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寒热”辨证之要点

 乐山有大佛 2015-10-12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寒热”辨证之要点

(2008-10-02 20:19:46)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寒热”辨证之要点

 

 

消渴(糖尿病)初期多为阴虚燥热。

 

其发病原因多为禀赋不足,

 

或房劳过度,日渐形成虚热;

 

或饮食不节,易造成胃火炽盛;

 

或情志失宜,久郁亦易化火;

 

以上原因皆可造成热盛。

 

经云:“阴虚则阳亢”,

 

又云:“阳盛则热”,

 

“热盛则阴虚”,

 

遂致阴愈虚,热愈盛;

 

热愈盛,则阴愈虚;

 

则成如此恶性循环。

 

糖尿病燥热多表现为:

 

口渴引饮、口干舌燥、

 

消谷善饥、大便燥结等本虚标实之证;

 

阴虚多表现为:

 

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质红绛,

 

或光滑无苔、口唇发红、脉细数、遗精等;

 

若日久失治,阴损及阳,

 

亦可由阴虚转为阳虚,

 

“阳虚则生内寒”,临床多表现为:

 

面白无华、舌淡质嫩、苔白或腻、

 

脉沉虚无力、腹胀、纳差、

 

便溏、小便清长、四肢不温、

 

阳痿、经闭等阳气虚寒、脾肾两虚之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