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普及学堂龙山书院早课:《座右铭》座右铭小结十个修学好心态下

 lin-lian 2015-10-11

座右铭小结十个修学好心态下

今天接下来看第六条座右铭,修学的第六种很好的心态。

不抱怨外环境好坏,只看自己有没有智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这个光啊,是智慧之光,静极光通达,我们的心啊,平静到极处时,智慧不断显现,这叫静定发慧,静定生光啊!

我们这修学最怕就是学了知识,拿去压别人,学了道理啊,拿去指使别人,这座右铭啊,如果用得好,句句是良药,能治好自己的病,如果用不好,句句可是毒药啊,伤人伤己。

怎么说呢?假如我就学了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然后不拿来对治自己,专拿来对治别人,看到人家在那里闲谈,然后就起不平心说,你们啊,说长道短没修养,然后又学一句,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然后老叫别人去布施,去帮人,自己啊,却从不做出这种行动,结果学越多,跟别人对立越多矛盾越多,就学歪了,这个座右铭啊,是为对治自己习气而生的,是给自己看的,为什么叫内含光呢?是指我们内心的习气不断被打磨对治后,智慧之光慢慢显露出来。好像玉石经琢磨后,露出光华来。

所以我们是拿圣贤教育作为刀斧来雕琢我们自己,像毛泽东思想,如果我们拿来对照自己啊,照哪里哪里亮,为人们服务真做到实处没有,可拿来照别人,照哪里哪里就闹,你有没有为人们服务呢?处处去指责别人就变成批斗批判,所以道理是好道理,究竟受不受用,就看是对照自己,还是看对治别人,对治自己是在提高灵性的境界,对治别人时在制造纠纷。

第七种修学好心态,就是心永远柔和而不刚强(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柔和有什么好处呢?随遇而安。到处啊都能够令人欢喜,刚强呢?过刚易折,容易碰壁。

有个朋友,他骑摩托车,一不小心,就让排气筒给烫到了,吃饭的时候一着急,嘴里就会咬出好多血泡来,连煮开水时一匆忙啊手就烫到了,然后用芦荟一敷贴立马就好转过来,他就很赞叹着芦荟治烫伤的效果。

然后他又有些不解地说,为什么总是我被烫到被烧到。

然后我们又说,你这是火性人,非常刚强,同气相求,物以类聚,火性人暴急,心很粗糙,像张飞一样,别人啊一年都烫不到几次手,他要烫好多次,而切屡烫不改,找不出原因。

我们跟他讲为什么不是你呢?有这性子啊就招这火烫,那些急火的人啊做事不是打破碗,就是摔坏身体,为何呢?事缓则圆啊,事急则偏,这刚强燥火的性子,你不把它调柔过来啊,问题层出不穷。堵都堵不住。

所以就有一种说法叫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天下事啊,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的,可以人言的不过一二而已。为何呢?因为天下都是刚强之人,都是气急之人,都是容易焦急生气之人,所以问题啊在柔和平静安详之人身上,都会不断减少,在焦虑急躁刚强之人身上,会不断增多加重。

就像我们的厨房,如果给柔和安静的人管理啊,那个锅啊,灶啊,铲啊,刀啊,寿命都很长,不容易坏。如果让焦虑急躁的人插手在里面,唉,别说了,你看没多久,那个锅啊,就被戳穿了,铲就被折断了,那个刀啊,也被削坏了。

中医养生有句话讲,物之有寿,乃同于人,居之安在于长养。

一个人生命质量高低,寿命长短看他所用的物品就知道,如果物品很难久,说明这个人会惜生会惜物,会爱惜物命的人,寿命自动都延长,所以当你手中或者周围身边的物品,很容易坏时,你就要警醒了,是不是我太刚强了,我不够柔和啊!

