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校志

 BBSBIAN 2015-10-11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校志

第一节  学校沿革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位于江津区白沙镇东南3公里的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黑石山,是一所以高中为主,兼办初中的完全中学,隶属于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学校是第四批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谐校园先进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级平安校园、森林校园和优秀园林绿化单位,也是重庆市唯一一所向游客收取门票的中学。

聚奎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清同治七年(1868)乡人在此开设的义塾。同治九年(1870),义塾由时任白沙团总的张元富正式命名为“聚奎义塾”。清光绪六年(1880年)建成聚奎书院,由程绥仁任斋长,“聚奎义塾”更名为“聚奎书院”。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令天下书院改设学堂,一律兼习中西学科。聚奎书院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更名为聚奎学堂,原书院斋长邓鹤翔转任堂长,除留下部分年幼的书院学生外,开始招收五年制初小男生入学,全学堂学生共有56人。次年,招四年制高小男生入学。1912年聚奎学堂改成聚奎学校,1913年聚奎学校定名为“江津县立聚奎初高等小学校”。由于学风好,质量高,两年间学生增至297人,被白眉初著《四川地志》称为“川中模范小学”。1922年,由于军阀混战,土匪猖獗,黔军进驻黑石山,学校被迫迁到白沙镇桓侯宫与白沙女子高小合用校地,次年又迁到遛马岗(原新本女校),学生人数由297人锐降为78人。1926年,学校又重新迁回到黑石山。1928年,学校邀请校友吴芳吉制定校旗,编写校歌并首次撰写校史,写成《聚奎学校史稿》。1929年,建成了能容纳1300人的仿罗马歌剧院式建筑鹤年堂。1935年1940年,学校三次获得教育部、四川省政府、四川省教育厅特令嘉奖,被社会各界誉为川东名校。

1942年,学校增办三年制高中,但采取男女生分班教学。1946年,由于女生人数减少,男生女生实行合班上课。1950年,聚奎中学与新本女子学堂合并,更名为“奎新中学”。1952年,江津县人民政府接管奎新中学,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江津县第三中学校”并于秋季开始招收高中新生。其后学校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师资逐年加强,到1960年,学校规模发展到26个班,学生达到1300百人,形成了以高中为主的完全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逐渐停课。1970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当时学校虽未复课,但“四川省江津县第三中学校”的校名并未明令撤销。1972年开始恢复办学,再次招收高、初中新生。1978年,恢复校长责任制,同时恢复新生入学考试,学校被江津地区确定为重点中学。1984年6月,经江津县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改称为“四川省江津县聚奎中学校”。1987年秋,江津县人民政府将黑石村小学划入聚奎中学将其设立为“聚奎附小”。2001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市容整洁单位”。2002年,被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3年,学校被评为“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绿色学校”,同时获评重庆市“诚信文明单位”。2004年,重庆市人民政府确认聚奎中学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同年,学生参加高考,升学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

2012年,学校占地200115.5平方米(约300亩),建筑面积89872平方米;教学班级81个,其中高中69个;在校学生4967人,其中高中生4423人;在校教职员工292人,其中专任教师246人。教职工中有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61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

表1    学校历任校长

姓  名

性别

民族

籍贯

职称(或学历)

