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所习惯的生活,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

 小宝爷 2015-10-11


“只有一种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一生。”

——克里斯托弗·莫利


最近看了两部作品都是关于写山居生活的。一本来自台湾,一本源于日本。于是开始思考,也许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阿宝,或者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远离繁华的都市,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




  就两本书的作者而言,其人生经历是迥然不同的,但都是勇于追寻自我需求的人。这本《讨山记》的作者阿宝,是一个热爱旅游且敢作敢为的“女汉子”。在书里她坦承,自己之所以会选择山居生活,是因为年岁渐长,那些尽情行脚、放怀天地的岁月,涤荡了她目迷五色的欲求,云游的经历内化沉潜,锻炼出沉静自省的能力,而这些又让她开始看清以往看不清楚的矛盾,听出了内心纷杂交错中最重要的声音:一生中要有一段日子,流汗低头向土地索食,生命的过程才算完整。


  《京都山居生活》的作者是出身于英国的贵族家庭,少年时期是与多国的公主等作为同学在著名的女子学院渡过的,就婚姻而言,家人对她颇有期待,但她却在最有机会得到“世人眼中的幸福”时选择了遵循自己内心的呼喊到印度去学习冥想,继而来到日本,长居于此。她是看惯浮华的人,知道心灵的需求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一个是对山河大地亲睐有加,一个是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但都是知道敬畏自然的人。在《京都山居生活》里,她说园艺看似一门小小庭院里的艺术,却容纳着自然,容纳着地球,乃至浩渺的宇宙。庭院也是最接近上帝的所在。《讨山记》里,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山河大地自有它深奥的法则和不可思议的力量,来平复或反击人们加诸它身上的创伤。大自然何尝需要人去成就它什么?只怕是需要一种信念来成就自己--我就为自己而来。”


  虽然同一主题的两本书,但叙述的重点截然不同。《讨山记》更像讲一个故事,一个女汉子是如何从完全不懂农园果艺到开始学着剪枝、除草、歼虫、套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始熟悉与土地打交道,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或者说对人生的感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等关于成长故事。而《京都山居生活》更像是散文。一篇一篇的小故事,每个故事涉及一种花,偏向介绍它的功能和它给作者带来的生活益处等。




  天南地北的两个人,南辕北辙的经历,却选择了同样的一种生活。认真的摸索,也能看出她们人生轨迹的相同之处,比如都在旅行的途中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和各自的另一半都有共同的语言,对方也很支持自己做的选择。这让我想起了一句: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热爱自然的,自当受到自然的庇护。而这庇护不仅仅只是提供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给了一颗博大宽怀的心。就像见过高山的坚毅、丛林的挺拔、河流的奔腾之后,那颗心就不会安于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会更向往小桥流水人家吧!




  不管怎么样,走出去看看,世界很大。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是内心所需求的,也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活着一天,就该去寻找那些问题的理由:“这世间有什么事值得我非长久活下去不可?”“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而毫无遗憾?”




博库网店庆啦!!!


博库网4周年店庆,店庆活动将持续整个9月 ,时刻关注,好礼发送千万别错过,拼手速!拼人品!拼颜值!


●第一波:9.6——9.13 一元好书秒不停,全店包邮再满减。

●第二波:9.14——9.18 好书限时折扣,礼券再抢折上折。

●第三波:9.19——9.25 时光有礼,店庆回馈特别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