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阿是穴的定位与临床应用

 亢龙有悔 2015-10-11
反阿是穴的定位与临床应用
反阿是穴的定位
  1、手中无穴,心中有穴:即手中不能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穴位,而应根据反阿是穴的取穴原则和方法取穴定位,以指压来确定能使疼痛立即消失的精确部位。
  2、定位法则:先确定所属肌肉或疼痛部位(或邻近部位)上所附着的主要肌肉,在所认定肌肉的起、止点或肌腹的最隆起处以指压来寻找反阿是穴,找准的依据:按压该穴原病灶疼痛和关节活动痛和(或)原病灶局部压痛立即消失或基本消失(为唯一标准);反阿是穴本身也有(但不绝对)明显压痛(刺痛或酸胀),为寻找反阿是穴的重要线索。
  3、一般规律:一般而言,如阿是穴位于肌肉的止点或靠近止点,则反阿是穴必位于该肌肉的起点或肌腹高点上;如阿是穴位于肌肉中段,则反阿是穴必位于该肌肉的起、止点;如阿是穴位于起点或很靠近起点,则反阿是穴位于该肌肉的止点或肌腹高点;另外,也有少数情况下,在反阿是穴所在的肌肉上找不到反阿是穴,这时其反阿是穴有可能位于其相邻肌肉或相同起、止点的其它肌肉上。
  4、反阿是穴的临床运用
  反阿是穴对穴位的精确性要求较高,无论针刺或点揉均必须在精确的点、精确的方向上,否则可能失去疗效。反阿是穴对一般急性疼痛可经1~2次点揉而愈,而对于慢性或顽固性疼痛点揉后易复发,常需配合其它疗法,如针刺、推拿、毫针埋针术、水针(封闭)、火针、小针刀和热敷(药熨)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与平时治疗别无两样。
各论:
  肱二头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表现为结节沟部位疼痛拒按,疼痛可向上臂和颈部放射,夜间疼痛加重并影响睡眠;肱二头短头损伤表现为肩前部喙突处剧痛或酸痛,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受限。无论是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或肱二头短头损伤,均可在肱二头肌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附近、肌腹的最隆起处(长头患者偏外,短头患者偏内),找到反阿是穴。
  冈上肌损伤:损伤后症见肩部疼痛、酸胀或活动牵拉感,并以肱骨大结节周围为著,疼痛可沿上肢桡侧向下放射。一般取巨骨穴(冈上肌肌腹)、冈上肌起点为反阿是穴,部分病人反阿是穴位于冈下肌起点(天宗穴内上方),如疼痛位于冈上窝,还可在肱骨大结节附近寻找反阿是穴。
  冈下肌损伤:损伤后表现为冈下窝及肩后部酸痛沉重感,并可向上臂后外侧放射。多可在天宗穴的内上方,冈下肌起点处寻找到反阿是穴,亦可在止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