不佳者。此作以长线淡墨勾皴,层层积累;更以苍苔密点,杂以焦墨虬松,于是精神跃出。岭麓右下,空着一片,乃潆回远去之大江也。密不厌其实,虚不嫌其空,于是麓台之精神益见。


清 <wbr>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清 王原祁 夏日山居图 局部

清 <wbr>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清 王原祁 夏日山居图 局部

清 <wbr>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清 王原祁 夏日山居图 局部

清 <wbr>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清 王原祁 夏日山居图 局部

清 <wbr>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清 王原祁 夏日山居图 局部

清 <wbr>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清 王原祁 夏日山居图 局部


作品资料

王原祁 夏日山居图
【估价】单位RMB900,000 — 1,500,000
【成交价】单位RMB1,035,000
尺寸:28.5×39.5 cm.约1.0平尺
年代:康熙壬辰(1712年)作
作者:王原祁(1642-1715)
日期:2011-11-12
材质:水墨纸本
装裱:册片
钤印:王原祁印、麓台、三昧(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原祁》2、3、21印,45页)
题识:康熙壬辰秋日,写黄鹤山樵夏日山居墨法。麓台。




清 <wbr>王原祁《夏日山居图》高清详解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