任职时间

邓石泉

江北

1870

邱泽溶

江津

1879

刘清杰

江津

1879

程绥仁

江津

丙午举人

1880.3

程德灿

江津

乙亥举人

1887

周  庚

江津

乙酉举人

李荫南

江津

贡生

程德音

江津

乙亥举人

1899-1904

邓鹤翔

江津

丁酉拔贡

1904-1905

邓鹤翔

江津

丁酉拔贡

1905-1911

邓鹤翔

江津

丁酉拔贡

1912

唐定章

永川

1912-1918

夏风薰

江津

贡生

1918-1918

刁焕祖

江津

大学

1918-1920

夏风薰

江津

贡生

1920

龚万材

江津

大学

1921

杨学渊

江津

专科

1921-1921

李星桥

江津

1921-1922

李式如

江津

大学

1923-1924

代坤垣

江津

大学

1924-1932

邓燮康

江津

大学

1930-1931

代坤垣

江津

大学

1932-1936

周光午

宁乡

大学

1936-1942

黄德毅

壁山

专科

1942-1943

颜学荣

江津

大学

1943-1944

朱孝鸿

江津

大学

1944-1947

卢福泰

泰州

大学

1947-1950

吴汉骧

江津

大学

1950-1954

成伯初

江津

1954-1959

黎宗权

江津

1959-1960

罗仲平

江津

大专

1960-1983

李治烈

江津

特级教师

1983-1993

石怀湘

江津

特级教师

1993-1998

朱焱伟

江津

高级教师

1998 -2007

张跃国

江津

高级教师

2007——2012

何世忠

江津

高级教师

2013

第二节 办学思想

聚奎中学在义塾时期,为识字作文的启蒙教育,以儒家思想贯穿办学的全过程。清光绪六年(1880年)更名为聚奎书院后,虽提出了“养道德,济苍生”的办学思想,但在书院前期并未得到贯彻,前期主要面向科举,以尊孔崇儒为指导,按封建文士的标准来教导学生。到了后期才开始注重自由讲学,维新思想改良主义的主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也因此培养了卞小吾(四川第一家《《重庆日报》创办者)等具有维新思想的学生。

1905年聚奎书院改称聚奎学堂后,原斋长邓鹤翔转任堂长,在周常昭和邓鹤丹的协助下,锐意立新。他认为“新学初开,制度未一,课无定程,人有朝气……但在成才,初不问其符合定章否也。”他大力发展新学,按维新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拯救中华,服务桑梓”的主张在办学思想方面上做出了重大的革新,聚奎学堂由此富有生气,被称为“洋学堂”,名噪四方。

 1925年,学校章程中明确提出了以“完成国民教育,并授以生活必须之知识技能为宗旨”的办学思想。1928年,邓鹤丹任学校董事会主任,又提出“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指导思想。1933年,学校修订小学《章程》为《组织大纲》,确定“以完成国民教育,培养健全儿童”为办学宗旨。同时制定《中学组织大纲》提出学校“为严格训练青年心身培养健全国民之场所”。至此,学校除继承和发扬原有的办学传统外,增加了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注重实学和进取,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1937年梁漱溟来校考察,认为“可与西方农士学校相媲美”;中央图书馆原馆长蒋复璁也说:“见聚奎学生质朴有礼,于课业之余,服习耕种,刻苦淬励。不堕耕读之风,足为吾人钦佩。”1950年,学校开始贯彻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提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5年,贯彻实施教育部公开的十八条《中学生守则》。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停止。1972年学校恢复,学校围绕“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思想”“学生的主课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组织办学。1978年,学校恢复了校长制,罗仲平任校长,学校自订《学生守则》十条,同时还制定了《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和《清洁卫生检查标准和办法》。1982年,学校又制定了《学生考勤规定》《学生纪律扣分标准、办法》并逐年加以修订、完善。1988年,开始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思想内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为重点。

2004年,学校成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后,学校继承和发扬了百年聚奎的优良传统,提炼出了“求实、进取、吃苦、团结”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校训、“崇德、笃学、勤思、力行”的校风、“知学、乐学、成学”的学风和“视学生为已出,视教育为己任,视自己为专家”的教风。

  2007年以来,学校开始推行以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为核心的政策,全力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提出规范化管理思路,制定并实施系列制度,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2011年,学校按上级部署,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实施新课程改革。张跃国担任校长,提出了注重实效,开拓创新,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努力开创新课程改革的新局面的总要求,“少讲、多学、合作、共赢”成为新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

第三节 师资队伍

     聚奎义塾时期,教师人数不详。1880年改称聚奎书院后,教师由斋长聘任。一般聘请三十岁以上县内知名的男性文士,人数为2人或3人。

     1905年以后,教师由堂长聘任,职员工人则为雇用。除留用原书院教师外,英文、日文新式学科则聘请留日学生担任,当时教师全为男性,人数为6人。1913年开始,始有正规新学校成都优级师范和川东师范的毕业生来校任教,人数增加到13人。1934年,学校开始聘用女教师并开始增设职员岗位,职员由事务主任雇用。1942年,人均薪金69元。

1942年,聚奎增办高中,教师仍采用聘任制,人数增加到34人。教师、校医由校长聘请,职员由校长任用,工人由事务主任雇用。同时实行以大米计酬,高中教师每人每月碛米1.5斗(90市斤),初中教师每人每月1.2斗(72市斤)。到1947年时,人均薪资增加至4.5斗(270市斤)。1950年,教职员的聘任沿用旧制,但人数达到60人,其中80%以上是北大、中大、武大和川大的毕业生,师资队伍素养达到高峰。1952年.教师的聘用制变为教育部门调配任用制,薪资由民主方式评定,折合人民币发放。1956年,实行工资改革,按学历、教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评定薪资,教师月工资在43元到78元之间。其后几年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到1960年,教师人数仍在60人左右。