寿命的长短,修学状态的好坏,就看我们有没有这颗柔软心,所以要远离刚强躁急清静柔和柔软。

第八种修学好心态是量大福大(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古人讲这福德是怎么来的,观福于量,观德于忍。看这个人有没有福德,看他能否忍辱,忍辱负重啊,要担当大任的,看他量大不大,小杯就装小水,大海就装天下水,量大的人学问就大。

所以这个修学啊,要明白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生命也是这样,中国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这么多的百岁老人啊,他们有两点是共通的。

第一点是他们都热爱劳动,勤习劳苦,也就是说没有一个长寿者是懒汉,他们都懂得劳其筋骨,这调查结果,其实我们老祖先啊,千年以前就知道了。

为何呢?祖先怕我们淡忘,就用俗话的形式传承这种智慧,我们书房里就贴了这句——苦活是长命人做的。

所以懂得劳动吃苦啊,胜过饮食吃补,因为劳动后吃嘛嘛香。

那第二种呢?第二种长寿老人的特点,他们都没有小肚鸡肠的,这个心量啊,都比平常人要大,于事不怒啊,不容易发怒。

所以说,这个量不大啊,寿不长,这个长寿啊,就是在练这个量,练这个心怀,心怀没练出来,这个寿年没办法延长,心怀如果不断地拓宽,练出来,那寿命自然一点一点地延长。

古德讲,德不广不足以使人来,量不宏不足以使人安。

我们很多人一整天烦躁不安,找不出原因,原因就一个气量太小了,所以三国里头,气死周瑜,这气是可以气死人的,何况是气出大病来的人,自古以来从不缺少。

所以当我们碰到有些事情郁闷生气时,多看看天,天长地久啊,天地为什么能长久,没有什么不可承载,没有什么不可包容。

弘一法师就讲,一个君子他以穹隆之量容人,其德日大,这种广大的胸怀,是上乘的修学心态,是高级的养生心法。

第九种修学好心态知足常乐(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富在知足,贵在知止。《道德经》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为何很多人修学长久不了,不知止足啊,老子说,人知止足,天遗其禄。那些知道止足的人福禄都不缺。

我们经常讲,这个人啊,都求富贵,可什么是富贵,表面上说有钱财叫富,有地位叫贵,这是外富贵,不是真受用的。

有福报才叫富,有智慧才叫贵。这是内富贵,真实受用的。什么叫贫穷呢?没有福报了叫贫,没有智慧了叫穷啊!

那如何获得福报智慧呢?要懂得念念知足,可怎么做到知足,要善用其心,在起心动念上修跟观想,如何观想呢?就我们龙山书院有个福寿六观,很容易让一个人福报智慧啊显现出来。

第一观,常思饥寒苦,温饱就是福。那些懂得忆苦思甜的人啊,是最有福气的,常想过去吃饭不容易,现在能吃饱饭就很满足很感恩很珍惜,那福啊就出来了。

第二观常思无书苦,有书读是福。以前人啊,不要说读书,连找本书都不容易,哪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书是这么繁荣,好书善书啊,随时都可以请到买到。

以前人读书用手抄啊,在那个缺书的时代,为什么出那么多大学问家大成就者,他们用功用心啊,爱惜书籍,万分珍视来之不易的书本,所以读起来特别专注。

所以想到他们千里寻书,万里访友的情景,我们都惭愧,我们现在网络一打开来,什么疑惑啊一搜就有人为我们解答,什么书籍一订购他就寄来了。

不出家而得天下善知识,这不是福是什么呢?而人事善忘的,很容易忘掉这种来之不易的条件,常常生在福中不知福。

第三观常思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有人问海伦凯勒,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女作家,双目失明,心灵之光却照亮世界,人家问她,什么事最幸福的?海伦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人间最幸福的。所以五官俱全啊,这就是大福气。

