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屏南版致青春:那些年我们读书时曾经带过的饭盒

 高山仙人掌 2015-10-12

此文,致我们逝去的岁月...



寄读、带霉豆腐、自己蒸饭,这些对于不少屏南的农村孩子(70后、80后、90后早班车的孩子)都不会陌生。




当时的铝制饭盒,大家的饭盒都有自己的标记,比如刻上自己的姓




当时的蒸饭场景



1

那时候,家离学校远的,就寄读在学校(基本上没有家长在学校外面租房陪读这一说),都是背一坨米,带一瓶咸菜,一般只有周末才回家一次,住学校的集体宿舍,日子叫一个艰苦!


记得刚去棠口中学上初中那会儿,才开学时,有好多同学自己不会蒸饭,有的蒸饭不淘米,有的蒸饭不加水,有的把握不好水的多少。当时我们一间二十个平方左右的宿舍住了二十几个同学,热闹是很热闹,争吵打架被偷也是常事儿。


最难熬的是冬天,要用冷水淘米洗饭盒,太阳出来,手上的冻疮又痛又痒!


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木箱子,为自己装米菜等等!虽然有锁,但经常被撬


那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天早上,早上的饭都是酸的,我们都用开水冲着吃;因此有很多同学就直接不吃早餐了,有点钱的早上就买点吃的,没多少零花钱的,就不吃早餐了。



还记得当时我们是住这样的宿舍,这样一起吃饭的。


2

现在的孩子,好多是家长租房陪读;有些就算是住校,每顿都是在学校食堂买饭吃,根本没有自己蒸饭这一说法了。对于现在大多数屏南的娃儿们来说,很多是不知道那种生活,也无法体会的。


那时候,我们背上一大周的米,自己蒸饭,然后拌上自己带的咸菜,要是零花钱够点,那么就打一份汤,要是家里给得少,那么也是很舍不得打一份汤的。


那时候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都是一天一天数着希望快点放周末,一般都是觉得过了星期三,那这一周就快了,然后回到家中,尝尝家里的土鸡蛋,加加餐。


当时一般是没有桌子的,都是端着吃饭的



那些年我们读书时曾经带过的配菜


【酸菜】腌制好的酸菜炒下装杯子里带学校,有些家庭困难的甚至就直接捞出来切碎了就带学校了。



【黄豆】因为没菜,黄豆和米一起蒸,就当配菜了,也是很美味的




【霉豆腐】那时候,家家都会制作霉豆腐,这是最常见的配菜,每星期带一罐,基本就吃一周,从小培养吃辣椒,哈哈



【榨菜丝】榨菜片基本都是集市买来不再加工就吃了,嘴馋的时候还拿几根出来当零食可以吃哦。



还记得蒸饭饭盒放多少水么?将手指头放进饭盒里面量尺寸,水刚好够一截手指头就好。

艰苦的岁月,但却怀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