1962年以后,全县压缩中学规模,教师人数减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逐渐停课,到1970年时教师人数减少到只有6人。1972年,学校恢复办学,接收黑石初中全部学生和招收推荐的高初中新生,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到26个班,教师从各区社调用,人数增至29人。次年,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再从各区社调入14人,教师人数增加到53人。此后几年间,教师人数均保持在60人左右。1982年后教师人数也逐年有所增加,到1997年教师人数由82人增加到138人。同时,从1997年起教师享有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相关福利。2001年到2004年缺编教师采取调入和学校到高校选拨两种方式,由于生源猛增,教师人数迅速增加,到2004年学校教师队伍扩大到257人。

2004年成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后,缺编教师采取以学校到高效选拨为主,调入为辅的办法。2006年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2007年,学校制定《聚奎中学教职工考勤管理制度》《青年教师成才计划》等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培养。2009年区教委出台《江津区义务教育学校及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70%基础绩效打入教师个人工资卡,30%奖励绩效经考核发放。由于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每年均要到高校选拨十多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2012年,学校共有教职工292人,其中专任教师246人。专任教师中,除三人为专科学历外,其余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师资水平达到历史最高。同时,由于新分配大学生的不断加入,师资队伍更趋年青化,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5岁左右。

针对年青教师比例较大的情况,学校加大了师资培养的力度。采取多途径、点面结合、一对一等措施培养年青教师。学校除组织教师参加主管部门的培训,学校还通过外派教师、校际交流、专题讲座、以老带新、集体教研等形式促进教师成长。同时还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科研。

学校先后培养了特级教师3人,省市级劳模2人,省市级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重庆市级骨干教师8人,重庆市级优秀班主任3人

表二:学校获省部级荣誉个人

姓名

奖励表彰名称

颁奖单位

时间

张廷武

四川省劳模

四川省政府

1984

陈国春

四川省劳模

四川省政府

1987

李治烈

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

国家教委

1989

何朝源

重庆市优秀教师

重庆市人民政府

1989

张仲林

全国优秀教师、

教育部、人事部

1995

张跃国

重庆市优秀教师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03

柯祥国

全国创绿优秀教师

教育部、环保局

2004

赵全林

重庆市劳模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05

鄢华斌

重庆市优秀教师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07

第四节       教育教学

义塾和书院时期,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应科举制中录取贡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准绳,课程以《四书》《礼记》《性理》《孝经》等为主。教师人数少,讲课时间不多,主要方法是靠学生自学、读书、习作、练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学管理由斋长负责。

1905年,改为聚奎学堂以后,实行分班授课,执行“癸卯学制”。课程设置新增了算学、东文(日文)、图画、唱歌等多个科目。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系统性。教学方法除教师讲述外,还有实验课、实习课。学生的学习以听课为主,辅以自习。1913年执行“壬子·癸丑学制”,1916年开始将每学年改为两学期,1923年学校开始推行“壬戌学制”。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较以往大为复杂,增加了组织安排教学、成绩考核、学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校在堂长之下设监学,负责具体管理全校的教学工作,同时不再设东文和时务课,教材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共和教科书,国文课则自选古文作补充。

1925年,学校董事会主任邓鹤丹派教师到川东一些名校参观,学习管理经验,回校后,总结学校多年管理教学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于1927年制订出《五项原则》。首先,明确规定了各科教材支配、教材补充及教学方法的原则。随后又补充了“须适合儿童心理者,须不背于教育原理者”等五项补充教材的原则和“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一格”的教学原则。

1942年增设高中,采取春秋两季招生,学制为3年。在各科教学中,仍为教师自行负责,各自处理其实际教学。教师之间,缺乏相互研究、交流,也不相互听课。董事长、校长也很少听课,只是根据所了解有关教师的素质、水平及是否受学生欢迎来决定是否续聘。1950年秋,开始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1草案》,教材从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教科用书表》中选择。1951年,学校开始建立各科教研组,最先单独建立的有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其它则建立理化生、政史地、体艺等联合教研组。教研组每周业务学习一次,学习教育理论、方针政策,组织同科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1953年,开始学习苏联,系统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组织教师认真钻研教育部颁布的各科教学大纲、新编教材,认真备课,严格按要求计划安排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改变以往教学中的自由状态。同时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从语文课推行《红领巾》教学法开始,发展为各科统一实行“五步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多采取谈话法)、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学校确定一定的程序格式,要求各科教师编写教案,由教导处、各教研组严格检查。1960年,在教学方法上推行精讲多练。