有个小女孩啊经常吵着要她妈妈给她买双更好的鞋,有一次她在街上看到一个没腿的女孩,她蹬地一下子明白了,还有人没有腿,有鞋都没得穿,我现在有腿,有鞋穿就好幸福哦。

所以她就不吵妈妈了,人啊,不回想别人的苦处难处啊,你的福就生不起来,所以人要知足,知足就能生福。

第四观常思别离苦,团聚就是福。现在我们经常家人团聚感受不到福啊,孟夫子讲,父母健在,兄弟如故,人生一大乐也。

我们看不到以前啊,人们为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那时交通不便,不要说一年半载啊,好多年都见不到妻儿,只能书信往来。

连电话都通不上,而且一封书信,往来时常是几个月,或者一年啊,那个妻子天天望着远方别离苦啊!这还只是生离,还没有死别,所以两个人能在同一家里啊,这个福太足了,这人不经历一些苦难痛楚,真不知如何感恩现有的。

第五观常思乱世苦,太平就是福,俗话讲,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有人讲,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啊,是有人类以来最幸福的。

太平盛世,丰衣足食,知识智慧啊,要什么都能学到什么,但为什么这么好的时代,还有人喊苦喊累愤愤不平呢?

没福报啊,这个心不懂得忆苦,他就思不了甜,不懂得跟过去最苦的时候比啊,这个幸福感就生不起来。

所以我们讲修学,欲望要往下比,这知足心他就很容易生起,所以我们啊,这人生花在吃住衣服上面的时间啊,不可以超过一成,这叫欲往下比,越降越自在。

而我们人生花在修学智慧道业上的时间,不可以少于九成啊!这叫德往上比,越上人的智慧就越多。欲往下比啊福增长,德往下比啊慧增长,这个就是福慧双修。

第六观常思死亡苦,活着就是福,为什么古代举办丧礼的时候,大家要聚在一起,有好几个意义,其中一个是为亡者送别,还有一个是教育活着的人。

要珍惜现有,这生命无常,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息不来万灭空。

大家可以看看《无常经》,这部经典让我们明白人生啊,要趁着思维清醒的时候,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可是举世皆从忙里过,谁人可向死前休。

大家都顾着忙名利,忘了增长福慧,忘了生命的大意义,所以真正知足的人,是念念知足,真正感恩的人事念念感恩,能活着真好。

可是很多人参加丧礼的时候,只是那一天形式地走走场合,随后又忘掉了。

第十种修学好心态是恒心成就(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人而无恒,则无事能成,不单是修学,各方面都是这样。

所谓发心容易恒心难,没有这个长久心的人啊,真的很难吧事情做好,就连菜啊都种不好,你们看,浇菜也有智慧,叔公说,秘诀就在一天天施点这肥水,叫做薄施多次,所以老叔公种的菜啊,让我们看了都觉得惊讶,九棵茄子,我们就吃不完,看来真会种菜的人,不需要种多,要精耕细作,这个我们功夫就太浅了,这个恒心啊,没有叔公那么厉害。

叔公讲,不让菜断一天的肥水,每天都浇一点点,不需要浇太多,有这个连贯性,菜就长得很好,修学也是这样,每天都进一点点,如春日之苗啊,不见其增,日有所长,不久就蔚为壮观了。

所以那些百工技艺啊,成就都是一个恒字而已没有其他的。父子在《论语》上讲,人而无恒,不可以当医生。

这个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你看练拳的,每天都要击打,唱曲的,每天都要吊嗓子,他们都知道一日不练,十日空的道理。

所以我们修学传统文化,增长我们的慧命福报,也是要早晚课,不间断,这就是在我们智慧福田里头不断浇灌加营养,同时我们出坡习劳也要不间断啊!

这就给我们身体啊松土,这样下来,身心都会慢慢增长,全靠一个恒字。

所以曾公啊,他把人生有恒当作第一美德,败在无恒,成在有恒,希望大家共勉。

好今天早课,我们的总结就分享到这里,这座右铭到今天也结束了,讲解虽然结束了,但落实却刚刚开始,感恩大家

2015/9/30早上蒙群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