1962年,学校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开始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种种作法,课程及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学习毛泽东的教育思想。1964年,强调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始纠正课外作业多,考试测验多的现象。1978年以后,高等学校恢复招考制度,教育部陆续颁发了各科高考大纲及各科教学大纲,学校的教学根据大纲的要求安排教学,学校由强调抓各科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开始,发展到注意智能的培养。

1999年,学校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制度。主要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教导处、教科处组织具体实施。除了参加上级和本校安排的各种常规培训外,在做好校内听课、校外听课、集体备课、“三课”等常规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专家讲座、名师课堂、互动交流、录像观摩等。

2004年到2011年,主要开展校本教研。我校校本教研,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着重做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校史系列教育。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评优课大赛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同时制定《青年教师成才计划》。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其间,有8人在重庆市级赛课中获奖,获江津区级赛课一等奖的有10人。

2011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试行)》,学校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实行全员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提高教师素质。为鼓励教师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学校提出了“少讲、多学、合作、共赢”的教学理念,开始实施 “54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的讲解不得超过课堂时间的50%,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0%,学生交流展示的时间不得少于10%。由于“541”课堂的推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有了较大的转变。

在推进“541”工作的同时,学校加大了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该模式是在因特网和“云计算”环境下,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用移动智能终端(平板电脑)从服务器上下载并学习教师预先录制的教学精讲视频(微课),回到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因材施教”,“让学习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随需)”等成为其核心理念。

2012年,翻转课堂取得重大突破,不仅成为重庆市重点课题,而且在国内中小学教育中取得了较大影响力。深圳、上海、天津、山东等十余省市80余所学校的教师来校学习;《校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师报》以及重庆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表三:部分知名学生

姓名

性别

在校时间

主要成就

邓鹤翔

1872-1876

聚奎办学后裔,曾任江津县议事会首任会长

邓鹤丹

1898-1902

聚奎办学后裔,曾任重庆联中、江津中学校长

卞小吾

1888-1893

创办四川省第一家《《重庆日报》

诸克聪

1890

曾任《吉林日报》主笔,吉林省议员

诸子言

1910毕业

曾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自贡市1-4届人民代表

吴芳吉

1906年入学

爱国诗人、重庆大学创始人

邓少琴

1907年入学

巴渝史学家、重庆博物馆副馆长

颜实甫

1910年入学

四川大学教授

樊弘

1913年毕业

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程绍迥

1909年入学

曾任中国农科院副院长

张采芹

1917年入学

著名国画家、成都市政协委员

陈文贵

1917年毕业

细菌学专家、第一届全过政协委员

徐近之

1921年毕业

南京地理研究所主任、学部委员

萧林

1924年入学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商业局副局长

吴惠弼

1933年毕业

全国钢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

郭明达

1940年毕业

曾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

邓时泽

1945年毕业

曾任重庆大学副校长

周光召

1941年入学

著名核物理学家,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邓若曾

1950年毕业

中国女排原主教练

彭德秋

1975年毕业

四川省组织部组织处处长

周光全

1984年毕业

现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蒲德群

1887年毕业

现为清华大学教授

第五节  办学条件

基本建设:清同治九年(1870年)兴办义塾时,校园面积仅为214平方米。同治十二年(1873年)九月,经知县同意,以银300两,赎回庙产马家、二郎石、白瓦房三处作为校产。到1880年,学校建筑面积已达到2314平方米,校园面积已达77亩。宣统元年(1909年),经白沙团总周常廉(曾任聚奎学监)劝说澄心寺僧等捐出新屋基、横山沟等处校产(租谷二十余石)给聚奎,其时校地已达百亩。1910年修成仿日式建筑石柱楼,同时在校内依石筑池建亭,建成了“九曲池”“鉴止亭”等人文景观。

1925年,聚奎成立董事会,邓鹤丹首任董事主任,他将邻近学校长石塔地产数亩捐赠。1932年,得驻军师长张清平的支持,学校以修建礼堂所余资金二万二千元(为邓鹤年所捐)半价购入官、公、营、庙、会产多处,这时,校地面积达200余亩。1943年,澄心寺僧月宽,又将老屋基、堰坎上、大田坎等处地产捐赠学校,从此时至土改,校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9470于平方米。

1950年,由于学校避土匪暴乱,校舍、校地无人管理,遂被一些附近的农民乘机侵占。1951年冬土改时,被占的校舍、校地多被分给了农户。学校保留校舍、林木(包括橘林)、场地占地共200余亩。1952年,学校经费困难,师生人数大减,无力经营橘林,将成片橘林七十亩交给红豆树农场经营管理。1963年,经县委副书记聂荣贵出面,学校与黑石大队会谈,于2月26日达成双方山林界盘协议。

1966年文革开始后,校地继续被零星侵占。1972年,学校恢复,逐渐收回原有大部分校地。同时,又将原岩湾头土地数亩与黑石大队占有的土地交换。1983年12月,县政府为支持黑石山风景区的建设,出资约万元,购旗杆田、阴阳界、岬根柱等处土地三亩多,交给学校管理。1982年,学校投入20万元恢复文革中被毁的名家题刻、诗刻二十余处,对校内200余株国家一、二级保护树进行重点保护。1983年 3月,江津县政府确定农场归还校园内橘林169株的土地。1987年9月,学校将黑石村小学接办改称聚奎附属小学,增加占地2.3亩。1987年12月,学校在区、乡政府及教育局的支持下,与黑石一、三队达成《关于太平洋水池地界的协议》,将4.2亩土地交给学校,并由教育局拨款八千元,征用土地费补偿给有关生产队。到1995年,校园占地近200亩,建筑面积达到31528平方米。

1995年—1999年,学校先后修建学生寝室2幢4800平方米,集资修建教职工宿舍一栋3800平方米。2001年,学校开始创重点中学,修建学生食堂一栋六组5500平方米,建成综合教学楼6800平方米。2004年,修建学生寝室2栋8438平方米,同年建成400米环形标准运动场。2008年,集资修建教职工宿舍4989平方米。2010年建成学生宿舍1980平方米。

到2012年,学校新增校地120余亩,建成标准塑胶运动场一块,篮、排球场五块,约8000平方米,学人均面积约5平方米。新修教学用房、师生生活用房33000多平方米。同时还对校内的聚奎书院、鹤年堂等古建筑进行了维修。

 仪器设备:聚奎开办以来,对充实理化生仪器设备,历来比较重视。1906年,即自东京采购进口仪器、标本。1925年,邓蟾秋捐银元300元,购置了高倍显微镜、收音机等贵重仪器。1938年,邓蟾秋再捐1200元,从法国进口军乐乐器20余件,并派学生周一堂到重庆向德国乐师学习吹奏,回校后组成了一支学校军乐队。每逢升降旗,举行庆典、游行及开运动会,均由军乐队伴奏。

1952年,上级曾拨专款3000万元(相当于现在3000元),由学校自行采购仪器设备。一些简易教具,则由教师自制。到1960年,各种实验用的设备已比较齐全。但1966年文革开始,大部分被毁。

1972年,学校恢复办学后,上级又陆续配给。1978年,学校又用自有资金、逐年添置录音机、录像机、教学录像带等加强电化教学的各种设备,到1992年,已拥有价值约20万元的理、化、生等科的实验及电化教学设备。

 2000年-2004年,学校自筹资金80万为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每位教师补助3000元;同时建成“千兆校园网”和“班班通”。同时又投入30多万元更新理、化、生实验室,并添置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

2009年,学校自筹资金70万,建成了多媒体教室70间。2011年,投入100万添置平板电脑,用于实施翻转课堂研究。2012年建成通用教室2间。

教育经费:聚奎义塾和书院时期经费来源主要靠民间集资(包括董事会筹资)、校产收入和学生缴费;政府拨款只是补助性的,比例较小。1951年,学校由川东行署拨款,基建经费由文教厅拨款。1953年,学校开支由县财政拨款。学生缴费,除学费上缴外,杂费由学校自行收支。到1956年,全年常年经费拨款为41535元,平均每生年经费为65元。

1972年恢复办学后,学校经费由地、县两级拨款逐渐改变为列入县财政预算拨款。1979年以后,财政拨款逐年迅速增加。专项拨款增幅犹大,自1979年至1990年12年间,共达拨款141万元,平均每年约117862元,占拨款总数的37.4%。

 2000-2004年,学校为创重庆市重点中学,先后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新增校地和改善办学条件。其后,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用于修建学生宿舍,更新软件和硬件设施。2012年,学校投入150万用于购置平板电脑,推动学校翻转课堂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